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眼镜的校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眼镜的校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眼镜的校配

2 校配的项目 一、学习目标 能对配镜者的佩戴效果进行分析,确定校配的项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配镜员了解舒适眼镜的要求、校配的意义及相关的名称、术语; 能对配镜者的佩戴效果进行分析,确定校配的项目。

3 二、学习内容 (一)概述 通过国家配装眼镜标准检测的眼镜。 舒适眼镜:配镜者佩戴后,视物清晰,感觉舒服,外形美观的眼镜。
眼镜校配的主要目的是把合格眼镜调整为舒适眼镜。 合格眼镜:严格按配镜加工单各项技术参数及要 求加工制作 (或成镜), 通过国家配装眼镜标准检测的眼镜。 舒适眼镜:配镜者佩戴后,视物清晰,感觉舒服,外形美观的眼镜。

4 校配:将合格眼镜根据配镜者的头型,脸型特征及佩戴后的视觉和心理反应等因素,加以适当的调整,使之达到舒适眼镜要求的操作过程称 为眼镜的校配。

5 (二)舒适眼镜的要求 1.视物清晰: 1.视物清晰: (1)眼镜的屈光度、棱镜度正确。 2.佩戴舒服 (2)镜眼距为12mm。 3.外形美观
(3)正确的倾斜角约为8°-15°。

6 2.佩戴舒服 (2)无压痛感 ①镜脚长度、弯曲度与耳朵相配。 ②鼻托的间距、角度与鼻梁骨相配。 ③镜架的外张角、镜脚的弯曲与头型相配。
④耳、鼻、颞部无压痛 2.佩戴舒服 (1)无视觉疲劳 ①配镜者视线与光学中心重合。 ②正确的散光轴位、棱镜基底方位。 ③像差少的镜片形式。

7 3.外形美观 (5)眼镜在脸部位置合适,左右对称性好。 (1)镜架规格大小与脸宽相配。 (6)用校配弥补佩戴者脸部缺陷。
(2)镜架色泽与肤色相配。 (3)镜架形状与脸型相配。 (4)镜片与镜架吻合一致,左右 镜片色泽、膜 色一致。 (5)眼镜在脸部位置合适,左右对称性好。 (6)用校配弥补佩戴者脸部缺陷。

8 (三)校配与舒适眼镜的关系 而我们要使配镜者达到满意的佩戴效果,就必须根据每一位配镜者头部、脸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眼镜的制作按国家配装眼镜标准进行,装配后虽有整形,但不涉及具体的配镜者。 而我们要使配镜者达到满意的佩戴效果,就必须根据每一位配镜者头部、脸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9 (四)校配有关名词,术语简介 为了便于校配的具体操作,先对有关名词术语简介如下。

10 1.外张角 镜腿张开至极限位置时与两铰链轴线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一般约为90°~95°。
2.颞距 两镜腿内侧距镜片背面25mm处的距 离。

11 4.身腿倾斜角 镜腿与镜片平面的法线的夹角,也称接头角。
倾斜角与接头角数值上相同,但概念完全不同。 3.倾斜角 镜片平面与垂线的夹角,也称前倾角,一般为8°~15°。

12 5.镜眼距 镜片的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的距离。 d=l2mm。
6.镜面角 左右镜片平面所夹的角。一般为170°~180°。

13 垂内角 垂长部镜腿内侧直线与垂直于镜圈的平面所成的夹角。
7.弯点长 镜腿铰链中心到耳上点(耳朵与头连接的最高点)的距离。 垂长 耳上点至镜腿尾端的距离。 垂俯角 垂长部分的镜腿与镜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

14 8.鼻托的前角、斜角、顶角 前角 正视时,鼻托长轴与垂线的夹角,一般为20°~35°。 斜角(水平角) 俯视时,鼻托平面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一 般为 25°~35°。 顶角 侧视时,鼻托长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一般为10°~15°。

15 (五)校配的项目 (1)检查方法: 根据眼镜光学与生理光学和眼镜美学的要求,眼镜在脸上的高度,一般以眼睛下眼险与镜架的水平基准线相切为好。
配镜员观察和听取配镜者戴上眼镜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主要项目有: 1.眼镜在脸上的位置

