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炭疽杆菌 B.anthrax ——致命生物武器 丽水cdc 梅建华 Liahijn@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炭疽杆菌 B.anthrax ——致命生物武器 丽水cdc 梅建华 Liahijn@163.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炭疽杆菌 B.anthrax ——致命生物武器 丽水cdc 梅建华

2 9.11恐怖袭击事件

3 炭疽热感染事件

4 沈阳市郊炭疽病疫情 7月18日,王吉林像往常一样,请本村的赵连科宰杀了一头自家饲养的牛。7月22日,他记得好像被蚊子叮了一口,挠了挠没理会,可是不久就开始发热,皮肤也感到不舒服。王吉林决定赴沈阳看病。 “7月28日晚10时左右,我们接到沈阳市传染病院报告,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交过来一个病人,怀疑是皮肤炭疽。”

5 医生介绍患者病情

6 这是在沈阳市新民市(县级)大民屯镇,通往大民屯的各条道路上均铺上了消毒草垫

7 截至8月5日16时,沈阳市累计报告皮肤炭疽病例12例,其中7例为确诊病例;5例为疑似病例,死亡1人。病例分布仅局限于新民市大民屯镇相邻的两个村。

8 这是沈阳市新民市(县级)大民屯镇在大民屯镇二村村头贴出的封锁令(8月2日摄)。

9 前 言(preface) 引起炭疽病的病原菌;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引起人类肠、肺、皮肤炭疽; 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目前最大的病原菌。

10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11 羊为急性发作,表现磨牙,发抖,行路摇晃,最终全身痉挛而死。     牛多为急性型,病畜发烧42℃,呼吸困难,可视粘膜蓝紫色、有出血点,瘤胃臌气,腹疼,全身战栗,昏迷,1—2天死亡。死前有天然孔出血。病程较长时(2— 5天),可见颈,胸、腹部皮肤浮肿。

12 皮肤炭疽 .1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及时治疗15-20天即可痊愈,严重者可迁延1月以上,少数发展为败血症,皮肤炭疽病死率不超过3%。   ★约占90%以上炭疽病例为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植物炭疽

22 植物炭疽病病原菌是真菌

23 与恙虫病焦痂区别

24 与恙虫病焦痂区别

25 2经口感染型(肠)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
★约占3%-6%炭疽病例为经口感染型(肠)炭疽;

26

27 3、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咯粘液血痰。肺部本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
★约占2%-3%3炭疽病例为吸入感染型(肺)炭疽

28 肺炭疽病人胸片:

29

30

31

32

33 4、脑膜炎型炭疽: 可继发于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34 5、炭疽败血症 可经发于1-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皮肤出现出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孢杆菌。

35

36

37

38 生物学性状 Biological properties
粗大杆菌,竹节 样排列 体内形成荚膜, 体外形成芽胞 营养要求不高 抵抗力非常强

39 粗大杆菌,竹节样排列

40

41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平板上生长良好

42 炭疽芽孢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形态为:灰白色、半透明、中等大小,常不规则,玻璃样,周围无溶血环。

43

44 炭疽芽胞可在土壤、污水和皮毛上多年不死,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20-30年

45 致病物质 Pathogenic material
荚膜:抗吞噬作用,利于细菌繁殖;

46 炭疽毒素: 生物导弹技术: 炭疽毒素+单克隆抗肿瘤抗体→肿瘤 很强的外毒素,损伤微血 管内皮细胞,感染性休克,死亡;
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生物导弹技术: 炭疽毒素+单克隆抗肿瘤抗体→肿瘤

47 A1采样 A1.1采取标本时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 A1.1.1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前采取标本。

48 A1.2血液标本 所有的疑似人类病例和病畜,都应采取血液标本,标本量至少应满足下列检查的需要: a)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 b)接种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c)分离血清检查抗体; d)常规血液检查。

49 A1.3粪便与呕吐物标本 表现消化道症状的可疑病人收集粪便或呕吐物标本,特别注意选取其中混有血液的部分,置无菌容器中。

50 A1.4痰与咳碟标本 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的可疑病人应收集其痰液标本,无痰液者,应取供细菌分离培养用的培养基,打开平皿盖置病人口鼻10cm处;令病人对平皿咳嗽,然后迅速盖上平皿。

