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都市一医院心内科、心研室全体课题工作人员向大家拜年 祝新年快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都市一医院心内科、心研室全体课题工作人员向大家拜年 祝新年快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都市一医院心内科、心研室全体课题工作人员向大家拜年 祝新年快乐

2 健康,从“心”做起 成都市一医院 朱轼 2006,9,15

3 head(头)—heart(心)—foot(脚),看似毫不相干。但脑 卒中、心肌梗死、间歇性跛行,这几个从头到脚的疾病,其实都源于 一个共同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如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 致的全身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负和新世纪对于人类健康的挑战。

4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报告,全球所有死亡原因的1/3是心脑血管疾病。1700万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

5 2020年预计死亡人数将增加50%,达2500万人,其中1900万在发展中国家。2000~2020年,心梗在死因排序中将从第5位跃居第1位,脑卒中将从第6位跃居第4位。目前,心血管病死亡率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呈下降趋势,而在东欧、俄罗斯、中国、印度则明显上升。

6 每13秒死亡1名心脑血管病人   15年间北京中年男性心梗  死亡率增加1.54倍

7 心脑血管疾病之所以没得到有效控制,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避免或控制致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全世界有烟民12亿,超重或肥胖者10亿,缺乏运动的“静息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时尚。74岁以前死亡的欧洲人中40%是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的,这个数字相当于中世纪几乎灭绝欧洲的鼠疫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但鼠疫在几年中可被控制,而心血管疾病在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

8 在中国,2004年卫生部报告“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高血压患者1. 6亿、血脂异常者1
  在中国,2004年卫生部报告“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者1.6亿、糖尿病患者2000万、空腹血糖受损者2000万、肥胖者6000万、超重者2亿、烟民3.3亿、被动吸烟者9亿。中国1998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死亡1人。   

9 北京市1984~1999年,成人胆固醇水平增加24%(40mg/dl)。
著名的Framingham heart study和mistreat经典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胆固醇水平增加1%,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2%;胆固醇水平下降1%,冠心病的患病率就下降2%。

10 在这15年间,北京市心肌梗死死亡率(男性35~44岁)增加了154%。分析原因,这个年龄的人群生活压力大,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忧患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危险人群,对完全是可防可控制的疾病,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所以在我国,不但高血压问题非常严重,胆固醇增高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11 10个心梗,9个可被预测   6个心梗,5个可被预防 因为病后的治疗针对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在上游采取预防措施,有更合理的成本,而且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对这样的疾病无论怎么强调预防都不为过。

12 结果发现,90%的心肌梗死可以被9个因素预测,其中8个危险因素按照权重排列:血脂异常(特别是LDL-C增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可以看到这些危险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1个积极因素为坚持少量饮酒。

13 抓好“六防”,构筑全面防线 建立联盟,打造健康中国人
抓好“六防”,构筑全面防线   建立联盟,打造健康中国人 1.防危险因素 2.防发病 3.防事件 4.防后果 5.防复发 6.防心力衰竭   

14 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预防策略 一是及早:从青少年启动; 二要综合: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 三应强化:对中年及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
四须持续:需要终身管理。

15 此外,还要抓好3个环节: 患者教育,告知“有胸痛上医院”; 院外早识别、早转复、早复苏、早转送;院内组建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16 病在腿上,险在心上   “踝臂指数”排查诊断 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除了造成心(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脑卒中)、肾(肾动脉狭窄)等脏器损害外,还可引发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表现为肢体的疼痛、坏疽、坏死、间歇性跛行。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远期预后很差:55%死于冠心病、10%死于脑血管疾病、25%死于非血管性疾病,<10%死于其他血管事件。

17 ABI异常,则提示存在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这一简单、科学的检测,就是通过测量下肢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计算出“踝臂指数”(ABI=下肢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由于ABI检测外周动脉 疾病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达99%,所以可确诊外周动脉疾病,并识别处于血管事件的高危患者。

18 推荐下列人群进行ABI检查 年龄≥70岁;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1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下肢脉搏检查异常;确诊的粥样硬性冠状动脉、脑血管或肾动脉疾病患者。

