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 临护教研室 谷青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 临护教研室 谷青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 临护教研室 谷青芳

2 Contents 标本采集 1 操作步骤 2 血气分析 3

3 动脉血标本采集 1 目的 适应症 禁忌症

4 Hot Tip 动脉血标本采集 一、目的:通过动脉血气分折可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

5 1.各种疾病、创伤、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疗时。 3.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动脉血标本采集 二、适应征: 1.各种疾病、创伤、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疗时。 3.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三、禁忌征:无绝对禁忌征。

6 操作流程 2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7 准备操作 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评估 病人评估 衣帽整洁 洗手 戴口罩 环境要求 清洁无尘 光线明亮 向病人说明 穿刺目的和 注意事项
2ml或5ml注射器 一次性血气针 碘伏消毒液 无菌棉签 稀释肝素抗凝剂 橡皮塞,弯盘 环境要求 清洁无尘 光线明亮 向病人说明 穿刺目的和 注意事项

8 操作步骤 1、用注射器抽取稀释肝素抗凝1ml,转动注射器使整个注射器内壁均匀附着肝素液,针尖向上排尽肝素液和注射器内残留气泡,放在无菌注射盘内备用。

9 操作步骤 2、携用物至病人处,核对、解释,取合适体位,取得配合,选择穿刺的动脉。

10 操作步骤 3、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碘伏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点,直径大于8cm)

11 操作步骤 4、正反消毒操作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两遍。

12 操作步骤 5、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桡动脉最明显处,手指向上移动半个手指处进针。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5度角穿刺,(若取股动脉穿刺出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后抽取动脉血约1-2ml。

13 股静脉解剖位置

14 ① 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必要时臂部稍垫高 ,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②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碰股
穿刺方法: ① 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必要时臂部稍垫高 ,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②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碰股 动脉博动,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相 交的点为穿刺点;胖子穿刺点下移1-2cm; ③穿刺角度:右手持穿刺针,针体与皮肤成90度角垂 直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此法易 刺穿股静脉,多适用于临床静脉采血。

15 股静脉的穿刺技巧 1、 股静脉穿刺的要点,关键在于找准动脉搏动的位置,左手摸到股动脉位置后,穿刺时左手不宜压迫动脉过紧,以免在左 手的压迫下使静脉移位。找部位的简单方法:在腹股沟稍下 方,紧贴腹股沟,先用左手中指及食指顺动脉方向并排摸准 动脉走向,然后左手中指及食指与动脉方向垂直并排,把股动脉卡在中间,然后沿中指(股动脉内侧)指尖穿刺,一 般一针见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两指卡动脉,内侧穿指尖。 2、股静脉的穿刺点旁开股动脉0.5cm即可,股静脉在穿刺中易误入动脉。 3、小腿是否成90度并不关键,如遇到肥胖者或体位不理想者, 适当加大一些穿刺的角度或把穿刺点更靠近腹股沟韧带一点 可能会好一些。

16 动脉血自动充盈注射器1ml。

17 操作步骤 6、取血后拔针,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
7、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至少5-10分钟,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同时观察面色呼吸。

18 操作步骤 8、将注射器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

19 操作步骤 9、在化验单上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用氧及用氧浓度,及时送检。

20 操作步骤 10、观察病情及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做好记录。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21 动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理想的动脉①足够大②体表③与大静脉和神经离得尽可能远④从解剖学考虑,出现意外时侧支循环能够补偿⑤容易操作。 3、穿刺时也可采用针头在动脉搏动最强点上垂直进针。 4、如抽出暗黑色血液应立即确认是否误入静脉,若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 5、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6、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压迫不得少于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患者拔针后应延长按压时间,以不出血为止。 7、化验单上注明体温并马上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理想的动脉①足够大②体表③与大静脉和神经离得尽可能远④从解剖学考虑,出现意外时侧支循环能够补偿⑤容易操作所以首选挠动脉。 3、穿刺时也可采用针头在动脉搏动最强点上垂直进针(行股动脉穿刺时最好垂直进针)。 4、如抽出暗黑色血液应立即确认是否误入静脉,若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部位3-5分钟。 5、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应分析穿刺血管深浅度是否适宜?血管是否滑动?因为反复盲目穿刺,血管定位难度大,且因剧烈疼痛会增加病人痛苦。如果没有把握,建议重新选择并固定血管后再行穿刺。再者,如选择血管时肱动脉或桡动脉触摸均不明显,不可强行采血,可选择其他穿刺部位如股动脉. 6、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压迫不得少于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患者拔针后应延长按压时间,以不出血为止。 7、化验单上注明体温并马上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2 注意事项 1.取动脉血液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2.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送检途中轻轻转动采血针,防止凝血。 3.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23 Diagram 5.穿刺部位应当压迫至不出血为止。
4.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自身防护。 5.穿刺部位应当压迫至不出血为止。 6.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吸痰后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24 血气分析 3 PH PCO2 HCO3- SO2 BE