51 A1.5脑脊液标本 表现脑膜刺激症状的病人,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标本量参照A1.2的要求。

52 A1.6尸体标本 食草动物死于炭疽时,通常会从口、鼻、肛门等腔道开口流出血液,这种血液应是首先采取的标本。如果血液已渗入土壤,则应收集混有血液的土壤作为标本。没有血液流出,或已不可能获取血液标本时,可通过穿刺心脏获得血液或穿刺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获得组织标本。

53 A1.7肉类标本 如果怀疑罹患炭疽的家畜已被宰杀,或对商品肉类进行常规检查时,可剪取小块肉类标本。如有可能,特别应剪取肝脏、脾脏等富含血液以及含淋巴组织的标本。

54 A1.8毛皮或其他可疑污染物品标本 剪取小块毛皮或其他可疑物品,剪碎置无菌试管内,加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浸泡。

55 A1.9水标本 检查水体污染时,用广口瓶收集水样。如须取深层水样时,将带盖子广口瓶伸入水中,然后将用绳系住的瓶盖提起。

56 A1.10土壤标本 在牲畜死亡或宰杀的地点,应取土壤标本以供检查。

57 A2显微镜检查 所有来自病人、病畜或尸体的标本,都应首先进行显微镜检查。

58 A2.1复合负染法 将标本或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立即加等量的炭素墨水,混匀推片。待干燥后滴加95%乙醇数滴,干燥后再以1%结晶紫液染1min,用水冲洗,干后用油镜检查。如果发现在细菌与炭素颗粒之间存在明显的、连续的间隔带,即说明细菌的周围存在荚膜。 液体标本(如血液、脑脊液)和悬液标本(如粪便或混有血液的土壤)在能够采取标本后立即进行显微镜检查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复合负染法。

59 A2.2荚膜染色法 将标本涂片或印片干燥,妥善包装后带入实验室,按常规方法固定:以美蓝染液染色3-5min(如荚膜不清晰,染色时间可稍延长),水洗、干后镜检。菌本呈蓝色,而荚膜呈红色。 组织印片标本,或制片后无法立即进行显微镜检查,或进行大面积普查时,推荐使用荚膜染色法。

60 A2.3显微镜检查结果判定 来自病人、病畜或尸体的标本 中如发现由较宽的荚膜环绕的、两端平齐的粗大杆菌,特别是镜下发现大量、纯一通常呈竹节状的该种细菌,而且没有明显的其他细菌污染时,炭疽的诊断便可确立。

61 A3细菌分离培养 A1中所列的全部标本,均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62 A3.1培养基 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应同时用两种培养基进行:常规的血琼脂平板和选择性平板。 后者按如下处方配制:
蛋白胨 2g EDTA 0.03g 氯化钠 0.5g 乙酸亚铊 0.004g 醇母浸膏粉 0.5g 水杨素 1g 0.2%溴麝香草酚蓝(BTB) 1.2mL 琼脂粉 1.8g 加蒸馏水至100mL,调pH至7.6,121℃灭菌20min,冷却至45-50℃时,加入:多粘菌素B(3000u/mL水溶液)0.1mL,溶菌酶(3000u/mL)0.1mL,混匀后倾注平板。

63 A3.2标本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无菌的标本,如血液或脑脊液,直接涂布上述两种平板,每平板0.1mL,组织标本应先以无菌剪刀剪开一断面,在培养基表面压印,然后以白金耳涂开。

64 所有污染的和陈旧的标本,均应首先制成悬液。根据标本中含菌量的多少,可将悬液适当稀释,或经自然沉淀除去粗大沉淀物后,再3000r/min离心30min,取富集的沉淀物。将所得的悬液67℃加热15min,冷却后涂布上述两种平板,每平板0.1mL。

65 A3.3挑选可疑菌落 上述平板在37℃孵育过夜或24h后,检查是否长出可疑的炭疽芽孢杆菌菌落。
炭疽芽孢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形态为:灰白色、半透明、中等大小,常不规则,玻璃样,周围无溶血环。 炭疽芽孢杆菌在选择平板上菌落较血琼脂平板上为小,具有类似表面特征,菌落呈蓝绿色。但是,若遇菌落形态与以上描述完全一致但呈黄色的菌落,也应进行A4的鉴定步骤。

