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建筑史——中国部分
2
第一篇 中国古建筑演绎 第一章 中国建筑千年演绎 中国建筑起源 真正建筑诞生 古建筑的发展 古建筑体系 古建筑的演进
3
一、中国建筑起源 任何生物形式,都是在与自然界抗争与共生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生存权。在我国境内人类活动伊始,也就是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度低下的状况下,人类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也只是能够遮风避雨,抵御猛兽侵袭。在那时,建筑仅仅是物质生活手段。随着生产力的缓慢提高及氏族文化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建筑开始成为社会思想观念的一种表现方式和物化形态。这样的变化,促进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由此开始,历经六、七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灿烂的中国建筑历史与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 在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的要求。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可见,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4
龙山文化f3窑洞图 1、穴居——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 《易 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大自然造化之功奇伟壮丽,雕凿出无数晶莹璀璨、奇异深幽的洞穴,展示了神秘的地下世界,也为人类在长期生存期间提供了最原始的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原始人居住的天然岩洞在辽宁、贵州、广州、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展,可见穴居是当时的主要居住方式,它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存的最低要求。 龙山文化f3窑洞图
5
2、巢居——架构远离暑潮的乐园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 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孕育出云贵、百越等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此时原始人尚未对这种“木构”建造有明确的意识,只不过是随钻木取火,劈砸石器等无意识条件反射而诞生的一种社会行为,严格地讲,这算不得建筑。《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可见“巢者与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我们祖先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造。也正是原始社会的“巢居”、“穴居”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变迁中,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才一段段将华夏建筑成一部璀璨的史诗。
6
二、真正建筑诞生 人类的发展有如文化的接力,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其总体布局有序, 颇能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的聚落特色。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如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干阑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的卯、启口等。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套间式布置也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在建筑技术方面,开始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地面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在山西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总之,当原始人真正走出洞穴,走出丛林,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时,也就开始了有目的的人工建造屋室的活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及社会关系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同时,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后,精神需要越发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真正意义的建筑诞生了。
7
隼铆结构 隼铆结构
8
氏族公社生活复原——半坡村的桃源故事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廓、险阻之备”(《吕氏春秋·恃君览》)。这便是古人对原始母系社会初期情况的描述。 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原始农业的兴起,人人开始沿江河湖沼经营定居生活。按照氏族血缘关系,以氏族为单位,组织聚居形成一个“聚”,集合着若干近亲氏族组成的一个部落。换言之,当时部落是包括从一个始祖母所生的若干代近亲所构成的一个紧密团结的血缘集团。黄河流城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遗迹分布于北方的广大区域,而西安半坡聚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9
半坡遗址 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城东六公里,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整个聚落实由三个不同的分区所组成,即居住区、氏族公墓区及陶窑区。居住用房和大部分经济性房屋,集中分布在聚落的中心,构成整个布局的重心,一居住区。围绕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为5—6米的壕沟,以之为聚落的防护设施。沟外为氏族公墓区及陶窑区。 居住区内居住建筑有平面圆形和方形两种。就建筑风格及构造方式而言,又可分为半穴居式和地面木架建筑式。 半坡遗址
10
半坡遗址是一个氏族部落的聚落所在。居住区是以氏族集结的小区为基础,“大房子”作为中心来组织的,这座大房子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建筑,氏族部落首领及一些老幼都住在这儿,部落的会议、宗教活动等也在此举行。“大房子”与所处的广场,便成了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核心。再结合对墓葬区、陶窑区布局分析,可以看出半坡氏族聚落无论其总体,还是分区,其布局都是有一定章法的,这种章法正是原始社会人们按照当时社会生产与社会意识的要求经营聚落生活的规划概念的反映。其建筑形式也体现着原始人由穴居生活走向地面生活的发展过程。 半坡遗址平面 半坡遗址平面
11
三、古建筑的发展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一次飞跃,灿烂的青铜文化为木构技术及板筑技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经济更为繁荣,人口日密,战争较多。实行了分封制度后,筑城和宫室的制度日趋完善。《周礼·冬宫·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在陕西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西周已有型制完整的四合院型的居室,当时有标准化的居住制度和等级秩序,中原建筑型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初期生产性的园囿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观赏性的园林。 自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至南北朝末期约一千余年,木构架体系已基本形成,直棂窗、人字拱等已广泛使用,建筑型制上出现了庑殿、悬山、折线式歇山、攒尖、囤顶等五种基本形式。这期间秦汉的大一统为不同地域建筑交流提供了条件,魏晋南北朝同西域的频繁交往以及佛教传入又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时园林建筑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敦煌、云岗、龙门、天龙山、响堂山、西霞山等佛寺实质上成了全民性的大园林及游乐区;同时,对宅第绿化也很注意,汉代王莽时曾下令“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市”。
12
殷商遗址 1、青铜发明——商代建筑技术显著提高 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商朝的统治以河南中部黄河两岸为中心,东至大海,西抵陕西,南抵湖北、安徽,北达河北、山西、辽宁。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已发现的记载当时史实的商朝甲古卜辞已有10余万片。大量的商朝青铜礼器、生活用具、兵器和生产工具,反映了青铜工艺已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外城则是后来扩建的。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三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殷商遗址
13
殷商城池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它不仅是商王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遗址范围约30平方公里,中部紧靠洹水,曲折处为宫殿,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有墓葬区。居民则散布在西南、东南及洹水以东地段。宫殿区东面、北面临洹水,西、南两面有壕沟作防御。遗址本体分为北、中、南三区。北区为王室居住区,中区为商王朝庭、宗庙部分,南区为祭祀场所。中、南二区房基下均有殉葬奴隶,反映了奴隶主的残暴。而宫室周围的奴隶住房,则仍是长方形与圆形的穴居。 殷商城池
14
2、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以周公营洛邑为代表,建立了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但随着奴隶制的急剧崩溃,这种建城制度也跟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战国时期大量新兴城市。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建筑组合的变化体现着当时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 西周城池 西周城池
