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科 主讲人:何权瀛教授
支气管哮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科 主讲人:何权瀛教授
2
本次讲授的主要内容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本质 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哮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 哮喘的治疗 哮喘的教育和管理
特殊人群哮喘处理 哮喘的三级预防
3
病历摘要 患者刘,男,33岁,汉族,已婚,警察,北京籍。主因“咳嗽、咳痰伴发作性喘憋10余年”于2005年10月27日收入院。
4
现病史: 患者于10余年前于天气转凉时出现咳嗽、咳痰发作性喘憋,痰量较少,为白粘痰,不易咳出,发作性喘憋,活动后及闻刺激性气味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发作时无发热、胸痛、咳血,无心慌、大汗,无恶心、呕吐,无双下肢水肿。夜间发作较白天严重,但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严重时患者自己可闻及哮鸣音,最长可持续数天,无口唇、甲床紫绀,言语可连贯,未予治疗。 1周前天气转凉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咳嗽、咳少量白痰,伴喘憋,活动后喘憋加重,无其他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5
既往史: 对烟雾及刺激性气味过敏,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不吸烟,不饮酒,家中养有三只小猫。
15年前发现高血压,血压最高150/110mmHg,未予系统治疗。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病史,否认结核病及亲密接触史。 对烟雾及刺激性气味过敏,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不吸烟,不饮酒,家中养有三只小猫。
6
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30/90 mmHg
查体: 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30/90 mmHg 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桶状胸,双侧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双肺语音传导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6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检查(-)。双下肢无水肿,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 1、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粗 2、肺功能测定: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弥散功能正常
7
问题: 1、该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 2、此患者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3、确诊后如何进行治疗及如何评估疗效?
8
重要性 1.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2.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劳动力,造 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2.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劳动力,造 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3.认真贯彻相关诊治指南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 效果 4.目前防控哮喘中存在许多问题,诊治不规 范,假药泛滥
9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
10
定义 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
11
特征 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反应性增高和支气管黏膜的慢性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病理学基础 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是气道炎症
12
特征 由于哮喘的本质为气道炎症 因而最根本的治疗是抗炎 而且应当贯彻在哮喘治疗的全过程
13
病理 早期表现 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 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 气道平滑肌痉挛等
14
病理 后期表现 气道重塑 基底膜增厚 支气管平滑肌增生 血管增生
15
哮喘本质:气道炎症 正常人 哮喘病人
17
病因和发病机制
18
易感者 环境危险因素 诱因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阻塞 气道症状 激发因子
19
诱因(一) 室尘螨(成虫、分泌物、尸体) 恒温动物,如猫、狗、鸟 (皮屑、毛发、羽毛、羽绒制品) 蟑螂 蚕丝
20
诱因(二) 风媒花粉 真菌
21
诱因(三) 香烟烟雾、燃煤、烧柴、煤油炉烟、烹饪油烟 二氧化硫、氨气 涂料、汽油、油漆 灭虫药气雾(DDV)、蚊香、来苏水
化妆品(香水、发胶、爽身粉)
22
诱因(四) 冷空气 气候骤然变化
23
诱因(五)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 胃食管反流 月经期、月经期前、妊娠 极度的精神波动(大哭、大笑) 心理因素(不良心理精神刺激)
剧烈运动(打球、跑步)、过度通气
24
诱因(六) 阿司匹林或含有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APC、克感敏、速效感冒胶囊) 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 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乐克
25
诱因(七) 鱼、虾、蟹、蛋类、牛奶、腰果、芝麻、桃子 食品添加剂:酒石黄 亚硝酸盐
26
哮喘的病理生理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气流受限的可逆性 气道重构
27
气道炎症学说
28
炎症相关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APC) 淋巴细胞 Th1、Th2、 调节T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细胞、肥大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
29
