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痹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痹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痹证

2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痹症相当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和神经痛等病。

3 痹症的病因病机 正虚邪入:素体阳虚,卫外不固,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久卧湿地,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经络痹阻,发为风寒湿痹。
邪从热化:素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则为风湿热痹。 邪实正虚:痹症迁延日久,正气虚惫,风寒湿热之邪,亦可内转于脏腑,则产生相应的脏腑病变。

4 辨  证 主证: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5 1.行痹 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 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无红肿热胀,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6 5、九王痹: 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 6、气虚血亏证: 该证病程长,多长期用驱风活络之剂。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而薄白,脉多沉虚而缓。

7 治 疗 一、基本治疗 治法:通痹止痛。取疼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 局部经穴
治  疗 一、基本治疗 治法:通痹止痛。取疼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配膈俞、血海;痛痹配肾俞、关元;着痹配阴陵                                                  泉、足三里;热痹配大椎、曲池。 操作:毫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痛痹、着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8 方义:疼痛局部循经取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风邪偏盛为行痹,取膈俞、血海以活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寒邪偏胜为痛痹,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驱寒邪;湿邪偏胜为着痹,取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热痹取大椎、曲池可泻热疏风、利气消肿

9 二、其他疗法 1.拔罐法 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疼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1.拔罐法 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疼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2.电针法 选取上述穴位,针刺得气后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每日或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用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在疼痛部位取穴,每穴注射0.5~1ml ,注意勿注入关节腔。每隔1 ~ 3天注射一次。

10 三|、特殊治疗方法 腹针 挑治 艾灸 蜂针

11 方法选择 血瘀成痹 1相关疾病 2治疗思路


Download ppt "痹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