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心电图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心内科 李瑾
2
一、心律失常的定义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3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特殊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 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 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
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右束支) 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
4
工作细胞及自律细胞均有传导性, 且传导速度不相同
浦氏纤维,束支----传导速度最快 房室结----传导最慢 防止过快的心房激动都下传到心室— 室率过快—排血减少 使心房收缩或心室收缩互不重叠,心室 收缩错后于心房—充盈增加—排血增加 心房肌心室肌----传导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5
一、心律失常的定义: 正常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按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
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arrhythmias)。
6
当激动的起源和频率,传导的顺序及速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异常时,即产生了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相当常见的临床表 现及心电图改变。目前而言,心电图对 心律失常的诊断是任何检查所不能替代 的。
7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1.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被动性 主动性 2.激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病理性传导阻滞
1.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被动性 主动性 2.激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病理性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3.激动起源与传导都异常 过缓、过速、不齐、停搏、SSS 逸搏、逸搏心律 早搏、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干扰、脱节 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及分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8
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逸搏及逸搏节律 过早搏动 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被动性 异位心律 主动性
9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 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 律,总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属于正 常节律。 一般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
10
一般心电图机描记不出窦房结激动 的电位,因其电压过于微小。但在大多 数情况下,窦房结产生的激动均可传至 心房,使心房除极产生P波。所以在心电 图上都是以窦房结激动发出后,引起的心 房激动波(P波)来推测窦房结活动的。
11
二、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一)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1 P波 必须是窦房结发出的一系列规律的形状相同的P波,即PI、II 、 avF、V4-6直立,PavR倒置; 2 P波频率 60~100bpm;
13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60~100bpm; 窦性激动发出后,经心房-房室结-房室 束及其分支系统-到达心室肌,有一定的传 导时间,0.12~0.20 〞小于或大于此值,均 为异常;
14
正常时,窦性心律不是绝对匀齐的。 受精神因素、体位改变等影响,常伴有轻 度的窦性心律不齐,在年轻人尤为突出。 但是,在同一导联内P-P间距差值<0.12 〞, 这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界线,用于区分窦性 心律与窦性心律不齐。
15
二)、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1.窦性P波,PII 、PavR 2. P波频率>100bpm;(很少>150bpm) 3. P-R间期、Q-T间期相应缩短 4.继发ST-T改变 心率快,暂时相对心肌供血不足为继发改变。
16
临床特点: 1.心律不绝对匀齐; 2.频率易受外界因素、神经张力影响;见于运动、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心肌炎等 3.按压颈动脉窦后HR略下降,停止按压 HR又逐渐增快; 4.ST段有时下移; 5.P-R、Q-T、相应缩短。
17
三)、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
1.窦性P波,PII 、PavR ; 2.P波频率<60bpm(一般在40~60bpm);
18
临床特点: 1.多同时伴有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2.频率易受植物神经张力影响,HR快时,心律不齐消失;休息、平卧时频率更慢; 3.老年人、运动员正常心率可相对较缓。病理情况下见于病窦、甲低、颅压增高、某些药物等
19
四)、窦性心律不齐 sinus arrhythmia:
1.窦性P波,PII 、PavR ; 2.同一导联内P-P间距差值>0.12 〞,节律不整。
20
1.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1). P波为窦性P波,且其形态恒定; 2)
21
2.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较少见,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心电图改变同上,但P波频率改变与呼吸无关。
22
3.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 1).P波为窦性P波; P-P间距不一致 2).在同一导联内,随心率快慢变化: ① P波振幅出现大小不同的变化(大P-窦房结头部、小P-窦房结尾部),但无逆P; ② 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超过0.12”
23
窦性静止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本身病变所致。