炎症介质 组织胺 前列腺素(PG)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白三烯LT(LTC4、LTD4、LTE4) 缓激肽 腺苷 趋化因子
30
细胞因子 白介素(IL4、IL5、IL13等)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干扰素(IFN- )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 内皮素(ET) 肿瘤坏死因子(TNF-)
31
变态反应学说 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表面 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并与IgE抗体结合后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白三烯
外源性变应原进入病人体内 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表面 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并与IgE抗体结合后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白三烯 (LT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嗜酸性 粒细胞趋化因子(ECF)等介质
32
变态反应学说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微血管渗漏 支气管腔狭窄 黏膜水肿 分泌增多 速发相哮喘反应
(immediate asthmatic reaction,IAR)
33
神经-受体失衡学说 舒张气道平滑肌的受体 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 胆碱能神经M2受体 VIP受体 收缩气道平滑肌的受体 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
胆碱能神经M1和M3受体 P物质受体
34
临床表现
35
临床表现 症状 外源性过敏性哮喘 发作先兆 喷嚏、流清鼻涕、眼痒、干咳 典型哮喘发作症状 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有时咳痰
36
临床表现 体征 双肺弥漫性呼气相哮鸣音 呼吸频数 严重者张口呼吸、端坐呼吸、大量出汗、发绀、奇脉 昼夜节律:部分患者在夜间、清晨发作或加重
37
特殊类型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 阿司匹林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 职业性哮喘 月经性哮喘 妊娠期哮喘 老年哮喘
38
哮喘发病金字塔 症状 肺功能受损 气道高反应性 气流受限 气道炎症 (粘液分泌、水肿、血浆渗出) 引起慢性气道炎症的危险因素
39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常规 嗜酸粒细胞增多(<10%) 合并感染时WBC或嗜中性粒细胞增多 全身使用GCS后可使WBC、Ne%增多
4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痰检 嗜酸粒细胞较多、尖棱结晶、粘液栓 透明的哮喘珠
41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血气分析 早期、轻度 晚期、重度 PaO2 ↓ PaO2 ↓ PaCO2↓ 呼碱→ PaCO2↑呼酸或呼碱+代酸
早期、轻度 晚期、重度 PaO2 ↓ PaO2 ↓ PaCO2↓ 呼碱→ PaCO2↑呼酸或呼碱+代酸 PH ↑ PH ↓
42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肺功能测定 FEV1%pred、 FEV1 /FVC%、PEFR下降
4.肺功能测定 FEV1%pred、 FEV1 /FVC%、PEFR下降 相当数量患者的FEV1 、 PEFR呈明显昼夜节律(4~6AM最低、4~6PM最高) PEFR昼夜波动率﹥20%
43
400 ~320 Diurnal variation= X100%=22% 360
4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 FEV1 或 PEFR改善率﹥15% 支气管激发试验 FEV1 占预计值﹥70%者方可进行
激发物:特异、非特异性药物,运动 指标: PC20- FEV1 (使FEV1下降20%所需吸入激发物浓度 ) PD20- FEV1 His PC20﹤7.8mmol
45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5.胸部X线检查 发作期:呈过度充气状态,双肺透光度增加 缓解期:可无异常
46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6.皮肤敏感试验 用于确定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源 (划痕、皮内试验)
47
诊 断
48
诊断步骤和要求 1.明确有无支气管哮喘 2.确定其病因、诱因、分型 3.临床分期、分度
49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 刺激物有关
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 刺激物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 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50
诊断标准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或呼吸困难
51
诊断标准 5.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结果阳性 ①基础FEV1(PEFR)﹤80%预计值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结果阳性 ①基础FEV1(PEFR)﹤80%预计值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②PEFR日变率≥20% ③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52
哮喘分型 过去分为 外源型 内源型 混合型 特殊型 分型的局限性,目前少用
53
支气管哮喘分期 急性发作期 患者出现以喘息为主的各种症状 其发作持续时间及程度各异
54
支气管哮喘分期 慢性持续期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同频率、不同程度地出现哮喘发作
55
支气管哮喘分期 缓解期 经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后 至少维持4周 并且肺功能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56
哮喘病情评估
57
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度的分级 病情分级 临床特点
病情分级 临床特点 间歇出现症状,<每周一次,短暂发作,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发作间期无症状,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 变异率<20% 间歇发作 症状每周1次,但<每天1次,发作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但<每周1次,FEV180%预计值 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30% 一个患者只要具备某级严重度的一个特点则可将其列入该级之中。 轻度持续
