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2
[概述] 一、定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本病多见于感染之后,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故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二、发病情况: 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多发生于3~12岁儿童。发病前多有前驱感染史。
3
[概述] 二、发病情况: 3、特点: ①发病后轻重悬殊,轻者除实验室检查异常外,临床无明显症状,
②重者可出现并发症(高血压脑病、 急性循环充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③多数患儿于发病2~4周内消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残余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多于3~6个月内消失。 ④近年来,由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严重并发症明显减少,预后大多良好。 ⑤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肾炎病名记载,但据其临床表现,多属“水肿”、“尿血”范畴。
4
[病因病机示意图] 感受风邪 肿甚于面→风水相搏 疮毒入侵 肺脾肾受损→水肿 溲短尿赤→湿热下注 水湿侵淫 颜面苍白→肺脾气虚
感受风邪 肿甚于面→风水相搏 疮毒入侵 肺脾肾受损→水肿 溲短尿赤→湿热下注 水湿侵淫 颜面苍白→肺脾气虚 全身浮肿→脾肾阳虚 误治 失调 ↓ 变证 水凌心肺→心悸胸闷 邪陷心肝→惊厥呕吐 水毒内闭→神昏尿闭 病 因 病 机 病 证
5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前驱感染病史:本病发病前1~ 4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或其他急性感染史。
(2)急性起病,急性期一般为2~4周。 (3)浮肿及尿量减少:浮肿为紧张性,浮肿轻重与尿量有关。 (4)血尿:起病即有血尿,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5)高血压: 1/3~2/3患儿病初有高血压,常为120~150/80~110mmHg(16.0~20.0/10.7~14.4kPa)。 非典型病例可无水肿、高血压及肉眼血尿,仅发现镜下血尿。
6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6)并发症:重症早期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诊断要点 (6)并发症:重症早期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①高血压脑病: 血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继之出现视力障碍,嗜睡、烦躁,或惊厥,昏迷; 偏瘫失语,严重时发生脑疝。 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之一即可诊断。 ②严重循环充血: 气急咳嗽,胸闷,不能平卧,肺底部湿啰音,肺水肿; 肝大压痛; 心率快、奔马律等。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少尿或无尿患儿可出现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持续3~5日,在尿量逐渐增多后,病情好转。 持续数周仍不恢复,则预后严重,可能为急进性肾炎。
7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7)实验室检查: 尿检均有红细胞增多。尿蛋白一般为“+~++”,也可见透明、颗粒管型。
诊断要点 (7)实验室检查: 尿检均有红细胞增多。尿蛋白一般为“+~++”,也可见透明、颗粒管型。 血清总补体及C3可一过性明显下降,6~8周恢复正常。 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如病毒或其他细菌性肾炎),补体C3不低。 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可增高,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或抗透明质酸酶升高,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
8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阳 水 阴 水 病 因: 感受风邪 脾虚湿困 湿热疮毒 脾肾阳虚 特 点: 起病急,病程短 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病
阳 水 阴 水 病 因: 感受风邪 脾虚湿困 湿热疮毒 脾肾阳虚 特 点: 起病急,病程短 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病 症 状: ①浮肿始于眼睑 浮肿出现全身 ②浮肿腰以上为主 浮肿腰以下为甚 ③皮 肤 光 亮 皮 肤 苍 白 ④皮肤按之不凹陷 皮肤按之凹陷 ⑤浮肿不受体位影响 浮肿常受体位影响 ⑥血 压 升 高 血 压 正 常 实验检查: 红细胞 白细胞++ (小便检查)管型++~ 尿蛋白++~+++ 尿蛋白++ 变 证:头痛,呕吐 腹水,胸水 神昏,抽搐 阴囊水肿
9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变化快,浮肿及血尿多较明显。 本病的证候轻重悬殊较大。
轻型以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等常证的证候表现为主,其水肿、尿量减少及血压增高多为一过性; 重证为全身严重浮肿,持续尿少、尿闭,可短期内出现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的危急证候。
10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证应注意尿量变化。尿量越少,持续时间越长,浮肿越明显,出现变证的可能性越大。 阳水与阴水间的相互转化:
本病急性期因病程较短,多属正盛邪实,为阳水范畴。 邪气过盛,出现变证,或因病情迁延不愈,则可由实转虚,由阳水转为阴水,表现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证候。
11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急性期祛邪为旨,宣肺利水,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恢复期扶正兼祛邪为要,湿热未尽,治宜祛除湿热余邪,佐以扶正(养阴或益气),后期湿热已渐尽,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清热或化湿; 正气未复,宜补益为法。但不过早温补,以免留邪而迁延不愈。应补益不助邪、祛邪不伤正; 变证应采用平肝熄风、清心利水,泻肺逐水、温补心阳,通腑降浊为主。积极配合西药综合抢救治疗。
