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真经更在高考外 ——关于高考语文复习的认识与建议 江苏省天一中学 张春华 2014年10月31日
2
挖树的启示 斧头、锯子、绳子一应俱全:还有什么影响了挖树的效率? 挖树时,想到了挖坑的重要性吗? 挖一个大坑,找出主根在哪里
瞄准主根,集中用力砍; 给自己回旋的余地,不要作茧自缚; 只顾细根,忙坏了,筋疲力尽,发现主根,也没有了精力应对。 为了寻找树根,我们却忽略了挖一个足够大的坑。 ——聪明人善用笨方法:语文教学的“笨功夫”
3
她何以凭借一篇作文锁定高考? 第九届创新作文大赛已落下帷幕,我校勇力嘉同学收获了全省唯一的特等奖。在北京大学现场决赛是,又获得了一等奖,从而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她何以凭借一篇作文定高考! 她说:“我在写作中提到了‘信仰’。写作实是一种信仰,是良心的祷告。”阅读已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除了阅读经典文集外,更重要的是时代背景下更为广义的“阅读”。“阅读胡适先生的文集,不难发现,他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至关于牙刷的认识,都有着独特的思考。这点对我的写作具有很深的启迪之力。”这次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在本次写作中,“我全身心投入,在文中注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文字才能“接地气”,才能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这部分“阅读”的材料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我有一本随笔集――臆马奔腾――自己起的名字。关于生活的感受,阅读书籍后的思考,迸发的新奇的想法,我都一一记录在随笔中。写作是反省自我的最佳方式,而反省自我是“精神明亮”的重要标志。因而,写作很重要。
4
“天一式”的阅读——写札记。札记其实是一种财富。阅读应该是虔诚的,也应该是挑剔的。在做札记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注意文章的思想和语言,一方面思考文章的真谛所在,落笔点评之时,其实就是一种探究。因而,我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作业,更把它作为一生中的重要财富。当心灵过载的时候,翻开札记,看见句句箴言,点点灵光,就能荡涤复杂的心绪,还原生活的原初动力。在一定意义上,札记的质量关乎写作的质量。 天一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天一人”的阅读。身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周围同学都有着令人惊叹的思考。仅仅从一份美术作业就能看出他们身上的才气和灵气。因此,每个同学都成了一本有趣的书,总是拥有别人意想不到的“章节”。在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更能了解到各式各样的知识,这些都给了我眼界和思考。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的两大翅膀,在这样的环境下探究,更是一种砥砺思想的好方式。 写作是一种信仰,我会继续把它当做每天不变的心灵祷告。
5
——阅读强则语文强! 作文竞赛给语文教学的思考 天一中学近8年40多人次作文获得省级一等奖之上; 他们大多数上了北大、清华;
我们倡导的大语文变成了强语文。 一类名校语文强则强 ——阅读强则语文强!
6
腹有诗书气自华 江苏省天一中学 吴呈杰 高考语文我取得了141分的好成绩。很多人向我探讨语文的学习经验,其实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需要大量地做题,所谓的秘诀不过简单两个字:阅读。 阅读?它在一张语文综合卷中的作用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体现。语文试卷无处不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情怀,每个题型都着力考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作文更是阅读积累和思维品质的直接体现。 挑选书籍遵从两大原则。第一是对这方面知识有兴趣。我因为有沈从文笔下的乡土情结,就有意识地从这方面深入挖掘,以“中国乡村”为主题做了深度阅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梁鸿《中国在梁庄》、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何伟《江城》等。我还探讨外国文学中心灵故乡的意义,如毛姆《月亮和六便士》、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等。 第二是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虽是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措施,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我以写议论文为主,但由于思辨力不强,文采有余,深度不足。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读了很多社评报评、文学评论、哲学书籍等。比如史铁生《病隙碎笔》、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崔卫平《思想与乡愁》,它们带领我走进更为广博更为深邃的思想殿堂,使我品味那些闪光语言下对生死、对存在、对命运的思考。所以,在能够清晰剖析自己的前提下,也要懂得针对自我不足想方设法地“掩盖”。