58
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度的分级 病情分级 临床特点
病情分级 临床特点 每日有症状,发作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 FEV1为60-79%预计值或PEF为60-79%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30% 中度持续 每日有症状,症状频繁发作,经常出现夜间哮喘发作,影响睡眠,体力活动受限, FEV1<60%预计值或PEF<6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30% 严重持续
59
治疗期间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原设定的治疗级别 目前患者的症状和 肺功能分级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间歇发作(第1级)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轻度持续(第2级)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中度持续(第3级)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第4级) 重度持续
60
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气短 步行、上楼时 稍事活动 休息时 体位 可平卧 喜坐位 端坐呼吸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气短 步行、上楼时 稍事活动 休息时 体位 可平卧 喜坐位 端坐呼吸 讲话方式 连续成句 常有中断或单词 单字 可有焦虑 尚安静 时有焦虑 或烦躁 常有焦虑 、烦躁 精神状态 出汗 无 有 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 轻度增加 增加 常>30次/分
61
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辅助呼吸肌 活动及三凹征 常无 可有 常有 哮鸣音 散在呼吸 末期 响亮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辅助呼吸肌 活动及三凹征 常无 可有 常有 哮鸣音 散在呼吸 末期 响亮 弥漫 响亮 弥漫 减弱 乃至无 脉率 <100次/分 100~120次/分 变慢 >120次/分 无 <10mmHg 可有 10~25mmHg 常有 >25mmHg 奇脉
62
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使用2激动剂后 PEF占正常预计值 或个人平时最佳值% 可有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使用2激动剂后 PEF占正常预计值 或个人平时最佳值% 可有 >80% 常有 PaO2 (吸空气) 正常 <60mmHg ≥60mmHg PaCO2 <45mmHg ≤45mmHg >45mmHg SaO2(吸空气) >95% 91%~95% ≤90% PH 降低
63
鉴别诊断
64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起病年龄 多婴幼儿时期 中老年 哮喘反复发作 其他过敏性疾病史 家族史 长期吸烟
冬春季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史 病史 接触过敏原、上感、激烈运动等 发病诱因 上感 起病方式 多突然发作 起病缓慢
65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发病季节 夏秋交季或晚秋 秋冬或冬春交季 症状 喘息、呼吸困难,胸闷 咳嗽、咳痰
体征 双肺弥漫性哮鸣音 干啰音或散在湿啰音 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缓解期与正常人一样 缓解速度缓慢,或 缓解期仍有症状 缓解规律
66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发作期WBC增多或 中性粒细胞增高 外周血 EOS增高 痰检 发作期WBC增多或
过敏原皮试阳性 血清总IgE,特异IgE 水平升高 其他检查 无或不明显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PEF波动率>20% 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 PEF波动率<15% 肺功能
67
支气管哮喘与肺气肿的鉴别要点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起病年龄 多数于婴幼儿 中老年 反复发作喘息,其他过 敏疾病过敏史,家族史 病史
中老年 反复发作喘息,其他过 敏疾病过敏史,家族史 病史 长期大量吸烟者 多无明显季节 冬春季加重 发病季节 可有一定季节性 接触过敏原,上感 剧烈运动 诱因 一般体力活动 缓解办法 脱离过敏原、平喘药物 休息
68
支气管哮喘与肺气肿的鉴别要点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症状 喘息、呼吸困难 气短,气不够用 双肺弥漫性呼气相哮鸣音 发作期可有过度充气征
缓解期则消失 肺气肿体征 长期不消失 体征 发作期有过度充气征 缓解期可正常 X线检查 肺气肿征象 多阴性,<15% RV、TLC、RV/TLC%升高 Dlco降低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PEF昼夜波动率>20% Dlco多正常 肺功能
69
支气管哮喘与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要点 支气管哮喘 急性左心衰 起病年龄 婴幼儿时期多 中老年人 哮喘发作病史 其它过敏疾病史、 过敏史、家庭史
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风心病 以及多次心衰史 病史 发病季节 多有季节性 不明显 接触过敏原、上感、 剧烈运动、吸入 非特异性刺激物 感染、劳累 过量或过快输液 诱因
70
支气管哮喘与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要点 支气管哮喘 急性左心衰 双肺底湿罗音 左心扩大、奔马律 心脏杂音 呼气相延长 双肺弥漫性哮鸣音 体征
左心扩大、奔马律 心脏杂音 呼气相延长 双肺弥漫性哮鸣音 体征 脱离过敏原 吸入平喘药 坐起,应用快速洋地黄 利尿剂、扩血管药物 缓解办法 心电图 可有一过性肺型P波 心律失常或房室扩大 超声心动图 正常 心脏解剖学上异常
71
支气管哮喘与其他疾病鉴别 1.上气道内良、恶性肿瘤,上气道内异物,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气道阻塞
2.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PIE),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肉芽肿性肺病 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肺栓塞 4.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等
