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4年世界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4年世界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4年世界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 目 录 1、全球造船市场总体形势 2、全球海工市场总体形势 3、主要造船国家总体形势 4、船舶和海工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5、造船成本

3 一、全球造船市场总体形势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矛盾凸显,国际航运市场总体仍处于低位,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全球造船完工量持续下降,新接订单量虽继续增长,但增幅下降趋势明显。投机性订单和政策性订单不能有效支撑船舶市场复苏,未来几年船舶市场将呈现低速发展的新常态,船舶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入新时代。

4 (一)航运市场震荡加剧 今年以来航运市场总体仍在低位徘徊,克拉克松综合运费指数上半年基本处于10000美元/天。但受到国际原油持续下跌,中国等原油进口大国增加原油进口的影响,从7月份开始震荡上升,11月底收于15368美元/天。

5 (二)新船成交量同比下降 2005-2014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变化趋势
今年以来,新船成交量继续保持高位,但新接量呈逐月递减趋势。1~11月,世界新船订单102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6%。

6 (三)新船价格上升受阻 2007-2014年新船价格变化趋势
随着新船成交量的萎缩,新船价格一改回升势头,2014年年中开始主要船型新船价格显现回落态势。2014年11月新船价格综合指数为139点,较年中高点下滑1点。

7 (四)造船完工量继续下滑 2006-2014年全球新船完工量变化趋势
受前两年新接订单大幅减少的影响,世界造船完工量继续呈现下滑态势,但程度有所减缓。1-11月,世界船厂完工新船1681艘、85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4%。

8 (五)手持订单量趋于稳定 2007-2014年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变化趋势
去年6月份以来,全球新承接订单大幅增长,全球手持订单量结束自2008年以来的持续下跌,转为小幅增长态势并趋于稳定。1~11月,全球手持订单总量3.2亿载重吨,同比增长6.9%。

9 (六)中国船厂接单总量保持全球第一 2014年1-11月主要造船国接单情况比较 国家 艘 万载重吨 万修正总吨 修载比 中国 765
4868.2 1457.5 0.30 韩国 280 2850 1020 0.36 日本 340 1997 706 0.35 全球 1625 10212 3586.7 1-11月,中国船厂接单765艘、4868.2万载重吨、1457.5万修正总吨,都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船厂修载比为0.30,低于韩国、日本。

10 2014年1-11月主要造船国家三大指标 世界 韩国 日本 中国 1-11月造船完工量 万载重吨 8553.8 2404.3 2204.5
3383.2 比重 100.0% 28.1% 25.8% 39.6% 1-11月新承接订单量 2850 1997 4868.2 27.9% 19.6% 47.7% 11月底手持订单量 8183.1 5899.3 25.9% 18.7% 47.6% 数据来源于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

11 2014年1-11月世界造船企业新接订单排名情况 排名 造船企业 国家 艘数 万载重吨 占比 1 大宇造船海洋 韩国 46 582.9
5.8% 2 今冶造船 日本 62 563.9 5.7% 3 上海外高桥 中国 23 503.3 5.0% 4 成东造船 38 484.2 4.9% 5 日本联合造船 40 388.4 3.9% 6 现代重工 382.8 3.8% 7 新时代造船 25 312.4 3.1% 8 现代三湖 22 304.1 9 江苏新扬子 26 297.7 3.0% 10 现代重工(群山) 17 282.4 2.8% 数据来源: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