16 (2)眼镜位置过高、过低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鼻托中心高度、鼻托距、镜腿弯点长不合适。 例如:鼻托申心高度过高;鼻托间距过大;镜腿弯点长过长等会使眼 镜下滑,产生眼 镜位置过低斑象。

17 鼻托间距过小;鼻托中心高度过低等会使眼镜上抬,产生眼镜位置过高现象。
镜框水平度倾斜

18 主要原因: ①左右身腿倾斜角认小不一致。 ②左右镜腿弯点长不一致 (弯点长较短的一边要上抬)。 ③左右耳朵的位置有高低。 (1)检查方法: 以镜架的左右眉框与眼睛或眉毛的距离是否一致来判断。 (2)镜框水平度倾斜的原因分析:

19 眼镜框向一边偏移 (2)偏移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①左右外张角大小不一致。 ②鼻托位置发生偏移。 ③左右镜脚弯点不一致。 (1)检查方法:一般根据左右鼻侧镜框边与鼻梁 中心线的距离是否一致来判断。

20 颞距过小、过大 (1)检查方法: 颞距过小时,眼镜腿对颞部(太阳穴附近)产生压迫,有不舒服感觉,颞距过大时,则镜架在脸上固定不够稳定,容易滑落。 (2)颞距过大,过小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①外张角过大、过小。 ②镜脚弯度不合适。

21 (2)眼镜片与睫毛接触原因的分析 主要原因: ①鼻托高度过小,使镜眼距过小。 ②镜脚弯点长过小。 ③镜架水平弯曲度(镜面弯曲)不合适。 ④睫毛过长。 眼镜片与睫毛相接触 (1)检查方法:戴镜者镜片与睫毛相接触,会引起不舒服感,还会油污镜片,所以当镜片内表面睫毛位置处有油污,则表明镜片与 睫毛有接触。

22 翻下上耳廓,观察镜腿的弯点与耳上点的位置是否重合。
图a:弯点与耳上点的位置重合。为正确的配合。 图b:弯点长过短,使耳朵后侧产生压痛。 图c:弯点长过长则眼镜易滑落。 图d:镜腿垂长部分的曲线应与耳朵后侧的轮廓曲线相适宜,使镜架垂长压力沿耳朵均匀分布,若两者曲线不相 适宜,则产生了局部压迫。 镜腿尾部与耳朵、头部的相配 (1)检查方法之一: 翻下上耳廓,观察镜腿的弯点与耳上点的位置是否重合。 (2)不同位置结果分析:

23 检查方法之二 : 图b:镜腿垂俯角太小,镜腿仅与耳上点接触产生局部压痛,且眼镜易滑 落。
图c:镜腿垂俯角太大,镜腿过度压迫耳朵后侧,产生局部压痛。 图d:镜脚垂长部分曲线与耳朵曲线不适宜,产生的耳上点与耳朵后侧局部压痛。 图e:镜腿垂内角过大,使镜脚尾端压迫头部产生局部压痛。 检查方法之二 : 从头部后方观察,镜脚的尾部与头部内陷的乳突骨的接触是否相适宜。 (4)配合情况分析: 图a:镜腿尾部与耳朵后侧,头部乳突骨相配良好,无压痛。

24 鼻托的角度、对称性、高度等因素引起的鼻部局部接触产生的压痛:
(1)检查方法:鼻托叶面必须与鼻梁骨全部接触。 (2)鼻梁压痛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①鼻托的角度与鼻梁骨角度不符。前角与鼻梁骨的前角不符。如图a。鼻托的斜角过大,使托叶面与鼻梁局部接触。如图b。鼻托斜角过小、托叶面与鼻梁局部接触。如图c。②左右鼻托的高度不同。如图d。③左右鼻托对称差。如图e。

25 练习题 3.眼镜位置过高、过低的原因是什么? 1.何谓合格眼镜?舒适眼镜?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4.镜框水于倾斜的原因有哪些?
2.眼镜在脸上位置合适的标准是什 么?

