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缓解扳机点疼痛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徐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缓解扳机点疼痛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徐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缓解扳机点疼痛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徐晖

2 病 历 讨 论 基本资料:女 165/47 28岁 记者(伏案、开车、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出差)一般情况好 既往和家族史无特殊 未婚 健身史
基本资料:女 165/47 28岁 记者(伏案、开车、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出差)一般情况好 既往和家族史无特殊 未婚 健身史 主诉:右肩不适5年以上,否认右肩外伤,工作忙时加重,疼痛不影响睡眠,按摩和温泉可减轻症状。否认手术史,否认服用药物。

3 体 检 ROM:右肩(患)外展180 前屈180 HBB主动可触对侧肩胛骨下缘(<健侧),HBN主动可触C7 (<健侧),被动运动引起可耐受疼痛后,ROM双侧对称。颈椎活动正常。 疼痛:斜方肌上部 冈上肌 三角肌 肌力:对称 Ⅴ级 神经检查:无异常

4 压 痛

5 诊断 肩背肌肉劳损 肌筋膜炎

6 治 疗 红外光:散焦 10分钟 手法治疗:按摩为主15分钟 DMS:右侧肩背移动振动;压痛点和痛点固定振动30S/点 上述治疗每周5次。QD

7 治 疗 2 周 后 评 估 ROM:未改善 病人主诉:治疗后减轻,但工作后,走路多加重。与以前的治疗无明显差别。 疼痛:减轻 压痛:仍存在
患者离开

8 新 情 况 2月后患者回来,症状与以前相似. 患者:自述5年前右踝严重扭伤,石膏固定2周。 我:《解剖列车》Thomas W. Myers

9 筋膜 筋膜:包裹内脏、肌肉、骨骼,完整的、互相连接的结缔组织,内有感受器。能够收缩、放松。包裹肌肉的称“肌筋膜”。

10 筋 膜 的 作 用 包裹:覆盖所有结构,分割、连接、固定、灵活 保护:不同器官筋膜厚度不同,各器官的抵抗、固定、灵活性不同
维持姿势:肌肉、神经的协调作用 通路:血管、淋巴、神经,能传递动作信号

11 (一)背部浅表链:跖腱膜→小腿三头肌→股后肌肉群→骶结节韧带→竖脊肌→枕下肌群→帽状筋膜。
人 体 的 筋 膜 链 (一)背部浅表链:跖腱膜→小腿三头肌→股后肌肉群→骶结节韧带→竖脊肌→枕下肌群→帽状筋膜。 帽状筋膜

12 功 能 姿势:完全直立下支持身体,避免蜷缩 运动:产生身体的过度伸直(膝关节除外)

13 (二)前浅表链:趾伸肌→胫前肌→股四头肌→腹直肌→胸骨肌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

14 功 能 姿势: 平衡浅背链。 伸直膝关节。 运动: 引发躯干屈曲。 髋关节屈曲。 膝伸直。 踝背屈。

15 (三)外侧链:足底和腓骨肌→髂胫束→阔筋膜张肌 和臀大肌→腹外斜肌和腰方肌→肋间肌→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

16 功能 姿势: 平衡身体左右方向 调控各链的功能,固定躯干和下肢 运动: 躯干侧屈 髋外展 踝外翻 在运动终点,抑制旋转链。

17 (四)旋转链:头夹肌→对侧菱形肌→肩胛下肌和前锯肌→腹外斜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胫骨后肌→绕过足底→腓骨长肌→股二头肌→骶结节韧带→从旋转起始部位开始的竖脊肌。

18 功 能 姿势: 双螺旋结构环绕人体,维持面的平衡 连接足弓与骨盆角 运动: 身体旋转

19 (五)上肢链 上肢浅部前侧链:锁骨、胸骨、肋骨→胸大肌,背阔肌→肱骨内缘→肱二头肌→肱骨内上髁→前臂屈肌→手指屈肌。
上肢深部前侧链:第3-5肋骨→胸小肌→喙突→肱二头肌→桡骨粗隆→桡侧伸腕肌。

20 上肢浅部后侧链:颈椎棘突→斜方肌→锁骨、肩峰→三角肌→三角肌粗隆→肱三头肌→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群→手指伸肌
上肢深部后侧链:下颈椎棘突、上胸椎棘突,颈1-4横突→菱形肌→肩胛内缘→岗下肌→肱骨肌→肱三头肌→鹰嘴→尺侧腕屈肌。

