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胆石症 你的健康是我们的期盼 常见疾病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胆石症 你的健康是我们的期盼 常见疾病诊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胆石症 你的健康是我们的期盼 常见疾病诊断

2 一、分类 1.胆固醇结石 2.胆色素结石 3.胆囊结石 4.胆道结石

3 二、起因 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4 二、起因 2.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5 二、起因 3.胆囊结石: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渐增长的年龄女性种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后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转的例如:妊娠肥胖 低纤维高热卡饮食结构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快速体重丧失(>kg/wk)代谢综合征特殊疾病等等

6 二、起因 4.胆道结石: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感染是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的原因常见的是胆道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管炎,差不多所有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的胆汁培养均可检出细菌;感染细菌主要是来源于肠道,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大肠菌属和一些厌氧菌感染时产生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和在胆道感染时产生内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能使结合型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而沉着。

7 三、概述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 :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 思考 :胆结石为什么“重女轻男 ”

8 1.喜静少动。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体质肥胖。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3.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9 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6.肝硬化者。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7.遗传因素。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10 四、症状 1.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为轻,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
2.对肝功能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 3.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 4.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 5.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区。

11 五、并发症 1.胆结石可能会癌变。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2.继发性胆管结石 3.继发性感染 4.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12 六、诊断 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B超检查能正确诊断胆囊结石,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95%。口服胆囊造影可示胆囊内结石影。在十二指肠引流术中所取得的胆囊胆汁中(即β胆汁)发现胆砂或胆固醇结晶。有助于诊断。

13 七、诊断 1. 超声检查 2. 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4.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5.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6. 超声内镜(EUS) 7. 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8. 螺旋CT胆管成像 9. 放射性核素扫描

14 八、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2)接触溶石(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 (4)体内接触碎石(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 (5)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6)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

15 八、治疗 1.手术疗法 (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16 胆结石的预防 目的:抑制结石的生成和缓解结石梗阻引起的疼痛。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17 胆结石饮食预防的十种方法

18 1多喝水,不憋尿 ,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
2少喝啤酒 ,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所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3肉类、动物内脏要少吃 ,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 4少吃食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5慎食菠菜 据统计,90%以上的结石都含钙,而草酸钙结石者约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盐摄人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

19 6睡前别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而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7不宜多吃糖 ,服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 8晚餐早吃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9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和预防结石。 10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可增加尿结石的发病率。因此节制食物中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对所有结石患者都是有益的。

20 谢谢观赏 济宁医学院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Download ppt "胆石症 你的健康是我们的期盼 常见疾病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