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亚洲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亚洲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亚洲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

2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面积和轮廓特点 二、地貌、构造地形区和矿产资源 三、气候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四、河流与湖泊 五、自然带
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和自然地理分区

3 一、地理位置、面积和轮廓特点 1、亚洲名称的由来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2)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3、面积和轮廓特点

4 1、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州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处”。相传亚细亚的名字是由古代的腓尼基人所起,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的东岸(今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具有精湛的航海技术,活跃于整个地中海,甚至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是入茫茫的大西洋中,它们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创造了腓尼基字母,为世界许多民族文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频繁的海上生活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立方位。所以,它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一律称为“Asu”,意即“东方日出处”,而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则叫“Ereb”意为

5 “西方日落之处”。Asia是从腓尼基语“Asu”演化而来的,音译为“亚细亚洲”,意译为“东方日出之洲”。 “Ereb”也衍变为“Europe”,音译为“欧罗巴洲”,意译为“西方日落之洲”。 后来,古希腊人和古巴比伦人把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两名沿用下来。到公元四世纪初,人们把乌拉尔山作为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以东称为亚洲,以西称为欧洲。

6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北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亚的西北部滨临大西洋的两个属海---地中海和黑海。亚欧两洲陆地毗连,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玛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亚非两洲原以苏伊士地峡相连,苏伊士运河为亚非两洲的界线。

7

8 亚州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接近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亚洲和北美洲远隔太平洋,但是亚洲和北美洲相隔最近的白令海峡宽仅86km。 (2)经纬度位置(亚洲的四至点) 最北点:大陆上是太梅尔半岛上的切柳斯金角77 ° 43´N; 岛屿上是北地群岛约81 ° N。 最南点:大陆上是马来半岛上马来西亚境内的皮艾角1 ° 17 ´ N;

9 岛屿上的是努沙登加拉群岛上的罗地岛。 南北跨纬度90 °以上,南北相距约8000km。南北跨纬度之广为世界各大洲之最,使亚洲在气候上拥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 最东点:楚科奇半岛上的迭日涅夫角169 ° 40 ´W; 最西点:土耳其半岛上的巴巴角26 ° 3 ´E。 东西辽阔,相距约8000km,约跨全球经度之半。东西时差达11小时。增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区域差异,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化。 总之,亚洲海疆漫长,海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南北跨纬度之广,对气候类型的分布、

10 自然资源、海上交通等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其东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平洋,南部有印度洋,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使亚洲拥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大陆的西部与欧洲接壤,距离大西洋遥远,受大西洋影响较小。

11 3、面积和轮廓特点 亚洲的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欧大陆面积的80%,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为世界第一大洲。其中半岛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半岛面积最大的洲,而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岛屿面积为27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北美洲居各大洲第二位,其中马来群岛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12 亚洲的大陆轮廓比较完整,即有支离破碎的海岸肢节,也有距海遥远的广阔内陆,由内地到海岸的最大距离可达2500km以上。大陆的躯干部分即连接阿拉伯河口、拜达腊茨湾、科累马河口、珠江口四点的连线略呈梯形,约占全州面积的75.7%。大陆周围有许多半岛、岛屿和边缘海。亚洲的岛屿很多,它们呈弧形似镶嵌在大陆边缘的花边,因而被称为“花彩列岛”。(半岛、岛屿、边缘海、海峡等自己在图上找)。海峡都是亚洲或世界性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航运和战略地位。

13 亚洲的海岸线长达69900km,但海岸线的比率为每591平方千米的面积中有1km长的海岸线,海岸线的曲折率(海岸线长度与大陆等面积的圆周长度之比)为3.07在各大洲中仅次于欧洲(3.49)。 亚洲拥有世界最大的半岛和群岛,但总的来说缺少深入大陆内部的内海和海湾。面积规模庞大。大陆轮廓完整,使亚洲的地理环境具有一个巨大的空间,这对亚洲自然地理主要特征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思考题: 试述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和轮廓特点有什么地理意义?