26 7.怎样检查镜腿尾部与耳朵、头部的相配程度。      8.鼻梁产生压痛的原因有哪些?
5.眼镜向一边偏移的原因是什么?      6.在操作中,应从哪些方面考虑,保证合适的镜眼距?

27 第二节校配的方法 一、学习目标 进行因人而宜的校配操作,使之达到舒适眼镜的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配镜员运用整形校配工具对金属眼镜架和塑料眼镜架(无框架、半框架按镜架材料 的分类归入金 属眼镜架)

28 二、学习内容 金属眼镜架指眼镜的主要零部件用金属材料制作,当前市场上流行的无框架、半框架的主要零件也都是金属材料。校配的操作也与金属架基本相同,所以都归入金属眼镜架。 (一)校配金属眼镜架

29 金属眼镜架校配的难点是鼻托与鼻梁的相配,镜腿垂长部与耳朵、头部乳突骨的相配等,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熟能生巧,才能精益求精,使顾客满意。
金属眼镜架校配的重点是鼻托和身腿倾斜角、外张角的钳整;镜腿弯点长度和垂长弯曲形状的加热调整。

30 (2)另一手握圆嘴钳,作主钳,钳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向外扭腕增大外张角,向里扭腕减小外张角。
1.外张角的调整操作步骤: (1)一手握圆嘴钳,钳在桩头处,作辅助钳,固定不动,保护桩头焊接处牢固。

31 (2)另一手握整形钳,钳在镜腿铰链前(尽量靠向辅助钳保证弯曲时铰链不受力)作主钳,向上扭腕,减小身腿倾斜角,向下扭腕,增大身腿倾斜角
身腿倾斜角的调整操作步骤 (1)一手握整形钳,钳在桩头处作辅助钳,固定不动,保护桩头焊接处牢度。

32 鼻托间距的调整操作步骤 (1)一手持镜架,拇指与食指分别捏住镜圈的上下方。 (2)另一手持整形钳,钳住托叶梗下部向鼻侧扭腕,缩小间距,向颞 侧扭腕,扩大 间距。

33 (3)在鼻托间距调整好后,用整形钳钳住托叶梗上部近托叶面处,按需扭腕,保证托叶面与鼻梁骨的合适角度。

34 鼻托中心高度的调整步骤 (2)鼻托钳往下拉,鼻托中心高度下移,镜架朝上移动。 (3)鼻托钳住上送,鼻托中心高度上移,镜架朝下移动。 (1)一手持镜架,另一手握整形钳夹住托叶。

35 左右鼻托位置不对称的调整操作步骤 (1)一手持镜架,另一手握整形钳,钳住要调整的托叶梗下部。 (2)向正确鼻托位置方向扭腕。
(3)再用整形钳,钳住托叶梗上部,将托叶角度弯曲到与 鼻梁骨相配的所 需角度。 (4)一个托叶完成后,再换另一个,动作如前。

36 鼻托高度的调整操作 ②鼻托钳转动一个角度,使托叶角度与鼻梁骨相适应。 (5)减小鼻托高度的操作步骤:
①鼻托钳朝里推,减小鼻托高度。 ②鼻托钳转动一个角度,使托叶角 (l)一手持镜,另一手握鼻托整形钳,钳住托叶。 (2)增大鼻托高度的操作步骤: ①鼻托钳朝外拉,增大鼻托高度。

37 鼻托角度的调整操作步骤 (1)一手持镜,另一手握鼻托整形钳,钳住托叶。 (2)按需转动鼻托钳调整前角、斜角、顶角 使托叶面与 鼻梁骨相适应。

38 镜腿弯点长的调整操作步骤 (1)先用烘热器,加热垂长处脚套防止弯裂。 (2)把垂长弯曲部伸直。
(3)冷却后把镜架戴在顾客脸上,保证镜眼距,找出正确耳朵上点位置,做好记号。 (4)用烘热器,加热垂长部,以大拇指为弯曲支承,弯曲镜脚弯点,使记号处与耳上点位置一致。