15
3、高台美榭——春秋宫室极奢尽华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宫室,(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多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殿堂屋宇)。如侯马晋故都新田遗址中的土台,面积为75米*75米,高7米多,高台上的木构架建筑已不存在。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更为发展,如《论语》描述的“山节藻 ”(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红柱)刻镯、刻橼,就是明证。 春秋高台美楔 春秋高台美楔
16
齐都临淄遗址 4、斧锯锥凿—战国铁器风流渐现
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前221年),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内相继夺取政权,宣告了奴隶时代的结束。战国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根据考古发掘得知,战国时齐都临淄城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大城内散布着冶铁、铸铁、制骨等作坊以及纵横的街道。大城西南有小城,其中夯土台高达14米,周围也有作坊多处。 农业和手工业进步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长1米,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与墓底,墓顶仍用木料作盖。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齐都临淄遗址
17
齐都临淄遗址平面 齐都临淄遗址平面
18
齐都临淄遗址刨面 齐都临淄遗址刨面
19
5、秦陵汉墓——砖石遗址至今犹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阿房宫遗址和骊山陵目前尚未发掘,但其遗直规模之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近年来秦始皇陵墓东侧发现了大规模的兵马俑队列埋坑,而阿房宫则留下了巨大的夯土台。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战国时创造的大块空心砖,出现在河南一带的西汉墓中。在洛阳等地还发现用条砖与楔形砖砌拱作墓室,甚至以企口砖加强拱的整体性。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做规模巨大的墓室外,还在岩石上开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其中山东沂南石墓,系梁、柱和板构成,后面有精美雕刻,是我国古代石墓中有代表性的一例。至于地面的石建筑,主要也是贵族、官僚的墓阙、墓祠、墓表及石兽、石碑的遗物。
20
6、塔窟苑囿——魏晋南北朝建筑崇尚佛教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中国的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而后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徒绕塔礼拜而作,具有圣墓性质。传到中国后,将其缩小成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除木塔外,还发现有石塔和塔。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佛寺。自印度传入佛教后,开凿石窟的风气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最早是在新疆,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创于公元366年。以后各地石窟相继出现,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这些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佛像都由皇室或贵族、官僚出资修建,窟外还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护。
21
四、古代建筑体系 自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朝至明初约600年时间,建筑在形制艺术上更趋成熟,在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上也益加严密完善。 唐代的繁盛使各族文化融合而予以统一,居住制度更为完备。 北宋有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营造法式》,主要记录官家大式、大木等做法、系统反映出官式建筑的发展水平。礼制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 总之,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22
1、隋——统一后的城市建设 隋朝(581~618)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两座城均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充实发展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唐洛阳城平面想象图 隋唐洛阳城平面想象图
23
隋代赵州桥 隋代赵州桥
24
2、唐——庄重宏伟的泱泱大国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图4-2-A)。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第三: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长安 唐长安
25
3、宋——纤巧秀丽的商业都市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唐以前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但日益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必然要求突破这种封建统治的桎梏。到了宋期,都城汴梁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了。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有了新发展。 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时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是第一个用文字确定下来的政府颁布令。 第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第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这和宋代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及统治阶级追求豪华绚丽是分不开的。宋代建筑从外貌到室内,都和唐代有显著不同,这和装修的变化是有密切关联的。 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这时的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宋塔绝大多数是砖石塔,石塔数量也很多。这些砖石建筑反映了当时砖石加工与施工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第六:园林兴盛。北宋、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统治阶级对人民横征暴敛,生活奢靡,建造了大量宫殿园林。这种园林的兴盛,正是统治阶级政治没落的一种表现。
26
4、辽、金、西夏:汉风犹存的异域特色 契丹原是游牧民族,唐末吸收汉族先进文化,逐渐强盛,不断向南扩张,五代时进入河北、山西北部地区。由于辽代建筑是吸取唐代北方传统做法而来,工匠也多是汉族,因此较多保留唐代建筑的手法。辽代留下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简称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女真贵族统治的金朝占领中国北部地区以后,吸收宋、辽文化,逐渐汉化,建造京城(中都,今北京市),仿照宋东京制度,征用大量汉族工匠,因此金朝建筑既沿袭了辽代传统,又受到宋朝建筑影响;现存的一些金代建筑有些方面和辽代建筑相似,有些地方则和宋代建筑接近。由于金朝统治者追求奢侈,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更富丽。“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也。 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以党羌族为主体的政权,北宋初开始强盛,拓展疆土,并建都大兴府(今银川市)。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建立典章制度。从遗存的众多佛塔来看,西夏佛教盛行,建筑受宋影响,同时又受吐蕃影响,具有汉藏文化双重内涵。
27
5、元——简化粗糙的寺庙建筑 蒙古贵族统治者建立了一个疆域广大的军事帝国。这来自落后的游牧民族的统治,使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遭到极大摧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直到元世祖忽必烈采取鼓励农桑政策,社会生产力才逐渐恢复。忽必烈时,在金中都北侧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都城,并由于统治者崇信宗教,使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得到元朝提倡后,不仅在西藏发展,内地也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就是都城内一座喇嘛塔,系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木架建筑方面,仍是继承宋、金传统,但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尤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木料作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这都反映了社会经济凋零和木材短缺而不得不采用种种节约措施。 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当时一座重要道观,现存中轴线上一组建筑全为元代遗物,正殿三清殿大木做法规整,较多的保存了宋代建筑传统。永乐宫三座殿内都有壁画,艺术水平很高,是我国元代壁画的典范。
28
五、古建筑的演进 自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近200年的时间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建筑上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的不朽之作。建筑类型得到进一步分化,并留下了大量可供参考的建筑实体。 自1840年至解放前的近代建筑时期,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国人大量接受西方文化,部分建筑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形象,园林里也常有西洋门面、西洋栏杆、西番花样等,成为我国建筑演进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29
