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胆 道 疾 病 和平医院普外科 陈广斌
2
㈠胆道解剖生理概要 ㈡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 ㈢常见胆道疾病及治疗方法 ㈣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
3
常见胆道疾病 胆石症 胆道感染 胆道蛔虫病 胆道肿瘤 先天性胆道疾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4
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 (一)胆管系统 (二)胆囊 (三)胆囊三角
5
(一)胆管系统 胆内胆管经多级汇合成左、右肝管。左肝管长约为1.5cm,右肝管长约为1cm,两者直径均约为0.3cm。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长约3~5cm ,直径约为0.4~0.6cm,有时来自肝叶(段)的肝胆管可与肝外胆道某处汇合,此即副肝管。术中注意识别。当其与胆囊管汇合即成胆总管,长约7~9cm,直径约为0.6~0.8cm。正常时壁薄呈天兰色,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门静脉右前方,肝动脉右侧下行,经十二指肠球部后方,胰头后面的胆总管沟,斜行进入十二指肠第二段后内侧壁,70%的人在此处与胰管汇合成膨大的壶腹(Vater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口径约0.9cm,此汇合处有括约肌围绕(称Oddi括约肌)可控制胆汁、胰液的排出。结石亦常易嵌顿于此。
6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一)胆汁的生成: 在正常情况下,肝细胞每日可分泌胆汁600-1000ml 。
(二)胆汁的分泌:胆汁的分泌受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迷走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减少。胃酸、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进入十二指肠均可促进胆汁和胰液的分泌。 (三)胆汁的代谢: 胆盐的回吸收大部分在回肠,然后再次进入肝脏被利用,形成胆盐的肝肠循环。如肝肠循环被破坏,易形成结石。
7
(四)胆囊的生理功能: ⒈ 浓缩贮存胆汁 ⒉排出胆汁:CCK是餐后胆囊收缩的主要生理性刺激因子。 ⒊分泌功能:胆囊积水时可出现“白胆汁”。 (五)胆管的生理功能:胆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
8
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 (一)超声检查: ⒈诊断胆道结石 ⒉鉴别黄疸原因 ⒊诊断其它胆道疾病 ⒋手术中B超检查
9
(二)放射学检查 ⒉口服法胆囊造影 ⒊静脉法胆囊造影 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⒍CT、MRI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⒈腹部平片 ⒉口服法胆囊造影 ⒊静脉法胆囊造影 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⒍CT、MRI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⒎术中或术后胆管造影
10
(三)核素扫描检查 (四)胆道镜检查 ⒈术中胆道镜检查 ⒉术后胆道镜检查
11
胆 石 症
12
【概述】 胆石症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内的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按其化学组成成份的不同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13
⒈胆囊结石 ⒉胆管结石 ①肝外胆管结石 ②肝内胆管结石
14
【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胆绞痛;Mirizzi综合征;胆囊积液等。
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Charcot三联症: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另外,体检、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体征。 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与肝外胆管结石相似。
15
【诊断】 胆囊结石:临床病史和体检可为诊断提供有益线索,但确诊需依靠影像学检查。
肝外胆管结石:有典型Charcot三联症者;如仅有三联症中1—2项表现者,需借助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应与肾绞痛、肠绞痛、壶腹癌和胰头癌鉴别。 肝内胆管结石;单纯的胆管结石未合并感染或其它合并症着,应与肝炎、胃病等鉴别诊断。医学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肿瘤(如胰头癌或壶腹癌)阻塞胆管时,黄疸一般呈现进行性加深,体检时常可扪及肿大和无压痛的胆囊,并常有恶病质表现。而肝病或肝炎引起的黄疸,一般较淡,并且不伴有腹部绞痛史,肝功能试验常有明显异常。肝内胆汁郁积症一般也无腹痛史,可能有服用特殊药物史。后两种疾病的B超检查均显示囊和胆管无扩张现象。而胆管结石所致的胆管梗阻,除有胆绞痛外,尚有典型的波动性黄疸史。如无感染时,肝功能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在诊断困难时,应用PTC、CT、ERCP以及同位素肝胆显象图等检查,常有助于鉴别诊断。
16
【治疗】 (一)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效果确切。
17
常用的手术方法: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胆肠吻合术 Oddi括约肌成形术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肝外胆管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原则是: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解除胆道的狭窄和梗阻,去除病灶;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预防胆石复发。 常用的手术方法: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胆肠吻合术 Oddi括约肌成形术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18