7
当然,同阅读密不可分的是摘抄。我的摘抄是全校闻名的,高中三年积累了近五十万字。课余时间我的主要时间都是用于阅读上,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品味并及时摘录到摘抄本上,在它旁边写好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将别人的思想、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这样一个内化过程恰恰是语文学习的精髓。 阅读不应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兴起之举,而应该沉淀为一种不能割舍的生活习惯。高考前一天,我仍在阅读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不是功利地为高考背素材,在高考中我也并没有用到这些东西,它主要是让我保持文科思维的活跃。面对试卷时,能更及时、精准地于脑海中搜索答案。 阅读的作用并不仅仅体现在对语文学习的帮助上,它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梁文道所言:读书到最后,是让我们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8
天一学子作文大赛部分获奖情况 第13届“苏教国际杯” 作文一等奖:勇力嘉 邬真弘 朱楠 王韵文
第12届“江作文大赛一等奖: 张倚玮 朱旻晖 陆迪 董嘉绮 第12届“苏教国际杯” 作文特等奖:王博文(省第二名)都姝含 一等奖:武峪 吴诗卉 姚佳慧 第10届“苏教国际杯” 一等奖:凌晨 梁雅 陈渊 余佳韵 王博文 第9届“苏教国际杯” 作文一等奖:洪欣格蒋宁殷丽媛 第8届“江苏教院附中杯” 作文一等奖:华恬悦 第10届“镇中杯” 作文特等奖:朱紫云(第二名)一等奖:陈茜缘 第6届“镇中杯” 作文特等奖:许贇(省第八名)一等奖:陈文蕾 第4届“兴中杯” 作文一等奖:黄莉(省第一名) 第11届“新语文学习杯” 作文一等奖:孙张任家辉 第10届“中学生与社会” 作文一等奖:包云帆二等奖:余佳韵 第9届“中学生与社会” 作文一等奖:陈奇彤陈燕红 第5届创新作文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钱婷二等奖:翁倩骞 第9届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勇力嘉 孙哲璇 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陆楚雅
9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嘉定元年,八十四岁的陆游闲居山阴。秋天时候,写《示子通》勉励小儿子: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左手语基,右手写作 ——阅读,语文学习的“核按钮”
10
高考!高考! 高考无可回避,也无须回避: 当下,有比高考更加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吗? 当下,有比高考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吗?
很多人都说高考独木桥险象环生,我们也不能忘记:没有人说高考失利就注定此生无法成才! 陈玉琨: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11
理直气壮研究高考 高考既然不可回避,无可取代,那就理直气壮地谈高考。 正视现实,叩问分数是怎么来呢?除了分数,我们还给了学生什么?
研究能为高考助一臂之力! 研读考试说明:考什么、讲什么、练什么 研读近五年高考题、近三年全国题:共性与趋势,频考点、创新点、典型与变式、阅卷细则变化、命题核心素质等明确讲与练的重点与规范; 研究模拟考试:学情与考情、寻找学生的薄弱点和增长点、讲与练的重点、研究学生的达成度和提升空间… 高考需要体力,但是不能只靠拼体力,高考更需要智力,更需要“走心”的教育。
12
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 天一中学语文教学“三三三”工程: 1.科学统筹:高考是三年一体化的过程,非高三一年的结果;
2.科学分类:三分之一阅读、三分之一作文、三分之一语基; 3. 作文分段:高一记叙文、高二议论文、高三个性文。 高考是综合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决非刷题的结果; 高考是一种成长——教材内容从知到透(省悟力)——学习方法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内驱力)——精神状态(精气神)——赢得起还要输得起(耐挫力)
13
三年一体化举例: 1.高一记叙文14篇100篇同伴范文, 2.文言基础(翻译与解词):文言文助读每周一测
3.病句及错别字等语基。阅读小说为主、精泛读250万字; 4.高二议论文14篇100篇同伴范文,诗歌鉴赏,新材料作文,成语、语音、语用基础题型,精泛读200万字; 5.高二人物、事件视频阅读 6.高三升格作文,散文阅读、语用新题型,精泛读150万字,一、二轮复习 7.高考攻坚战:读写一体化
14
语文高考成绩连年优秀: 致力于“大语文”氛围的建设,倡导“文化浸润”的学习理念,致力于学生的自主阅读,优化 “大语文”环境。 自主阅读落到实处:摘抄成为写作的酵母和思想的财富,演讲成为三年的习惯和关注社会的平台,购书读书成为课外学习任务。 分工合作,活动丰富,计划与目标落到实处。
15
给学生种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 阅读序列化、特色化、深度化,并建立以“以读促写,读写互动”为指导思想的读写体系。
多维度阅读: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必读与选读结合、精研和博览结合、经典和时尚结合、文字与视频结合。 当别人开始做题的时候,我们在读书;当别人继续做题的时候,我们继续在读书;当别人还在做题的时候,我们一边做题一边读书。
