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微波技术基础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1年9月ver1.0 2004年1月ver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微波技术基础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1年9月ver1.0 2004年1月ver1.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微波技术基础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1年9月ver1.0 2004年1月ver1.1

2 §1 引 论 f=300M~3000GHz 米波: 300M~3000M 微波 (Microwave) 厘米波: 3G~30G
§1 引 论 微波 (Microwave) f=300M~3000GHz 米波: M~3000M 厘米波: 3G~30G l=1m~ 0.1mm 毫米波: 30G~300G 亚毫米波:300G~3000G

3 U、Ka 6~8mm 为80’s中期用的较多的通信频段
微波通信中的常规分段 在雷达通信及常规微波技术中常用拉丁字母表示微波的分段。参见书上的表1.1 –a、b 其中: U、Ka 6~8mm 为80’s中期用的较多的通信频段 W(3mm) 实际上是卫星通信的主流频段 C~K 为早期的微波通信频段,80’s 后较少 家用电器、通信频率相对较低: KHz~ 3G

4 电磁观点看微波的特性 1. 似光性和似声性: 尺寸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相 当  分析类似于几何光学。 优点:设计器件体积小
波束方向性强、高增益天线 反射波定位、定型

5 波长上与实验室的设备(物体)尺寸相当-------同量极,使其的特点又与声波相近。
电磁观点看微波的特性(续1) 波长上与实验室的设备(物体)尺寸相当 同量极,使其的特点又与声波相近。 似声性:波导  传声筒 喇叭天线  声学喇叭 谐振腔 声学共鸣箱

6 2. 穿透性 可以穿入介质物体: 微波食品内部发热 在特定波长(Windows)穿透电离层 穿透云、雾、雨、植被、积雪 气象预报
电磁观点看微波的特性(续2) 2. 穿透性 可以穿入介质物体: 微波食品内部发热 在特定波长(Windows)穿透电离层 穿透云、雾、雨、植被、积雪 气象预报 穿透地表  探地雷达 穿透等离子体  远程导弹、航天遥控等

7 4. 信息性: 由于微波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在不太大的相对带宽下频带较宽(数百兆)大大优于低频无线电波
电磁观点看微波的特性(续3) 3. 非电离性: 能量还不够大 不能改变分子内部的共价键 可引起共振  研究手段(器件设计) 4. 信息性: 由于微波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在不太大的相对带宽下频带较宽(数百兆)大大优于低频无线电波 多路通信 卫星通信

8 §1.2 微波的应用 载体应用与微波能 载体应用 ----- 即传统的雷达、通信 雷达:利用微波可使用尺寸较小的天线,
狭窄的的波束---- 多信息 《军事、民用:导航、气象、大地 测量、工业监测、交通管制》

9 §1.2 a 微波的应用1—通信 通信: 微波多路通信、中继通信、散射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 cm 波段(S~Ku)适合作地面为基地通信
通信: 微波多路通信、中继通信、散射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 cm 波段(S~Ku)适合作地面为基地通信 mm 波段 适合于空间对空间通信 60GHz(V 波段)大气衰减较大适合于短距离保密通信 90GHz (W波段)大气衰减较小适合于长距离

10 §1.2b 微波的应用2—微波能 强功率: 微波加热 弱功率:电量及非电量的测量(长度、速度、温度)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8小时连续辐射 < 38 mw/cm2 一天中的总照射剂量 < 300 mw/cm2

11 §1.3 本课程的内容 期中、期末各复习考试一次 10%(平时)+40%+50% : 20%+80% 引 论 4 均匀传输线和波导理论基础
§1.3 本课程的内容 4 均匀传输线和波导理论基础 2。传输线理论 18 3。规则金属波导 10 4。微波集成电路 5。毫米波介质波导 微波电路元件 6。微波网络基础 14 7。微波谐振器 8 8。常用微波器件 9。微波铁氧体器件 期中、期末各复习考试一次 10%(平时)+40%+50% : 20%+80%

12 §1.4 导行波及其一般传输特性

13 1. 基本概念 A)导行系统 (guided system) 约束或导引电磁能量定向传播 作用: * 无辐射损耗的将电磁波从一处传
到另一处。 * 设计成微波元件:滤波器、阻抗 变换器、定向耦合器等

14 结构上看导行波(3类) TEM或准TEM传输线:

15 封闭金属波导(TE、TM波)

16 表面波导(表面波导)