21 功 能 姿势: 特殊姿势(爬树,引体向上等) 与其它链相连,影响其功能。 运动: 各种上臂和手的运动。

22 (六)功能链:上肢线通过对角延伸至对侧骨盆,将身体两侧连接起来。

23 功 能 姿势: 强烈的姿势稳定功能。 运动: 与对侧相连,增加动作力量和准确度 加强旋转链的功能

24 (七)前侧深部链:足底膜腱→腓肠肌→半膜肌和半肌腱→股四头肌→髂腰肌→前纵韧带→膈肌→纵隔和心包→胸膜→斜角肌→舌骨肌→咀嚼肌。

25 功 能 姿势: 支持身体 稳定下肢 从前方支撑腰椎 呼吸过程,稳定胸腔 稳定头部 动作: 髋内收 横膈呼吸

26 筋 膜 功 能 障 碍 的 表 现 躯体障碍:骨病 代谢障碍:产生扳机点 筋膜障碍:肌筋膜紧张 影响呼吸:影响胸腔和腹腔压力
姿势障碍:姿势异常,僵硬 灵活性降低 全身改变:最终导致结构改变

27 肌 筋 膜 链 障 碍 的 原 因 姿势不平衡 遗传因素:下肢不等长,脊柱变形等 围产期损伤 情绪因素 反复拉伸或牵拉:工作等原因
关节活动少 风湿、创伤、炎症感染、疾病等 代谢障碍 神经损伤

28 人 是 相 互 联 系 整 体 动作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工作,试图孤立地理解动作系统的不同部位的损伤而不是把动作系统的功能看作一个整体,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做法。

29 停 止 追 逐 疼 痛 专注治疗疼痛,失去了治疗的核心。 疼痛仅说明出现了问题,但不能说明问题出现在那里和产生疼痛的原因。
“约定俗成”的治疗方案,不一定再适用 每个患者需要“个性化”治疗方案 Dr. Karel Lewit

30 筋 膜 障碍 的 评 价 病史: 姿势评估: 呼吸模式评估: 动作模式评估: SFMA FMS 触诊寻找收缩、纤维化和肿胀的组织:扳机点
关节功能评估:PART

31 静 态 姿 势 评 估 下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

32 呼 吸 模 式 评 估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几乎都有维持姿势的作用

33 关 节 评 估 (PART) P Pain 疼痛 A Asymmetry 不对称 长短腿 内外旋
R Range of motion 主被动范围 T Tone 张力 温度 双侧Nachlas 单侧Nachlas 髋关节旋转 下肢加压 骨盆上方加压 骶髂关节实验 胸椎检查 颈椎检查

34 人体的扳机点 定义:扳机点又称肌筋膜激痛点,是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张力束内最易受激惹的区域,有压痛反应,能引起特异点的牵扯痛,以及引起自主神经反射。

35 扳机点的分类 活跃扳机点:活动和静止时都疼痛,局部有压痛。 潜在扳机点:平时不痛,查体时压痛。 治疗 活跃扳机点<————>潜在扳机点 受伤

36 扳机点的确定 通过检查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区域,必要时结合患者肢体的运动确定受损的肌筋膜,在此筋膜上通过触诊找出圆形、纤维或片状的结构,压迫时产生疼痛,许多部位与中医的穴位一致,即为扳机点。

37 产生扳机点的原因 急性肌肉紧张过度 长期肌肉负荷过重,疲劳过度 直接损伤 受凉 其它扳机点 内脏疾病 关节炎 阶段反射性功能紊乱 不良刺激

38 扳机点的病理改变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刺激交感神经,疼痛区域血供减少 局部代谢失常 肌梭张力增高

39 有扳机点肌肉的表现 主动抗阻检查时,肌肉最大长度减小,但无挛缩。 肌肉向心或离心收缩时疼痛产生或加重。 牵拉肌肉时,产生或加重疼痛。
肌肉牵拉受限。

40 扳 机 点 触 诊 平滑触诊:用于从一侧接触到的肌肉,可以触到圆形、片状、条索状结构。 捏夹触诊:用于可以用手指捏住的肌肉,可以触到扳机点。

41 扳机点治疗的意义 缓解疼痛 扩大关节活动度 缓解僵硬的肌肉 纠正人体结构紊乱 引起自主的神经反射

42 扳 机 点 的 治 疗 技 术 牵拉-喷雾技术 等长收缩后放松 缺血性压迫 深压按摩 DMS

43 DMS用于扳机点的治疗的优越性 省力:整体治疗 损伤小 简便易行:比手法治疗易于掌握

44 DMS简介 DMS:DEEP MUSCLE STIMULATOR 产地:美国 22年临床经验的脊柱手法治疗师历时6年发明. 美国应用广泛.
频率:38.6HZ 深层肌肉的放松与激活:30厘米

45 DMS的作用 能够降低肌源性疼痛,提高痛阈 促进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促进组织修复与生长 松弛挛缩肌肉,恢复肌肉弹性
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纠正肌肉失衡 改善本体感觉障碍,有利于关节位置重现 减少局部乳酸堆积,缓解疲劳。缓解大体肌群的痉挛,刺激核心肌群收缩,提高脊柱稳定性 松接关节,一定程度上取代按揉手法,为手法治疗(整复)创造条件。

