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亞歷山大帝國 第二組 資料蒐集:7960337 楊淳雅 7960331 陳佑安 PPT製作:7960305 陳薇如
資料蒐集: 楊淳雅 陳佑安 PPT製作: 陳薇如 口頭報告: 凃偌雯 葉于禎
2
亞歷山大帝國 背景: 馬其頓王國是希臘世界的異數,它不像雅典、斯巴達或底比斯那樣以城邦為中心,它由擁有絕對權力的君主統治。亞歷山大出生前,統一希臘的計畫在腓利二世時代就已展開,當時希臘諸邦對這個統一計畫持兩極化看法:一種看法是覺得這是集權主義對自由的侵犯,但另一種看法則擁抱歡迎,視之為解放。原因是希臘一直面臨著波斯帝國的威脅,只有馬其頓有足夠的力量抵抗波斯政權。這種兩極化的看法,使馬其頓統一希臘過程中,時有順境也時有逆境。
3
亞歷山大帝國 政權鞏固: 在腓利二世時代,馬其頓已統一希臘城邦,形成一股國際性的勢力。不過,腓利二世被刺殺後,希臘諸城邦此起彼落的藉機叛亂。西元前336年亞歷山大即位,繼續其父腓利二世的統一計畫,他對歡迎他的城邦,允諾給予自由,但對反對他的城邦,攻下之後便進行殘虐的處罰以威嚇其他城邦。 ※為了要讓希臘諸城邦永遠的承認他的統治地位,他要求希臘諸城邦把他當成神,並在奧林匹亞大會上宣布。這成為希臘諸政治領袖諷刺的把柄,因為希臘以前從沒有人在死前就被奉為神。但這勒令影響深遠,以後希臘化諸王,都開始接受神聖的尊榮,羅馬皇帝也繼續採用這個習慣。
4
亞歷山大帝國 小亞細亞之戰: 西元334年,在敉平希臘人的抵抗行動後,亞歷山大將全副精神轉向發動攻打波斯的十字軍,這是他的父親的野心,同時也將為他一生主要的活動。 亞歷山大訂下的目標,就是迫使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無條件承認希臘人對他選擇征服的土地具有主權,以取得西部領地的永久統治權。 亞歷山大大軍在二十天後抵達韃靼尼爾海峽,他選擇走一條具有高度宣傳價值與宗教意義的路線,受到當地希臘人歡迎。 後來在伊沙斯之戰,波斯軍隊潰散,遭到馬其頓控制,但大流士逃跑,戰爭仍未結束。隨後,亞歷山大又轉而攻打埃及。
5
亞歷山大帝國 阿蒙之子: 埃及在波斯的統治之下,忍受重稅之苦,西元332年,當亞歷山大用兵來臨之時,埃及人將他當作解放者,張開手臂來歡迎他,擁戴他成為神王及法老繼承人,稱其為「阿蒙神之子」。 ※亞歷山大在埃及北部沿海建立亞歷山卓城,聳立於上的燈塔,從不間斷的照射出光芒,今為世界七大奇景之ㄧ。
7
亞歷山大帝國 征服波斯: 西元331年,攻下埃及後,亞歷山大渡過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直搗波斯帝國的核心─巴比倫。亞歷山大大獲全勝,大流士一路逃竄,後來被其部下背叛喪命。 而絕大部分史料中都說,亞歷山大帝追到大流士時,大流士尚未死,亞歷山大看到他悽慘的樣子潸然淚下,大流士則將他當成一個可敬的對手,讓他繼承了這個國家。
8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攻下一城後,喜歡任用本土總督的政治性統御策略,到了波斯,已開始變成文化衝突。亞歷山大喜歡征服,卻對守城等行政完全沒有興趣,因此尊重文化、禮遇被征服的君王貴族後裔,一直是他的政策。 然而衝突是存在的,反對亞歷山大帝這種政策的將領也不在少數,當亞歷山大開始融入波斯文化,也意味他開始如亞洲地域之人一般,把自己尊榮為神。將自己尊榮為神,和追溯系譜到宙斯之子是不一樣的,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已超越了希臘人對理性與自由的熱愛。 種種關於文化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帝國的分裂。
9
亞歷山大帝國 遠征印度: 根據當時的地理觀念,印度是地極、世界的邊緣,印度之後就是大洋,亞歷山大認為只要攻下印度,就已經統治了全世界。他曾經深入到印度河流域,但卻因為瘧疾和長年征戰的疲累,西元前325年7月他從印度撤兵。西元前324年,其陸軍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東征歷時10年,行程逾萬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
10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開始出兵進攻,雖說過程征服了各個地區,但實際上 在他離開印度之前,印度已逐漸從他的掌握中逃脫。 歐亞非大帝國分裂:
結束遠征後,亞歷山大回到帝國中心的伊朗地區,開始著手處理各地區的管理及統治問題,但期間不斷發生爭議。西元323年,亞歷山大帝離奇死亡後,歐亞非大帝國隨即分裂。 他的部將展開權力鬥爭,經長期混戰,在原來帝國版圖內形成了幾個獨立的王國,其中以馬其頓、埃及和西亞三個王國領域最大。
11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的死因: 官方說明是死於疾病,但也有人懷疑是死於毒殺。根據Richmond的Virginia Department of Health 的流行病學家John Marr,和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傳染病專家Charles Calisher的說法,亞歷山大帝可能是死於西尼羅熱病。 但就史料問題來看,事實還是難以定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