三、窦性停搏 sinus arrest: 即窦房结一时不能发出激动 心电图:窦性P波脱漏 较长时间内无P发生 长间歇P-P与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窦性静止时间较长时,常出现逸搏; 窦性静止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本身病变所致。 P-QRS-T均没有
25
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sick sinus syndrome 由于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变,可主要波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缓慢心律失常,引起头晕,黑蒙,晕厥等临床表现,称SSS。
26
常见的SSS心电图表现: 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 P波频率<50bpm,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多发的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3.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4.双结病变。
28
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逸搏及逸搏节律 过早搏动 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被动性 异位心律 主动性
29
过早搏动 一、早搏的定义 二、早搏的分类 三、名词解释 四、早搏的几种表现形式 五、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30
一、定义: 过早搏动亦叫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搏动引起的心脏激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抢先 主动
31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 折返激动---环行通路,单向阻滞,传导延缓 触发活动
32
室性早搏的反复机制(环行通路,单向阻滞,传导延缓)
折返现象 B A 蒲氏纤维 单向传导阻滞 心室肌 室性早搏的反复机制(环行通路,单向阻滞,传导延缓)
33
触发活动 触发活动指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普肯耶纤维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
早期后除极示意图 A B C 自发动作电位 早期后电位 早期后电位引起4次触发活动 触发活动指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普肯耶纤维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 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抵达阈值,便可引起反复激动。--持续快速心律失常。 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高血钙及洋地黄中毒等。
34
二、分类: 根据早搏的起源分为: 房性过早搏 动 常见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少见 室性过早搏动 最常见
35
联律间期 coupling interval:
三、名词解释: 联律间期 coupling interval: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 P~P′或 R~R′)。 p p′ R R′
36
代偿间歇 compensatory pause:
指异位激动的起点与其后一个基本心律的起点之间的时间间期。( P′~P 或 R ′~ R) P′ P R′ R
37
完全性代偿间期: 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倍基本心动周期 ( R~R′)+( R′~R )= 2( R~R ) R R′ R R
38
不完全性代偿间期: 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倍基本心动周期 (P ~ P′ )+( P′~ P)< 2 ( P ~ P ) P
39
四、早搏的几种表现形式: 单源性早搏:早搏形态、联律间期相同 多源性早搏 插入性早搏:两个基本心动之间 偶发性早搏 频发性早搏
二联律:1个正常心搏+1个早搏 三联律:2个正常心搏+1个早搏 连续三次以上;
40
五、各型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一)、室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QRS前无P波或相关P波;
2.提早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3.有完全性代偿间期。
41
室性早搏波形改变原理
44
室性融合波:当来源不同的两个激动同时控制心室时,则出现室性融合波。其中一个激动常来自窦房结,另一个激动则必来自心室,其形态介于异位激动与窦性激动的QRS-T之间。
诊断条件: 1.同一导联中出现三种形态的QRS波群:一窦性;二室性;三是介于二者之间; 2.室性融合波出现的时间必须是两种QRS波群均应出现的时间。
46
二)、房性早搏: 2. P′~ R间期一般在0.12~0.20″; 3.QRS形态与窦性的QRS相同; 4.代偿间期不完全。
1.提前发生的P′波,与窦性P波不同; 2. P′~ R间期一般在0.12~0.20″; 3.QRS形态与窦性的QRS相同; 4.代偿间期不完全。
47
房性早搏
48
注:1. 较早的房早下传时,可能遇到房室 结处的相对不应期而出现传导延缓,表现 为P′~ R延长; 2
注:1.较早的房早下传时,可能遇到房室 结处的相对不应期而出现传导延缓,表现 为P′~ R延长; 2.过早的房早下传时,可能因房室结 处于有效不应期而被阻滞掉,形成房早未 下传(其后无QRS波群)。 3.较早的房早下传时,可由于束支的 不应期不同而形成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称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51
三)、交界性早搏: 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与窦性 的相同或相近,亦可因不同程度的心室内 差异性传导而畸形增宽;
2. P波为逆传型:PII、III、avF ;avR ; 1).逆P′在QRS之前时, P′~R﹤0.12″ 2).逆P′在QRS之后时,R~ P ′﹤0.20″ 3).逆P′与QRS重叠时, QRS前后无逆P′ 3.多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期。
52
交界性早搏
54
逸搏心律(escape rhythm): 当高位节律点因某种原因不能产生、发出冲动或冲动传出障碍时,作为一种保护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从而维持心脏搏动。 仅发生1个或2个时称为逸搏; 连续≥3个以上者称为逸搏心律。 逸搏是一类被动性的异位激动。
55
分类: 房性逸搏 较少见,频率50-60次/分 交界性逸搏 最多见,频率40-60次/分 室性逸搏 其次,频率20-40次/分
56
逸搏与早搏的异同: 逸 搏 早 搏 机制 被动性 主动性 位置 出现在长间歇后 提前出现 图形 逸搏与早搏的一致(相同部位)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