39 镜腿尾部的复合弯曲的操作 A弯曲:保证垂长的前部与耳壳廓形状一致。 B弯曲:使垂长的中部与头部乳突骨凹陷形状一致。
C弯曲:使垂长的末端向外弯曲不压迫头部。

40 (2)操作步骤: ①先用烘热器加热垂长部,防止塑料脚套弯裂。 ②一手持镜架,A、B、C弯曲,以另一手大拇指为弯曲支承,食指和中指施力滑动,保证弯曲 效果。

41 (2)握钳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在镜架外表面上留下压痕,影响美观。
(3)只要钳口能插入,应尽量用装有塑料保护块的整形钳。 10.注意事项: (1)操作时,焊接点处,最好用辅助钳保护,以防焊点断裂。

42 (6)禁止脚套不加热弯曲,防止脚套皲裂。 (7)各种金属材料的回弹性能相差较大,需要操作者认真体会,掌握规律。 (4)身腿倾斜角、外张角调整时,铰链不能受力。 (5)脚套加热不能过头,防止塑料熔融变形。

43 (二)校配塑料眼镜架 (1)挫削增大外张角 当外张角过小或戴镜者头大,颞距不对时,用挫刀挫削镜脚的接头处,到符合要求的外张角为止。
塑料眼镜架校配重点是,外张角、身腿倾斜角、弯点长、垂长弯曲形状的加热调整。 1.外张角调 整操作步骤:

44 (2)用加热方法,增大或减小外张角 ①用烘热器对镜架桩头加热,使其软化。 ②增大外张角:一手持架,另一手握镜腿,慢慢向外扳开所需角度。 ③减少外张角:一手持架,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抵在内表面眉框处作支承,大拇指在镜架外表面桩头处向里推至所需角度为止。

45 身腿倾斜角的调整操作步骤 (1)用烘热器加热软化塑料架桩头。 (2)一手持架,另一手捏住镜脚,向所需方向扳扭至合适角度为止。

46 弯点长,垂长弯曲形状的调整操作与金属架同类的操作完全相同。

47 (三)注意事项 1.塑料架的校配,尽量不用整形钳,以免留下印痕。 2.加热前应充分了解被加工镜架材料的加热特性,以免失误造成毁 架,影响声誉。 3.塑料架若装有活动鼻托,则与金属架鼻托调整方法相同。 4.加热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过热,保护手指皮肤不被烫伤。

48 练习题 1.鼻托高度的调整怎样操作? 2.镜腿尾部调整时,必须加热的原因是 什么? 3.塑料镜架进行调整前,必须特别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

49 第三节 无框眼镜的面部校配 一、学习目标 掌握眼镜面部校配的要领,对不同脸型 的人能够准 确的校配。

50 二、操作步骤 1.对新配无框眼镜先进行外观观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然后观察配镜者的脸的型态,如鼻梁高低、眼眉是否对称、耳朵高低、脸形宽窄等情 况。 3.进行试戴,在试戴过程中,发现不适之处,根据配镜者脸型进行校配。

51 第一步,调整两镜腿的宽窄,要与脸的宽窄相吻合。
第二步,调整鼻托的高低与鼻梁相吻合,要将眼镜下边与脸离开几毫米为宜。 第三步,调整眼镜腿的长短与眼至耳朵的距离相吻合。 第四步,有些配镜者的脸形特殊,一耳朵靠前,一耳朵靠后,一眉毛高,一眉毛低等不对称现象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但是要比较婉转的向配镜者说明情况。

52 三、注意事项 2.校配好以后检查一下两镜片是否松动,使用管套拧紧螺钉。 要告诉配镜者,双手摘戴眼镜,以免使镜架变形,镜片破裂。
3.擦洗镜片时用手捏镜片边,不要捏眼镜框,以防螺丝松动。 三、注意事项 1.打孔眼镜校配时,如眼镜比较高档,不要硬性调整,需要松开螺丝的时候,要松开螺丝,需要卸下镜片的时候,要将 镜片卸下。

