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拾 萧 Modified 7年之前
1
(三) 抗原组成 HBV主要有下述4种抗原 1.HBsAg 为HBV 3种颗粒所共有,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HBsAg大量存在与感染者血清中,是HBV感染者的主要标志。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s为NT抗体,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失去感染性。HBsAg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的成分
2
SHBsAg有不同的亚型,他们有一个共同抗原表位a和二组互相排斥的亚型抗原表位d/y和w/r。因此,HBsAg可分为adr、adw、ayr、ayw等4种亚型。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这些亚型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同。欧美各国以adw为主,中东以ayw为主。我国内地和沿海各省汉族主要为adr型;在广西壮族以adw为主;在西藏、内蒙和新疆以ayw为主;ayr在我国罕见
3
2.HBcAg 系HBV的核心蛋白,存在于Dane核心结构颗粒表面,为内衣壳成分。由于HBcAg外面包裹HBsAg,以及少量游离的HBcAg可被抗HBc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因此用一般方法不能从患者血清测出HBcAg,而只有在肝细胞核中才能检出。肝细胞膜表面的HBcAg,是宿主CTL作用的主要靶抗原。HBc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cIgG在血流中存在时间比较长,为非保护性抗体,无中和作用。但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 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
4
3.HbeAg 由PreC 及C基因编码,整体转录及转译后成为e抗原 (如仅由C基因转录转译则为HBc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游离存在于血清中,由于HBeAg出现较HBsAg短暂,并且和Dane颗粒出现时间相一致,与HBV DNA多聚酶在血流中的消长动态也基本一致,因此一般把HBeAg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HBeAg消失,抗HBe阳性;但抗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
5
4.PreSAg 分为PreS1和PreS2两种抗原。他们具有吸附与肝细胞受体的表位,其抗原性比HBAg更强,因其抗体能阻断HBV与肝细胞结合而其抗病毒作用
6
(四) 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 只有黑猩猩对HBV易感,接种后可发生与人类相似的急慢性感染。体外细胞培养尚未成功。近年来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可使HBV基因转移给小鼠或转染细胞株。将病毒DNA导入肝癌细胞后,病毒可复制并在细胞中表达HBsAg、HBcAg和HBeAg。有此细胞株可持续地产生Dane颗粒。这些细胞培养可用于抗HBV药物的筛选、疫苗制备及HBV致病机制研究等
7
(五) 抵抗力 HBV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醚、氯仿、酚等均有抵抗性。不被70%乙醇灭活。高压灭菌 (121℃10min)、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0.2%新洁尔灭等均可使HBV失活 但应指出,HBV的感染性与HBsAg的抗原活性并非一致。如100℃10min或pH2.4处理6h均可使HBV失去感染性,但仍保持HBsAg的抗原活性
8
(一) 传染源 急性、慢性乙肝患者及HBsAg无症状携带者均为传染源,特别是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做为传染源危害性更大
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 传染源 急性、慢性乙肝患者及HBsAg无症状携带者均为传染源,特别是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做为传染源危害性更大 (二)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液或注射途径传播,即非胃肠道的感染。据报道少至10-6-10-9/ml HBeAg的阳性血清即可引起感染常见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9
1.血液、血制品传播输血、血浆和各种血制品 (包括丙种球蛋白等) 均可传播乙型肝炎
2.医源性传播 通过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窥镜检查、预防接种、针刺、纹身、各种医疗器具、甚至工作人员的手,均可传播乙型肝炎 3.母婴传播 主要是在围产期,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接触或吸吞入含HBV的母血、羊水、或分泌物所致,少数可由于宫内感染,也可通过母乳、体液或密切接触而传播
10
4.接触传播 传播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日常生活中如共用牙刷、洗澡、刷子、剃须刀等可引起HBV感染。通过唾液传播的可能性也应受到重视,因约30%-50%左右HBV慢性感染者唾液中可检出HBsAg。性交,尤其男性同性恋亦可传播HBV。因此,在西方国家将乙肝列为性传播疾病(STD)之一
11
(三) 致病机制 HBV所致的病临床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等。病毒在体内增殖,除对肝细胞直接损伤外,还可引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 1 病毒致机体免疫低下 HBV感染后,诱导干扰素产生能力下降,靶细胞的HLA-I类抗原表达低下。使CTL杀伤能力减弱。幼龄感染HBV易形成免疫耐受