19 钙离子拮抗剂 临床随机双盲praise试验[1-3]提示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amlodipine)能延长dcm患者的存活率,对严重心衰患者不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动物实验显示[4]氨氯地平可引起剂量依赖性氮化物产生的增加,同时也增加大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内氮化物的产生,后者反映一氧化氮(no)形成。局部血管释放no,使血管扩张。而地尔硫 和硝苯吡啶无此功能。mohler等[5]认为氨氯地平对心衰患者有效,可能是由于该药减低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所致。

20 β-受体阻滞剂 1975年瑞典学者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dcm伴心动过速和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结果发现患者活动能力得以改善[6],当停用β-受体阻滞剂数周后,临床及血液动力学情况恶化。Waagstein等人[7]报道欧洲和北美33中心,5年内383例伴心衰III级dcm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美多洛尔改善心功能明显优于ACEI,提示在改善心功能方面,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不同于ACEI。

21 Talwar等人[8]观察56例dcm患者在用常规抗心衰药物(acei,利尿剂及地高辛)同时用心得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结果显示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缩小(66±8→62±7mm,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大(23%→35%,p<0.001),心率减慢(91±14→71±5次/分,p<0.05),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减低[21±7→14±4mmhg(1mmhg= kpa),p<0.05]。

22 dilenarda等[9]观察586例dcm患者发现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包括acei)辅以美多洛尔长期治疗可有效减低各种原因致病死率(30%)和减少心脏移植率

23 随着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labetalol(拉倍他洛),bucindolol(布辛多洛)和carvedilol(卡维地洛)]的问世,给dcm患者带来了福音
卡维地洛能选择性降低冠状窦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心脏交感活性指数 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滞β1、β2和α受体的作用,急性使用卡维地洛减低左室充盈压,与α受体阻滞致轻度血管扩张有关。卡维地洛甚至能改善心衰患者存活率

24 临床应用中,β-受体阻滞剂抗心衰作用与acei是协同的。应从尽可能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水平,持续应用超过1月才能看出疗效。如果在最初数周病情恶化,增大利尿剂用量可稳定病情,然后继续应用,以达到病情进一步改善

25 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早就为人们所注意,早期人们发现甲状腺疾病时,诱发心房纤颤、心绞痛恶化、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晚近人们发现其对心血管有积极治疗的方面,包括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血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26 Hamilton等对23例伴重度心衰dcm患者,静脉用t3(累积剂量0. 15~2
Hamilton等对23例伴重度心衰dcm患者,静脉用t3(累积剂量0.15~2.7μg/kg)以观察静脉用t3安全性和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发现患者对t3耐受性好,未出现缺血症状和心律失常,无心率和基础代谢率改变,而心输出量增加伴外周血管阻力减低,考虑因t3扩张外周血管所致

27 生长激素   近年来,人们发现生长激素(gh)不仅参与人体生长的调节过程,诸如促进肌肉质量、肌肉强度、身体结构和能量代谢,而且还影响到心脏的发育和心肌增厚的调节过程

28 基于gh用于gh缺乏患者能增加左室心肌重量,改善心功能,提示gh可用于dcm的治疗。fazio等[28]将重组生长激素(rhgh)用于7例伴中~重度心衰dcm患者,皮下注射4u,隔日一次,用3月后发现患者心肌重量明显增加、左室腔内径减小、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下降,改善运动时心输出量。capaldo等[29]对7例dcm患者皮下注射rhgh 4u,隔日一次,结果发现患者心肌交感活性下降,循环中醛固酮水平减少,他们认为rhgh使神经、体液交感失活作用适用于dcm患者的长期治疗

29 但osterziel等[27]对50例dcm患者进行双盲、对照试验,皮下注射rhgh每天2u,至少12周。结果发现rhgh组患者左室心肌重量增加(27%),但两组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平均血压及收缩期血管阻力无明显差异,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

30 由此可见,gh用于治疗dcm目前尚处于临床试用阶段,疗效不确切。双盲、对照试验显示gh不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同时费用昂贵,有碍gh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31 介入治疗进展   对伴病窦综合症或房室传导阻滞的dcm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有助于提高心率、增加心搏量、改善临床症状。