66 A4炭疽芽孢杆菌鉴定 将上述可疑菌落挑出,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之上,在划线区内分别贴上浸有诊断用炭疽芽孢杆菌噬菌体和青霉素的纸片。37℃孵育过夜或24h后,在两种纸片的周围均出现明显的抑菌环,便可判定为炭疽芽孢杆菌。在病人、病畜或尸体中分离获得炭疽芽孢杆菌,炭疽的诊断便可确立。

67

68 噬菌体斑

69 防治原则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预防: 严格隔离病畜; 死畜严禁解剖,焚烧或深埋2米以下; 对易感人群接种减毒活疫苗。 治疗: 人类炭疽应以青霉素G为首选抗生素; 同时可使用炭疽抗毒素。

70 炭疽病人的治疗 C1开始治疗 从做出疑似炭疽的诊断开始就应当按照炭疽进行治疗,治疗开始时应做到如下两点。 C1.1采取标本,以备确定诊断。

71 C2抗菌治疗 C2.1青霉素G为首选抗生素。成人一般剂量为 万u,分2-4次肌注。肺炭宜、败血症型炭疽或脑膜炎型炭疽的病人,剂量增至每日1000万u以上,并行静脉滴注。

72 C2.2不能使用青霉素的病人,或万一出现耐青霉素菌株,首先考虑采用氯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然后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选取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C2.3皮肤炭疽患部可外敷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严禁切开引流或切除,也不可挤压。C3抗休克与DIC治疗

73 D1炭疽病畜处理 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家畜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应严加隔离并由专人饲养治疗。一般家畜应以“不流血”的方式处死,尸体经表面消毒处理后火化。

74 D2炭疽动物尸体处理 严禁剥皮食用死于炭疽的牲畜,畜尸体应按处理死于炭疽的人类尸体的方式完整地火化,不得肢解。若死于炭疽的动物已被宰杀,则须将畜尸的剩余部分尽可能地搜集完全并焚毁。

75 D3炭疽芽孢污染的消毒 D3.1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消毒 毒
 毒 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宜使用新配制的含氯消毒剂乳液消毒,可使用二倍量的20%漂白粉,或6%次氯酸钙(漂粉精)与排出物混合,作用12h后再行处理。

76 D3.2污染表面消毒 污染物体的坚固表面,如墙面、地面,家具等,可喷雾或擦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如5%-10%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氧化剂如2%过氧乙酸(每平方米表面8mL)。

77 D3.3污染毛皮、衣物或纺织品消毒 低价值的污染物品应尽可能焚毁,可耐高压消毒者可用高压来菌器灭菌,无法用高压处理者,可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每立方米加50g环氧乙烷消毒。

78 D3.4污染水体消毒 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水源应停止使用,使用含氯消毒剂使有效氯浓度过200mg/L,待检查不再存在炭疽芽孢杆菌后方可恢复使用。

79 D3.5污染土壤消毒 土壤被炭疽芽孢污染时应首先查明污染的范围,被污染的土地应避免耕耘、开挖和用于入牧牲畜。土壤表面的污染可按D3.2处理。如果炭疽芽孢污染已渗入土壤之中,应使用20%漂白粉液每平方米10000mL,待漂白粉液渗入地面数小时后,将地表土20cm挖起,坑内每平方米撒入漂白粉干粉20-40g,再将挖起的土壤与20%漂白粉液充分混合,填入挖出的坑中。

80 D3.6病房终末消毒 病人出院或死亡,病房应以甲醛薰蒸处理。紧闭门窗后,按0.8kg/m2甲醛加热蒸发,次日经通风处理后才能恢复使用。

81 D4消毒效果考核 消毒效果必须通过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确定,连续三次取样,按A3至A5所规定的程序,不能检出具有完整毒力的炭疽芽孢杆菌时,方可认为已消除了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82 请多多指正!谢 谢!


Download ppt "炭疽杆菌 B.anthrax ——致命生物武器 丽水cdc 梅建华 Liahijn@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