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台灣產業競爭力之分析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2 第一章 緒論 研究動機 近幾年由於大陸地區經濟快速成長,台灣經濟累積也不落人後要使台灣經濟再創奇蹟以致本研究之,本組將研究台灣各產業來分析與大陸他國之競爭力。 研究目的 藉具體的數據分析了解台灣國際競爭力提升的方法進而了解兩岸分工競爭合作的問題。 研究方法 利用演譯法做直向的歷史探討及歸納法做橫向的因果分析,並以對照比較法來整理本組所蒐集的資料與數據,我們在此想要把台灣經濟競爭力看作是某種作為「未知的事物」而需要加以研究與探索的東西。

3 第二章 台灣對外貿易現況與趨勢 第一節 台灣對外貿易的特色演變與GDP的關係 第二節 台灣對外貿易沿革 第三節 台灣對外貿易趨勢
第二章 台灣對外貿易現況與趨勢 第一節 台灣對外貿易的特色演變與GDP的關係 第二節 台灣對外貿易沿革 第三節 台灣對外貿易趨勢 第四節 台灣各產業貿易結構分析

4 第一節 台灣對外貿易的特色演變與GDP的關係
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同時面臨金融危機及原物料價格飆漲的衝擊,而陷入高膨、低成長的『停滯膨脹』窘境。 2006年7月爆發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不僅衝擊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且殃及歐洲、亞洲各國。 國際原油油價持續飆漲,更加深問題的嚴重性。

5 亞洲經濟 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極為密切,亞洲經濟動向對台灣的影響深遠,亞洲國家依賴出口來帶動經濟成長。
因為台灣對美歐出口比重大幅降低,目前經濟成長率仍高過物價上漲率。

6 台灣經濟 中國大陸包含香港佔了台灣出口市場高達40%,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持續進行鬆綁,以維持兩岸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從而才能抵銷對歐美出口的萎縮。 近來台灣受到次貸危機及國際油價高漲的衝擊,經濟變數大幅升高。 大陸經濟 從大陸調嚴控通膨,轉為強盜優先維持『平穩較快』的經濟成長,並維持抑制通膨力道。 最近大陸放寬對中小企業融資、紡織品、成衣出口退稅重新上調等措施,均有助於緩和外在經濟情勢的逆轉。

7 經濟成長、所得與消費 註:GNP:國民生產毛額;GDP:國內生產毛額 年度 經濟成長率(%) 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
國內固定投資實質成長率(%) 平均每人GNP (美元) 平均每人GDP (PPP;美元) 2000 5.77 4.59 9.02 14,721 20,156.25 2001 -2.17 0.67 -19.91 13,348 20,075.51 2002 4.64 2.60 1.07 13,604 21,263.74 2003 3.50 1.48 1.72 14,012 22,392.91 2004 6.15 4.46 19.46 15,156 24,284.25 2005 4.16 2.99 1.19 16,113 26,008.96 2006 4.89 1.76 0.62 16,494 28,010.94 2007 5.72 2.55 2.37 17,252 30,126.31 2008 4.30 1.38 1.57 18,883 - 註:GNP:國民生產毛額;GDP:國內生產毛額

8 第二節 台灣對外貿易沿革 時期 年份 貿易史 日治之前 1624 主要探討一六二四年荷蘭人來台之前,台灣的對外貿易活動。 日治時代 1930
台灣在殖民體制下,工業發展也隨之啟動,對南洋與華南的貿易交流也變得更多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1960~1969 獎勵投資與出口擴張。 1970~1979 十大建設的影響與中小企業的增長,致使對外貿易急速成長及第二次進口替代。 1980~1989 十年期間的經貿改革與出口持續擴張。

9 第三節 台灣對外貿易趨勢 國際競爭力評比 WEF(世界經濟論壇2007/10) 2005 2006 2007 全球競爭力總排名 8 13
14 成長競爭力總排名 5 6 - 商業競爭力總排名 15 19 21 IMD(瑞士國際管理學院2008/5) 2005 2006 2007 2008 總排名 11 17 18 13 經濟表現 25 16 21 政府效能 23 20 企業效能 6 10 基礎建設 資料來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8; 每年5月公布排名;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各期。

10 台灣進口貿易 地區別 1997年 2007年 金額 成長率 比重 總額 日本 大陸及香港 美國 南韓 德國 114,425 11.78
100.00 219,251 8.17 日本 29,006 5.51 25.34 45,937 -0.75 20.95 大陸及香港 5,908 23.79 5.16 29,840 11.91 13.61 美國 23,251 16.43 20.32 26,508 16.96 12.09 南韓 5,019 20.62 4.39 15,158 1.06 6.91 德國 5,368 6.88 4.69 7,070 15.24 3.22

11 台灣出口貿易 地區別 1997年 2007年 金額 成長率 比重 總額 大陸及香港 美國 日本 新加坡 南韓 122,080 5.26
100.00 246,678 10.12 大陸及香港 29,333 6.98 24.02 12.57 40.70 美國 29,546 9.93 32,077 -0.88 13.00 日本 11,685 -14.50 9.57 15,934 -2.25 6.46 新加坡 4,893 4.01 10,501 13.17 4.26 南韓 2,364 -11.21 1.94 7,794 8.94 3.16

