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口疮 儿科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口疮 儿科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口疮 儿科教研室

2 目的要求 掌握口疮的临床特征; 熟悉口疮的病因病机; 掌握口疮的诊断要点及分证论治。

3 重点和难点 重点:口疮的辨证论治 难点:诊断要点、类证鉴别

4 概述 临床特征:口腔内舌体、两颊、上颚、唇内、齿龈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 口糜—溃疡面大,上复糜腐(满口糜烂) 重症
燕口疮—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 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

5

6 概述 好发年龄:婴幼儿,体质弱者易反复。 范畴:细菌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口角炎等。

7 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风热、调护失宜、饮食失节、 体虚 病机: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浮 病位:心、脾、胃、肾

8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内应脾胃—风热挟毒 上熏口舌— 调护失宜 蕴而生热—心火亢盛 循经上炎— 口 饮食失节 内积心脾 疮 素体虚弱
蕴而生热—心火亢盛 循经上炎— 口 饮食失节 内积心脾 疮 素体虚弱 久病久泻 阴液亏耗—水不制火 虚火上浮— 病后失调

9 病因病机 心经:舌为心之苗 脾经:沿食道两旁上行,挟咽两旁,连 舌本,散舌下 胃经:进入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 肾经:肾脉连舌本

10 诊断要点 症状: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则满口糜腐,疼痛流涎。起病多急,常伴发热、烦躁、拒食。

11 诊断要点 细菌感染性口炎: 球菌为主,链球菌、葡萄球菌
1)口腔粘膜普遍充血水肿,有大小不等的糜烂面,并有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易剥脱形成出血面,随后又有假膜覆盖,疼痛并流涎多。 2)全身症状明显。

12 诊断要点 疱疹性口炎(单纯疱疹病毒): 早期口腔粘膜先有散在小疱疹,周围有红晕,后期破后才呈浅表小溃疡(7-10天)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疼痛剧烈。

13 诊断要点 口角炎: 1)感染性口角炎:舔唇、舔口角习惯—白色念珠菌、链球菌 2) 营养缺乏性口角炎:核黄素、锌缺乏

14 诊断要点 体征:可有颌下、颈侧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15 辨证及治疗要点 辨证要点 辨虚实 实证:溃疡周围鲜红,疼痛甚,起病急 ,病程短,伴发热、口渴、尿短赤、便秘。
虚证:起病缓,病程长,溃疡较少,周围淡红或淡白,疼痛轻,兼神疲、颧红、口干。

16 辨证及治疗要点 辨证要点 辨脏腑 舌上、舌边—心 口颊、上颚、齿龈、口角—脾胃

17 辨证及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实证:清热解毒,泻心脾积热。 虚证: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18 分证论治 (一)风热乘脾 症状: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周围鲜红,疼痛拒食,烦躁,流涎,常伴发热,便秘,尿黄短,舌红,苔黄,脉实有力。
治法: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

19 分证论治 (一)风热乘脾 大便秘结-大黄、玄明粉 烦躁不宁—灯心草、赤苓 尿短赤—滑石 疮面色黄糜烂-黄连、薏苡仁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泻火力强,尤以清泻心胃之火见长,配黄芩、栀子

20 分证论治 (二)心火上炎 症状:舌上、舌边溃烂,色赤疼痛,心烦不安,口干,尿黄短,舌尖红,苔薄黄。 治法: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方药:泻心导赤汤加减 黄连、生地、竹叶、木通、甘草、

21 分证论治 (二)心火上炎 尿黄、少—滑石、车前子; 心烦—灯心草、连翘; 口渴—芦根、天花粉、石膏; 发热—栀子、丹皮

22 分证论治 (三)虚火上浮 症状:口腔溃烂,周围不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神疲颧红,口干,舌红,苔少花剥。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23 分证论治 (三)虚火上浮 心阴不足-麦冬、五味子 脾阴不足-石斛、沙参
气阴不足-七味白术散(四君+藿香、木香、葛根) ,重用葛根;或参苓白术散加葛根、升麻 葛根:归脾胃经,升发清阳,鼓舞脾胃阳气上升。

24 验方介绍 冰硼蜜剂:冰片、硼砂各1.8克,朱砂、玄明粉各1.5,共为细末,兑入蜂蜜搅成糊状备用。日3~5次涂之。主治心脾积热之鹅口疮。
黄白一三汤:川连、白芍,剂量之比为1:3,生品。主治心火上炎反复发作之口疮。 禁用龙胆紫。


Download ppt "口疮 儿科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