1、因袭与进步—明清建材、装修、园林设计、建筑群体渐趋熟。
明朝(1368—1644年)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族地地主阶级政权。明初采用各种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十分繁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也有了进步,主要表现为: 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 第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减化。因此,明代官式建筑形成一种与前不同的特色,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 第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第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为盛。 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另外,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从1840年前的清朝来看,建筑上大体是因袭明代传统,但在下列几方面有所发展: 第七:供统治者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第八:藏传佛教建筑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我国佛寺传统单一的程式化处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是清代建筑中难得的上品。 第九: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第十: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在清代建筑群实例中,群体布置已达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园囿建筑,在结合地形、空间处理、造型变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第十一: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如水湿压弯法加工木料技术,玻璃的引进使用及砖石建筑的进步等。
30
2、包容与吸收—清末民国时期外来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新建筑的发展时期。由殖民输入的建筑及散布城乡的教会建筑发展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主要类型大体齐备,相关建筑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大量早期留洋学习建筑的中国学生回国,带来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创办了最早的中国人的建筑事务所及建筑教育。表现在建筑创作上,欧洲新建筑运动及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体现在许多城市的建筑中。刚刚登上设计舞台的中国建筑师,一方面探索着西方建筑与中国固有形式的结合,试图在中西建筑文化有效碰撞中寻找合宜的融合点,另方面又面临着走向现代主义的时代挑战,要求中国建筑师紧跟先进的建筑潮流。 总之,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中国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既有新城区、新建筑紧锣密鼓的快速转型,又有旧乡土建筑依然故我的推迟转型;既交织着中西建筑的文化碰撞,也经历了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搭接。它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部分近代建筑还遗留至今,成为今天城市建筑的重要构成。并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建筑活动有很大影响。
31
第二章 城市建力显峥嵘 一、城市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当西方城市科学尚处于粗放阶段,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及规划方法。随着社会的演进,这套体系传统不断得到革新与发展。因此,历代名城辈出,如商都“殷”、西周“洛邑”、汉“长安”、隋唐“长安”与“洛阳”、宋“东京”与“临安”、元“大都”与明“北京”等,都是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大城市。其规划之先进,城市之宏伟,影响之绚丽多姿,一直为世人所称颂。从不同时代的一些外国人士的记述中使可窥知一二。例如唐时日本僧人圆仁对当时扬州城市之赞许,元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认为杭州(南宋临安)城市之庄严秀丽,堪为世界之冠。 在原始社会漫长岁月中,人类达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当时以家居、巢居为主要形式,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群居的居民点。具有了城市的某些要素。 概括地说:我国古代城市经历了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世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多型。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至前5世纪左右,形成了“城市”。由城堡式聚落至正式的“城”,再进化为真正的“城市”历时千年之久。此后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传统的继续新与发展。 在古代,城市既是奴隶主、封建主对人民进行统治的据点,也是当时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成就的集中体现,又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艰辛劳动的结果。我国历史上曾拥有卓越的城市建设成就与经验。
32
二、皇家都城建设 1、浪漫咸阳——离宫别馆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六国技术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址犹存。 咸阳宫 咸阳宫
33
西汉长安地形图 西汉长安地形图 2、西汉长安——七星伴月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惠帝以后,由兴乐宫改成的长乐宫供太后居住。长安的城墙则到汉惠帝五年才修建起来。汉武帝时,在长安大兴土木,建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园囿、明堂、坛庙等建筑,使长安的建设达到极盛时期。 由于长安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所以城市布局并不规则,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大臣的甲第区在北厥外;大街东西还分布着9个市场;未央宫东厥外是武库和长乐宫。北侧靠近渭水地势较底处,布置着北宫、桂宫、明光宫以及市场和居民的闾里。
34
长安城每面都有三座门,其中东面靠北的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带居民稠密。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又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所以街市特别热闹。 汉长安的另一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所谓“七星伴月”,这些陵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的记载,现经考古探明,同向城门的8条主干道既是“八街”,这些街都分成了股道,用排水沟分开,中间为皇帝专用的御道——驰道,其它人即使是太子也不能使用。街两旁植树,街道排水沟通至城门,以涵洞排泄雨水。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
35
3、北魏洛阳——城郭严谨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建设工程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营造1年余,规模初具。7年后,才于京城四面筑居民里坊及外郭。 城市的总体布局,宫城位于京城偏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和永宁寺9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城南还设有灵台、名堂和太学。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两处,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门外四通市。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居民有10万9000余户,加上皇室、军队、佛寺等,人口当在六七十万以上。城郭之间采用里坊制,里坊的规模是1里300步见方,每里开4座门,每门有里正二人,吏4人,门士8人,管理里中住户,可见当时对居民控制是很严的。 北魏洛阳城内树木也是很多的,登高而望,可以看到“宫厥壮丽,列树成行”。古水所经,两岸亦多植柳树。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
36
4、南朝建康——秦淮纡余 南朝都城建康亦为历史名城,最早的城址为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后建的越城。历东晋、宋、齐、梁、陈,300余年间,共有六朝建都于此。建康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龙蹯虎踞”之称。地形属丘陵区,多起伏,有鸡笼山、龙广山、小仓山、五台山、清凉山等布列于城北城西一带。有秦淮河贯于城南,清溪流于东,玄武湖位于北。城市布局,由东晋到陈,基本上因袭沿用。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官署多沿宫城前中间御街向南延伸;居民多集中于都城以南秦淮河两岸的广阔地区,大臣贵族多居于青溪、潮沟两岸。在宫城南面两侧又各建小城两座,东面是常供宰相居住的东府城,西面是可扬州刺史所在的西州城。濒临长江的石头城则是保卫建康的重要军垒,每遇战事,必先争夺此城。 南朝建康城 南朝建康城
37
整个建康城按地形布置的结果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而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可直望城南牛首山,作为天然的厥,其它道路都是“纡余委曲,若不可测”,可见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相比其它新建都城,建康城具有更为丰富的城市轮廓线,更贴近自然山水的人居环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城市特色。 此外,南朝佛教极盛,尤其是梁代。城内有几百座佛寺,唐朝诗人杜牧在诗中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建康还是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内有不少外国使者、商人及僧侣,为城市平添了几分活力。 南朝建康石头城 南朝建康石头城