12 第四節 台灣各產業貿易結構分析 出口貿易結構 單位:百萬美元;% 年別 農產品 農產 加工品 重化工業產品 非重化 工業產品 合計 金額
第四節 台灣各產業貿易結構分析 單位:百萬美元;% 出口貿易結構 年別 農產品 農產 加工品 重化工業產品 非重化 工業產品 合計 金額 百分比 90年 307.9 0.2 1683.3 1.3 71.5 26.9 100 91年 359.2 0.3 1703.0 73.6 24.9 135316 92年 387.3 1770.8 1.2 75.9 22.6 93年 391.7 2084.2 1.1 77.9 20.7 94年 379.3 2110.3 80.2 18.5 95年 345.8 1852.4 0.8 81.9 17.1 96年 411.2 1869.5 82.8 16.3 97年 543.2 2167.0 82.9 16.0

13 註:97年的數據是1~5月;90年~96年的數據是1~12月 資料來源:財政部進出口統計月報(航空版)

14 第三章 台灣各產業對外貿易競爭力分析與探討
第一節 產業貿易競爭力理論學說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貿易競爭力的指標 第四節 影響貿易競爭力指標 第五節 各產業競爭力比較分析

15 第一節 產業貿易競爭力理論學說 (1)“鑽石模型”理論
  波特(Michael Porter)認為產業競爭力是由生產要素稟賦;產業需求;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企業策略、企業結構和競爭者四個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為、機會兩個輔助因素共同形成的。 Porter的鑽石理論架構圖

16 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
(2)比較優勢原理與競爭力原理之比較 比較優勢原理 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 競爭優勢原理 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 強調各國產業發展的潛在可能性 強調各國產業發展的現實態勢 是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性決定因素 是產業國際分工的基礎 比較優勢原理不能直接用來解釋產業競爭力水平的高低 競爭優勢原理直接用於解釋產業競爭力

17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高長、蔡依帆(第十二卷 第三期 95年12月),「兩岸雙邊貿易、投資與產業分工發展趨勢」
兩岸經貿交流發展趨勢、兩愛產業分工和經濟融合之特徵,以及其對台灣產業發展之意涵。研究結果發現,兩岸雙邊貿易與台商投資大陸既有替代,亦呈現相輔關係,產業內貿易不斷擴大。 台商在大陸投資經營策略因應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對兩岸產業分工格局及經濟融合造成影響,勢不可擋,台灣應積極面對全球化潮流,參予國際分工,並善積利用大陸資源與市場腹地,以壯大經濟實力。

18 全世界低技術工人及勞力密集產品供給過剩的情勢在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之下將造成各國低技術工人的報酬下降所得分配惡化所衍生的問題。
(二)龔明鑫(135 民92.03  頁7-11),「提昇台灣產業競爭力之挑戰與對策」 產品生命週期的縮減與產業的集中將使廠商必須更關心產品的發展趨勢、其他競爭者的堀起以及創新技術或其他延長產品生命週期的策略,而產業集中將提高台灣整體經濟面臨劇烈波動的風險。 全世界低技術工人及勞力密集產品供給過剩的情勢在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之下將造成各國低技術工人的報酬下降所得分配惡化所衍生的問題。 台灣比先進國家更直接面臨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威脅,因此在比較優勢改變、政策空間相對有限,及產業外移帶動供應鏈外移的效果之下,台灣面臨了被開發中國家掏空產業的風險。

19 第三節 貿易競爭力的指標 貿易競爭力指標 有以下幾種公式可以計算貿易競爭力:
(一) 出口市場占有率(Export Market Share;EMS) (二) 固定市場占有率分析模式(Constant Market Share;CMS) (三) 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 (四) 產業內貿易值(Intra Industry Trade;IIT) (五) 貿易專業化指數(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TSI)

20 第四節 影響貿易競爭力指標 1.開放程度 2.政府職能 3.企業管理 4.基礎建設 5.法規制度 6.金融 7.勞動 8.技術

21 第五節 各產業競爭力比較分析 肉類: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22 皮革製品: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23 窯業製品:中國有利,台灣不利

24 纖維紡織: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25 靴傘: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26 野菜蔬果:中國不利,台灣不利

27 食品飲料香菸:中國有利,台灣不利

28 木竹製品:中國有利,台灣不利

29 精密機器:中國不利,台灣有利

30 塑膠橡膠:中國不利,台灣有利

31 機械家電、電子機器: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32 化學原料製品:中國不利,台灣不利

33 紙、紙漿:中國不利、台灣不利

34 金屬: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35 運輸機械: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36 全體競爭力: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37 第四章 兩岸各產業對外貿易競爭力RCA值 第一節 探討兩岸貿易關係發展狀況 第二節 對外貿易競爭力RCA值

