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養 生 主 題解‧莊子‧自學書籍 文本
2
〈養生主〉解題 1.「養生」之主:養生的主要方法。 2.養「生之主」:護養「生命的主 體」──人的本性或精神 。
3
寓言 重言 卮言 寓言 重言 一、被人重視的言論。 卮言 一、1.漏斗式的話。漏斗空而無底,喻無成見的話。 一、言在彼而意在此。
寓言 重言 卮言 寓言 一、言在彼而意在此。 二、為什麼要用寓言方式表達? 重言 一、被人重視的言論。 二、為什麼要用重言方式表達? 卮言 一、1.漏斗式的話。漏斗空而無底,喻無成見的話。 2.無頭無尾、支離破碎的言辭。 二、為什麼要用卮言方式表達?
4
今本《莊子》三部分
5
自學書籍 張默生《莊子新釋》,明文書局。 黃錦鋐《莊子讀本》,三民書局。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二冊,台灣商務印書館。
南懷瑾《莊子諵譁》二冊,老古文化。 王邦雄《莊子道》,漢藝色研。 蔡志忠《莊子說——自然的蕭聲》(漫畫),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6
蔡志忠《莊子說》 DVD版 明日工作室 網路資源 人生哲學─莊子說
7
莊子 莊周:戰國時代中期、宋國蒙城(安徽省蒙城縣)人。生卒年月大約在西元前 369年至西元前 286 年 。 曾為漆園小吏。
處窮閭隘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 往貸粟於監河侯。 衣大布而補之,正緳係履而過魏王。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 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
8
莊周夢蝶 1.右:宋人劉貫道《夢蝶圖》。 2.「莊周夢蝶」,莊周在夢中幻化為蝴蝶,在天地間遨遊,逍遙自在,不知何為莊周。忽然醒來,發覺自己仍是莊周。典出《莊子.齊物 論》。後以此比喻人生變幻無常。
9
往貸粟於監河侯 2-1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 監河侯。監河侯曰:諾 。我將得邑金,將貸子 三百金,可乎?」莊周 忿然作色曰:「周昨來
往貸粟於監河侯 2-1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 監河侯。監河侯曰:諾 。我將得邑金,將貸子 三百金,可乎?」莊周 忿然作色曰:「周昨來 ,有中道而呼。周顧視 車轍中,有鮒魚焉。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 為者邪?』 莊周家裡貧窮,所以到監河侯 那裡去借米。監河侯說:「好 的。我就要收到領地的稅金了 ,到時候就借給你三百金,好 嗎?」莊子很生氣的變了臉色 說:「我昨天來的時候,聽到 路上有個聲音在叫我,我回頭 一看,在車輪輾壓過去的凹陷 地方,有一條鯽魚。我問說: 『鯽魚呀!你在那裡幹啥呀? 』
10
往貸粟於監河侯 2-2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 。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遊 吳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
往貸粟於監河侯 2-2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 。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遊 吳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 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 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 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 魚之肆!』」(《莊子.外 物篇》) 牠回答說:『我是東海的水官 啊,您有沒有一些水可以救救 我的命呢?』我說:『好啊。 等我遊歷吳、越之地,阻引西 江的江水來迎接你,好嗎?』 鯽魚很生氣的變了臉色說:『 我失去了平日常在一起的水, 無處安身。我只要得到升斗的 水就可以活命,您竟然說這種 話,還不如早點到魚乾市場去 找我吧!』」
11
涸轍之鮒 轍,車輪輾壓地面所留下的痕跡。 鮒,鯽魚。
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 比喻:陷於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 另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 .涸轍之魚。
12
籠雞有食鼎鑊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13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 。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
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乎?養食之數歲, 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 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 污瀆之中以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 仕,以快吾意焉!」
14
莊子的人生追求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莊子.天下》)
獨自和天地精神往來,卻不自高自大輕視萬物;不拘泥是非,而和世俗人混處在一起。‥‥‥上與造物者同遊,下與忘生死沒有終始分別的人做朋友。
15
莊子與老子的「道」 「道」──天地萬物存在的始源與規律。 老子論「道」,哲學意味較濃。 「道」的內容:反(對立、循環)。
莊子論「道」,落實到人生與心靈層面。 破生死、通人我,泯是非、薄辯議。
16
《莊子》的影響 哲學──魏晉玄學,唐代禪宗,宋代理學。 文學──嵇康、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 等等。
藝術──中國的藝術、書法、繪畫、雕刻,中 國美學中意象的理論、意境的理論、 審美心理的理論,一系列重要的概念 ,都發源於老子和莊子的思想。
17
儒.釋.道 儒家──五穀雜糧。 維持世間的人倫常道。 佛家、道家──草藥。 對治生命的困頓挫折。
18
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 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
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 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 與此,何其偏也﹗」(〈列禦寇〉)
19
鼓盆之戚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 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 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徙無形也,而本 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 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 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 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樂篇)
20
以有涯隨无涯,殆已! 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以有涯隨 无涯,殆已!已而 為知者,殆而已矣 !