16
给学生创设泛阅读的环境: 精美的“校园橱窗”
17
把校园橱窗做成阅读精品
18
精致的《天一人》报
19
校园新华书店
20
全天开放的图书馆、阅览室
21
雷打不动的每周一次阅览课
22
精美的阅读札记
23
蓓蕾文学社刊物 每幢楼下的“悦读书屋”
24
团队才有战斗力:各有所长、各司其职 ——轻负担、高质量、高水平 高考:组长陈远贵、资深教师张坤、陆亦清等 备课组长:王同猛、沈 奇、王明德等
备课组长:王同猛、沈 奇、王明德等 大学先修和选修课程:唐 缨、顾春勇等 文科加试:张朝霞、裴伟蕾、魏 芳、张 玲等; 文学社建设:孙海荣、黄伟、刘新林、童可等; 阅读指导:胡正良、虞敏燕、茆红慧、相 婷、何叶平等; 文言文:赵缈缈、叶 环、吕 超、张烨、李艳超等; 作文指导:陆锋磊、过新艳、穆军、沈光华、王 莉等 测验资料:卫晓燕、白金义、钱 娣、王红芳等 ——轻负担、高质量、高水平
25
高考差异在哪里? 不是“想”本身的差异,而是“想”到多深多远的差异; 不是“做”的差异,而是”做“得实不实的差异;
不是教得“全”的差异,而在教得“透”的差异; 不在教师“教”的差异,而在学生“学”的差异; 什么叫落实?目标、过程、方法、细节、效果高度统一。 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落实的程度。
27
细微的差距→巨大的落差 ——正确预判形势 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看得见的差异很小,一旦看得见又很大;
阅读是语文的核心(阅读占比例高、作文与阅读相关度高); 读什么?怎么读? 精读一本书,精研一个人;摘抄点评、内化。
28
做一个清晰的高考人 1.清晰教学目标:基于学习需要、学生需要、考试需要;
2.清晰学生个体情况:优中差学生的问题在哪里?提升点在哪里?(备课记录学生个体情况); 3.清晰教学策略:知识生成程序、问题解决方法、师生互动过程、媒体介入时机; 4.清晰教学评价:课堂检测、及时反馈、重点激励、逐个达标 5. 引导学生清晰志向、目标、内容、方法、心态… 洋思经验值得高三学习(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狙击手“点杀”式
29
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六注重 1.注重情感渗透:课堂是一场师生轰轰烈烈的恋爱; 2.注重精编讲义:紧扣说明,吃透学情
3.注重生长思维:高考不是讲题,而是激活思维,学会固中求变,主动迁移; 4.注重提优补短:针对性、个性化辅导; 5.注重讲、练、悟三结合。给学生说的机会、练的时间,悟的平台。大信息量、大参与量、大思维量; 6.课堂三活跃:氛围活跃、思维活跃、题型活跃。
30
课堂“生长”的策略 1.以温暖的方式生长 2.以扎实的方式生长 3.以互动的方式生长 4.以激励的方式生长
高情感投入、高质量思维、高层次体验 积极主动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参与
31
高三课堂最突出的问题:教学情况调查反馈 1.无激情:温吞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上课铃响了,我看见一颗安眠药走了进来。
2.单调性:教学方式单一、语言表达枯燥、设计环节单调、课堂缺少挑战、课堂管理缺失; ——只有一个腔调,只有一种方式。 3.漂移式:口若悬河,不着边际,缺少操作性; ——我讲到哪儿了?脚踩西瓜皮,讲到哪里是哪里。 4.虎头蛇尾:“由于时间关系,课后请同学们自己看”。 ——重要的课堂上都没有讲,能指望课后吗? 指望课后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彻底改变满堂灌 5.“展示”课:教学演绎成题目、讲义、ppt、知识点的“展示”,而非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6.面面俱到:考纲吃不准,学情吃不准,重点不突出,杂乱陈。
32
没有教学整体设计,没有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没有设计带动学生思维的问题,课堂没有明确的训练,有训练没有及时反馈,缺少提纲挈领的归纳。
——增强课堂预设以及有效性 教学形式多样化 自主选择 独立思考 提问质疑 探究发现 自由表达、动手实践 相互合作、归纳总结、展示才干
33
高考要善于协调: 阶段上协调好与高一、高二的关系; 内容上协调好语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方法上协调好讲、练、悟的关系;
技巧上协调好知与用的关系; 题目训练协调好典型与非典型的关系(典型性体现在哪里)
34
——忽略不变,追求变,是本末倒置 信息选择注意旧题和新题的关系(立足旧题,深挖旧题的语文本质,关注新题,探寻新题中的旧题因素)。
过渡是“温水煮青蛙式”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变化很微妙,一方面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新题上,另一方面要研究新题往往是新瓶装旧酒,核心素养考查是语文的,是稳定的。 (语用题:审题、思维、表达) 建议多研究上海卷、浙江卷(题型和内容都有参考价值) 研究试卷不是显性的题型变化,而是内在知识和能力点的变化(其实基本上是不变的) ——忽略不变,追求变,是本末倒置
35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36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37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38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39
2015年会怎么考?今后怎么考? 没有考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标点,考的全不是复习的内容,三年语文课不是白学了吗?这还叫语文试题吗?