12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常证: ①风水相搏 ②湿热内侵 变证: ③邪陷心肝 ④水凌心肺 ⑤水毒内闭
常证: ①风水相搏 ②湿热内侵 变证: ③邪陷心肝 ④水凌心肺 ⑤水毒内闭 (2)恢复期 ①阴虚邪恋 ②气虚邪恋
13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①风水相搏:水肿自眼睑开始,波及全身; 头面部肿势为著,肤色光亮,按之凹陷随手而起,尿少色赤,微恶风寒或发热咽红疼痛,骨节酸痛,鼻塞咳嗽; 舌淡苔薄或薄黄,脉浮有力。 治法: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麻黄、桂枝发散风寒,宣肺利水; 杏仁、茯苓、泽泻、车前草宣肺降气,利水消肿; 连翘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血压高去麻黄;加钩藤、牛膝、夏枯草利水平肝泻火; 血尿加大蓟、小蓟、茜草、仙鹤草以凉血止血。
14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②湿热内侵:头面肢体浮肿或轻或重;小便黄赤而少,尿血,烦热口渴,头身困重,常有近期疮毒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济生方》)加减。 常用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栀子清泄三焦之火;猪苓、淡竹叶利湿清热; 小蓟、蒲黄、当归凉血止血散瘀,止血而不留瘀。 加减:小便赤涩加蛇舌草、石韦、金钱草清热利湿; 湿疹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燥湿除风止痒;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泻火降浊。
15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③邪陷心肝:肢体面部浮肿,头痛眩晕;烦躁不安,视物模糊,口苦,恶心呕吐,昏迷抽搐,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清心利水。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常用龙胆草清肝经实火,黄芩、菊花清热解毒; 羚羊角粉、钩藤、白芍平肝熄风; 栀子、生地、泽泻、车前草、竹叶清心利水。 加减: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通便泻火; 头痛眩晕较重加夏枯草、石决明清肝火、潜肝阳; 恶心呕吐加半夏、胆南星化浊降逆止呕; 昏迷抽搐加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解毒熄风开窍。
16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④水凌心肺:全身明显浮肿;频咳气急,胸闷心悸,不能平卧,烦躁不宁,面色苍白,甚则唇指青紫;舌暗苔白腻,脉细无力。 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方药: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葶苈子、防己、大黄泻肺逐水; 椒目、泽泻、桑白皮、茯苓皮、车前子利水消肿; 人参、附子温阳扶正。 加减:面白肢厥,汗出脉微,是心阳虚衰之危象,应急用独参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回阳固脱。 本证轻症,三子养亲汤加减,理肺降气,利水消肿。 常用苏子、葶苈子、白芥子、大腹皮、陈葫芦、麻黄、杏仁、甘草。
17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⑤水毒内闭: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色如浓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甚则昏迷;舌胖苔腻,脉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降浊,解毒利尿。 方药: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常用生大黄、黄连、黄芩清实火,泄浊毒; 姜半夏、陈皮、竹茹、枳实降气化浊; 茯苓、车前子利水消肿; 制附子、生姜温阳气,化湿浊。
18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⑤水毒内闭: 加减:呕吐频繁,先服玉枢丹辟秽止呕。
3.证治分类 (1)急性期 ⑤水毒内闭: 加减:呕吐频繁,先服玉枢丹辟秽止呕。 不能进药者,可以上方浓煎成100~200ml,待温,作保留灌肠,每日1~2次; 可用解毒保肾降浊除湿解毒,生大黄30g,六月雪30g,蒲公英30g,益母草20g,川芎10g,浓煎200ml,每日分2次保留灌肠。 昏迷惊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水溶化,鼻饲。
19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恢复期 浮肿消退、尿量增加、血压下降、血尿及蛋白尿减轻,即标志病程进入了恢复期。
此期为正气渐虚,余邪留恋阶段,其中在恢复期早期,常以湿热留恋为主。
20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恢复期 ①阴虚邪恋:乏力头晕,手足心热,腰酸盗汗,或有反复咽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3.证治分类 (2)恢复期 ①阴虚邪恋:乏力头晕,手足心热,腰酸盗汗,或有反复咽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兼清余热。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证治准绳》)加减。 常用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三补”:生地、山茱萸、怀山药;“三泻”:丹皮、泽泻、茯苓; 滋补肾阴、泻湿浊、清虚热; 女贞子、旱莲草滋阴清热,兼以止血。 加减: 血尿日久不愈加仙鹤草、茜草凉血止血; 反复咽红,加玄参、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咽。
21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恢复期 ②气虚邪恋:身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自汗易感;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化湿。
