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体操术语 学校体育系体操教研室 邸 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体操术语 学校体育系体操教研室 邸 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体操术语 学校体育系体操教研室 邸 枫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体操术语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体操基本术语 一、身体部位对器械关系的术语 二、握器械方法(简称握法)的术语
三、动作方向的术语 四、动作相互关系的术语 五、徒手动作的术语 六、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术语 第三节: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的构成与记写 一、 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的构成 二、 记写体操动作名称术语和运用时的几点要求 三、记写徒手体操术语的要求 四、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的记写方法

3 第一节体操术语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一、概念 术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体操术语主要是指说明体操动作的专项用语。 二、意义
在体操实践中,正确地运用体操术语,对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开展体操竞赛、普及与提高体操运动、总结交流经验、促进体操科学研究以及发展体操理论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三、基本要求 体操术语不是对体操动作过程的全部“描述”,而是确切地说明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名称。因此,对体操术语有下列三个基本要求: 1)正确:要确切地说明动作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2)简练:语言要简明。 3)易懂:要通俗易理解。

4 第二节体操基本术语 体操内容丰富,动作繁多,体操基本术语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和概括性的术语。说明基本术语之前,应先明确器械轴和人体运动轴。
器械轴,是指器械最长的工作部分,如单杠轴是指沿杠的直线;吊环轴是指通过握点假设的连线。 人体运动轴,有纵轴、横轴、前后轴。 1)纵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人体围绕纵轴可进行各种转体运动。 2)横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通过两肩的连线叫肩轴。人通过横轴可进行各种前(后)的滚翻和空翻等。 3)前后轴: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人体围绕前后轴可做向左(右)侧手翻和侧空翻等。 一、身体部位对器械关系的术语 (一)前:胸向器械的姿势。 (二)后:背向器械的姿势。 (三)左、右:肩侧对器械的姿势。左右不是固定的,是依照人与器械的位置而决定的。

5 (四)正:肩轴与器械平行的姿势。如前正立;后正立;左(右)正立;内正立。
(五)侧:肩轴与器械垂直的姿势。如前侧立;后侧立;左(右)侧立;内侧立。 (六)远、近:指身体与器械的距离。如在与双杠成正立时,靠近身体的一杠为近杠;远离的一杠为远杠。 (七)内、外:指人与双杠、高低杠之间的关系。如人在两杠中间,叫做“杠内”;在两杠外面叫做“杠外”。 (八)纵、横:器械轴与助跑方向一致时叫“纵”。器械轴与助跑方向成垂直时叫“横”。 二、握器械方法(简称握法)的术语 (一)正握:两手大拇指相对握器械,距离与肩同宽。 (二)反握:两臂外旋,两手大拇指向外握器械,距离与肩同宽。 (三)翻握(扭臂握):两臂旋内,两手大拇指翻向外握器械。 (四)正反握:一手正握,另一手反握器械。 (五)交叉握:两臂交叉握器械。 (六)反翻握:握杠时,一手反握,另一手翻握。 (七)深握:握器械时靠近手掌的根部腕关节处。通常在吊环上使用。

6 (八)从内握:两手从两杠的内侧握杠,手背相对。
(九)从外握:两手从两杠的外侧握杠,手背相对。 (十)全握(钩握):两手五指在一边握杠。通常在高低杠上使用。 三、动作方向术语 动作方向主要是指身体各部位运动的方向。运动方向一般根据人体直立时基本方位来确定。 (一)向前:开始做动作时胸部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向前”是指背对的方向。 (二)向后:开始做动作时背部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向后”是指胸部所对的方向。 (三)内侧:指身体侧面向着做动作的方向。必须指明左(右)侧。 (四)向上:开始做动作时头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向上”是指足所对的方向。 (五)向下:开始做动作时脚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向下”是指头所对的方向。 (六)同侧:动作开始的方向与 做动作的上肢或下肢方向相同。 (七)异侧:动作开始的方向与 做动作的上肢或下肢方向相反。

7 (八)向内:两臂相对向异侧移动的方向。 (九)向外:两臂相对向同侧移动的方向 四、动作相互关系的术语 (一)同时:四肢动作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或把两个单独动作必须做成一个完整动作时,用“同时”来表示。 (二)依次:在单个动作中,四肢动作有先后时用“依次”来表示。 (三)接:两个单独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字把他们连接起来。 (四)成:指动作做完后的结束姿势,一般用“成”来表示。 (五)经:指动作过程中的瞬时姿势或要求,一般用“经”来表示。 五、徒手动作的术语 (一)屈:指关节的弯曲或关节角度的缩小。 (二)伸:指关节角度的扩展或伸直。 (三)举:一般是指臂和腿由低向高的举起。 但活动范围不超过180°, 1、基本方向的举: (1)两臂前举: (2)两臂侧举: (3)两臂上举:

8 (4)两臂后举:两臂伸直向后举起至极限,两手与肩同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2、中间方向的举: (1)两臂侧上举:两臂伸直经前至侧上方举起,位于上举与侧举之间45°,掌心相对。 (2)两臂侧下举:两臂伸直经前至侧上方举起,位于上举与前举之间45°,两手与肩同宽,掌心相对。 (3)两臂前下举:两臂伸直经前至前下方举起,与前举成45°,两手与肩同宽,掌心相对。 (4)两臂侧下举:两臂伸直经侧至侧下方举起,与侧举成45°,两手与肩同宽,掌心向下。 (四)绕:指移动范围在180°以上、360°以下的弧形动作。 (五)绕环:指移动范围在360°或360°以上的弧形动作。 (六)立:指“立正”姿势。除“立正”姿势外, 其他站立要加以说明。 如两脚开立、脚尖立、跪立等。 (七)蹲:指两膝并拢同时屈膝的一种姿势。 1、全蹲:蹲时大腿与小腿接触。 2、半蹲:蹲时大腿与小腿接近90°

9 (八)撑:指两手支撑在地面的姿势。 1、俯撑:手和脚撑地,身体和两臂伸直,胸部向地面的姿势。 2、仰撑:手和脚撑地,身体和两臂伸直,背向地面的姿势。 3、侧撑:一手和脚侧撑地,另一臂靠体侧,身体和支撑臂伸直、侧向地面的姿势。侧撑时必须指明左(右)侧。 4、蹲撑:下蹲,两膝并拢,两手撑地的姿势。 5、跪撑:两手、膝撑地,上体与地面平行,两臂、大腿与支撑面成垂直。若还有其他姿势应加以说明,如左膝跪撑,右腿后举。 (九)弓步:一腿向任何方向迈出一大步,同时膝关节弯曲成90°左右;另一腿伸直,全脚掌着地,上体与地面成垂直。按照动作的方向有侧弓步、前弓步、后弓步等。 (十)劈腿:两腿最大限度地分开,一腿与另一腿成一直线触及支撑面。有前后劈腿(纵劈腿)(必须指明哪条腿在前);左右劈腿(横劈腿);半劈腿(一腿弯曲、另一腿伸直)。 (十一)桥:指身体背向支撑面,两手与脚支撑最大限度地挺身成弓形的姿势。如还有其它姿势应加以说明。 (十二)平衡:用手、脚和身体某一部分支撑在地面上,身体保持一定的静止姿势。如: 1、俯平衡(燕式平衡):一腿站立,上体前倾至水平部位,另一腿后举至极限,同时两臂侧举。必须指明哪腿站立。

10 2、侧平衡:一腿站立,上体侧倒至水平部位,另一腿侧举,同时举腿的同侧臂上举,另一臂在背后。必须指明哪腿站立。
3、仰平衡:一腿站立,上体后倒至水平部位,另一腿前举;同时两臂侧上举。必须指明哪腿站立。 (十三)倾:指身体与地面形成一定角度。 (十四)振:指臂和躯干做加速的弹性摆动。 (十五)踢:指单腿做用力加速摆的动作。如前踢腿、侧踢腿、后踢腿等。 (十六)坐:指臀部或大腿着地的姿势。如直角坐、分腿坐等。 (十七)卧:身体躺在地面上的姿势。 1、仰卧:胸部向上,两臂靠体侧、身体伸直的躺在地面的姿势。 2、俯卧:身体伸直,两臂靠体侧、胸部着地的卧。 (十八)波浪形动作:指身体某部分邻近的关节按顺序做柔和屈伸的动作。如臂波浪、身体前波浪和跪立波浪等。 六、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述语 (一)悬垂:是手握器械时身体其它部分接触器械或地面,但肩轴低于器械轴的一种姿势。 1、单纯悬垂:只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多半是用腿)来做的悬垂。在器械上悬垂时,没有说明握法及身体姿势等,就意味着两臂伸直,正握器械,两手同肩宽,两腿并拢伸直,身体伸直自然下垂。如单杠悬垂。所有不同于上述要求的,都应加以说明。如倒悬垂、直角悬垂等。