53 五、练习题 四、相关知识 1.无框眼镜进行校配时的步骤? 要掌握无框眼镜的加工工艺,制作材质以及装配加工的相关要求。
2.无框眼镜校配时应注意哪些? 四、相关知识 要掌握无框眼镜的加工工艺,制作材质以及装配加工的相关要求。

54 第四节 双光眼镜的校配 一、学习目标 了解双光眼镜校配的要点,以尽可能符合戴镜者的要求。

55 二、操作步骤 1.镜架前镜面的校配:从镜架前面看,鼻梁架必须均称,鼻梁的两侧和托叶位置和倾斜度必须对称,同时,注意用直尺放在前镜面,观测两 双光的左右子 片的高度是否一致,对称。 2.前镜面倾斜角的校配:从侧面看前镜面与镜腿有一定的倾斜度,一般为12°。 3.将眼镜戴上。

56 4.首先观测左右眼子片高度的位置,左右眼是否对称,如果有高低差异可以通过鼻托和镜腿来调整。左右高低调整平整后,观测子片顶离下睑缘的距离。如果戴镜者以近用为主,子片顶可以达到下眼睑齐平的高度,如果 戴镜者以远用为 主,子片顶可以调 低一些, 低于下眼睑2~3mm,这样在走路时子片对远用视力的影响小一些。调整主要是通过鼻托,需要一种专用的钳子,但是调整的高低的量不大,主要是在测量时应该考虑到戴镜者的使用要求,而在割边时将子片高度加工得比较正确。

57 5.进行镜腿的校配:注意合理调整镜腿的弯曲处,不能对耳部产生痛感,镜腿弯曲部分的内侧可以贴近头部,不产生痛感,但是当头部前倾时镜腿的下弯部的内侧面由于磨擦力可以 稳定镜架。

58 三、注意事项 1.在收到割边完成以后的眼镜时,在校配以前必须要检验,这包括: (1)远用屈光度,在焦度计上测出左右眼镜片的屈光度,并点出光学中心,测量光学中心 的距离是否符合 要求。 (2)测出近用屈光度,是否与验光单一致,子片的距离即右子片的外侧到左子片的内侧的距离是否符合戴镜者的近用瞳距;用尺测量子片的高度,子片的宽度和形状与订片是否一致。

59 2.在眼镜戴上以后,可以对子片的高度稍作调整。
3.如果是新的双光镜片的配镜者,则必须要求戴镜者学习如何使用双光镜片。特别是要求戴镜者在走路或走楼梯往下看时,必须将头都低下从镜片的上部看下 面,如果在镜片 的子片部看下面, 则会模糊。不小心就会摔跤。

60 四、相关知识 1.双光镜片的子片的形状目前市场上主要有2种:平顶双光和圆形双光,

61 2)圆顶双光:优点是分割线不如平顶双光那么明显。缺点是近用区的最宽部分位置较低。
1)平顶双光:优点是近用区的最宽的部分的位置比较高,视线下垂后马上可以看到近用区的最宽部分。缺点是不美观,分割线 非常明显。

62 2.在确定子片的高度时必须询问戴镜者的使用要求。一般的方法是先将眼镜架调整后让顾客戴上,检查者与顾客眼睛的高度一致,让顾客平视远方,检查者用专用笔在眼镜架的衬片上顾客的眼睑高度处画一条水平线。用尺 测量镜架的下部 的内缘水平线离此 高度的距离。 如果顾客是以近用为主,比如财会人员,主要是作帐,则子片的高度与下眼睑齐平较好。但是如果顾客是以远用为主比如销售人员,主要的工作是访问客户,则子片的高度需要在眼睑下1~3mm。

63 3.在确定子片的内移量时,由于棱镜作用,对于深度远视,子片内移量需要多一些;对于深度近视,子片内移量需要少一些。

64 五、练习题 3.顾客戴上眼镜后前镜面的倾斜度应为如何进行校配? 1.平顶双光与圆顶双光比较,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2.对于以视近为主的双光眼镜配戴者,校配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顾客戴上眼镜后前镜面的倾斜度应为如何进行校配? 4.顾客戴上眼镜,镜片后顶点到角膜间距离应如何进行校配?