12
2 病毒发生变异 HBV的Pre C基因可发生变异,从而不能正确转译出HBeAg,使病毒逃逸机体对HBeAg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近年来发现其变异株可引起重症肝炎
13
3 细胞免疫引起的免疫损伤 细胞免疫以杀伤性T细胞 (CTL) 为主。病毒在肝细胞内增殖后,细胞表面可有HBsAg、HBcAg、或HBeAg,病毒抗原致敏的T细胞,对细胞膜表面带有病毒抗原的肝细胞具有杀伤效应以清除病毒。CTL作用不仅是直接杀伤肝细胞,同时释放细胞因子,间接发挥细胞免疫效应,使肝细胞破坏,导致炎症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这种由CTL介导的效应有双重性
14
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弱与临床过程的轻重与转归有密切关系:
* 当病毒感染肝细胞少时,产生的CTL可将病毒感染细胞全部杀伤,细胞外HBV,可被抗体中和。表现为急性肝炎,并可恢复而痊愈 * 若病毒感染细胞数量多,引起细胞免疫应答超过正常范围,会迅速引起大量细胞坏死,表现为重症肝炎。
15
* 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CTL不能将大量复制病毒的靶细胞杀伤,造成病毒不断释放,又无有效的抗体中和病毒,病毒则持续存在并不断感染肝细胞,构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又可促进纤维细胞增生,则发生肝硬化
* 如果缺乏细胞免疫反应,既不能清除病毒,亦不导致免疫病理反应,结果出现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
16
4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 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循环中,可检出HBsAg及抗HBs或HBeAg及抗HBe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如沉积于周围组织的小血管壁,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临床上出现各种相关的肝外表现。如肾小球肾炎、皮疹和关节炎等。免疫复合物如于肝内大量沉积,引起毛细血管栓塞,并可诱发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导致肝坏死,可能导致重型肝炎
17
5 自身免疫所致的损伤 HBV感染肝细胞后,不仅病毒的特异性抗原在肝细胞表面表达,而且肝细胞表面自身抗原也发生改变,暴露出膜上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SP)。LSP可作为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成分的自身免疫应答。通过CTL的杀伤作用或释放细胞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使肝细胞受到损害。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常可测到LSP的抗体或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自身抗体
18
(三) 免疫防御 HBV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同时,还表现有免疫防御的作用 在机体受HBV感染后,能产生一系列抗体。其中有免疫防御作用的主要是: 抗HBs和抗PreS2。抗HBs是NT抗体,它可以中和体液中HBV,使其失去感染性。抗PreS2可以封闭病毒与肝细胞表面的PHSA受体,阻止病毒吸附于肝细胞,亦是NT抗体
19
抗HBe可通过与肝细胞表面HBeAg结合后,通过补体介导而参与破坏病毒感染的肝细胞。
细胞免疫主要依靠CTL,CTL对HBV感染的肝细胞(靶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20
(四) HBV与原发性肝癌 近年研究资料表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依据是:
①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及HBsAg携带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人群。有资料报道,感染人群比未感染人群发生肝癌的危险性高217倍;
21
②用与HBV分子生物学相似的土拨鼠肝炎病毒 (WHV) 可诱发土拨鼠原发性肝癌。新生土拨鼠感染WHV后,经3年饲养100%发生肝癌;而未感染鼠则无一只发生肝癌;
③用HBVDNA探针与肝癌组织进行Southern 印迹核酸杂交时,获得阳性结果,说明肝癌细胞染色体上整合有HBV DNA。以上各点说明HBV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原因病毒
22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 HBV抗原、抗体的检测 检测HBV抗原、抗体常用的方法有RIA、ELISA法,间接血凝、反向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双向琼脂扩散法等,其中最敏感的方法是RIA、ELISA。
23
(二) HBV抗原、抗体的检测检测结果的分析
1 HBsAg和抗HBs HBsAg 是HBV感染的一种特异标志。检出HBsAg表示机体感染了HBV,血清HBsAg阳性见于 ①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 ②HBV所致的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③无症状HBsAg携带者
24
抗HBs 是一种NT抗体,因此检出抗HBs表示机体感染过HBV,并获得对HBV的免疫力。如为患者则标志已恢复,预后良好;如为乙肝疫苗接种者则标志对HBV产生了免疫力
25
2.抗HBc 无中和作用,抗HBcIgM检出阳性 可提示仍有病毒复制