38 第一節 探討兩岸貿易關係發展狀況 (一)研究方法 迴歸模型建立如下: I I T t:台灣與大陸產業間貿易程度
第一節 探討兩岸貿易關係發展狀況 (一)研究方法 迴歸模型建立如下: I I T t = α0 + α1PCI +α2GDPt + α3I t-1 +α4Ext + u I I T t:台灣與大陸產業間貿易程度 PCIt:代表t期中國大陸的平均國民所得 GDPt:代表t期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 I t-1:代表t-1期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 EXt:代表t期人民幣兌新台幣的間接匯率 u:殘差項

39 (二)實證資料來源與說明 台灣與中國大陸產業內貿易指數方程式變數資料表 符號 變數名稱 起迄時間 (年‧月) 資料型態 資料來源
I I T t t期中國大陸產業間貿易程度 教育部AREMOS經濟統計資料庫 PCIt t期中國大陸的平均國民所得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 GDPt t期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 兩岸經濟統計月報 I t-1 t-1期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EXt t期人民幣兌新台幣的間接匯率

40 (三)初步迴歸模式 依變數: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接整體產業內貿易指數(I I T) 自變數 變數名稱 係數 標準差 T統計值 P值
產業內貿易指標初步迴歸式 依變數: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接整體產業內貿易指數(I I T) 自變數 變數名稱 係數 標準差 T統計值 P值 Constant 0.0006* PCIt 中國大陸平均國民所得 0.0000* GDPt 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 0.8450* EXt 人民幣兌新台幣間接匯率 0.0448** I t-1 前期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 0.4185 R2= F- statistic= Adjusted R2= Durbin-Watson=

41 台灣與中國大陸產業內貿易指數模式之單根檢定結果表
(四)單根檢定 台灣與中國大陸產業內貿易指數模式之單根檢定結果表 變數名稱 ADF統計值 (原始序列) H0:α = 0 (非定態) (經一階差分) H0:α =0 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接整體產業內貿易指數 接受 *** 拒絕 中國大陸平均國民所得 *** 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 *** 人民幣兌新台幣間接匯率 ** 前期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 *** ***

42 產業內貿易指數經由Klein’s Method測試結果(R2y=0.876963)
(五)共線性檢定 產業內貿易指數經由Klein’s Method測試結果(R2y= ) 變數名稱 變數代號 R2i 是否與其他解釋變數存在共線性 中國大陸平均國民所得 PCIt 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 GDPt 人民幣兌新台幣間接匯率 EXt 前期赴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 I t-1

43 Nested Hypothesis之檢定結果
(六)顯著性檢定 產業內貿易指數模式各變數之Nested Hypothesis F值 欲刪除之自變數 變數代號 Nested Hypothesis之檢定結果 中國大陸平均國民所得 PCIt * 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 GDPt 0.0389 人民幣兌新台幣間接匯率 EXt 4.397* 前期赴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 I t-1

44 (七)變異數不齊─檢定 F-statistic 0.294629 Probability 0.911825
產業內貿易指數之變異數不齊─之檢定 F-statistic Probability

45 (八)自我相關檢定 刪除變數之後產業內貿易指標迴歸式 依變數: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接整體產業內貿易指數(I I T) 自變數 變數名稱 係數
標準差 T統計值 P值 Constant 0.0006*** PCIt 中國大陸平均國民所得 0.0000*** EXt 人民幣兌新台幣間接匯率 0.0123** R2= F- statistic= Adjusted R2= Durbin-Watson=

46 (九)判定最終模式 產業內貿易指標最終迴歸模式 依變數: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接整體產業內貿易指數(I I T) 自變數 變數名稱 係數 標準差
P值 Constant 0.0042** PCIt 中國大陸平均國民所得 0.0000** EXt 人民幣兌新台幣間接匯率 0.0961* AR(1) 殘差項─階自我相關 0.0240** R2= F- statistic= Adjusted R2= Durbin-Watson=

47 第二節 對外貿易競爭力RCA值 期間 2007年 種類 活動物 肉類 魚和海鮮 牛奶、蛋、蜂蜜 RCA 0.05006 0.00308
意涵 較弱 期間 2007年 種類 活樹和植物 菜類 可食的果子和堅果 香料、咖啡和茶 RCA 意涵 次強 較弱

48 期間 2007年 種類 穀物 藝術和古董 油脂和油 糖類 RCA 意涵 較弱 期間 2007年 種類 飲料 菸草 礦物燃料、油 有機化學製品 RCA 意涵 較弱 次強

49 期間 2007年 種類 木頭 紙、紙板 毛線、織品 紡織品纖維 RCA 0.0379 意涵 較弱 中等 期間 2007年 種類 藥品 肥料 塑料 橡膠 RCA 1.752 意涵 較弱 次強

50 期間 2007年 種類 人造細絲、織品 鞋類 陶瓷產品 RCA 意涵 最強 較弱 期間 2007年 種類 玻璃和玻璃器皿 寶石, 金屬 鋼和鐵 RCA 0.1872 1.457 意涵 次強 較弱 中等 期間 2007年 種類 電機 時鐘和手錶 樂器 傢具和臥具 RCA 意涵 次強 較弱 中等


Download ppt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