65 第五节渐进多焦点镜的校配 一、学习目标 掌握渐进镜的校配要点,并教会戴镜者如何使用。

66 二、操作步骤 1.由于在割边时镜架可能会有一些变形,因此在让顾客戴上之前,先进行校配,主要是前镜面鼻梁、托叶和镜腿。此时渐进镜片上的标记应该 保留。 2.让顾客戴上,检查者与顾客面对面,相距40公分左右,并保持双眼高度相同。检查者闭上右眼,要求顾客双眼注视检查者的左眼,注意此时检查者的左眼与顾客的右眼视线应该对直。检查者用左眼看顾客的右眼,注意渐进镜片上的十字线与顾客的瞳孔中心是否对准。用同样的方法再检查顾客的左眼的瞳孔中心是否与渐进镜片的十字线对准。

67 4.擦去标记,让顾客戴上。 5.注意眼镜戴上后的前镜面的倾斜度不能太小,应该达到l0°~14°,镜片后顶点到角膜的距离不能太大,应该在12mm左右。 3.如果镜片的十字线与瞳孔中心的位置有偏离,在水平方向很难调整,而在垂直方向可以通过托叶稍作调 整。

68 此时顾客可能看不清楚,可以告诉顾客将头部作上下移动,在镜片的过渡槽中寻找最佳的视力点,一般顾客可以很快地找到。
6.调整好镜架的位置后,应该教顾客使用渐进镜片,先让顾客平视看远,然后让顾客垂下眼睛看近,然后将近用视力表移到80公分左右让顾客看中间距离,

69 可以告诉顾客随着戴镜时间的增加,不舒适的情况会减少,大多数人会在几天内适应这种新的视野范围。而小部分人则可能需要1~2星期的时间适应。如果适应的时间超过2周,则需要作一次系统的检查,应该告诉顾客,在戴上新的镜片时有任何问题,欢迎打电话或回商店询问。 7.顾客学会看远中近的方法后,应该告诉顾客镜片的不足之处:将视力表放在左侧,要求顾客转动眼睛看左侧,顾客可能会说看不清楚,此时可以告诉顾客,这是预料中的,可以通过将头部转向左侧,可以重新看清。

70 三、注意事项 1.校配前必须检验。用直尺测量左右镜片的4个标记小圆是否呈一直线或平行。 2.在远用圆处测量远用屈光度,在十字线处测量左右眼的单侧瞳距、瞳高。在内侧小圈下核对商标和材料,在外侧小圈下核对加光度。

71 3.在两小圈的中心处测量棱镜度,注意左右眼垂直棱镜度的差异,差异过大会引起适应的困难。
4.在让顾客试戴时,如果镜片的高度有些问题是可以校配的,但是如果镜片水平方向的瞳距有问题则校配比较困难, 如果误差超过 mm。则可能需 要重作。 5.如果顾客在静止时能够适应新的视力,但是走动时有头晕的感觉,则可以让顾客逐渐增加走动的时间,逐渐适应。

72 2.镜片上的隐性小刻印为永久性标记,当镜片需要重新标记时、对着日光灯可以重新点出隐性小刻印,两小刻印之间的距离为34mm,然后对着测量卡可以重新标出测量远用参考圈和配镜十字线等标记。
四、相关知识 1.对于渐进镜片的标记在让顾客试戴瞳距和瞳高检验后可以用酒精擦去,如果酒精不能擦去则试用丙酮。

73 3. 近用参考圈的小圆一般为瞳孔十字线下18mm,向鼻侧内移2
3.近用参考圈的小圆一般为瞳孔十字线下18mm,向鼻侧内移2.5mm处,但是实际的近用光学镜度的设计点并不一定在此小圆中,因为不同的加光和不同的屈光不正,其内移量是不一样的。

74 五、练习题 2.顾客戴上眼镜,镜片后顶点到角膜间距离应如何进行校配? 1.顾客戴上眼镜后前镜面的倾斜度应为如何进行校配?
3.如何正确指导渐进镜配戴者使用和适应渐进镜?


Download ppt "眼镜的校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