11 2、混合支撑:除手握器械外,身体其它部位也接触器械或地面。如单杠单挂膝悬垂等。
(二)支撑:手、臂或身体其它部位撑器械(地面),但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一种姿势。 1、单纯支撑:只用手或只用身体某部分支撑器械或地面。如吊环十字支撑;双杠手倒立等。 在器械上支撑时,没有说明握法和身体姿势等,就意味着两臂伸直,正握器械,两腿并拢伸直,身体是直的。如单杠支撑。所有不同于上述的要求都应加说明。 2、混合支撑:用手与身体其它部分支撑器械或地面。如双杠分腿坐;单杠屈体立撑。 (三)摆动:在悬垂或支撑中多半以握点或肩关节为轴,身体向前后或左右做钟摆式动作。 (四)摆荡:身体和器械(吊环)一同摆动的动作。有前荡、后荡、侧荡等。 (五)回环: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连线做的圆周的旋转动作,即由支撑经悬垂再回道支撑的翻转动作。从方向上有前、后、侧等。从动作形式上可做团身、屈体、挺身、挂膝,骑撑等回环动作。 (六)转体: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七)倒立:在支撑中,头向下,脚向上的一种垂直姿势。如手倒立、头手倒

12 肩倒立、肩肘倒立、单臂倒立等。 (八)转肩:肩关节特殊的旋转动作,可做旋前或旋后的动作。如吊环向前、向后转肩(低于器械轴和高于器械轴)等。 (九)弧形:在摆动动作中,主要依靠髋关节的屈伸使身体重心沿着抛物线轨迹运动的动作。 (十)振浪:利用身体急速屈伸(甩腿或踢腿)加快摆动和回环速度,被用在高难度动作的开始。 (十一)极点:摆动到前、后、左 、右的最高点。 (十二)腾越:整个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的动作。如跳马分腿腾越、单杠直角腾越及现代的高难度腾越动作。 (十三)绷杠:在支撑中,利用身体的急速屈伸并借助杠子的反弹力,使身体腾起的动作。 (十四)腹弹:高杠悬垂前摆贴低杠后,利用身体的急速屈伸,并借助杠子的反弹力做后摆的动作。可连接空翻、腾越等动作。 (十五)下:指在器械上由高部位落至低部位以及落至地面的动作。 1、倒下:指肩部自上而下的弧形动作。使练习者由支撑转为悬垂或由较高的支撑转为较低的支撑。从方向上有向前和向后。如单杠由骑撑后倒接椅上;双杠由支撑后倒成挂臂撑;吊环直角支撑前倒成躯体悬垂。 2、落下:指肩部自上而下的垂直动作。使练习者由支撑转为悬垂;由较高的支撑转为较低的支撑以及由较高的悬垂转为较低的悬垂。如双杠由手倒立慢落下成肩倒立;单杠由屈臂悬垂落成直臂悬垂。

13 3、下法:按照技术的要求,从器械上主动离开直到落地的动作。如单杠孤行下、直体后空翻下等等。
(十六)上:指在器械上由低部位至高部位以及从地面上跳上器械成悬垂或支撑的动作。 上法:按照技术的要求,完成上器械的要求动作。如双杠悬垂摆动屈伸上;挂臂撑屈伸上等。 (十七)摆腿:主要指腿向前、后、左、右的钟摆式动作。 1、挥摆:指单腿向左或向右摆并还原的动作。如鞍马的左右挥摆。 2、摆越:指单腿(双腿)在器械上面或下面越过的动作。如鞍马单腿异侧摆越。 3、交叉:主要指两腿在器械上同时做相反方向的摆越动作。 (1)正交叉:指由骑撑开始后边腿向同侧方向做的交叉。 (2)反交叉:指由骑撑开始后边腿向异侧方向做的交叉。 (十八)全旋:单腿或双腿做一周或一周以上的绕旋式动作。如鞍马单腿(双腿)全旋。 (十九)进:主要指鞍马从马端移到环上或环中的动作。如鞍马直角进至环上后撑等。 (二十)出:指从环上或环中移到马端的动作。如鞍马由环上直角出至环外后撑等。

14 (二十一)平移:指移位时,身体的横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动作。如鞍马环上全旋平移至环外后撑。
(二十二)纵向移位:指移位时,身体的横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动作。有纵向前(后)移位。 (二十三)滚翻:身体的某些部位依次支撑地面(器械)并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动作形式有团身、屈体和直体。如技巧屈体后滚翻,双杠挺身后滚翻等。 (二十四)手翻:用手或头、手支撑地面或器械经头部翻转的动作。如技巧屈体后手翻;跳马前手翻等。 (二十五)空翻:在腾空中,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动作形式有团身、屈体和直体。从方向上可做向前、后、侧等。 (二十六)空翻转体:把空翻和转体同时做成一个复合动作。 1、空翻一周同时转体,如团身后空翻同时转体360°或720°;直体后空翻同时转体720°或1080°等。 2、空翻两周同时转体(旋空翻),如直体后空翻同时转体360°屈体后空翻;直体后空翻团身后空翻同时转体360°;团身、屈体或直体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360°或720°等。