12 (七)投机性和政策性订单依旧发挥重要作用
2013—2014年全球新船订造量前10船东 排名 2013年 2014年1-10月 船东 艘数 万载重吨 吨位占比 1 Scorpio Group 107 823.2 4.7% 中远集团 57 508.0 5.4% 2 Fredriksen Group 58 776.4 4.4% 21 375.1 4.0% 3 Navig8 44 528.0 3.0% 30 320.4 3.4% 4 Oldendorff Carriers 34 421.6 2.4% 23 293.1 3.1% 5 招商局 22 393.5 2.2% 14 211.2 6 Star Bulk Carriers 28 384.5 Fortescue Metals 8 204.0 7 Seaspan Corporation 24 333.7 1.9% Angelicoussis Group 177.7 Berge Bulk Ltd. 17 285.4 1.6% Unknown Japanese 18 157.6 1.7% 9 222.0 1.3% 153.0 10 General Maritime 210.0 1.2% 日照钢铁 146.0 1.5% 前10家合计 362 4378.3 24.9% 194 2546.1 27.0% 总计 2993 100.0% 1473 9423.1 2014年1-10月全球订造量靠前船东多数为租赁公司、独立船东、基金背景船东和新业务拓展的船东; 1-10月我国船厂共承接新船4621.3万载重吨,其中国内船东订单占比超过26%,四大航运公司以新汰旧订单占比就达17%。

13 二、全球海工市场整体形势 2014年,全球海工市场走势喜忧参半,一方面,中国海工装备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努力承接订单,1~11月,承接各类海工装备订单134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34%,超越韩国,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受国际油价持续暴跌的影响,全球海工营运市场和租赁市场持续低迷,不少产品或被撤单或被延期,海工装备新订单市场逐月走弱,1~11月全球新成交订单389.1亿美元,同比下降37%。 在海工建造市场方面,韩国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企业上半年在海工业务板块出现巨亏,给我国海工建造企业敲响警钟。未来国际油价将创新低或在低位徘徊,无租约的投机性订单或被撤单,我国海工建造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需要引起我们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14 (一)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成交量明显萎缩 海工装备市场成交额 海工装备市场结构
注:根据2014年1-10月各细分板块成交额测算。 今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成交金额下滑更为显著,2014年1-10月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349艘/座、371.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9%和33.3%。 其中,全球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海洋工程船成交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9.6%、 29.2%和3.6%。

15 (二)海洋工程装备成交价格再度下滑 钻井平台价格走势 海工船价格走势 海洋工程装备价格方面,主要装备价格也有所松动。
其中,35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4000载重吨平台供应船和200吨系柱拉力三用工作船价格分别由年初2.3亿美元、4400万美元和6100万美元,降至10月份2.1亿美元、4100万美元和5850万美元,期间分别下滑了8.7%、6.8%和4.1%。

16 (三)投机性和政策性订单占据主流 主流钻井承包商投资更趋谨慎,1-10月仅有4家订造平台,投资额占比从2013年的40%降至不足20%;
2014年1-10月订造钻井平台的主要是小船东、新船东和投机船东。

17 (四)中国接单量首次位居全球首位 2014年1-10月中国、韩国、新加坡承接海洋工程装备金额分别为131.5亿美元、56.3亿美元和58.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分别为35.4%、15.2%和15.6%。 中国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韩国和新加坡份额大幅萎缩。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订单依旧以相对低端产品为主,多数没有租约,且由一些新兴或投机性业主构成,潜在风险相对较大。

18 三、主要造船国家总体形势 (一)中国 1、全国三大造船指标
1~11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26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6%。承接新船订单56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4%。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23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7.8%,比2013年底增加16.3%。 1~11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80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5%;承接出口船订单53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8%;11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454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9%。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5.9%、93.8%和95.5%。

19 2、船舶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平稳 2014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49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48.5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船舶制造业3124亿元,同比增长6.7%。船舶配套业732亿元,同比增长12%。船舶修理业207亿元,同比增长5.5%。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船舶制造业120亿元,同比增长12.7%。船舶配套业33亿元,同比增长19%。船舶修理业4.3亿元,同比增长12.8%。