72
治 疗
73
治疗目标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 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病理特征, 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 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病理特征, 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 虽然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的适当治疗通常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
74
治疗目标 1.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 状,甚至无任何症状 2.防止哮喘的加重 3.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4.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的能力 5.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 6.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7.防止哮喘死亡,降低哮喘死亡率
75
哮喘控制的标准 1. 最少(最好没有)慢性症状,包括夜间 2.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 3.无需因哮喘而急诊
4.最少(或最好不)按需使用2激动剂 5.没有活动(包括运动)限制 6.PEF昼夜变异率<20% 7.PEF正常或接近正常 8.最少或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76
目前常用于哮喘药物 缓解症状:β2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 控制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基本药物) 茶碱类 白三烯调节药物
78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趋化、聚集和活化,并促进凋亡 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的释放 减轻微血管渗漏
降低气道高反应
79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抑制支气管腺体的过度分泌, 增强粘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
促使哮喘患者已发生“向下调节”的β2 受体数目和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强β2 激动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吸入GCS不良反应:声音嘶哑、咽部发痒、真菌性咽炎
80
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剂量高低与互换关系 药 物 二丙酸 倍氯米松 200~500 500~1000 >1000
低剂量(ug) 中剂量(ug) 高剂量(ug) 二丙酸 倍氯米松 200~500 500~1000 >1000 布地奈德 200~400 400~800 >800 丙酸氟替卡松 100~250 250~500 >500
81
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口服剂 强的松(5mg) 强的松龙(5mg) 甲强龙(4mg)
82
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静脉用针剂 甲基强的松龙(40mg) 氢化可的松(20mg) 地塞米松(0.75mg)
83
治疗—2受体激动剂 舒张气道平滑肌,增加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减少血管通透性,调节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质释放
84
治疗—2受体激动剂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分类 起效时间 作用维持时间 短 效 4~6h 长 效 ≥12h 速效 5~10min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班布特罗 丙卡特罗 福莫特罗 慢效 3~4h 沙美特罗
85
治疗—2受体激动剂 口服:舒喘灵 博利康尼 美喘清 口服缓释剂:全特宁 不良反应 肌颤、头痛、恶心、心悸 2受体数量下调
86
复合型制剂 舒利迭 沙美特罗+氟地卡松 50/ / /500 信必可 福莫特罗+布地奈得 4.5/80
87
治疗—茶碱类 抑制磷酸二酯酶,刺激肾上腺素分泌 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88
治疗—茶碱类 片剂:氨茶碱 舒氟美 葆乐辉 静脉用针剂:4~6mg/kg→0.6~0.8mg/kg·h 血药浓度检测:5~10ug/ml
片剂:氨茶碱 舒氟美 葆乐辉 静脉用针剂:4~6mg/kg→0.6~0.8mg/kg·h 血药浓度检测:5~10ug/ml 不良反应:消化系 心血管 CNS
89
治疗—M胆碱受体阻断剂 溴化异丙托品(爱喘乐)(M1 M2 M3) 思利华(M3) 主要用于夜间哮喘和多痰者
90
治疗—白三烯调节剂 分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已用于临床,如扎鲁司特(20mg,Bid),孟鲁司特(10mg,Qd) 对于运动性哮喘有保护作用 过敏性鼻炎
91
治疗—白三烯调节剂 可减轻过敏原导致的早期及迟发性哮喘 有效地抑制LTD4诱发的支气管收缩(阿司匹林哮喘)
对轻中度哮喘有良好疗效(联合用药) 合用白三烯调节剂可减少ICS用量 口服2小时后起效,一周内症状改善
92
治疗 其他抗炎剂 色甘酸钠: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抗组织胺类 酮替芬 曲尼司特
93
哮喘的吸入疗法 优点 吸入剂量小 全身不良反应少 药物直接到达靶位 起效快
94
哮喘的吸入疗法 吸入方法:MDI雾化吸入 存在问题与对策 吸入效果与吸入技术有关 主要问题是吸气与揿药同步性差
95
哮喘急性发作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严密观察病情和治疗后的反应 积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有指证时,及时应用全身激素 吸氧(有需要时)
做好人工通气的准备
96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流程 要点: 首先明确诊断,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急性发作的治疗包括快速缓解气流受限、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并发症、建立哮喘长期管理方案 给予相应的程序化、规范化治疗
97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流程 4.反复吸入β2激动剂作为第一线基础治疗,中 度以上发作联合应用其他支气管扩张剂和及 时足量使用全身性激素、氧疗