38
5、隋大兴——规模宏大 隋文帝杨坚夺得北周政权后,于开皇二年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的地方建造新都。先造宫城,次造皇城,最后筑外郭罗城。新都定名为大兴城。 隋大兴的总体布局,从当时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为了使宫城、官府与民居严格分开,使朝廷与民居“不复相参”,在布局上把宫城放在居中偏北。南面为皇城,其中集中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官府衙门,官办作坊和仓库、禁卫部队等,皇城三面用居住里坊包围。 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但大兴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 大兴城东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109个里坊和二个市,东为都会市(唐东市),西为利人市(唐西市),每个坊都有名称。城内道路宽而直,宫城与皇城间的横街宽200米,皇城前直街宽150米,其他街道最窄的也有25米。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为了都城各项物品的供应和满足宫苑用水,开皇三年在城西侧开挖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宫城与禁苑。又开龙首渠旨三产河水至苑内,并于开皇四年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通黄河而不经渭水,名为广通渠。
39
唐长安城 6、唐长安——里坊中正 前述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Z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唐长安城
40
唐长安内城 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 唐长安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总人口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的规划也对其他都城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 唐长安内城
41
7、宋东京——繁华拥挤 隋唐以后江南经济日益发展,五代时已较少战争破坏,因此,历任朝代政权都要依靠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在此建都。 后周时,汴梁已是人多地窄,拥挤不堪。因此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加筑外城,并将旧城内街道拓宽至50步、30步以下和25步以下数种。 赵匡胤以兵变夺权建立宋朝后,仍利用后周汴梁建都。宋神宗年间重修外城,加筑瓮城和敌楼,宋微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以添筑官府和军营。 宋东京城 宋东京城
42
宋东京 宋东京的改建,扩建规划是很杰出的,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的修建上,也未受旧的规划的束傅,而是着重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改善交通系统、扩大城市用地,疏通交通河道,注重防火和城市卫生及绿化等,适应了生产及生活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以往的都城规划有很大的不同。 宋东京的平面布局为三套城墙,平面形状为不十分方正规则的矩形,中心为皇城,第二重为里城,最外城为外城。里城及外城均有宽阔的城壕。 宋东京(开封)历史上就是一个商业都会,是在原址上扩建发展的,因此与一些完全由于军事及政治要求而新建的都城不同。城市平面不十分方正规则,道路系统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且不划分坊里。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抬头。其规划布局也对以后的都城规划影响很大,如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等。 宋东京
43
宋东京 宋东京
44
宋东京 宋东京
45
8、元大都、明清北京——横平坚直、中轴对称、皇权至上
北京元大都 8、元大都、明清北京——横平坚直、中轴对称、皇权至上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地带。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建造了金中都。元灭金后,至元世祖忽必烈时,以中都东北郊琼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并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非常方便。 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因为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郭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全城道路分为“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米,胡同6—7米。胡同都是东西向,前后两条胡同间距约为50步,在两胡同间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以前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北京元大都
46
明北京城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不象以前有些朝代舍弃前朝旧城,另建新城。 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前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地、日、月四坛。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型体不同的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明北京城
47
清北京城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仍建都北京,城市布局无变化。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如圆明园、畅春园等。皇帝多住园中,很少去宫城。清代崇信喇嘛教,因此清北京除原有佛、道教寺院建筑外,还增建了一些喇嘛庙,如城东北雍和宫等。 北京城市人口在明末已近百万,清代继续增加,超过一百万人。明清北京城,近于完整地保存到现代,是我国人民在城市规划建筑方面的杰出创造,是我国古代城市优秀传统的集大成,也是中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 清北京城
48
三、地方特色城市 1、古都西安——平敞方正的帝王遗风
明清时期的西安系以唐长安城之皇城为基础改造而成的。明太祖洪武二年,进军奉元路,即改安西为西安府。从此,出现了西安这个地名。洪武七年开始修建西安城桓,将唐时“新城”向东、向北加以扩展。扩建后西安城周长达11.9公里,辟有四座城门,城门均建有城楼。清代在城东北隅加建满城,置八旗驻军营房,以为军事指挥中心。清时甘陕总督,陕西巡抚均治西安。因此西安不仅是陕西省的省会,而且又是西北区域的政治军事中心 古都西安 古都西安
49
西安的城市布局是北方平原地带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市力求方整规则,道路宽敞笔直,颇具汉唐长安的帝王遗风。城中心设钟楼、鼓楼。明西安的面积与唐长安皇城废址约略相等,城内十字街以钟楼为中心,四面通向城门,城门外又各有关城一座。现存西安的钟、鼓楼均为明代遗物。 由以上简介可知,西安这座重在作为一方政治军事中心的省会城,其规划格局的确与同时代一般省会省城规划重在发展经济有所不同,虽城市之总体布局仍继承传统的城廓分工规划体制,但终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未能完成环套的外廓,仅于四门各置关厢,以供有限的经济活动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明清统治者对西北地区的经营方针,客观上也反映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
50
水城苏州 2、水城苏州——水网成街江南古城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著名的古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可称是水乡地区城市布局的典型。该城始建于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时(公元前514年),秦汉以后,城址基本上保持沿用下来。根据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可知城墙位置与河道系统是唐以前就形成的。 唐时,由于城内河道密布,桥也特别多,在白居易和刘禹锡作苏州刺史时,苏州桥数在390座和370座之间。城门则有水陆各8座,每面各有2座,至今城西南角盘门尚留水、陆城门遗址。白居易诗:“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处处楼前飘吹管,家家门外泊舟舫。” 描述了唐时这座水乡城市的风貌。南宋时苏州称平江,是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很重要的城市。 水城苏州
51
水城苏州 水城苏州
52
水城苏州 水城苏州
53
苏州城 苏州城
54
苏州城 苏州城
55
重庆城 3、雾都重庆——依山就水巴国旧地 在我国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多样,道路系统也往往成不规则状。依山筑城,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市。雾都重庆即是极有特色的“山城” 重庆位于四川省东南(现为直辖市),是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的山城,三面环水一如半岛,形似秋叶一片,有诗云“片叶浮沉巴子国,双江襟带浮图关”,正说明了城市位置形状。 重庆城
56
扬州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城市。
4、烟雨扬州——雄富冠世的淮左名都 扬州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城市。 扬州早在唐代就是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城之一,规模很大。可以说开凿大运河是扬州发展的主要原因。历经后周、南宋、元等朝代的改造修筑,形成了明代扬州城(今之旧城)。 唐扬州 唐扬州
57
唐扬州城 扬州的居住区,由许多庭堂式的民居组成,多成长条形。住宅内部的布置因大门的朝向不同而各异,旧城区道路仍以十字形干道为主,形成方格网道路系统。新城区道路系统则成不规则形。 唐扬州城
58
唐扬州城 唐扬州城
59
5、泉城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为黄河下游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307年(晋永嘉年间)以来,一直是山东地区的封建统治中心。明洪武元年山东行中书省即建于此。1666年(清康熙五年)山东巡抚以明代旧德王府为基础建巡抚衙门,并以此为中心扩建城市。东西门不正对,南北轴线止于城墙,不与南门直通,布政司在西,按察司在东,道、府、县、盐运使等衙署和庙宇布置在围绕中心的地区,城垣方正,与中国一般典型的封建府城一样。 泉城济南 泉城济南