17 特点: (B) 导行波(Guided Wave) 沿导行系统定向传播的电磁波(导波) (C) 导模(guided mode)
导行波的模式(传输模) 特点: 在导行系统横截面上电场是驻波,且完全确定。(与位置和频率无关) 导模是离散的,对于确定的f有唯一的传波常数。 相互正交、独立、无耦合 具有截止特性(型状、系统)

18 D) 规则导行系统(ragular guided system)
无限长、笔直、尺寸、介电系数、边界 沿轴向均不变化。

19 2. 导行波场的分析 对于规则导行系统,媒质无耗,均匀各向同性,无源。 设 E及H为时谐场,则它们满足麦克斯韦方程:

20 广义纵横关系 采用广义圆柱坐标:(u,v,z) t代表横向分量将5~7带入麦克斯韦方程有:

21 展开有:

22 1.4.8b乘jwm有:

23 对1.4.9b作 运算有: 利用A×B×C=(A•C)B - (A•B)C

24 这样可以消去 项有: 即:

25 在规则导行系统中,导波场的横向分量可由纵向分量表示。
同理可得: 广义纵横关系 其中k 2 = w2me 。这两式表明: 在规则导行系统中,导波场的横向分量可由纵向分量表示。 求出纵向分量  所有场分量

26 横向场满足的方程 对1.4-9a 作▽t× 运算有:

27 横向场满足的方程 (续1)

28 霍兹(Halmholtz)方程。(仅在直角坐标下 可分解成两个标量方程。)
横向场满足的方程 (续2) 于是 变成: 即: 同理: 上面两式表明导波的横向场分量满足亥姆 霍兹(Halmholtz)方程。(仅在直角坐标下 可分解成两个标量方程。)

29 纵向场满足的方程 对于方程 作Ñt运算:

30 利用1.4-8a消去Ht有: 由于z为常矢量,可以提到微分符号外消 除有:
纵向场满足的方程(续1) 由于z为常矢量,可以提到微分符号外消 除有: 上面两式表明导波场的纵向场分量也满足亥姆霍兹(Halmholtz)方程。

31 色 散 关 系 设: 将其带入纵向分量的亥姆霍兹方程(15,16)有:

32 色散关系(续) 应用分离变量法: 微分并除以EozZ(t)有:

33 kc2 + b2 = k2 两个方程均满足色散关系: 要此式成立,上面两项均必须为某常数,令 其为kc及b则可得两个常微分方程: 传播方程
色散关系(续) 要此式成立,上面两项均必须为某常数,令 其为kc及b则可得两个常微分方程: 传播方程 本征方程 两个方程均满足色散关系: kc2 + b2 = k2

34 Z(z) = A1e -jbz + A2e jbz 显然,传播方程18式的解为指数表达式: 其中相位常数:
传播方程的特解 显然,传播方程18式的解为指数表达式: Z(z) = A1e -jbz + A2e jbz 其中相位常数: 任意常数A1及A2可根据实际边界条件确定。

35 2。本征方程 上面推出的19式当Kc≠0即为导波场的本征方程。 Kc称为截止波数(cut off wave number)
取决于波导的尺寸、截面形状和模式。 两个以上导体构成的导行系统 --> 传输线问题(非本征值问题) 由单一导体(单导线、金属波导) --> 本征值问题 (H 的解类似)

36 广义坐标系下电磁波的解 Ez(u,v,z) = Ez (u,v) e-jbz 24
式中h1,h2是正交曲线坐标的拉梅系数(lame)。 当沿正向传播时: A2 = 0 Ez(u,v,z) = Ez (u,v) e-jbz Hz(u,v,z) = Hz (u,v) e-jbz

37 (3)由上面的推导可知横向的场分量可由 纵向场分量表示: 将24、25式带入10、11式有:

38 纵横关系(广义坐标系)

39 纵横关系(广义坐标系)

40 (4)波导的种类及特点 由横向场表达式进行分析:

41 (a) Hz=0 仅有Ete 、Hte 、Ez 的波导 称为横磁(TM)波或电(E)波 磁仅存在于传播的横截面内
波导的种类及特点(续1) (a) Hz=0 仅有Ete 、Hte 、Ez 的波导 称为横磁(TM)波或电(E)波 磁仅存在于传播的横截面内 (b) Ez=0 仅有Eth Hth Hz 的波导 称为横电(TE)波或磁(H)波 电场仅存在于传播的横截面内