15 二、地貌、构造地形区和矿产资源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二)、 地质构造基础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四)、主要矿藏及地理分布

16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高峻,起伏极端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3、地形结构中南高而四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 4、大陆东侧多岛弧

17 1、地势高峻,起伏极端 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度约950m,是除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m,而冰层厚度为2000m)以外地势最高的大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占总面积的3/4。全洲多兀立陡峻的山峰,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m以上的19座山峰全在亚洲境内,珠峰最高;世界上7000m以上的山峰有96座,亚洲就达94座;喜山长约2500km。南北宽约 km,平均海拔高度超过6000m,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18 7000 m以上的山峰有46座,8000m以上的山峰都在喜玛拉雅山系中;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500m。4000m以上的山峰有130余座,占世界同类山峰的45%。亚洲不仅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山峰,而且具有世界著名的平原和洼地,如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印度和平原等,位于约旦陷落谷地的死海,湖面在海平面以下-392m,湖底在-792m,死海以北的大巴列湖水面在海平面以下210m,这一地区是世界上最低的洼地。亚洲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接触部分的海沟也表现出起伏极端的特征。

19 世界上8000m以上的山峰 山峰名称 所属山脉 所属国家 海拔高度m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尼泊尔 8848.13 乔戈里峰
喀喇昆仑山脉 中国—可什米尔 8611 千城章嘉峰 锡金—尼泊尔 8585 洛则峰 8511 马卡鲁峰 8475 道拉吉里峰 尼泊尔 8172 马纳斯鲁峰 8156 乔奥尤峰 8153

20 库汤峰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8126 南迦帕尔巴特峰 查漠--可什米尔 8125 安娜普鲁娜峰 8078 加舍布鲁姆峰 喀喇昆仑山脉 可什米尔 8068 布罗德峰 8047 第二峰 8034

21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亚洲的各种地貌类型应有具有,如东亚和东南亚湿润气候区有各种流水地貌;北亚及中低纬度高山高原冷湿气候区的冻土地貌;中亚和西亚干旱气候区有风沙地貌;中南半岛和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有喀斯特地貌;高山带雪线附近有冰川地貌;此外,还有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各种地貌类型。

22 3、地形结构中南高而四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
中南部高耸,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分布并于山间高原、盆地紧密相连。这种山脉结构形成了亚洲地形的主要格架。全洲山脉主要分为三条山带:第一条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东西隆起带的两侧,以亚美尼亚和帕米尔山结为枢纽向东西两侧延伸

23 出一系列高大山脉。 北侧有:克罗卢山(东黑海)---高加索山---厄尔布尔士山---兴都库什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南侧有:托罗斯山---扎格罗斯山---苏莱曼山---喀喇昆仑山---喜山 第二条山带位于亚洲中东部,夹持于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由一系列北西、北东走向的山脉组成,也有山脉近东西向延伸。主要有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杭爱山等;东部有雅布洛诺夫山脉、外兴安岭、阴山等。

24 第三条山带成东北---西南向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缘,构造上属于新华夏系隆起带,包括三列山带:最东一列为西太平洋岛弧上的若干山脉;中间一列为锡霍特山脉寂寥东、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诸山脉;最西一列为朱格朱尔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

25 4、大陆东侧多岛弧 亚洲大陆东部和东南部的边缘上,自北而南分布着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它们构成了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既围成了许多边缘海,又像是堡垒屏障保护着亚洲大陆。

26 (二)地质构造基础 亚洲大陆成为今日的一块整体,经历着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聚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大地构造单元---南亚大陆区、中轴大陆区、北亚大陆区、南亚陆间区、北亚陆间区、环太平洋区。 大陆区一般在地史上大部或部分时期属于陆块,在绝大部分时期构造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地层以稳定的沉积类型为主,很少出现不整合和火山活动。

27 陆间区则是大陆区之间的构造上比较活跃的地区,在陆间区内既有相对稳定的中小型地块,也有分割这些地块的沉积海槽,在地史上某些阶段常有剧烈的地壳变动,包括褶皱、差异升降和普遍的海底及陆上火山喷发活动。 亚洲的构造地形受不同阶段的构造运动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对今日亚洲构造地形的格局有决定性意义。