60
第二篇 中华建筑群芳谱 第一章 帝王建筑 宫殿 陵墓 坛庙 宗教建筑 民居聚落
61
一、宫殿建筑 1、渭水之滨凝仙境-秦阿房宫 秦阿房宫遗址 秦阿房宫遗址
62
2、最强盛的宫殿-气魄雄伟的大明宫 唐大眀宫含元殿 唐大眀宫含元殿
63
紫禁城 3、最大的建筑群-末代王宫 明朝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这里原是一片荒野,到13世纪60年代,元世祖忽必烈征服金国后,才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郊构筑都城,命名为大都,同时在今紫禁城一带建造大内宫殿。 紫禁城
64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外层用澄浆砖包砌,里面夯土。它共有四门: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向西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烨之讳,改称神武门,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结构精巧,造型秀丽。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 午门
65
午门
66
角楼及护城河 角楼及护城河
67
故宫前三殿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内廷是帝、后居住的地方。前三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十一踩斗拱,下檐九踩斗拱,二样琉璃(头样从未使用),3.4米高正吻,殿内镂空金漆宝座和屏风设在七层台阶的高台之上。室内外梁、枋等,全是沥粉贴金和玺彩画。宝座上方的金漆蟠龙吊珠藻井,制作更为精美。靠近宝座的六根沥粉龙金柱,直抵殿顶,上下左右连成一片金光灿灿的境界。 故宫前三殿
68
故宫太和殿 故宫太和殿
69
太和殿内皇帝宝座 太和殿内皇帝宝座
70
乾清门 乾清门
71
后三宫屋顶 后三宫屋顶
72
乾清宫 乾清宫
73
太和殿前鼎炉 太和殿前鼎炉
74
太和殿御道石雕 太和殿御道石雕
75
保和殿北面玉路 保和殿北面玉路
76
二、陵墓建筑 1、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陵墓中空前绝后的宏伟作品,当属秦始皇骊山陵。关于它,文献中曾有不少令人惊异的描述;然而,事实上更有为文献所不曾道及的惊人之处,例如震动世界的兵马俑坑,在最初的文献里并无记载,人们所知道始皇陵留下的只是体量古今第一的高大人工夯筑的封土——陵体而已。 秦始皇陵,史称“骊山”,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三层。这陵经过两千多年风雨剥蚀,原来的体形应该更为巨大。陵体周围有夯上墙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77
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
78
2、陵邑-西汉帝陵带动的富庶繁华 西汉继承秦朝制度,建造大规模的陵墓,往往一陵役使数万人,工作数年。这些陵墓少数位于渭水南岸,多数在咸阳以西渭水北坂上,地位高敞,陵体宏伟,远望极为醒目。西汉陵墓的制度是:“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又,“方中百步,已穿筑为之城,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放六马。然后错浑杂物、杆漆、缯绮、金宝、米谷及埋车马虎豹禽兽。发近郡卒徒,置将军尉侯,以后宫贵幸者皆守园林”。其内部构造为“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这些记载,仍属土圹、四出羡道、木椁的传统制度。 西汉帝陵 西汉帝陵
79
3、唐乾陵-凿山为穴﹑柏树森森的唐高宗武则天合葬墓
唐陵特点是利用地形,以山为坟,不采用秦汉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唐高宗(650—683在位)与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是唐陵的代表。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象,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宋陵鹊台)。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唐代例于陵区(兆城)植柏树,文献称为“柏城”。用松柏作为纪念祭祀场所绿化树种,在中国有久远传统,见于文字制度则始于唐代。 唐乾陵
80
唐乾陵
81
北宋陵墓计八座,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嵩山北麓岗地上,形成一个陵区;宋朝在此设有陵邑——永安县(今芝田镇),来管理陵区。
4、五音姓利-宋墓南高北低的原因 北宋陵墓计八座,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嵩山北麓岗地上,形成一个陵区;宋朝在此设有陵邑——永安县(今芝田镇),来管理陵区。 宋朝陵制,沿袭唐制,惟尺度远逊。 宋陵的制度大致是:上宫,由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四面各辟神门,门外各有门狮一对(牝牡各一);中央为陵台,方截锥体夯土,其地下深处为“皇堂”(地宫)。上宫南神门外,为入口引导部分。最南为鹊台,即双阙;北越一段路为乳台,亦双阙;乳台北侧立华表(望柱),石象生,自南向北依次为:象及驯象童、瑞禽、角端、仗马及控马官、虎、羊、外国使臣、武官、文官;再北为武士,入南神门,为宫女两对。这一布置的本意,似乎为立朝班列仗仪的概括;加上某些祥瑞、祛邪的象征物揉杂而形成。各陵制度相同,石刻内容也一律不变,只有尺度差别。以各陵中中等规模的永昭陵为例,其鹊台至北神门轴线长551米,神墙边长242米,陵台底边长56米,高13米。这个尺度,只相当唐乾陵衬葬墓永泰公主墓的尺度规模。 最后为下宫,日常驻有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每日献食于影殿遗像前,此区为生人日常生活处,设厨、贮藏、盥淋等场所。下官按风水之说规定在上宫西北。北宋是保持古代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 唐宋时期,风水之说盛行“五音姓利”说。国姓赵所属为“角”音,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按照这种说法,要求赵姓墓区南高北低。于是宋陵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常例——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诸陵的朝向都向南而微有偏度,以嵩山少室山为屏障,其前的两个次峰为门阕。 宋朝陵墓
82
宋朝陵墓
83
5、明十三陵-气象宏阔的肃穆陵群 明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天寿山形成集中陵区,称“十三陵”,其制度基本遵循孝陵形制。十三陵距北京约45公里,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长陵(明成祖)据天寿山主峰前,其南6公里处,有崛起对峙的小山两座,成为整个陵区的入口。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 明十三陵门
84
明十三陵门
85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86
神道及石像生 神道及石像生
87
名十三陵神道石像 名十三陵神道石像
88
长陵 长陵
89
长陵方城门楼 长陵方城门楼
90
明定陵 明定陵
91
三、坛庙建筑 1、天坛-皇帝冬至祭天之所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例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例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 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明初都南京,实行天地合祭,建大祀殿,而不是露祭,这是不合于古制的。明迁都北京,仍建合祭大祀殿;但南京大祀殿为矩形平面,北京则为圆形。天坛面积约270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北京天坛
92
北京天坛
93
祈年殿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清乾隆时,改建天坛,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栏干石作;祈谷坛易名祈年殿,三重檐不同色改为一律青色。这一改使祈年殿获得纯净统一的色调,更为庄重鲜明。现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毁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 祈年殿藻井 祈年殿藻井
94
天坛皇穹宇 天坛皇穹宇 皇穹宇原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高19米多,直径15.6米。结构与祈年殿基本相同,是单檐蓝瓦,殿顶也有鎏金宝顶,殿下也有台基和汉白玉的栏杆。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门向南开,这就是回音壁。
95
穹宇回音壁 穹宇回音壁
96
圜丘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
天坛园丘坛 圜丘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 天坛园丘坛
97
太庙正殿 2、太庙-帝王祭祀祖先之宗庙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太庙占地约十六万五千平方米。太庙本身由高达9米的厚墙垣包绕,封闭性很强。南墙正中辟券门三道,用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凸出墙面,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一的长墙强烈对比,十分突出。这一入口处理是相当成功的。入门有小河,建小桥五座;再北为太庙戟门,五间单檐庑殿,屋顶平缓,翼角舒展,尚为明代规制。 太庙正殿
98
太庙井亭 太庙井亭
99
3、社稷坛-社者,五土之神;稷者,农业之神 社稷是土地之神。社者,五土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士,实际象征国土。稷者,五土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这是农业之神。“社”“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周制,天子有三社,为国立社称太社。在库门内西侧(右);自为立社为王社;亡国之社为亳社。“左祖右社”,指的是太社。社和稷是两回事,因而也有分祭合祭之争。唐代分祭;本来社稷属于中祀,等级不高,唐代升为大祀,由皇帝亲祭。明代则为社稷合祭。 社稷坛 社稷坛
100
孔庙是祭祀建筑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类,几乎遍及全国,但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当推孔丘故宅所在的曲阜孔庙。