20 (二)日本 在船舶制造方面,日本也同样遭受着交船难的困境,造船完工量连续4年下降,并且2013年交付的船舶中有79%都是散货船,比2012年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手持订单在2014年首次出现增长,手持订单中散货船占比相比2012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降低了单一类型船舶比重过大的风险。随着新接订单的增长,日本造船业预计钢材消耗量应保持在310万吨以上,并在2015年出现增长。 在造船政策方面,日本计划在2013年至2018年进行可燃冰的应用实验,2018年之后进行商业化生产;另外,日本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海上风场开发项目,需要船厂建造海上浮式结构物。

21 (三)韩国 韩国造船和海工协会的10家会员企业占据了韩国造船业90%的市场份额。劳动用工人数从2002年以来稳定增长,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8.5万人,大约是2002年的一倍,海洋工程用工人数增长速度更加明显。今年以来,新接订单同比虽有增长,但是和2008年相比却依然下降较多。从新接和手持订单来看,韩国船厂油船和集装箱船的比例在降低,气体船的比例在上升。世界新船市场份额方面,韩国虽然同比下降幅度小于中国,但仍低于中国位于世界第二。

22 四、船舶和海工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世界经济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减缓态势,差异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大,低水平波动增长预计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常态。2014年IMF连续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据2014年10月最新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为3.3%,2015年为3.8%,分别较年初累计下调了0.4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南海问题、中东问题、乌克兰危机、中日问题、美俄博弈等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对世界格局和经济变化影响变得空前巨大。

23 (二)国际油价下行趋势明显 2013-2014年原油价格走势
从原油价格走势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原油消费需求预期偏软,供给宽松,美元持续强势对原油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总体上看,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新的油价平衡区间有待形成。

24 (三)航运供求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016年航运市场供求关系判断 2015年航运市场供求关系判断 运力供给 运力需求 交付量 (万载重吨)
10000 净增海运量 (万吨) 46000 拆解量 3000 运输效率 (吨/载重吨*年) 6.2 运力供给净增(万载重吨) 7000 运力需求净增 7500 运力供给 运力需求 交付量 (万载重吨) 11000 净增海运量 (万吨) 48000 拆解量 3000 运输效率 (吨/载重吨*年) 6.2 运力供给净增(万载重吨) 8000 运力需求净增 7800 尽管经济出现一定程度复苏和大量老旧船舶淘汰拆解,但是海运量净增长难以消化运力净增长,目前全球航运市场运力净过剩仍高达20%。 年,运力新增供给和新增需求基本相当,当前过剩运力不会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随着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低速航线所隐藏的潜在运力可能会出现释放,加深运力过剩压力。

25 (四) 2015年世界造船市场进一步恶化,2016年可能适度好转
鉴于上述影响船舶市场的各类因素分析,同时结合船舶市场周期波动特点,预计2015年新船成交量较上一年继续下滑至8000万载重吨水平。受此影响,新船价格走势偏弱,有较小幅度下滑。 经历 年连续下滑,2016年新船订单需求可能出现适度回升,但总量仍将在1亿载重吨以下。

26 (五) 2015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一步恶化 预计2015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全球成交金额将低于400亿美元;其中,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和海洋工程辅助船订单需求较上一年均会出现不同萎缩,各类装备价格也将会进一步小幅下探。 2016年,随着油价逐渐稳定在新的平衡区域,相关项目可能重启,海工装备市场需求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27 五、造船成本 关于造成成本,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未来钢材价格走势有不一样的预期,但其他小金属将会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美元价格走势相对温和,继续保持着对日元和欧元稳定,同时对韩元和人民币小幅贬值。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将会对人民币升值造成较长时间的压力。成本控制和提高造成效率仍将是船舶工业的最大挑战。

28 (一)钢材 伦敦金属交易所钢材价格走势 日本钢材价格走势 欧洲钢材价格走势 中国钢材价格走势

29 (二)劳动力成本 日本造船工人工资走势图 欧洲造船工人小时工资走势图 Unit:RMB 中国造船工人工资走势图 韩国造船工人工资走势图

30 (三)汇率 各主要币种兑美元汇率 (2010 – 2014)

31 谢谢


Download ppt "2014年世界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