32 近几年,人们关注于安装起搏器能否用于治疗不伴有窦房结和房室结病变的dcm患者。hochleinet等[31]对16例伴严重临床症状的dcm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随访1~5年发现患者扩大的心界缩小、左室ef增大(16.0%±8.4%→25.6%±8.6%)。他们认为是因为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收缩顺序,从而减低室壁应力、改善心肌纤维排列。双腔起搏保留了房室同步、改变了心室舒张、改善了心室舒张期充盈、减低了二尖瓣返流。a-vdelay(房室间期)设置过长或过短均会促使血液动力学恶化,认为合适的a-vdelay:左室收缩应在心房收缩使左室压力上升达峰值后立即出现

33 然而,gold等[32]对13例伴自身心律dcm患者安装vdd起搏器,a-vdelay设置100~200ms。结果显示血液动力学无明显改善,即使伴p-r延长的患者亦是如此。shinbane等[33]采用双腔起搏器,a-vdelay设置为200、150、100ms及50~75ms。结果显示不能明显改善dcm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心输出量、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34 最近,gras等报道欧洲和加拿大medtronic insyne多中心研究,对68例心衰患者(lvef21% ±9%,心功能II级63%、III级37%)行多部位电极起搏。除常规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外,将左心室电极经冠状静脉窦送至心静脉内,即左心室后,刺激左心室。随访中,除7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心功能及运动测试均有明显改善。他们认为临床改善与双室起搏使起搏qrs波明显狭窄、心室间机械延迟缩短、心室充盈时间增加有关。为心脏起搏作为治疗dcm患者一种辅助方法带来曙光

35 对伴顽固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dcm患者安置心脏自动转复-除颤仪(aicd)能自动中止突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明显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中止病情的发展

36   对伴慢性心房扑动的dcm患者主张施行射频消融术,随着心房扑动的消失,心脏功能明显改善,甚至充血性心衰症状完全消失。这是因为伴心房扑动的dcm患者左心室功能低下主要由心动过速诱发所致,故这类患者应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37 外科治疗进展

38 左室减容手术 左室减容手术由batista等首先报道,他们将dcm患者扩大的左心室游离壁纵向部分切除。结果发现术后患者左室容积减小,心功能得以改善。 然而,减容手术后心衰加重和心律失常有关的死亡率较高,从而防碍该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39 动态心肌成形术

40 左心辅助装置   Cooley等首先提出临时机械循环支持用于等待心脏供体的患者[45,46]。之后,人们开始研究左心辅助装置(lvad)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衰患者过度时期。目前报道的lvad主要有tci和navaco两种可埋藏式lvad。lvad包括体内安置的驱动器、体外控制部和电池盒。驱动部安置在腹腔,经流入管、流出管穿过膈肌分别连接升主动脉近端和左室心尖部。经皮导线连接驱动部和控制部及电池盒。驱动部内安置方向相反的两个驱动片、一个生物瓣(猪心包)和能量转换器,可将左心室血液直接泵入升主动脉。体外控制部和电池盒可挂于皮带上或置于挎包中,便于携带。

41 心脏移植 目前心脏移植技术日臻成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晚期dcm患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存在问题:(1)供体缺乏;(2)费用昂贵;(3)术后感染;(4)术后排斥反应

42 我国心脏移植起步较晚,发展缓慢。1978年上海瑞金医院首例心脏移植患者存活109天,其后10年徘徊不前。1992年北京安贞医院、牡丹江心血管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附院先后成功报道心脏移植,目前存活者已有超过5年。1993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报道心肺移植。至今我国心脏移植工作仅20多例,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43 综上所述,dcm治疗除常规强心剂、利尿剂、acei等药物治疗外,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阿罗地平和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能减低dcm患者心血管病死率,增加存活率。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的疗效有争议,缺乏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实。双腔心脏起搏器用于dcm疗效有争议,多部位心脏起搏治疗dcm缺乏随机、双盲临床试验验证。aicd能用于伴顽固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dcm患者。射频消融能用于伴慢性心房扑动的dcm患者

44 在外科治疗方面,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dcm一种成功方法。左室减容手术虽然能减小左心室内径,心功能暂时得以改善,但术后死亡率较高。动态心肌成形术虽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但手术创伤大,病人不易耐受,仅作为心脏移植禁忌时替代方法。左心辅助能维持晚期dcm患者泵血功能,恢复心肌收缩功能,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过度时期的一种治疗方法


Download ppt "成都市一医院心内科、心研室全体课题工作人员向大家拜年 祝新年快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