手术方法有: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为尽可能取尽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肝内感染性病灶,建立和恢复通畅的胆汁引流和预防复发。
高位胆管切开及取石 胆肠内引流术 肝叶切除
19
(二)非手术治疗 ⑴ 中西医结合治疗 ⑵ 胆道镜取石 ⑶ 激光碎石
20
胆囊切除术
21
切口
22
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
23
拉开胆囊颈部,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
24
分离结扎、切断胆囊动脉
25
分离结扎切断胆囊管
26
胆囊周围浆膜下注入生理盐水
27
切除胆囊
28
温盐水纱布按压创面止血
29
缝合浆膜,覆盖胆囊床
30
网膜孔置烟卷式引流
31
由于有同时存在继发性胆管结石的可能,因此有下列指征时应在术中探查胆总管。
32
绝对探查指征: ①胆总管内扪及结石; ②手术时有胆管炎和黄疸表现。
③术中胆管造影显示有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2mm,但有少数病人胆管有扩张而无结石存在。此点在胆总管探查时的阳性率仅35%左右。
33
相对探查指征: ①过去有黄疸病史; ②胆囊内为小结石; ③胆囊呈慢性萎缩性改变; ④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史。
34
胆总管探查术
35
目的:探查胆道通畅的情况,取出其中结石,冲洗胆道,T管引流,消除胆道感染。
36
②慢性胆管炎,胆总管扩张1.0cm 以上、或胆管壁增厚者;
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是: ①有梗阻性黄疸病史; ②慢性胆管炎,胆总管扩张1.0cm 以上、或胆管壁增厚者; ③胆(肝)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瘤等; ④胆道感染、胆管穿刺抽出的胆汁混浊、呈脓性或有絮状物或有残渣等; ⑤胆囊内有多数细小结石,有可能下降至胆总管者; ⑥肝胆管结石;
37
⑧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或全胰腺肿大、变硬者;
⑦胆囊与胆总管内虽无结石,但肝脏表面有炎性粘连,有扩张的小胆管,肝纤维组织增多,肝叶(段)有萎缩或肿大者; ⑧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或全胰腺肿大、变硬者; ⑨静脉胆道造影有“滞留密度增加征”者等。探查应仔细,防止遗漏病变,必要时,配合术中胆道造影、或使用胆道镜。一般应切除胆囊,T管内径宜大些,有利于小结石排出或术后非手术治疗。
38
显露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
39
显露胆总管,在前壁缝两针牵引线
40
实验穿刺
41
切开胆总管吸净流出的胆汁
42
用取石钳取出胆石
43
胆总管下段结石在左手帮助下伸入刮勺取石
44
冲洗左右肝管泥沙样结石
45
灌洗胆总管下段
46
扩张胆总管下段
47
放置T形管
48
缝合胆总管切口
49
缝合肝十二指肠韧带
50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51
目的:使胆汁经短路流入肠道。本术要求吻合口近端不能有梗阻因素存在,如肝内胆管狭窄与结石、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等,否则将发生难以控制的上行感染。吻合口径应>2.0cm,并应尽量低位,应切除胆囊。
52
①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在1.5~2.0cm以上者;
胆肠吻合术手术指征: ①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在1.5~2.0cm以上者; ②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胆总管下端较长范围的管状狭窄与梗阻; ③结石呈泥沙样不易取尽,有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者。
53
将胆总管或肝总管的端或侧与空肠吻合,单侧峡部作纵形刨开,以扩大吻合口。
54
双侧峡部Y形切开
55
肝胆管狭窄的成型示意
56
复杂肝胆管狭窄的成型示意
57
在十二指肠上缘切断胆总管
58
关闭胆总管远端
59
在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切开,将空肠远端上提至肝门处吻合。
60
空肠近端与空肠远端行端侧吻合,关闭肠系膜裂孔。
61
空肠远端的侧面切小口与胆管吻合
62
胆管与空肠作单层外翻缝合
63
T形管经空肠引出
64
胆管与空肠吻合完毕
65
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实质上是一低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当胆总管直径在1.5~2.0cm以内时,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其下端狭窄范围不长者,同时合并有胰管开口狭窄者,应选本术。但此术略复杂,有一定并发症。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适用于 胆石嵌顿于壶腹部 和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尤其是已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
66
【术后有关处理】 1.一般取半卧位,第1~2天禁饮食,如已行胆肠吻合者,应持续胃肠减压,待肠鸣音恢复后停止,予以流汁饮食。抗生素用到体温正常为止。禁食期间静脉补液2500~3000ml /日(葡萄糖液、生理盐水等),并补充维生素,必要时予以氨基酸、或输血、血浆等。以杜冷丁、强痛定等镇静止痛。
67
2.腹腔引流可在48小时拔除。如引流较多,可于第三天拔除。
3.T管处理:要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和扯脱。应连接于无色消毒瓶内,记录胆汁量(一般300~500ml/日,过多或过少均提示存在问题),经常观察胆汁颜色、性状、有无沉渣。放置时间一般两周,如为了支撑吻合口,则应延长时间,至少半年。需要时应予以冲洗。
68