4、孔庙-儒学治国之明证 孔庙是祭祀建筑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类,几乎遍及全国,但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当推孔丘故宅所在的曲阜孔庙。 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儒家创始人孔丘被尊为万世师表。汉代起,就已建立孔庙于孔丘故居鲁城阙里。东汉皇帝曾亲至曲阜致祭;孔子后人封侯奉祠。唐玄宗开元年间,追封孔丘王爵,孔庙规模益加宏大。现存曲阜孔庙的规模为宋代奠定,金代重修,明清依旧制重建。 曲阜孔庙大成殿 曲阜孔庙大成殿
101
孔庙门 孔庙门
102
碑林群 碑林群
103
杏坛 杏坛
104
孔子神龛 孔子神龛
105
四、宗教建筑——佛教丛林 1、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五台山在唐代已是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建有许多佛寺。佛光寺位于台南豆村东北约五公里的佛光山腰,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虽然经过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来面貌。 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阑额上无普拍枋。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106
大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升起曲线,屋面筒瓦虽是后代所铺,但鸱尾式样及叠瓦脊仍遵旧制。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殿内的砖砌佛座和塑造佛像,都是唐代遗物。 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7
2、冀北宝刹正定名阁-河北正定北宋隆兴寺 此庙始建于隋,原名龙藏寺,到宋初改建时才用现名,其总平面至今仍保存了宋代风格,呈有南北中轴的狭长方形。山门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及牌坊。门内左右的钟鼓楼和正面的大觉六师殿已毁。再后是东西配殿和摩尼殿,殿后有戒坛(四周的回廊和后端的韦陀殿已不存)、慈氏阁、转轮藏殿,再进为东西碑亭和佛香阁,最后是弥陀殿。方丈及僧舍在佛香阁东,并附厨房、马厩等。由于利用了建筑体量大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轴线虽长而不觉呆板。 隆兴寺 隆兴寺
108
3、木构楼阁精品-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辽代)
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亦建于统和二年,面阔五间(20.23米),进深四间八椽(10.52米)。外观二层,有腰檐平座,内部三层(中间有一夹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 观音阁
109
观音像 观音像
110
布达拉宫 4、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拉萨布达拉宫(清初) 在拉萨市西约2.5公里的布达拉(普陀)山上,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可容僧众两万余人。相传始建于公元八世纪松赞干布王时期,后毁于兵燹。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起,由五世达赖重建,主要工程历时约五十年,以后陆续又有增建,前后达三百年之久。 布达拉宫
111
入口门廊 入口门廊
112
5、蒙藏汉民族形式的混容-河北承德外八庙(清)
5、蒙藏汉民族形式的混容-河北承德外八庙(清) 承德位于北京通往内蒙的要道上,又是清代帝王避暑的地方,自十八世纪初,就在这里修建离宫,称为“避暑山庄”。 在离宫东面和北面的丘陵地带,先后建造了十一座喇嘛庙,因有八座隶属清廷理藩院管理,而其处塞外,故俗称“外八庙”。它们是溥仁寺(公元1713年建)、普宁寺(公元1755年建)、溥 寺(1760年)、安远庙(1764年)、普乐寺(1766年)、普陀宗乘庙(1771年)、殊象寺(1774年)、须弥福寺庙(1780年)。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布达拉宫,位于避暑山庄北方狮子沟北山岗上,占地面积为220,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该庙仿西藏布达拉宫兴建,整个建筑分布在山坡之上,大致为三部。前部有山门,门前有石狮一对,其后为碑亭,碑亭有石碑三通。碑亭后为五塔门,门前有石象一对。 普陀宗乘之庙
113
普陀宗乘之庙
114
普陀宗乘之庙碑厅 普陀宗乘之庙碑厅
115
普陀宗乘之庙五塔门与石像 普陀宗乘之庙五塔门与石像
116
6、藏传佛教博物馆-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市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它位于北京内城的东北角上。南起戏楼胡同,北至内城城垣,总长近400米,占地约66000多平方米。殿宇宏伟,气势巍峨。 雍和宫明代是太监的宫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成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行宫,改名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喇嘛教黄教的上院,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由王府改建为寺庙,所以在建筑格局上仍然保留王府的形制。其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疏密相间,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除正路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之外,还有宫东书院,有平安居、如意室、太和斋以及海棠院、花园等。西路原为观音殿和关帝庙。其中法轮殿建筑雄伟,平面呈十字形,黄琉璃瓦顶上设5个小阁,阁上各有小型喇嘛塔1座。 万福阁为宫内最大建筑,黄瓦歇山顶3层楼阁。阁左右并列永康阁和延绥阁,以悬空阁道相通,将三阁连为一体,成为一组宏丽轩昂的建筑群。阁中弥勒佛站像,地面上的垂直高度有18米,埋在地下的又有8米,由完整的白檀香树雕成,是世界最大木雕佛。 雍和宫
117
雍和宫
118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
119
万福阁 万福阁
120
7、最早的西藏寺庙-大昭寺 大昭寺
121
大昭寺释迦牟尼像 大昭寺释迦牟尼像
122
大昭寺角康主殿内景 大昭寺角康主殿内景
123
8、宗喀巴诞生地--塔尔寺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思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善规派(俗称黄教,又音译为格鲁派)的六大丛林之一,也是这一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之母在宗喀巴落生的地方建起一座莲聚宝塔,从此,信教群众就在这里“煨桑”、礼佛。明嘉庆三十九年(1560年),静修僧仁庆宗哲坚赞在莲花山南麓建一小寺,因寺与塔相邻,故人们将其连称为塔尔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从西藏来青海,嘱仁庆宗哲坚赞在莲聚宝塔右侧修建了一座弥勒佛殿。以后,历代僧人信徒多次扩建装饰。 现塔尔寺占地面积六百余亩。雄踞全寺中心的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主建筑,它与明柱素洁,气象庄严的大经堂,以及错落排列的弥勒殿、金刚殿、释迦殿、文殊殿、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时轮经院)、长寿殿、护法神殿、印经院、上下酥油花院、跳神舞院、大拉让、活佛院、八大如来宝塔、时轮塔、过门塔、僧舍等形成一组形式独特、布局严谨、融有汉藏特点的宏大建筑群。 大金瓦殿面积456平方米,高19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三层歇山式屋顶,是一座融有汉藏特点的宫殿式建筑。它以碧琉璃砖砌墙,镏金铜瓦覆顶,上置大金顶宝瓶和喷焰宝饰,内有诸佛神像和11米高的神变大灵塔,陈设有金灯、古瓶、大象牙等多种法器。 大经堂,为寺僧礼佛、诵经的集合场所,面积二千七百五十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民国元年(1912年)失火重建。有一百六十六根明柱,柱上围裹幡龙图案的彩色藏毯,彩绘栋梁,斗拱、藻井和佛教故事壁画。屋顶装饰有镏金法幢,金顶,宝瓶、法轮、金鹿等。 密宗学院
125
密宗学院 密宗学院
126
密宗学院天花 密宗学院天花
127
山西太原晋祠,位于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原来侍奉春秋时晋侯的始祖叔虞,故称晋祠。现有建筑除圣母殿、飞梁是北宋,献殿是金代以外,都建于明清。
9、道教宫观 (1)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太原晋祠圣母殿(宋) 山西太原晋祠,位于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原来侍奉春秋时晋侯的始祖叔虞,故称晋祠。现有建筑除圣母殿、飞梁是北宋,献殿是金代以外,都建于明清。 晋祠圣母殿 晋祠圣母殿
128
晋祠圣母殿立面图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间(公元1023年—1031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正面朝东,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是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顶。平面中减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达二间;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 晋祠圣母殿立面图
129
永乐宫总平面及三青殿 永乐宫总平面及三青殿 (2)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山西芮城永乐宫 山西芮城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是在唐代吕公祠原址上重建的大纯阳万寿宫的主要部分,建于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现因修筑黄河水库工程,已将这组建筑迁到芮城。
130
永乐宫纯阳殿 永乐宫纯阳殿
131
永乐宫玉皇大帝,后土皇帝祗 永乐宫玉皇大帝,后土皇帝祗
132
吐鲁番苏公塔 10、宗教建筑——礼拜寺 造型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苏公塔,建成于1778年,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来满,为纪念其父的功绩,表达对清朝的忠诚建成的。苏公塔门入口处,有两块阴刻石碑,分别用维吾尔文和汉文记述了建塔的目的。 苏公塔高44米,基部直径10米。塔身上小下大呈圆柱形。塔中心有一立柱,72级台阶呈螺旋形依中心立柱向上逐渐内收,塔顶有一穹窿顶望室,四面有窗,登高四顾,北面的天山、火焰山、葡萄沟,西面的吐鲁番市民舍,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塔系砖木结构,在不同方向和高度,留有14个长孔窗口,用以采光通风。塔身外部几何形图案有15处之多,是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吐鲁番苏公塔
133
吐鲁番苏公塔 与苏公塔紧相毗连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土木结构,占地2500平方米,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之一,每次可同时容纳上千人做乃玛孜。寺高约10米,为拱型穹窿顶,四面有窗,可极目远眺。寺院南、北两面各有20个拱顶相连,由清代维吾尔建筑师伊布拉音设计建造。 吐鲁番苏公塔