42 (c) Hz=0 、Ez=0 ,仅有Eto 、Hto 此时26、27式为不定式(kc=0) b= k; 由8,9式 :
波导的种类及特点(续2) (c) Hz=0 、Ez=0 ,仅有Eto 、Hto 此时26、27式为不定式(kc=0) b= k; 由8,9式 : 其中h=(m/e)1/2。称为TEM波----横电磁波

43 称为混合波 ( hybrid wave ) Etm、Htm
波导的种类及特点(续2) (d)普遍形式:即Hz Ez 均非零的场。 称为混合波 ( hybrid wave ) Etm、Htm 总的场根据叠加原理可以表示为:

44 波的传播特性 可以根据本征值 kc2 = k2-b2 关系分析

45 群速=相速=无耗媒质中的平面波速度,无色散(速度与平率无关)、波阻抗为h 与平面波的差别在于场随(u,v)变化。
波的传播特性(续1) (i)TEM波: KC=0。K = b Eto Hto 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与静态场相同,存在于双导体或多导体 之间,属于传输线模型 群速=相速=无耗媒质中的平面波速度,无色散(速度与平率无关)、波阻抗为h 与平面波的差别在于场随(u,v)变化。

46 (ii) TE 及TM 波:kc2>0 K2 > b2 导行系统为横向调和(震动)解型 ---空心波导,为导波模式。此时
波的传播特性(续2) (ii) TE 及TM 波:kc2>0 K2 > b2 导行系统为横向调和(震动)解型 ---空心波导,为导波模式。此时 vp>c/(e) 1/2 故称为快波、有色散: 且仅当k>kc 才能传播。

47 (iii) 混合波: kc2 <0 , K2 < b2 对应导行系统为横向衰减型,其波束缚
波的传播特性(续3) (iii) 混合波: kc2 <0 , K2 < b2 对应导行系统为横向衰减型,其波束缚 于导行系统表面附近。(surface wave) vp<c/(e) 1/2 故称为慢波、有色散:且仅当 k>kc才能传播 以上是微波常用的分类法。介质波导也用纵电波LSE,纵磁波LSM的分类,二者可转换。LS-- (xoz/yoz平面)

48 5. 导波场的求解方法 ------可根据kc不同讨论
(1) Kc≠0 本征值问题:(TE / TM 导波场) 可采用纵向场法(longitudinal --field method) i. 结合边界由本征方程23解出纵向场分量 Eoz(u,v); Hz(u,v) ii. 由横纵关系 求出个横向场分量。

49 b2 = k2 ∂2/∂z2= -b2 = - k2 带入亥姆霍兹方程
5. 导波场的求解方法(续1) (2) Kc=0 非本征值问题: TEM 导波场 b2 = k2 ∂2/∂z2= -b2 = - k2 带入亥姆霍兹方程

50 5. 导波场的求解方法(续2) 由此可确立以下解法: (i) 由边界条件解出F(u,v) (ii) 求出电场: (iii) 解出磁场:

51 3.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 (1) 导模的截止波长与传输条件
Cut-off Wavelength lc: 导行系统中某导模无衰减所能传输的最大波长 Cut-off frequency 导行系统中某导模无衰减所能传输的最低频率

52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1--截止波长、频率)
由 可知当频率很低时k2 < kc2 b 为虚数,则导模不能传播。 当k2 > kc2 b 为实数,则导模能传播。

53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2--相速) (2)群速与相速: 相速:等相位面移动的速度

54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3--群速) Vg 随频率变化---- 色散效应 显然有关系式: Vp*Vg=V2

55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4--波导波长)
波导波长(Waveguide Wavelength) 相邻相为面之间的距离:

56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5--波阻抗)
波阻抗:( Wave Impedance) 导行系统中横向电场与横向磁场之比 媒质固有阻抗,空气h0=377

57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6--功率流)
因为:g为虚数,z与t垂直

58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输特性(续6--功率流2)
带入表达式有:(模值平方的积分/2阻抗)

59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 微波的波段分类、特点与应用; 导行系统、导行波、导波场满足的方程;(Halmholtz Eq、横纵关系)
导行波的分类(TE、TM、TEM)和基本求解方法 本征值 纵向场法 非本征值 --- 标量位函数法(TEM) 基本传输特性 表1-2 要熟练掌握。 6. 练习:简述1----3题 ----> 理解,记忆;


Download ppt "微波技术基础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1年9月ver1.0 2004年1月ver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