⒋ T管逆行胆道造影术可于术后10~14天进行:一般经T管注入20~30ml有机碘造影剂(浓度为15~20%)。宜头低位30℃,先左侧卧位,缓缓注入10ml,再转至仰卧位注入剩余量,即照片,此举能显示肝内、外胆管。若胆管充盈良好,待15分钟后可再拍片1张,以观察自然排空情况。如胆肠间通畅、无残余结石,即可拔管。
69
②胆管与十二指肠完全通畅,包括:胆汁引流量日渐减少,粪便颜色正常; ③血清胆红质趋向正常;
T管拔管指征: ①时间在2周左右; ②胆管与十二指肠完全通畅,包括:胆汁引流量日渐减少,粪便颜色正常; ③血清胆红质趋向正常; ④抬高或夹闭T管,病人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加重等, ⑤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明胆道十二指肠间通畅、无残余结石; ⑥胆汁检查清亮、无脓球、红细胞和虫卵等。
70
胆 道 感 染
71
【概述】 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72
【病理变化】 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 化脓性胆囊炎 胆管炎 单纯性胆囊炎 胰腺炎 慢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起病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炎症。如仅在胆囊粘膜层产生炎症、充血和水肿,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炎症波及到胆囊全层,胆囊内充满脓液,浆膜面亦有脓性纤维素性渗出,则称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因积脓极度膨胀,引起胆囊壁缺血和坏疽,即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坏死的胆囊壁可发生穿孔,导致胆法性腹膜炎。胆囊穿孔部位多发生于胆囊底部或结石嵌顿的胆囊壶腹部或者颈部。如胆囊穿孔至邻近脏器中,如十二指肠、结肠和胃等,可造成胆内瘘。此时胆囊内的急性炎症可经内瘘口得到引流,炎症可很快消失,症状得到缓解。如胆囊内脓液排入胆总管可引起急性胆管炎,少数人还可发生急性胰腺炎。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和粪链球菌,厌氧菌占10~15%,但有时可高达45%。 慢性胆囊炎
73
急性胆囊炎 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②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74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验证,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约8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在发病初期有中上腹和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并有右肩胛下区的放射痛。常伴恶心和呕吐。发热一般在38~39%℃,无寒战。10~15%病人可有轻度黄疸。
75
体格检查见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墨菲(Murphy)征阳性。白细胞计数常有轻度增高,一般在10000~15000/mm3。如病变发展为胆囊坏疽、穿孔,并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时,全身感染症状可明显加重,并可出现寒战高热,脉搏增快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一般超过20000/mm3)。此时,局部体征有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的范围扩大,程度加重。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但常不典型。
76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约70%—95% 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由于炎症结石的反复刺激,囊壁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临床上病人多数有胆绞痛病史,尔后有厌食、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出现右上腹部和肩背部隐痛,但较少有畏寒、高热和黄疸。体检时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不适感,Murphy征呈阳性。B超检查可确诊。对伴有胆石征者均应行胆囊切除术,不手术者应限制饮食,服用消炎药。
77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急性胆管炎的基础上,由于未能及时解除胆道梗阻,感染进一部加重,病人除出现一般的胆道感染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即Reynolds 五联征。是一种急性重症型胆管炎。
78
【治疗】 对症状较轻微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可考虑先用非手术疗法控制炎症,待进一步查明病情后进行择期手术。对较重的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或胆囊穿孔,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一般不采用非手术疗法,宜在作好术前准备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上是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及早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79
(一)非手术疗法 1.适应证: (1)初次发作的青年患者; (2)经非手术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者;(3)临床症状不典型者;
(4)发病已逾三天,无紧急手术指征,且在非手术治疗下症状有消退者。
80
⒉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包括: ⑴卧床休息、禁饮食或低脂饮食、 ⑵输液,必要时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等),最宜按照细菌培养结果适当用药。 ⑶腹胀者应予以胃肠减压。