134
11、宗教建筑——佛塔 (1)楼阁式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石迦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唯一的木塔(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在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国内现存唯一木塔 塔位于寺南北向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外观五层,暗层四层),67.31米。 底层的内外二圈柱都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檐柱外设有回廊,即《营造法式》所谓的“副阶周匝”。而内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大殿的“金厢斗底槽”。位于各楼层间的平座暗层,在结构上因为增加了柱梁间的斜向支撑,也使塔的刚性有很大改善,经过多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山西应县佛宫寺石迦塔
135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近景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近景
136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137
南京报恩寺塔 南京报恩寺塔
138
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十二边塔(北魏) (2)密檐塔
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十二边塔(北魏)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 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高十五层,40米。底层转角用八角形倚柱,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但装饰仍有外来风格。密檐出挑都用叠 ,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分为十层。 塔身外轮廓有柔和收分,呈一略凸曲线,塔刹也用砖构成,在简单台座上置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 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单调、又产生了对比作用,也是较好的处理手法。
139
(3)单层塔 山东济南神通寺朴素简洁的四门塔(隋)
神通寺四门塔在济南历城县柳埠镇,是一个全部用青石块砌成的单层塔,根据内部题记,最迟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 塔平面呈正方形,每面宽7.38米,中央各开一圆拱门。塔室中央有石块砌成的方形塔心柱,柱四面皆有一个圆雕的佛像。塔檐挑出叠涩五层,然后上收成四角攒尖顶,顶部有方形须弥座,四角置山花蕉叶,中央安置一座雕刻精巧的塔刹。全高约13米,整个风格朴素简洁,全塔除塔刹略带装饰性外,都是朴素的石块所构成。
140
(4)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北京西城妙应寺塔在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又称白塔,该寺建于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称妙应寺。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是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的作品。全高约53米。 塔建在凸字形台基上。台上再设亚字形须弥座二层(角部向内递收二折),座上置覆莲与水平线脚数条,承以肥短的塔身(又称宝瓶或塔肚子)、塔脖子、十三天(即相轮)与金属的宝盖。塔体为白色,与上部金色宝盖相辉映,外观甚为壮伟。 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至今已700余年。
141
(5)金刚宝座塔 北京大真觉寺塔(五塔寺)(明)五塔寺位于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此庙又称五塔寺,建于明初,寺内宝塔建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是我国此类塔最早的例子。它是根据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印度僧人班迪达带来的“佛陀迦耶塔”(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图样建造的,但在塔的造型和细部上全用中国式样。 五塔是在由须弥座和五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五座密檐方塔。台座南面开一高大圆拱门,由此可循梯登台,台上中央的密檐塔较高,十三层;四角的较小,十一层。台座和塔上使用的雕刻题材有:四大天王、金刚杵、罗汉、狮子、孔雀、梵文、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即绳)、象、马、卷草等,种类虽多,华丽而不零乱,是其成功之处。
142
大觉寺金刚宝座塔局部
143
12、宗教建筑——艺术之宫石窟 (1)、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魏)-美丽雄伟的造型艺术
云岗石窟在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依山凿窟,长约一公里,有窟四十多个,大小佛像十万余尊,是我国最早的大石窟群之一。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有名的昙曜五窟(现编号16—20窟)就是当时的作品。其他诸窟,也大多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以前。 由于石质较好,所以全用雕刻而不用塑像及壁画。此时我国石窟还在发展时期,吸收外来影响较多,如印度式的塔柱、希腊的卷涡柱头、中亚的兽形柱头以及卷草、缨络等,但在建筑上,无论是佛殿和佛塔,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都已表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
144
内景
145
内景
146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天然溶洞孕佛缘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后,就在都城南伊水两岸的龙门山修建石窟,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的陆续经营,再加上五代、北宋的修凿,使这里成为我国著名的艺术宝库。现在保存下来的洞窟有1352处,小龛750个,塔39座,大小造像约十万尊。虽然其中60%都是唐代的,但由于前后延续近五百年,各个时代的特点在这里都有所反映,而且艺术上的造诣也较早期的更为成熟,这对于提供比较和鉴定标准方面,是很有价值的。 龙门诸窟都未采用塔心柱和洞口的柱廊,洞的平面多为独间的方形,未见有前后室或椭圆形平面。窟内均置较大佛像。
147
(3)、甘肃敦煌石窟(东晋)-丝绸之路上融贯东西的画廊
公元前2世纪左右,佛教已传到了中亚阿富汗一带。公元前1世纪时,佛教传入了我国的于阗一带。大约在公元前后,佛教正式传入了中国内地,实际上在此之前,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已经在民间流传了。 石窟始凿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或说是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根据莫高窟唐朝的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一叫乐 的和尚和一个叫法良的禅师来到这里,在这里开窟修行,称莫高窟(莫高窟一名,最早见于敦编423窟隋代洞窟之《莫高窟记》)。随后在短短的30多年间,竟建造了70多个洞窟,而且很多洞窟从窟型到造像都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盛唐时开凿的洞窟已达1000多个。
149
五、民居聚落 (1)牛形村落的秘密-黟县宏村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距县城11公里。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因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巨画长卷,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宏村始建于南宋,汪氏祖先“卜筑数椽于雷岗之下”,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村庄背靠古木参天的雷岗山,前临双溪碧流,四周古木蓊郁,尤以红杨、银杏引人注目。 15世纪,风水先生何可达来宏村察看地势,认定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是一卧牛形,并按照牛形着手进行村落的总体规划。 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沿途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园之用。“牛肠”两旁的民居里,大都有栽种着花木果树的庭院和砖石雕镂的漏窗矮墙,曲折通幽的水榭长廊,小巧玲珑的盆景假山。弯弯曲曲“牛肠”,穿庭入院,长年流水不腐。 然后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脚”。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明朝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告成。 “牛形村落”科学的水系设计,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黟县宏村
150
黟县宏村
151
宏村
152
宏村
153
宏村
154
“承志堂”座落在安徽黟县宏村,为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于1855年前后建造的私家住宅,距今约140余年。
(2)美仑美奂承志堂 “承志堂”座落在安徽黟县宏村,为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于1855年前后建造的私家住宅,距今约140余年。 “承志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有7处楼层,九间“天井”,60余间厅堂,136根木柱。全屋分外院、内院、前厅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小客厅、回廊、厨房;有花园、观鱼厅,有专门用于搓麻将的“排山阁”,专门用于吸食鸦片的“吞云轩”;还有保镖房、佣人房、井台、地仓、贮藏室、马厩等。 “承志堂”内有大量木雕,较为集中、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徽派木雕的特色和技艺。木雕镂空门窗和厅堂木雕虽已历时百余年,却依然金碧辉煌。 前厅大门后,增设了一道具有官家威仪的中门。中门又称仪门,原为官署而设,后来一些官家将这种设置移于自家宅邸,在重大喜庆之日,或贵客光临时开启。正对中门的前厅横梁上,雕有一幅“宴官图”,展示一群京城高官显贵,在花园中宴酒作乐的情景;“宴官图”两边的额坊上,雕了“元宝”与“金钩钓鱼”图;中门上方阁楼护板上,有“渔、樵、耕、读”四根木雕立柱,下面是“南北财神”,再稍下,四块斗拱上雕了四出《三国演义戏文》;中门上方面临厅堂的正中处雕有“百子闹元霄”图。别出心裁的是,中门两侧的边门上方,雕了两个“商”字形图案,从边门出入的人,都必须从“商”字下边走过。 前厅上方的拱棚上,还有国内罕见的“倒立双狮戏球”式木雕棚托,厅堂两侧卧室的厢房上,雕有“福、禄、寿、喜”四位神灵,和各带一名道童的“八仙”。 后厅是父母、长辈的场所,每根柱子的基石上,都刻有一个“寿”字。梁坊间雕有“郭子仪上寿”及“九世同堂”图。 “承志堂”的木雕,大多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承志堂
