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节 小儿惊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节 小儿惊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小儿惊厥

2 概念 惊厥(convulsions) 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多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尤以婴幼儿多见。

3 病因 小儿惊厥主要病因及分类 感染性 非感染性 颅 内 外 脑膜炎:化脓性、结核性、 病毒性、霉菌性 脑炎:病毒性、免疫性
脑寄生虫病、脑脓肿 热性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 其他:破伤风等 颅脑损伤与出血 颅脑发育畸形 颅内占位性病变 癫痫的惊厥性发作 代谢性: 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镁、 低钠、高钠) 特发性低血糖症 遗传代谢性疾病 维生素(B1、B6、D、K)缺乏 中毒:毒鼠药、农药等 其他:高血压脑病等

4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突然发作,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或眼睑反复抖动,头后仰或斜向一侧,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全身骨骼肌非自主性、持续性、强直性收缩,继之阵挛性收缩,不同肌群交替性收缩,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可伴有喉痉挛、呼吸暂停、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多入睡 2.不典型表现 新生儿及小婴儿惊厥常有微小发作

5 临床表现 3.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单纯性热性惊厥(即典型热性惊厥) 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 患儿体质较好
多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期,常发热38.5℃以上 惊厥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次数少(24小时内仅1~2次发作)、时间短(<10分钟)恢复快、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热退1~2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40%患儿有复发,但在5~6岁前停止 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预后良好

6 临床表现 复杂性热性惊厥 初发年龄<6个月或>6岁 起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时也可发生惊厥
全身性惊厥发作持续超过15分钟,或反复多次发作,或局灶性发作 热退后1~2周作脑电图仍异常 可有癫痫家族史 有阳性癫痫家族史者,以后发生癫痫的可能性30%~50%

7 临床表现 4.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 全恢复者,多表现为强直-阵挛性发作
惊厥持续状态为惊厥的危重型,常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8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测定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平片、头颅超声波、脑电图、头颅CT、核磁共振(MRI)等

9 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史 年龄 新生儿期:颅脑损伤、颅内畸形、颅内感染、代谢紊乱 1~6月:颅内感染、低钙
>6月: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惊厥样癫痫发作、颅脑 外伤 季节 夏秋季节: 中毒性菌痢、乙脑、低血糖症等 冬春季节: 流脑、肺炎、中毒性脑病、VitD 缺乏性低钙 惊厥等

10 诊断和鉴别诊断 顽固、反复、持续状态提示颅内病变 是否伴发热 无热者大多非感染性,但≤3月幼婴、新生儿、以及休克者例外
发热者大多为感染性,但惊厥持续状态可致体温升高 惊厥严重程度 顽固、反复、持续状态提示颅内病变

11 诊断和鉴别诊断 2.体检 体温和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 其它:原发疾病、瘀点瘀斑、休克、心律紊乱

12 诊断和鉴别诊断 3.辅助检查——根据可能病因选择 三大常规 选择性血液检查:血糖、Ca++、Mg++、Na+、 肝肾功能等
脑脊液检查:疑有颅内病变者 其它:EEG、颅脑CT/MRI等

13 治疗 1.控制惊厥 地西泮(安定)——首选 每次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缓慢静注,3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
优点:见效迅速(1~3分钟内见效),对85%~90%发作有效。缺点:维持疗效短暂(1/2~1小时),特异体质性可抑制呼吸 10%水合氯醛 其它:氯硝西泮、劳拉西泮、苯妥英钠、丙戊酸钠

14 治疗 2.治疗脑水肿 20%甘露醇、呋塞米与清蛋白、地塞米松 3.一般治疗 4.病因治疗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有脑水肿者,液体入量为1000ml/(m2·d)或30~60ml/(kg·d),量出为入,入量稍低于出量。有循环障碍者应按“边补边脱”原则,使患儿呈轻度脱水状态 4.病因治疗


Download ppt "第四节 小儿惊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