3.HBeAg和抗Hbe HBeAg阳性是体内有HBV复制和血液传染性强的标志。急性乙肝HBeAg呈短暂阳性。如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预后不良。抗HBe见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可持续较长时间,表示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
26
(二) 血清HBV DNA检测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来检测血清中有无HBV DNA进行疾病诊断,采用PCR来检测血清中HBV DNA,由于PCR法过于敏感,不能单独依靠PCR进行临床诊断。应根据需要选用
27
四 防 治 原 则 预防乙型肝炎要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加强传染源的检测和管理,对乙肝患者及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和用具等严格消毒灭菌;防止血液传播,严格筛选献血员;重视医源性传播,凡手术操作、注射、使用接触过血液的医疗器械等必须严格消毒,特别是要防止病人与医务人员间的相互传播;对高危人群要进行特异性预防。
28
(一) 自动免疫 乙型肝炎疫苗是以纯化的HBsAg所组成,目前已应用的疫苗有HBsAg血源疫苗、重组DNA基因工程疫苗。血源疫苗是从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提纯的HBsAg,经甲醛灭活制成,安全有效,应用后抗HBs阳转率达90%以上。 另有痘苗重组乙肝疫苗、多肽疫苗、哺乳动物细胞来源的重组乙肝疫苗均在研究之中 我国1992年开始纳入计划免疫,从2002年7月开始新生儿免费接种
29
(二) 被动免疫 乙肝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HBIG) 可用于紧急预防
HBIg是取自含有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经提纯制成。0.08mg/kg,8d以内均有预防效果。两个月重新注射一次
30
HBV的治疗 目前治疗乙型肝炎尚无肯定有效的药物,一般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 同时治疗肝炎可能效果会更好。贺普丁、病毒唑、干扰素和中草药等对部分病例有效
31
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 床分析 HBsAg HBeAg 抗-HBS 抗-HBeAg 抗-HBc 结果分析
— — — — 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急或慢肝炎、携带者 — — 急或慢肝炎传染性强 (大三阳)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小三阳)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 — — 既往感染 — — —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32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初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肝癌会议上命名的,1991年HCV被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由它引起的肝炎称为丙型肝炎(过去称非甲非乙型肝炎)。HCV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目前占输血后肝炎的80%-90%。在我国丙型肝炎流行率为2.2%。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乙型肝炎,但症状较经,演变为慢性者多见,部分患者可发展至肝癌
33
一、生物学性状 HCV是一类有脂蛋白包膜结构的单正链RNA病毒,病毒体呈球型,其大小约为40-60nm。至今HCV的细胞培养尚未成功。黑猩猩是HCV唯一易感动物。HCV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 100℃5min、20%次氯酸、福尔马林 (1∶1000)均可使HCV失活
34
HCV基因型与流行情况: 根据基因序列不同,可将HC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其中欧美各国流行竹多为Ⅰ型:亚洲地区以Ⅱ为主,,Ⅲ 为辅;Ⅴ、Ⅵ型主要在东南亚(泰国等)。 Ⅳ型与Ⅲ型接近,我国以Ⅱ型为主。目前认为 Ⅱ 型 HCV复制产生的病毒量多,较难治疗
35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性交和母婴传播。潜伏期为2-26w,平均7.4w,但由输血或血制品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较短,大多数在输血后5-12w发病。大多数患者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较轻,多为无黄疽型,90%以上的患者演变为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变(约20%),甚至原发性肝癌。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外损伤,如肾小球肾炎,由免疫复合物引起
36
HCV感染后,虽然可产生抗体,但免疫力不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抗 HCV IgM则出现较早,在出现肝炎症状后1-2w便可以检出。其检出率可达90%。抗HCV IgG出现较迟,一般于病后2-4个月才呈阳性。抗体的检出对诊断有意义
3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抗HCV抗体的检测 用基因重组克隆获得表达的HCV蛋白质或以合成的多肽作为已知抗原,通过ELISA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CV IgG或IgM。若抗HCV IgM阳性时可对HC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2.HCV RNA检测 多采用RT-PCR扩增患者血清后,检测HVC RNA。该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可以提高HCV RNA检出率,供诊断时做参考