5.抗菌药物仅用于有呼吸道感染征象或危及生 命发作的患者
98
哮喘急性发作的住院治疗
99
哮喘急性发作的住院治疗
100
哮喘急性发作的住院治疗
101
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的选择 第1级间歇发作 第2级轻度持续 每天控制 不 必 治疗药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 (≤-500ug BDP或相当剂量)
第1级间歇发作 第2级轻度持续 每天控制 不 必 治疗药物 其它治疗选择 吸入糖皮质激素 (≤-500ug BDP或相当剂量) ·缓释茶碱,或 ·色甘酸钠,或 ·白三烯调节剂
102
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的选择 每天控制治疗药物 其它治疗选择 第3级中度持续
吸入糖皮质激素(200~1000ug BDP或相当剂量),联合吸入长效β2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BDP或相当剂量),合用缓释茶碱,或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ug BDP或相当剂量),合用长效口服β2激动剂,或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000ugBDP或相剂量),或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 BDP或相当剂量),合用白三烯调节剂 每天控制治疗药物 其它治疗选择
103
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的选择 第4级重度持续 吸入糖皮质激素(>1000ug BDP或相当 剂量),联合吸入长效β2激动剂,需
要时可再增加1种或1种以上下列药物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 ·长效口服β2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每天控制治疗药物
104
缓解期治疗 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尽力脱离过敏源,脱敏治疗 预防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忌用可诱发哮喘药物
105
缓解期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 治疗胃食道反流,过敏性鼻炎 药物预防:吸入色甘酸二钠、酮替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06
随 访
107
随访 时间间隔与频度 开始 重度:每周一次 稳定期: 每月一次
108
随访 内容 用药情况 吸入技术 病情变化(见病情分度) PEF 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109
转诊指证 突发重度以上哮喘 中度哮喘治疗后5~7天无减轻或重度持续哮喘 进入红区的哮喘患者
既往一年内曾使用呼吸机、急诊、住院病史、长期口服ICS 合并其它脏器功能不全(心、肝、肾)
110
常见并发症及康复
111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 肺部感染 肺不张 药物不良反应
112
哮喘的康复 适当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科学饮食 ,食品增加剂 忌用药物 家养宠物(犬,猫) 避免理化刺激
113
哮喘的康复 中医中药 规范治疗,辨证施治 客观评估疗效 不要轻信虚假广告,避免上当受骗
114
哮喘的康复 心理治疗 对未来充满信心 保持乐观情绪 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多与人沟通,交流
115
特殊人群保健
116
老年哮喘 老年人生理特点及哮喘的不典型 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用药中注意事项 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影响 老年骨质疏松
117
妊娠妇女 1、育龄妇女怀孕后对哮喘的影响 2、育龄期妇女怀孕后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哮喘对于母体、胎儿的影响 治疗哮喘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综合考虑 3、育龄期妇女怀孕后禁止应用的药物
118
健康教育
119
哮喘教育的形式、方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哮喘教育 (1)可开办联谊会、哮喘学校、俱乐部等集中 行系统的哮喘教育和经验交流
行系统的哮喘教育和经验交流 (2)组织患者观看电视专题或哮喘教育录像 (3)建立哮喘知识相关网站,扩大宣传力度 (4)发放有关哮喘防治的科普丛书及科普短文 给患者阅读
120
哮喘教育内容 了解哮喘的本质及发病机制 熟悉哮喘发作先兆及应对措施 认识到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了解诱发哮喘各种因素,帮助每位患者,找出具体诱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
121
哮喘教育内容 5.学会在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办法。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或看急诊
6.初步了解常用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用法,并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避免这些不良发应的方法 7.正确掌握使用各种定量雾化吸入装置的技术
122
哮喘教育内容 8.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以及知道此时应采取的相应行动 9.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医患双方联合制定出初步治疗方案
10.了解峰流速的使用,记录方法,学会根据PEF判断病情轻重
123
长期管理目标 使哮喘患者对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尽可能控制、消除哮喘相关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医院就诊的次数达到最低限度,无需急诊就医
肺功能接近正常水平 使患者能参加正常活动,包括体育运动,将因病误工、误学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124
长期管理目标 6.少用或不用短效β2激动剂 7.最少或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8.尽量使哮喘患者不发生不可逆性气流受限
9.减少哮喘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
125
预 防
126
一级预防 人群预防 重点:生活方式 衣、食、住、行
127
二级预防高危人群-早发现早治疗 保持足够警觉性 规范诊断手段 提高早期诊断率
128
三级预防患病后预防 防止发生各种合并症 规范治疗 定期随访 教育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