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樂府、樂府詩
2
一、「樂府」與「樂府詩」 1. 樂府詩:樂府採集的詩歌 2. 樂府: 名稱來源:樂府宮 秦代----掌 「祭典」、「禮制」
名稱來源:樂府宮 秦代----掌 「祭典」、「禮制」 原為官署:樂府宮署 漢武帝(定「郊祀」之禮,建立「樂府」之官署,以「協律都尉 李延年」為主管。) 樂府的職責:審音度曲之機關,其職責乃在採集文人詩辭及民間歌謠(延續詩經傳統),「被之管弦以入樂」。
3
演變:官署詩體名稱 A. 魏晉以後,始稱由樂府採集,可演唱的詩歌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B. 後人將「魏晉至唐代間,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仿樂府古題的作品(新樂府運動)」統稱為樂府詩。 C. 廣義而言,凡是合於聲樂的詩、詞、曲皆可稱「樂府」。如蘇軾詞集為「東坡樂府」、張可久取集為「小山樂府」。
4
貳、樂府詩的「流變」 一、產生於兩漢:由樂府采詩為濫觴。 二、發達於南北朝:仿樂府舊題與形式的大量的創作
三、沒落於隋唐:缺乏形式與內容的突破 四、變調於中唐----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
5
参、樂府詩的「特色」 一、標題:歌、行、弄、吟、唱、辭、怨、曲、謠、調、引、操......。(樂府詩又稱「歌行體」)例如:長干行、琵琶行、短歌行、遊子吟、渭城曲、長恨歌、春閨怨、子夜秋歌.... 二、每句字數不限,句法參差、可長可短 ;通篇句數亦不設限。(以五言較為凸出,漢代樂府中尚未有純粹的七言。) 三、用韻平仄皆可,偶數句必須押韻,可以換韻。 四、無須調平仄。 五、無須對仗。 六、多入樂,可歌可誦。(以歌(曲調)為主,「辭 」視歌而變化) 七、多民間作品,少數為士大夫所作。
6
肆、重要的「樂府詩總集」 一、昭明文選:南朝 梁 昭明太子 蕭統 主編,凡六十卷。選錄秦漢至齊梁的詩、賦、文、書、論等,為第一本文學總集。
一、昭明文選:南朝 梁 昭明太子 蕭統 主編,凡六十卷。選錄秦漢至齊梁的詩、賦、文、書、論等,為第一本文學總集。 二、玉臺新詠:南朝 徐陵。所選自漢至梁之詩,梁簡文帝為太子時,好作豔詩,晚年欲取綺羅脂粉之詞,合於溫柔敦厚之風者,後乃以纖豔之詩為「玉臺體」
7
三、樂府詩集:宋、郭茂倩編,上起唐虞、下至五代,總括歷代之樂府詩,分為十二類。
1 、郊廟歌辭:祭祀時使用。2、燕射歌辭:朝廷饗宴食用。3、鼓吹曲辭:原為軍樂用後常用於朝會。4、橫吹歌辭:軍樂用。5、相和歌辭:原為漢代街陌謠曲後成為和俗樂主要部分。6、清商曲辭:東晉南朝流行的新聲歌辭。7、舞曲歌辭:舞曲用。8、琴曲歌辭:琴曲用。9、雜曲歌辭:上述諸曲之外皆是。10、近代曲辭:隨唐時的雜曲歌辭。11、雜曲謠辭:歷代歌謠諺語等。12、新樂府辭、唐代詩人的新樂府詩。
8
伍、「樂府詩」與「古體詩」之比較 詩體 樂府詩 古體詩 起源 漢武帝成立樂府官署,經樂府署採集保存之詩歌,稱為樂府詩。
兩漢已有古詩,然古詩之名實始於唐,為有別於〔近體詩〕。 作者 多為「民間」所作(俗) 多為「士大夫」作(雅) 音樂 入樂,可歌 不入樂,徒誦不歌 發展 多記功「敘事」,反映時代,貴「遒勁」。 多「言情」,溫柔敦厚,尚「溫雅」。
9
詩體 樂府詩 古體詩 句法 句式自由,多長短句,亦有句法整齊者。 句式嚴整,多五、七言,少六、雜言。 格律相同之處 句數不限,字數亦不限。 平仄不分,對仗不須。 只求韻諧(寬),可以換韻。 發展 創始於兩漢,成熟於魏晉,衰頹於南北朝,復古於唐宋(新樂府運動)。 產生於兩漢,發達於魏晉,衰落於唐宋。
10
陸、漢代樂府民歌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是命文人寫作歌功頌德的詩,配上樂譜,以供演唱。由於『樂府』是採詩來配樂的機構,所以後人採之詩名曰『樂府』,也有稱為『樂府詩』『樂府民歌』的,於是『樂府』便由官署之名變成了詩體名稱。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當時收集到的樂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地區遍及黃河、長江流域,由於西漢哀帝時,曾下令『罷樂府』,多數民歌已散失。現存者共四十多首,多數是東漢時期收集的。『樂府民歌』廣泛而深刻地反映兩漢人民的苦難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思想內容可歸納為四點:
11
一、反對戰爭和徭役的歌 二、反映貧困和漂泊的歌 三、揭露上層統治者的歌 四、反映愛情堅貞和家庭悲劇的歌
代表作是《戰南城》,寫一場激戰之後戰場上荒涼恐怖的景象。 二、反映貧困和漂泊的歌 在貧富對立的社會中,城市農村有無數貧困的人,或淪為奴隸,或離鄉謀食,樂府民歌均有反映,《東門行》、《婦病行》、《孤兒行》便是代表作。 三、揭露上層統治者的歌 代表作是《陌上桑》,敘述某太守侮弄一個採桑女子遭受嚴詞斥責的故事。 四、反映愛情堅貞和家庭悲劇的歌 代表作如《上邪》,是一個女子對所愛者呼天為誓,先後以五件事發誓,說明自己永不變心的愛。
12
柒、新樂府運動 一、時間:中唐時期。 二、人物:由白居易、元稹所倡導。 三、內容:以創作新題樂府詩為中心的改革運動。
四、原因: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擅政、賦稅繁重(見「柳宗元 捕蛇者說」),有志之士,希望透過改良政治以使王室中興,因此有韓柳的古文運動、元白的新樂府運動。 五、新樂府:為樂府新題之簡稱,與樂府舊題相對稱。指唐人自立新題而作的樂府詩。
13
六、文學主張: 1. (文人詩)不合樂,只能誦。 2. 內容側重寫實,以反映社會問題為主。 3.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詩歌要能「上以補察時政,下以洩導人情」,「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聞。」白居易以諷喻詩改革時政之舉,使他「始得名於文章,終得罪於文章」,得罪權貴,以致遭貶江州司馬。故白居易之詩力求〔老嫗能解〕,為中唐社會寫實派代表。
14
捌、樂府詩的佳作 一、漢樂府---古樂府 1. 飲馬長城窟行:為漢代古樂府,屬相和歌詞。
2. 孔雀東南飛:為漢代樂府詩,屬雜曲歌辭,為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 二、魏晉樂府 1. 短歌行:為曹操所作,四言樂府詩。詩中一方面感嘆人事無常,借酒澆憂,一方面強調壯士愛國的情操。 三、南朝樂府 四、北朝樂府:木蘭辭 六、唐---新樂府:1.長干行:為李百仿樂府舊題而作,屬雜曲歌辭。2.琵琶行 七、宋---新樂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