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近三年江苏高考卷必修三试题分布情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近三年江苏高考卷必修三试题分布情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近三年江苏高考卷必修三试题分布情况

2 二、近三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必修三试题特点 1、思想史考查是重点,科技、文艺、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小,且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2012卷:总分21分,思想史19分(与选修4交叉占4分), 文学2分(选择题1); 2013卷:总分22分,思想史16分,汉字2分(选择题2)、 相对论2分(选择题17)、19世纪以来的美术2分 (选择题18); 2014卷:总分33分,思想史25分(与选修4交叉的占8分, 四大发明2分、现代中国教育2分、电气技术的应 用2分、浪漫主义文学2分

3 例:中国古代思想,教材重点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考试说明以“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为考点出现。在近三年试卷中涉及儒家思想的考查共18分,其中2012卷24B、2013卷21题均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2014卷第1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4 例题1:2013卷21题的考查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角度切入,围绕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展开设问: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5 例题2(2012卷24B):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

6 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这一考点的考查近三年卷中共28分,其中2013卷选择题7考查新文化运动;2012、2014卷均以主观题并小论文的形式出现,2012卷22题第一小题考查维新思想的内涵,第二小题以康有为研究为切入点考查史学研究方法(时代、史料、史家、史论);2014卷主观题22题第一小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二小题从王韬课士切入从考试选拔形式、命题内容、考试结果和导向等角度将“王韬课士”与“古代课士”比较,论证出“王韬课士”具有中西并存和顺应时代及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征,突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的主题。

7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该题以学者对理性的作用的评论材料展示,突出了对启蒙运动核心精神的考查。
例: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在近三年的高考试卷中每年都有考查,并以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考查为主(2012卷选择题13题、2013卷选择题15题、2014卷选择题13题) 例题3:以2013卷第15题为例: 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该题以学者对理性的作用的评论材料展示,突出了对启蒙运动核心精神的考查。

8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说过:“史学便是史料学。”
2、命题呈现新情景、主题式、专业化特点 例: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内容的呈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近三年高考题涉及必修三部分的选择题都是史料型选择题,史料以文字、图片、图表、印章篆刻(2014卷11题)等形式呈现。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说过:“史学便是史料学。” 例题4(2014卷11题):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9 例题5(2012卷22题第二问):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 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 ……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 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10 3、命题角度新,体现能力立意,试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例题6(2014卷22题第2问):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11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12 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三:必修三复习的几点想法 1、思想史是重点,复习中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单元知识的整合 地主阶级抵抗派
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器物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者 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13 三:必修三复习的几点想法 2、重视概念的剖析,抓住单元复习的核心
例题:2014卷13题: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考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例题:2013卷15题: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考点】启蒙运动 考查了理性的作用

14 3、认真研读领会《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真正理解“能力立意”内涵,把握《考试说明》的考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例题:2013卷18题: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15 例题:2013卷17题:“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考点】近现代自然科学——相对论 例题:2014卷18题:“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

16 3、精选试题,有针对性训练,从史料解读、史学方法、审题、规范答题等角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Download ppt "一、近三年江苏高考卷必修三试题分布情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