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学会利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 3.能通过纸带上点的位置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4.会用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重点难点:1.打点计时器的正确使用. 2.掌握测速度的方法.

3 课前自主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第四节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前自主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4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会用纸带求速度及根据v-t图象处理数据.
课前自主学案 【实验目的】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会用纸带求速度及根据v-t图象处理数据.

5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 电火花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结构 图示

6 电火花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 电压 220 V交流电 6 V交流电 打点 方式 周期性产生电火花 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 周期 0.02 s 记录 信息 位移、时间

7

8 图1-4-1

9 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更接近C点的瞬时速度,然而两点距离过小,测量误差就会增大,所以两点间位移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两个点,一般选取距C点最近的两个点来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10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刻度尺、纸带、复写纸、导线、坐标纸. 【实验步骤】 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11

12 7.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B、C、D…作为“计数点”,如图1-4-2所示,依次测出O到A、A到B、B到C…之间的距离x1、x2、x3….

13 核心要点突破

14 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置 A B C D E F (xn+xn+1)/(m) v/(m·s-1)

15 2.利用v-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1)v-t图象的作法 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1-4-3所示的v-t图象. (2)v-t图象的意义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图1-4-3

16 (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1-4-4所示,直线a、b分别表示va=4 m/s,vb=8 m/s. 图1-4-4

17 ②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并且可以求出位移,根据位移公式x=vt,在v-t图象中就对应着边长分别为v和t的一个矩形面积,如图1-4-5中画斜线的部分.

18 (4)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运用图象处理数据有许多优点,如可以使物理规律直观易懂,可以减小偶然误差,可以方便地获得某些未经测量或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数值等.
二、误差分析 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自身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Δx来求平均速度.

19 2.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x带来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O的距离,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3.计数点间的时间Δt搞错.计数点间涉及到n个打印点,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n-1)×0.02 s.而非Δt=n×0.02 s. 4.作v-t图象不用坐标纸、尺子,坐标单位选定的不合理,作图粗糙带来误差.

20 三、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带时晃动,并要先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的阻滞现象. 2.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于纸带上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21 5.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7.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 ,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22 课堂互动讲练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类型一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们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________,复写纸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__面;打点时应先________,稳定后,再让纸带运动. 例1

23 【精讲精析】 打点计时器分为两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交流电,电源频率为50 Hz时,每隔0
【精讲精析】 打点计时器分为两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交流电,电源频率为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个点,电磁打点计时器靠振针和复写纸打点,纸带应穿过限位孔,放在复写纸下面,拉动纸带前,应先接通电源. 【答案】 6 V以下 220 V 0.02 限位孔 上 接通电源 【方法总结】 两种计时器的区别:(1)工作电压不同;(2)工作原理不同;(3)打点方式不同.

24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对实验操作及步骤的考查 类型二 (2011年杭州高一检测)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遗漏内容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例1

25 D.取下纸带 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合理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____. 【精讲精析】 合理的步骤如下: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26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 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答案】 AB D BFCAED 【方法总结】 学会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是要严格遵守的,不能混乱.

27 实验数据的处理 类型三 (2011年莆田高一检测)如图1-4-6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 例3 图1-4-6

28 (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位置 1 2 3 4 5 v/m·s-1 (2)根据(1)中表格,在图1-4-7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特点. 图1-4-7 【思路点拨】 求某点的速度时,我们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

29

30 将数值填入表格如下 位置 1 2 3 4 5 v/m·s-1 1.20 1.00 0.80 0.60 0.40 (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见,小车速度均匀减小. 图1-4-8

31 【答案】 见精讲精析 【方法总结】 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证明: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表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Download ppt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