21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老子》48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 損。損之又損,以 至於無為。 《論語.述而》 學而不厭 好古敏求
22
緣督以為經 為善无近名,為惡无近刑。緣督以 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 親,可以盡年。 《老子》4章:「和光同塵」。
鋒芒內斂與世無爭,與囂雜的塵俗相融合。比喻與世浮沉、韜光養晦。
23
莊子〈齊物論〉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盡。 與物相刃相靡,其行進如馳 ,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
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 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 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 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 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 有不芒者乎? 不化:各本作「不亡」,依〈田子方〉篇改正。不化,猶云弗變。 靡:磨。 進:原作「盡」,古書「進」、「盡」通用。 役役:勞苦不息的樣子。「營營役役」:忙碌,指奔逐名利。 苶:ㄋㄧㄝˊ,疲病困乏之狀。 芒:昏昧、迷糊。借為懜;懜,不明貌。
24
莊子《齊物論》白話 人一旦稟受形體,被束縛在肉體的牢籠之中等待 生命耗盡,和外界的人事物接觸便互相磨擦,在
其中馳騁追逐,而無法停止,這不是很可悲嗎! 一輩子奔波勞碌而不見得有什麼成就,疲憊困苦 不知道究竟為的是什麼,這不是很可哀嗎!這樣 的人生雖然不死,又有什麼意思呢!人的形體逐 漸枯竭衰老,而人的精神又困縛在肉體之中隨之 消毀,這不是莫大的悲哀嗎?人生在世,本來就 是這樣的昏昧嗎?還是只有我一個人這樣的昏 昧,而別人也有不昏昧的呢?
25
莊子〈山木〉3-1 莊子行於山中,見 大木,枝葉盛茂。 伐木者止其旁而不 取也。問其故,曰 :「无所可用。」 莊子曰:「此木以
不材得終其天年夫 !」 莊子在山中行走,看見 一棵很大的樹,枝葉長 得很茂盛,伐木的人停 在樹旁卻不去砍伐它。 問他甚麼原故?回答說 :「沒有一點用處。」 莊子說:「這棵樹因為 沒有用處所以能夠享盡 自然的壽命啊!」
26
莊子〈山木〉3-2 出於山,舍於故人家。 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 烹之。豎子請曰:「其 一能鳴,其一不能鳴, 請奚殺?」主人曰:「
殺不能鳴者。」明日, 弟子問於莊子曰:「昨 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 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 ,以不材死。先生將何 處?」 莊子從山上出來,在朋友 家休息。朋友很高興,叫 僮僕殺了一隻鵝來煮。僮 僕問說:「一隻會叫,一 隻不會叫,請問要殺那一 隻?」主人說:「殺那隻 不會叫的。」第二天,學 生問莊子說:「昨天山上 的樹木,因為『不材』所 以能夠享盡自然的壽命; 現在主人的鵝卻因為『不 材』而被殺。請問老師要 怎樣自處呢?」
27
莊子〈山木〉3-3 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 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 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 道德而浮遊則不然。无譽无訾
,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无 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 ,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 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 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 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 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 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 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 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 乎!」 莊子笑說:「我莊周將處於『材』和 『不材』之間。『材』和『不材』之 間,似乎是妥當的位置,其實不然, 這樣還是不能免於累患。若是順其自 然而處世,就不是這樣了。既沒有美 譽也沒有毀辱,時現時隱,如龍現, 如蛇蟄,順著時序而變化,不偏滯在 任何一個固定點;時進時退,以順任 自然為原則,遊心於萬物的根源;主 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這樣怎麼 會受到累患呢!這是神農和黃帝的處 世態度。至於萬物的私情,人類的習 慣,就不是這樣了。有聚合就有分離 ,有成功就有毀損;銳利就會遭到挫 折,尊貴就會受到批評(或崇高就會 受到傾覆);有為就會受虧損,賢能 就會被謀算,不肖就會受欺辱,怎麼 可以偏執一方呢!可歎啊!弟子記住 ,凡事只有順其自然啊!」
28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 一是非。果且有彼是 乎哉?果且无彼是乎 哉?彼是莫得其偶,
謂之道樞。樞始得其 環中,以應無窮。是 亦一無窮,非亦一無 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齊物論〉) 「此」也就是「彼」,彼」 也就是「此」。彼有它的是 非,此也有它的是非。果真 有彼此的分別嗎?果真沒有 彼此的分別嗎?彼此不相對 待,就是道的樞紐。合於道 樞才像得入環的中心,以順 應無窮的流變。「是」的變 化是沒有窮盡的,「非」的 變化也是沒有窮盡的。所以 說不如用明靜的心境去觀照 事物的實況。