28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1、以大平原和切割高原为主的北部区 2、以古老高原为主的南部区 3、以山脉和高原为主的中部区
4、以北东向山脉和平原为主的东部区

29 (四)主要矿藏及地理分布 1、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居世界首位,集中分布于三大储油带。 2、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3、铁矿:分布广。
4、锰矿: 5、锡矿: 6、钨、锑矿: 7、金矿: 8、铜矿:

30 三、气候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成因 (三)主要气候类型 (四)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1、大陆性气候强烈 2、季风气候典型 3、气候带俱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2 1、大陆性气候强烈 (1)大陆度 (2)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3)大陆性气候强烈的表现 (4)原因 大陆度 = 气温年较差
sinφ(φ为地理纬度)

33 原理 纬度越高,距海越远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越大。
与同纬度的其他大陆相比,亚洲的年较差更大,说明大陆度比其他大陆大,此外,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也是大陆性气候强烈的表现。如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冷、最热、最干、最湿的地区。

34 2、季风气候典型 (1)季风的概念 (2)季风性气候在世界上的分布 (3)亚洲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4)季风气候典型的表现:强度大,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类型复杂多样。

35 季风的分布:世界上的季风区域分布较广。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东非的索马里、西非的几内亚湾沿岸、澳大利亚西北部和东南沿海、北美的东南部、南美的东岸等地都是较为著名的季风区,其中以亚洲季风,尤其是南亚印度的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阔。 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朱格朱尔山脉---外兴安岭---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印度河下游

36 思考 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差别(从成因、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考虑)

37 3、气候带俱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原因 (2)主要气候类型

38 (二)成因 1、地理因素(位置、轮廓特点及面积的影响、洋流的影响、地形结构的影响) 2、大气环流的影响

39 地理位置、面积和大陆轮廓的作用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所跨经纬度甚广,距大西洋遥远,因此,各地区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的差别很大,这是造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和大陆性气候强烈的原因。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轮廓,既造成了强烈的大陆性气候,也使冬夏海路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40 洋流的作用 亚洲西部紧邻欧洲,因此,大陆西岸的洋流对亚洲的气候不产生影响,大陆东部低纬度地区有日本的黑潮暖流,高纬度地区有千岛(亲潮)寒流,它们对沿岸的气温和降水有显著的影响。总的来说,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的作用是明显的。每当春末夏初,亲潮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于大陆内部,形成鄂霍次克海高压,成为40°N已被夏季风的源地之一,且此寒流的盛衰对东亚梅雨的多少有一定影响。夏季风经过黑潮暖流时,给大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另外,印度洋季风洋流既受季风的制约,又促使西南季风形成明显的雨季。

41 地形结构的影响 (1)山脉的走向对气候运行的屏障作用。如大兴安岭---太行山---邛崃山---大雪山等与东南季风斜交或直交,使夏季风不能深入内陆,成为东南湿润和西北干燥的分界。再如,秦岭、大巴山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侵,使秦岭山脉成为温带和亚热带的重要地理分界。 (2)青藏高原的影响 青藏高原不仅使亚洲的亚热带气候复杂化,而且给亚洲的大气环流产生巨大的影响。

42 A.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是一个风力小,风向多变的“死水区”,在日本的南部大约东经110°处形成西风急流区,这是世界最强的急流区。 B.高原对南北气流的的交汇起到屏障作用:冬季风难以进入印缅一带,西南季风难以越过高原,甘新一带常年干旱。 C.高原的热力作用。热力作用增强了冬夏季风的交替和扩大了冬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冬季为冷源,气流的下沉运动,增强了大陆高压的稳定程度,造成降水减少,气候更加干燥;夏季为热源,气流的垂直上升运动剧烈,使东部平原区的夏季风尤为活跃。