81
⑷适时应用解痉止痛与镇静剂:胆绞痛者宜同时应用杜冷丁和阿托品,两药合用效果好,由于吗啡能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故属禁忌,其他药如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和33%硫酸镁等均有松弛括约肌作用,亦可先用。
⑸如有休克应加强抗休克的治疗,如吸氧、维持血容量、及时使用升压药物等。
82
⑹对慢性病例的治疗可用利胆剂,如去氢胆酸、胆酸钠、消炎利胆片、利胆素、胆乐等,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多能控制发作。
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对胆管严重梗阻者或化脓性胆管炎者,可行PTCD术,以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控制感染、减少死亡率、赢得手术时间等。
83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
84
(二)手术治疗 ⒈适应症 ⑴急性期如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腹膜刺激征、黄疸加深者应紧急手术。 ⑵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经确诊,应早手术。
⑴急性期如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腹膜刺激征、黄疸加深者应紧急手术。 ⑵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经确诊,应早手术。 ⑶对病史长、反复发作、胆道已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如结石性胆囊炎、胆道感染合并有Oddi括约肌狭窄等,在急性症状控制后行择期手术。 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非手术治疗时间6小时以上,病情继续恶化者。
85
【手术方法】 胆囊切除术 在急性期胆囊周围组织水肿,解剖关系常不清楚,操作必须细心,以免误伤胆管和邻近重要组织。有条件时,应用术中胆管造影以发现胆管结石和可能存在的胆管畸形。
86
胆囊造口术 主要应用于一些老年病人,一般情况较差或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估计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手术者,有时在急性期胆囊周围解剖不清而致手术操作困难者,也可先作胆囊造口术。胆囊造口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其目的是采用简单的方法引流胆囊炎症,使病人渡过危险期,待其情况稳定后,一般于胆囊造口术后3个月,再作胆囊切除以根治病灶。对胆囊炎并发急性胆管炎者,除作胆囊切除术外,还须同时作胆总管切开探查和T管引流。
87
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 适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目的是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及早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但要注意肝内胆管引流通畅,因为有的梗阻是多层面的。多发性肝脓肿是本病的严重而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发现和处理。
88
胆道蛔虫病
89
【概述】 蛔虫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引起胆道阻塞、感染的一系列病象。寄生于小肠中下段的蛔虫受到激惹,上窜胆道,引起奥狄括约肌强烈痉挛,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随之侵入的细菌造成胆道感染、胆源性肝脓肿。穿破胆道即造成胆汁性腹膜炎,还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虫体残骸、虫卵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成因之一。
90
【诊断】 1.病史与症状 儿童、青年多见,常有驱虫或胃肠功能紊乱史。①突然阵发性上腹剧痛、间歇期宛若常人。②绞痛时伴频繁恶心呕吐,可呕蛔虫。③初期全身症状轻微,后期有胆管炎及各种复杂并发症表现。
91
2.体征 ①腹壁柔软,或剑突下、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 ②腹痛间歇期可无任何体征。初期腹痛剧烈而腹部体征轻微,是本病的典型特点。
92
3.辅助检查 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多属正常,少数增高。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中查到蛔虫卵。 ②静脉胆道造影显示胆道内蛔虫条状影。 ③B型超声显现胆管内典型的蛔虫声像图。
93
【治疗措施】 1.非手术治疗解痉止痛: ①可予阿托品0.5~1mg、山莨菪碱5~10mg,一次性肌注或静注,必要时合用度冷丁、异丙嗪、苯巴比妥钠等。 ②驱虫排虫:乌梅汤(丸)或胆道驱蛔汤加减有较好效果;或用甲苯咪唑200mg顿服,枸橼酸哌哔嗪。 ③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取虫。 ④消炎利胆。
94
⑤对胆道感染、有并发症、呕吐频繁者,应予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上腹绞痛的缓解并不一定是蛔虫由胆道排出,仍需随访观察。近期复发者常有严重并发症。
2.手术治疗 适于经非手术治疗3~5日无郊,且有恶化者;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基本术式是胆总管探查、按摩肝脏、取出肝内外蛔虫、引流胆管。并发坏死性胆囊炎者,可作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胆道出血者,可行肝动脉结扎术。对并存结石、其它并发症,应予相应处理。
95
胆 道 肿 瘤: ⒈ 胆囊息肉和良性肿瘤 ⒉ 胆囊癌 ⒊ 胆管癌
96
胆道疾病及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 ⒈ 胆囊穿孔 ⒉ 胆道出血 ⒊ 胆管炎性狭窄 ⒋ 胆源性肝脓肿 ⒌ 胆管损伤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