25 Diagram 血气分析正常值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血液酸碱度 pH 7.35~7.45 反映机体呼吸因素和代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35 失代偿酸中毒(酸血症) >7.45 失代偿碱中毒(碱血症) pH在7.35~7.45之间表示没有酸碱失衡或失衡已被代偿

26 Diagram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CO2 35~45mmHg
1.结合P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O2<60 mmHg,PCO2<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O2<60 mmHg,P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2. 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CO2>50 mmHg:表示通气不足有CO2潴留,可以是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 ,也可以是继发性代偿代谢性碱中毒引起的改变 PCO2<35 mmHg:表示通气过度,可以是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 ,也可以是继发性代偿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改变

27 Table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碳酸氢根 (HCO3-) 实际碳酸氢根 AB 22~27 mmol∕L 判断是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SB<22 mmol∕L 代谢性碱中毒:SB>27 mmol∕L 呼吸性酸中毒:AB>SB 呼吸性碱中毒:AB<SB 标准碳酸氢根 SB 是动脉血在38℃、PCO2 45mmhg SO2 100℅条件下,所测的HCO3-含量。AB=SB

28 代谢性碱中毒:BE>+3 mmol∕L 代谢性酸中毒:BE <-3 mmol∕L
Block Diagram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氧饱和度 SO2 95℅~98℅ 轻度低氧血症:80%≤SO2<90%; 中度低氧血症:60%≤SO2<80%; 重度低氧血症:SO2<60%。 剩余碱 BE ±3mmol∕L 反映机体是否有代谢性酸碱失衡: 代谢性碱中毒:BE>+3 mmol∕L 代谢性酸中毒:BE <-3 mmol∕L TEXT TEXT TEXT TEXT

29 注明吸氧方法、氧浓度、呼吸机参数、采血时间

30 谢谢

31 Diagram 血气分析正常值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氧分压 PO2 80~100mmHg
判断肌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80mmHg缺氧 <60 mmHg:呼吸衰竭 <40 mmHg:重度缺氧 <20 mmHg:生命难以维持

32 Diagram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CO2 35~45mmHg
1.结合P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O2<60 mmHg,PCO2<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O2<60 mmHg,P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2. 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CO2>50 mmHg:呼吸性酸中毒 PCO2<35 mmHg:呼吸性碱中毒 3. 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CO2↓,可减至10 mmHg 代谢性碱中毒:PCO2↑,可升至55mmHg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不变 PCO2↑肺泡通气不足 PCO2↓肺泡通气过度

33 <7.35: 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 >7.45:失代谢碱中毒(碱血症)
Block Diagram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氧饱和度 SO2 95℅~98℅ 轻度低氧血症:50mmHg≤pO2<60mmHg,80%≤SO2<90%; 中度低氧血症:40mmHg≤pO2<50mmHg,60%≤SO2<80%; 重度低氧血症:pO2<40mmHg,SO2<60%。 血液酸碱度 pH 7.35~7.45 <7.35: 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 >7.45:失代谢碱中毒(碱血症) TEXT TEXT TEXT TEXT

34 Table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碳酸氢根 (HCO3-) 实际碳酸氢根 AB 22~27 mmol∕L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标准碳酸氢根 SB 是动脉血在38℃、PCO2 45mmhg SO2 100℅条件下,所测的HCO3-含量。AB=SB

35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
3-D Pie Chart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 22~31 mmol∕L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剩余碱 BE ±2.3mmol∕L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 (1)Hct(红细胞压积): 男42~49%,女37~43%。 (2)ctHb(est)(血红蛋白总量): 男12~16g/dl,女11~15g/dl。 (3) Na+(钠离子)、K+(钾离子) Ca2+(钙离子) Na ~145 mmol/L K ~5.5 mmol/L Ca mmol/L

36 股静脉穿刺术

37 2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 穿刺方法(1): ① 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必要时臂部稍垫高
,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②穿刺点: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 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 1.Ocm。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 ③穿刺角度: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 (很重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胖人角度 宜偏大。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 ,持续负压。此法常用于股静脉置管或给药。

38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人动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5分钟
3.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一般穿刺3次不成功应停止。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理想的动脉①足够大②体表③与大静脉和神经离得尽可能远④从解剖学考虑,出现意外时侧支循环能够补偿⑤容易操作所以首选挠动脉。 3、穿刺时也可采用针头在动脉搏动最强点上垂直进针(行股动脉穿刺时最好垂直进针)。 4、如抽出暗黑色血液应立即确认是否误入静脉,若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部位3-5分钟。 5、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应分析穿刺血管深浅度是否适宜?血管是否滑动?因为反复盲目穿刺,血管定位难度大,且因剧烈疼痛会增加病人痛苦。如果没有把握,建议重新选择并固定血管后再行穿刺。再者,如选择血管时肱动脉或桡动脉触摸均不明显,不可强行采血,可选择其他穿刺部位如股动脉. 6、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压迫不得少于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患者拔针后应延长按压时间,以不出血为止。 7、化验单上注明体温并马上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Download ppt "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 临护教研室 谷青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