43 环流因素的影响 对亚洲气候起重要作用的有四大气活动中心: 冬季---蒙古高压、阿留神低压 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其中,夏威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是永久性气压活动中心,蒙古高压和印度低压是半永久性气压活动中心。随着季节的转换这些活动中心的强弱发生变化,影响亚洲的气温和降水。

44 (三)主要气候类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45 (四)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气候对于人类来说既是一种环境资源,又是一种自然资源。说它是环境因素是因为它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而且是起主导作用的地带性因素(由气温、湿度、风、云、降水等组成),那么,保护环境的一个意义就是要保护气候,既保护大气不被污染,使气候变迁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变化。气候又是一种自然资源,人类应当合理地开发利用(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热资源)并加以保护,同时减少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

46 四、河流与湖泊 亚洲地域辽阔,河湖众多,有许多源远流长的河流和蓄水量巨大的湖泊,世界上4000km以上的长河共有14条,亚洲就占了7条。水资源丰富,据统计,亚洲河流年径流总量为13190km²,占世界总径流量的33.9%,居各洲首位,同时亚洲也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 1、河网分布的主要特点 2、流域的划分 3、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4、湖泊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47 世界上超过4000km以上的长河: 尼罗河 km (非洲) 亚马逊和 km (南美洲) 长江 (6397)km (亚洲) 密西西比河 km (北美洲) 叶尼塞河 (5870)km (亚洲) 鄂毕河 (5410)km (亚洲) 黄河 km (亚洲) 巴拉那河 km (南美洲)

48 勒拿河 (4400)km (亚洲) 黑龙江 km (亚洲) 湄公河 (4688)km (亚洲) 刚果河 km (非洲) 尼日尔河 km (非洲) 马更些河 km (北美洲)

49 河流的分布和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决定了它的河网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水系结构呈辐射状 亚洲的地形特征决定了大陆中南部的帕米尔山结、亚美尼亚山结识许多大河的发源地,以两个山结为中心,河流呈不匀称辐射状向四周分流。

50 (2)内陆流域面积广大 内流区面积约1367万km²,占全州的30%,次于澳大利亚,与非洲相近。从地形看,内流区分布在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中;从气候条件看,这一区域也是降水量小于300mm,蒸发旺盛的荒漠和半荒漠区。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是地形和气候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第四纪地质史有密切的关系(图尔盖高原冰期后隆起,使叶尼塞河、鄂毕河改道北流,中亚向干燥的荒漠转化)。

51 (3)长河众多,许多河源远离海洋 2、流域的划分 北冰洋流域:冰雪融水补给 太平洋流域:降水补给的季风型河流 (根据河流的归属)
亚洲河流 北冰洋流域:冰雪融水补给 太平洋流域:降水补给的季风型河流 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黑海流域:冬雨型 内陆流域:冰雪融水补给 印度洋流域 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 热带季风型河流 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 冰雪和冬雨型补给

52 3、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北冰洋流域---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太平洋流域---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 印度洋流域---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内陆流域---阿姆河、锡尔河、塔里木河

53 4、湖泊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亚洲的湖泊众多,分布很广,在数量上仅次于欧洲和北美洲,但是亚洲的湖泊一起颇具特色而著称。如: 里海---世界第一大咸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第一深水湖 死海---海拔最低、盐分最高的湖泊 青藏高原湖群---世界最大的高原湖群

54 死海 青海湖 青海湖 里海

55 北亚湖群 中亚湖群 青藏高原湖群 东亚湖群 西亚湖群 亚洲湖泊的分布

56 五、自然带(重点掌握)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林带 热带季雨林、雨林 温带草原带

57

58

59

60

61 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总特征 和自然地理分区 1、自然环境的特征: 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极端性和典型性;地理环境结构具有错综复杂性,以纬向地带性为基础,兼有非纬向和垂直地带性的综合烙印;矿藏、水力、森林、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62 北亚大区 中亚大区 南亚大区 东亚大区 东南亚大区 西亚大区 2、自然地理分区


Download ppt "第二章:亚洲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