38
四、防治原则 预防主要通过检测抗HCV或HCV RNA筛选献血员来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自1998年10月1日我国已开始实施义务献血法。该法的实施将会提高血源的质量和降低血液的HBV及HCV感染率。目前还无特异性防治措施,一般治疗原则与乙型肝炎相同
39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HDV),曾称δ肝炎病毒。是丁型肝炎的病原体。通过黑猩猩实验感染证明它是一种缺陷性病毒,必须依赖于HBV才能复制,因此其致病必须同时有HBV感染,病情较单纯感染HBV的患者严重
40
一、生物学性状 HDV为直径35nm-37nm的球形颗粒,核心含有环状单股负RNA和HDAg (δ抗原)。HDV表面为HBV包膜,主要含有HBsAg。 HDV不能独立复制,须在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增殖。HDV RNA可编码 HDAg,刺激机体产生抗HD。HDV仅有一血清型,敏感动物是黑猩猩、土拨鼠和北京鸭等
41
二 致病性和免疫性 HD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主要经输血或注射传播。HDV母婴垂直传播少见,而性传播相对重要。其感染有两种形式。一为与HBV同时感染,称为共同感染;另为在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HDV,称为重叠感染。HDV致病作用主要是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 HDV感染常导致HBV感染者的症状加重与病情恶化。特别在重叠感染时可导致暴发性肝炎,成为致命因素
42
HDV感染2w后产生抗HDV IgM,一个月后达高峰,以后随之下降。抗HDV IgG产生较迟,一般在恢复期出现。抗HDV不能清除病毒,其作用还有待研究。丁型肝炎发展为慢性时,抗HDV IgM和IgG常呈持续高效价,可做为慢性丁型肝炎诊断指标
4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血清学方法 用ELISA或RIA检测血清中HDVAg或抗HDV。HDVAg虽可于急性HDV感染早期检出,但阳性率低;慢性病人则测不出,但肝活检HDVAg可呈阳性。抗HDV IgM于第4-5w检出率高,有诊断意义 2.核酸分子杂交法 用血清斑点杂交法,以HDV cDNA为探针,检测血清中HDV RNA。HDV RNA的浓度与HDVAg平行。抗HDV出现后,HDV RNA转阴。HDV RNA的存在标志HDV复制以及血清有传染性
44
四 防 治 原 则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据报道用重组αIFN或γ IFN治疗丁型肝炎,可抑制病毒复制,且可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原则与乙型肝炎相同,主要为严格筛选献血员和血制品,防止注射或其它操作的医源性传染,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避免性传播
45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1989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肝癌会议提出,将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定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常引起大流行,我国戊型肝炎的流行率为9.7%。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甲肝
46
一、生物学性状 HEV呈球形,无包膜,表面呈现锯齿状,类似杯状病毒。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分离到的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HEV直径27-38nm,20面体立体对称,核酸为线形单股RNA。 该病毒在CsCl中不稳定,对氯仿敏感,于4℃或-20℃时易破坏,在镁或锰离子存在下可保持完整性。易感染动物是猕猴,也可感染非洲绿猴、恒河猴、猫猴和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口服或静注含有HEV病原材料均可使之感染 细胞培养尚未成功
47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食物污染等方式传播。潜伏期平均为40d。HEV通过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作用,引起肝细胞炎症和坏死。临床表现为急性戊型肝炎、重症肝炎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炎。多数患者于病后6w即好转或痊愈,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主要为体液免疫
4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检查HEV颗粒 可取病人粪便标本,直接进行常规电镜或免疫电镜观察 2.血清学方法 如查到抗HEV IgM则可确定有HEV感染,如查到抗HEV IgG,不能排除既往感染 3.HEV核酸检测 多采用PCR法 可取患者粪便标本或胆汁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 检测HEV RNA
49
各型肝炎病毒的比较 HAV HBV HCV HDV HEV 大小 (nm) 27 42 60-80 35-37 27-34
基因住 单+ RNA 双DNA 单+ RNA 单- RNA 单+RNA 细胞培养 — — — — 动物模型 绒猴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黑猩猩 血清型 传播方式 粪-口 非肠道、 非肠道 非肠道 粪-口 垂直 垂直 潜伏期 w w w 不明 w 病毒血症时间 短 较长 较长 较长 无症状携带者 罕见 多 多 未明 转慢性或肝硬化 罕见 多 多 未明 病毒抗原 HAV+ HBV HAV— HBsAg HAV— HBV— HDV HBV— HCV HEV+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