以上五几题其实都是陈题。也许是回归,也是叫创新。 2015年会怎么考?今后怎么考? 围绕考卷而教就会掉入陷阱。 回想2011年高考,近20分的题目考查了“思路”“思维”“思辨”,连作文都是四边形很强的“拒绝平庸”,高考分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全省师生大跌眼镜!——不适应! 专家说:字音、字形等坚决不考,是否真的如此操作? 如果考了,不可以解释吗? (考纲上写得清清楚楚,是教师自己在赌博,在玩火!)
40
现代文阅读(20分)安娜之死 考试结束,不少考生说:语文白做了那么多题!可能比安娜死得还惨。果真如此吗?
1.虽然是长篇节选文本,形式新颖,但是考查的核心还是阅读素养,题目似有变化,但是“根基”未变,仍是内容理解概括、特点、作用等理解、概括; (12)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 【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心理变化的体悟。其实也是考查考生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梳理得仔细认真,此题就不难作答; 【评点】立足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是常规题目,这在平时也是常练的,很切合中学生的实际。并不算是新题。 (13)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解析】审好题是关键:“特点”是“描写的特点”,而不是“周围人的特点”;“作用”既可理角为描写的作用,也可是周围人的作用。 【评点】描写的“特点”考生很可能答成什么样的描写如“侧面描写”或“衬托”,可能还会答到“主观感受等;描写的“作用”,没读过这部小说,缺少整体感知,答题比较困难。
41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反思: 1.命题形式有规律可循吗?几个材料还是一个材料? 2.评分标准是否在变化? (文体意识?立意角度?素材使用?) 3.专家好恶如何引导作文走向? (伪散文?生活味?真实性?思辨性) ——作文训练该追求什么? 专家还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
42
看他七十二变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 2014年高考, “变”“化”很明显。
江苏高考“稳中求变”, “变中求稳”。选择题变多,文言文由传记变成散文且难度变大,作文的审题变窄等。 高考命题组领导说,变化才只是开始,现在要和2017年的语文高考接轨。所以2015届语文的复习可能要围绕“变”字做足工作。摸清“变”的方向,以及“变”的本质、呈现形式,灵活教学。 万变都是不离其宗,管他七十二变! ——变与不变,全在自己对语文核心素养的领悟。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
43
勤奋是大智慧 ——沉浸的疯狂(年级主任语) 静一静:良好的心态是前提(模拟考试不是用来决定胜负的)
想一想:学什么?怎么学?内容与方法完美结合 理一理:辨析主次,标准重点,缺啥补啥 拼一拼:不拼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沉浸的疯狂(年级主任语) 让我们的激情与技能相结合,使我们有能力在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中创造价值,劳动是可以换来幸福的。——富兰克林 罗斯福
44
吴呈杰:梦想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伟大,那就是理想。(雨果)
初三时我曾在周记中写道:“9月,我一定会坐在天一的教室,那里,是我该去的地方!” 每个人都会做梦,毛姆曾把一个陌生但却“给人强烈的吸引”的地方称作人的“心灵故乡”,如此说来,北大便是我的心灵故乡。在父辈们充满敬仰的描述中,在两度前往北大参观的浮光掠影中,在参与北大先修课程的学习中,我越来越惊异于我和北大的共同之处,倾心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学风。甚至,我还以此为蓝本创作了短篇小说《北京,北京》并发表在《萌芽》杂志。 2014年高考430分
45
诺贝尔科学家博伊特勒的成长经历 兴趣 父亲 责任 问题 坚持 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布鲁斯·博伊特勒在天一中学演讲
46
学校清卫工的获奖感言: 高考不过如此!
47
十年寒窗,岂靠一朝一夕 金榜题名,必然厚积薄发
感谢聆听 请多批评 47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