29
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 踦,砉然響然,奏刀 騞然,莫不中音,合 於《桑林》之舞,乃
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譆,善 哉!技蓋至此乎?」 為何不說「宰牛」? 繡鞋兒剛半拆,柳腰兒恰一搦。羞答答不肯把頭抬 。只將鴛枕捱。雲鬟彷彿墜金釵,偏宜鬌髻見歪。我將妳紐扣兒鬆,我將妳羅帶兒解,蘭麝散幽齋,不良會把人禁害。咍,怎不回過臉兒來。軟玉溫香抱滿懷,呀,劉阮到天台 。春至人間花弄色,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西廂記》)
30
技進於道.批郤導窾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无 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枝】經 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軱乎!
31
遊刃有餘.躇躇滿志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 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
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 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 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 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 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 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
32
《老子》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 也堅強。草木之生也 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 弱者生之徒。是以兵 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死之徒:屬於死亡的一類。 強大處下:凡是強大的,反而居於下位。 老子「貴柔戒剛」的思想。 「無厚其心」與「減法的處世哲學」。
33
公文軒見右師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 :「是何人也?惡乎 介也?天與?其人與 ?」曰:「天也,非 人也。天之生是使獨 也,人之貌有與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 也。」 「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同「邪」。 惡,同「烏」。 與,同「歟」。 肉刑:墨、劓、剕 刖、宮。
34
南宋法常《老子圖》 宋,紙本水墨,縱88.9公分,橫33.5公分。日本岡山縣立美術館藏。
圖中的老子,因鼻毛外露,被稱為「鼻毛老子」。此幅圖中,老子招風耳、禿頭、張大口,鼻毛直掛唇邊,形貌奇特,所謂「奇人奇相」。成功表現傳說中仙風道骨、奇絕脫俗的道家開山始祖。
35
澤雉之樂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籠雞有食鼎鑊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順性自然。 「幸福」與「快樂」。
36
秦佚弔老子 老聃死,秦失弔之 ,三號而出。弟子 曰:「非夫子之友 邪?」曰:「然」 。「然則弔焉若此 ,可乎?」曰:「 然。始也吾以為其
〔至〕人也,而今 非也。」 失:佚。 弔與唁。 然則:如此那麼。 太上忘情。 《老子》18章:「大道廢,有仁義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7
安時處順 夫子之適來,時也 ;夫子之適去,順也。 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求不得、怨憎會、恩愛別離。
「向吾入而弔焉,有老 者哭之,如哭其子;少 者哭之,如哭其母。彼 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 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 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適來,夫子時也;適 去,夫子順也。安時而 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夫子之適來,時也 ;夫子之適去,順也。 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求不得、怨憎會、恩愛別離。
38
老子出關圖‧老子騎青牛圖 1.左圖:范曾《老子出關圖》。 2.《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3.老子化胡:西晉惠帝年間(290—306),道士王浮對佛教的發展極為不滿,多次與僧徒辯論皆敗,於是偽造《老子化胡經》。其文本一卷, 後人增為十一卷,聲稱老子西出函谷關,來到天竺的迦毗羅衛國,王后名曰淨妙,老子乘其白日午睡之際,化為日精自口而入,居胎十月, 於第二年的四月八日夜半時分自左腋而生,墮地即行七步,此人便是佛教釋迦祖師,佛教由此而興。
39
薪火相傳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綱:「緣督以為經」(順 任自然而不執著)。 目:三個寓言。 1、庖丁解牛。 2、右師與澤雉。 3、老聃死,秦失弔。 羅龍治:「油脂是指形體,火是指精神。養生不保養形體,而是『保真』──保養精神,使其不滅。」(〈莊子──哲學的天籟〉) 轉化與消滅。 亂世之中的處世之道 :法、儒、道。
40
END 傅抱石《山林高士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