3.证治分类 (2)恢复期 ②气虚邪恋:身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自汗易感;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加减。 常用参术、黄芪、茯苓、山药益气健脾; 砂仁、陈皮、扁豆、薏苡仁行气健脾化湿; 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血尿加参三七、当归养血化瘀止血; 舌暗瘀点,加丹参、红花、泽兰活血。
22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银黄口服液:每服5~10 ml,1日2~3次。用于急性期风热及热毒证。
(2)肾炎清热片:每服3g,1日2~3次。用于急性期风热、热毒、湿热等证。 (3)肾炎消肿片:每服2片,1日2~3次。用于急性期寒湿证,也可用于恢复期气虚邪恋证。 (4)清开灵注射液:每次10~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用于急性期热毒证或邪陷心肝证。 (5)知柏地黄丸:每服3g,1日2~3次。用于恢复期阴虚邪恋证。
23
[其他疗法] 2.西医治疗 (1)常规治疗 ①抗感染:使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清除病灶。 常用青霉素G,每日5万U/Kg,分2次肌注,连用7~10天。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②对症处理:水肿显著者可用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每日2~3次口服; 尿量减少伴氮质血症者,可肌注或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 高血压者可选用硝苯地平,每次0.2~0.3mg/kg,每日3~4次口服。
24
[其他疗法] 2.西医治疗 (2)并发症治疗 ①高血压脑病: 应快速降压,可选用硝普钠2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每分钟0.02ml/kg(1μg/ml)速度静脉点滴,此药滴入即起降压作用,无效时可增加滴速,但最大不超过每分钟0.16ml/kg。 用利血平肌注,每次0.07 mg/kg,最大量不超过 1.5mg/次。 卡托普利,每日1mg/kg,最大量每日6mg/kg,分3次口服。 快速利尿,可用呋塞米,每次1~2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后缓慢静脉推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
25
[其他疗法] 2.西医治疗 (2)并发症治疗 ②急性循环充血:严格限制钠水摄入、快速利尿、降压,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不能控制症状时,采用腹膜透析,以缓解循环过度负荷。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水分入量,“量出为入”。 每日液量=尿量+不显性失水+异常损失-食物代谢和组织分解所产生的内生水。 不显性失水按400ml/M2·d,儿童10ml/kg·d,内生水按100ml/M2·d。宜选用低蛋白、低盐、低钾和低磷饮食。 少尿和尿闭者应快速利尿。同时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必要时透析。
26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⑴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增加抵抗力。 ⑵积极预防各种感染。 ⑶已患感染性疾病者及时治疗。
27
[预防与调护] 2.调护 ⑴治疗呼吸道、皮肤、口腔、中耳等部位感染。水肿期应保持皮肤,尤其皱折处清洁。
⑵注意休息,尤其水肿、尿少、高血压者卧床休息。 血压恢复,水肿消退,尿量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 ⑶水肿期及血压增高者,限制盐和水摄入,高度水肿和明显高血压时,应忌盐,严格限制水入量。 尿少尿闭时,应限制高钾食物。 ⑷急性期,尤其有水肿、尿量减少、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排泄负担。 ⑸水肿期应每日记录尿量、入水量和体重,掌握水肿情况。 ⑹急性期,应每日测2次血压,了解病情,预防高血压脑病发生。
28
[思考与参考] 试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要点。 17.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要点为:急性期为正盛邪实阶段,起病急,变化快,浮肿及血尿多较明显。恢复期共有特点为浮肿已退,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但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未恢复,且多有湿热留恋,并有阴虚及气虚之不同。 本病的证候轻重悬殊较大。轻证一般以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等常证的表现为主,其水肿、尿量减少及血压增高多为一过性;重证则为全身严重浮肿,持续尿少、尿闭,并可在短期内出现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的危急证候。在辨证中应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因尿量越少,持续时间越长,浮肿越明显,出现变证的可能也越大。
29
[思考与参考]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14.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是促进肾病发展的病理环节,与肺脾肾三脏虚弱之间互为因果。
30
[思考与参考] 治疗遗尿时,哪些证候应固涩小便?什么证候应清利小便?并试述其原因。 14.小儿遗尿的肾气不足证、肺脾气虚证属于虚证,均可在补虚扶正的基础上加用固涩小便法。因为,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致膀胱闭藏失职,应用固涩药可助膀胱闭藏之功;肺脾气虚证,因脾虚不能制水,肺虚治节不行,均是上虚不能制下,且两者性质属虚而无实邪,用固涩药可以助脾肺固摄之力。治疗肝经湿热证,就不能用固涩法,因其遗尿性质属实,有湿热之邪内迫膀胱,膀胱失约所致,用固涩药只能使湿热内蕴难解,闭门留寇,加重邪气对膀胱的迫注,故不能用固涩之法,而应用泻肝清热利湿之法。
31
[思考与参考] 试述五迟、五软的预防与护理。 14.预防:①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婚前进行健康检查,以免发生遗传性疾病。②孕妇注意养胎、护胎,加强营养,不乱服药物。③合理喂养婴儿,注意防治各种急、慢性疾病。 护理:①重视功能训练,加强智力训练。②加强营养,科学调养。③用推拿疗法按摩萎软肢体,防止肌肉萎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