46 D M S 的 具 体 操 作 方 法 移动振动:直线法、二维法、“8”字法、旋转法、往复法。 固定振动:30秒—60秒,可以反复多次。

47 DMS 对 肌 肉 的 作 用 缓解僵硬的肌肉和筋膜链。 激活力弱的肌肉。

48 患 者 检 查 结 果 下交叉综合征,右侧重 右踝背屈↓(主被动) 胸椎后伸↓,腰椎前屈↓ Tomas实验(+):髂肌紧张
头前凸:胸锁乳凸肌紧张,扬达(+), 扳机点:小腿、腰、斜方肌、胸大肌 诊断:肌筋膜功能障碍(背表链;前表链)

49 患 者 扳 机 点 位 置 髂肌 斜方肌 胸大肌 腰方肌 比目鱼肌 腓肠肌

50 治 疗 DMS移动振动背表链;前表链 DMS固定振动扳机点:30秒/点 DMS激活肌肉:臀大肌 臀中肌 腹直肌 背阔肌 斜方肌下束
自我练习:髋后伸 头回缩 髂肌拉伸 矫正不良坐姿 5次/周 QD

51 2 周 后 复 查 双肩ROM对称,无不适 右踝背屈对称 下交叉综合征好转 脊柱前屈加大 Tomas实验(-)

52 思 考 和 收 获 目的:功能第一,不要过度关注疼痛。 治疗:统一的原则,个性的计划。 人是一个整体,而不单单是个体的集合。

53 DMS 快 速 应 用 入 门 本方法只适用疼痛时间较短,症状不复杂,诊断明确的患者。
本方法只在临床患者较多,整体评估应用困难时,作为临时救急应用。 本方法使用后如出现任何不适,或使用5次后效果不明显,请立即进行整体评估。 应该使用触诊来确定扳机点的位置,下图只是肌肉扳机点的大概位置,仅做参考使用。

54 治疗颞颌关节紊乱 患侧颈肩肌肉移动振3组 半棘肌扳机点、斜角肌扳机点、翼内肌扳机点固定振动20秒 开口位,颞颌关节振动20秒.

55

56 治 疗 颈 肩 背 痛 结合颈肩运动找扳机点:肩胛提肌、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棘上肌、多裂肌、斜角肌、三角肌、小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上肢后侧链周围肌肉移动振动3组 痛点、扳机点振动30秒 上肢后侧链周围肌肉振动1组 复查疼痛和关节活动。

57

58 网 球 肘 治 疗 上肢前侧、后侧链周围肌肉3 组 痛点、扳机点振动30秒。(桡侧腕长伸肌扳机点、棘上肌扳机点、旋后肌扳机点为主)
上肢前侧、后侧链周围肌肉1组

59

60 下背痛治疗 复查腰部和下肢运动 结合腰部和下肢运动,发现紧张的肌肉和扳机点。 背部浅表链肌肉移动振动3组。 必要时,外侧链肌肉移动振动3组
痛点、扳机点持续振动20—30秒(多裂肌、腰方肌、腰髂肋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梨状肌、大腿后群肌肉、臀小肌、腹直肌) 背部浅表链肌肉移动振动1组 复查腰部和下肢运动

61

62

63 膝 关 节 痛 治 疗 膝周围肌肉移动振动2组 痛点、扳机点固定振动30秒(大腿前群、髋内收肌群、大腿后群肌肉、小腿后群、膝周围痛点)
膝周围肌肉移动振动1组

64

65 足 底 痛 治 疗 大腿、小腿肌肉移动振动3组 足底“8”字振动30秒
痛点、扳机点持续振动20秒。(腓长肌、腓短肌、第三腓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屈趾长肌/屈拇长肌、胫骨后肌、跟腱两侧、足底痛点) 大腿、小腿肌肉移动振动 20秒

66

67 治疗头痛 治疗腕关节疼痛

68 DMS使用的禁忌症 严重心脏病,起搏器,支架 关节置换术后 肿瘤、癌症 近期脑出血 孕妇 小于16岁的少年儿童

69 注 意 事 项 不要在这些部位上或周围使用DMS:眼睛,骨骼,牙齿,隆胸,生殖器官,电子设备,假肢,螺丝钉或金属物。
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只能在脚底和手部使用。 不要将DMS 放在任何可疑骨折处使用。 如果治疗后出现持续性疼痛,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生咨询。

70 患者不需要脱去贴身衣物,但是要摘除腰带,钱包,首饰,鞋子等附属品。治疗时需要垫一块柔软的折叠好的干毛巾。
使用DMS 治疗应该注意强调患者一天水摄入量的增加。

71 谢 谢 ! 徐晖

72

73


Download ppt "缓解扳机点疼痛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徐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