156
承志堂天井 承志堂天井
157
承志堂中字堂 承志堂中字堂
158
(3)找回的村庄-潜口明宅 由歙县去黄山,途经绵亘百里的黄山山脉入口处,便能远眺那松林茂密、景色清幽的紫霞峰麓,错落有致地矗立着一大片粉墙青瓦的古建筑。这古老的山庄,便是近年复现的明代村庄。 “潜口明宅”是按照“原拆原建”和“修旧如旧”的要求,从歙县各地近百座明代建筑中精选拆迁而来的。山庄占地面积26市亩,庄内集中了歙县十座典型的明代建筑,其中文化建筑有石牌坊一座,石拱桥一座,路亭一座,祠堂三幢,生活建筑有不同类型的民宅四幢,在格局、结构、装饰上,各有千秋,宛如一座“歙县明代民居建筑博物馆”,形象地再现了四、五百年前的灿烂文化和建筑艺术。 为了真实地反映明代徽人的生活方式,还在各建筑物内部陈设了明代的家俱和其他生活用品。在各项建筑单位的组合安排上,则按照徽州古村落的固有特点,参照地形位置,着意设计。 明代的民居房屋建筑,覆盖础、梭柱、斗拱、驼峰、叉手、梁枋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既部分留有唐、宋的建筑遗风,也影响着清代建筑样式的发展变化。这些在荟集明代村庄的民居建筑中都有所体现。 潜口明宅
160
(4)新疆各地民居 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毡房
161
新疆民居
162
新疆民居
163
新疆民居
164
新疆民居
165
交河故城,维吾尔语称“雅尔果勒阔拉”,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子沟中30米高的悬崖平台上。
六、其它建筑 1、车师古国都-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维吾尔语称“雅尔果勒阔拉”,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子沟中30米高的悬崖平台上。 交河城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约 年。现在的交河故城为唐代遗存,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所有建筑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古城中央有一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的子午大道,把古城一分为二,分为东区、西区。 东区为官署区,东门高高矗立在高达几十米的黄土崖岸上,城门遗址保存较好,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 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晰可辨,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东门南方,有一座气宇不凡的地下庭院,占地约3000平方米,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北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达60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 交河故城
166
中央大道 中央大道
167
交河故城东北小寺 交河故城东北小寺
168
交河金刚宝塔 交河金刚宝塔
169
2、北京最长最古老的联拱石桥-卢沟桥 北京的卢沟桥,至今已经过了800周岁,它是北京地区最长、最古老的联拱石桥。 12世纪初,金朝在北京建都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6月,下令造石桥,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3月建成,定名广利桥,因为这条河当时叫卢沟河,人们还是叫它卢沟桥。桥身用坚固的花岗石建造,桥长266.5米,桥面宽7.5米。 桥面的两侧都有汉白玉石精雕的护栏,分别有望柱140根和141根。每根望柱的顶上,都雕有石狮,形态各异,几乎无一雷同,有的狮子背上、腹下、爪边、甚至毛发里,还有小狮子。 卢沟桥
171
3、白玉长堤古纤道 纤道是指架设在水面上的、由一座座石桥连接而成的水上通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用。因多为官府出资修建,亦有官道、官塘之称。 绍兴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的河面上,旧时西起钱清江,途经湖塘、阮社、柯桥、东湖、皋埠、陶堰、东关等集镇,东至曹娥江,全长75公里。因年久失修,多有废弃,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柯桥至钱清段。 古纤道路基,是用石条砌成的一个个石墩,高出水面0.5米左右。墩与墩之间,用三块长约3米、宽约0.5米的石板平铺而成。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纤道桥碑记》称:自阮社乡太平桥至湖塘乡板桥一带的纤道,就有桥孔281个,可见工程之浩大。 古纤道在向前延伸中,不时地会出现一座座横跨运河的石梁桥或石拱桥。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绍兴纤道不仅构思厅特,建筑精巧,而且造 古纤道
173
古纤道
174
4、文坛雅集之胜地-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水边,让盛酒的羽觞从水的上游放出,循流而下(即“曲水流觞”),流到谁面前,谁则即席赋诗。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这些诗作了序,记下宴集盛况,写出与会诸人的观感,名《兰亭集序》。兰亭因之而名扬天下。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约12.5公里的兰渚山下。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由于历史的变迁,亭址已非原地。但是仍然依山傍水,竹木掩映,正如《兰亭集序》所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木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入门经石砌小径直对鹅池,立“鹅池”碑;过鹅池就是流觞亭,亭的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 流觞亭的右侧有小兰亭,亭内立石碑一方。碑中“兰亭”二字为清康熙手书。亭旁有池,飞檐水影,别有佳趣。 流觞亭左侧为右军祠。祠前清水流动,祠内一泓池水,即为墨池,池中有四角方亭,即墨华亭,南北两端有石板小桥相通。 流觞亭后有御碑亭,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0.4米,碑的正面镌刻着清代康熙癸酉年(1693年)春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阴面是清代乾隆书写的《兰亭即事》七律一首,诗云:“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胜名 兰亭
176
5、功绩的标志——牌坊群 在歙县西乡,距歙县城12华里有村曰“棠樾”,棠樾村明清时外出行商的人颇多,有的成为世袭的官商门第,“上交天子”,“藏镪百万”。他们出巨资在棠樾故里,修造了一系列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建筑物,牌坊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棠樾村东端甬道上,井然有序志地屹立着七座牌坊,拨地而起,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自然地构成牌坊群,使参观者叹为观止。 棠樾七座牌坊,有明建三座,清建四座。牌坊,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崇高荣誉的象征,这些牌坊就是皇帝为旌表棠樾村民的“忠孝节义”等气节而准予建造。它们虽有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却又表现了共同的徽派石雕风格,最重要的是,它们并非以某一座牌坊的单体挑战独一无二的权威,而是用这样的连续七座牌坊相互唱和,以石头的群体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色。 棠樾牌坊群
178
棠樾牌坊群
179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土牌坊,俗称“八脚牌楼”,矗立在歙县解放街和打箍井的十字路口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许国牌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土牌坊,俗称“八脚牌楼”,矗立在歙县解放街和打箍井的十字路口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许国其人在明史上虽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古建筑物的许国石坊,却是稀世瑰宝。石坊是仿木构造型,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石刻浮雕,古朴精美,石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5米,东西宽6.77米,总面积为78.13平方米,高11.5米。四面八柱,各联梁坊。整座牌坊系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实为前后两坊合用)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牌坊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用料十分粗壮厚实。8根柱子各为50公分通方、7米多高(上层另有接柱4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重量相当可观,有的每块重达4—5吨,在当时科学技术尚不发达运输工具十分简陋的条件下,采用堆土方法,立柱架梁,把笨重的大石料吊运到10米高的空间后接榫合缝。 许国牌坊
180
石坊四面都有题签镌刻。两边还刻有当时地方官员的姓名职位和纪年。
许国牌坊近景 石坊遍布雕饰,梁枋浮雕图案,类似徽州民间建筑彩绘:两端镌有如意头、缠枝、锦地开光,中部菱形框内布设浮雕,皆为传统吉祥图案,寄寓建坊意图和许国的品格、功勋,如“巨龙腾飞”,雕在南面,寓皇上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王朝的忠诚和石坊的威重。在内侧面“龙腾舞鹰”,以“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为“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三报喜”,三只豹仰对一只喜鹊;此外,尚有“喜上眉梢”、“安居(鹌)”等都寓意吉祥长寿、富贵常乐。整座石坊的雕刻艺术,显得古朴豪放,工致细腻,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 石坊四面都有题签镌刻。两边还刻有当时地方官员的姓名职位和纪年。 许国牌坊近景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