15 第三节: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的构成与记写 一、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的构成 体操动作名称术语,一般由下列几个因素构成:
(一)开始(预备)姿势:是指由什么姿势或动作开始的。如悬垂、支撑、站立、蹲撑、挂臂撑、等。 (二)动作方向: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分运动时所指向的空间位置。如向前、后、左、右、上、下、等。 (三)动作形式:是指做动作使身体或身体各部分运动的外部表现形式。如团身、屈体、直体、分腿等等。 (四)动作部位:是指身体哪一个部位做动作。如头、臂、腿等等。 (五)动作做法:是指做动作的方法。如用力慢做、摆动、回环、转体、弧形、屈伸、腾越等等。 (六)结束姿势:是指完成动作后的最后位置或部位、成什么姿势。

16 二、记写体操动作名称术语和运用 (一)开始姿势:在记写联合或成套动作时,要指明第一个动作的开始姿势。对下面动作的开始姿势,则不必指明,因为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后一个的开始姿势。 (二)在体操练习中,最常遇到的术语可省略。如双杠上”侧撑“术语统称为”支撑“或”撑“。 (三)动作做法:完成动作的速度与肌肉紧张程度,与平时相同的可省略,不同的要说明。如技巧中的手倒立就不必说明;如果做慢起倒立就必须说明做法。如直臂屈体慢起手倒立等。 (四)转体度数:一般可省略180°。如双杠支撑前摆转体180°成倒立,叫支撑前摆转体成倒立。一般都 要指明转体度数。 (五)词的顺序: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出现大量复合轴空翻转体动作和复杂的形式变化动作。。在单个动作中往往出现身体姿势有先后变化或翻转有先后的区别,为了正确地说明术语,必须根据身体姿势和翻转的先后顺序记写术语。如在技巧中先直体后空翻同时转体360°,后一周是团身后空翻,叫直体后空翻同时转体360°团身后空翻。 (六)破折号(——):在记写联合或成套动作时,每一个随后的单独动作,要用“—— ”的符号,使它和前一个动作隔开。

17 三、记写徒手体操术语的要求 (一)记写动作路线的要求 当上肢或下肢所经过的路线短时,可省略路线的术语。如两臂向外经侧成侧平举,应写成“两臂侧举”。如所经过的路线长,则必须说明所经过的路线。如由立正姿势,两臂向外绕环至侧举或两臂经前至侧平举等。 (二)记写动作方向的要求 确定上肢动作方向,是以开始运动的方向而定。如由立正或两臂上举姿势开始,向前(后)方向的绕或绕环,叫向前(后)绕或绕环。向外(内)方向的绕或绕环,叫向外(内)绕或绕环。由侧举和前举姿势开始,向下(上)方向的绕或绕环,叫向下(上)绕或绕环。 (三)记写每节操的要求 记写的顺序一般是先下肢后上肢,明确地指出动作的方向、路线和方法等。 记写时应指出下列内容: 1、开始姿势:如立正、分腿站立、直角坐、两臂上举等。 2、动作部位:如上肢、下肢、躯干等。 3、动作方向:如前、后、左、右、内、外等。 4、动作方法:如举腿、绕、绕环、踢腿、体前(后、侧)屈等。 5、结束姿势。

18 根据术语记写的要求,详细、准确地说明具体动作。一般用于编写体操比赛规定动作、测验动作、等级大纲。 (二)缩写法:
四、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的记写方法 (一)完整记写法: 根据术语记写的要求,详细、准确地说明具体动作。一般用于编写体操比赛规定动作、测验动作、等级大纲。 (二)缩写法: 只说明开始姿势和动作名称术语。一般用于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教案等。如由各种开始姿势做翻上。 (三)图解法: 用连续图说明动作。它的特点是直观,运用方便。一般用于编写教案。 第四节国内外常用体操动作术语简介 一、我国戏剧毯子功术语简介 我国戏剧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戏剧毯子功有它的独特训练方法和自己的名称术语。我国体操界训练自由体操时也采用一些毯子功术语。 1、手倒立——顶 2、头手倒立——头顶 3、侧手翻向内转体90°——踺子

19 4、后手翻——小翻 5、后空翻——出场 6、前空翻——前扑 7、侧空翻——聂子 8、直体后空翻——蛇腰 二、国际常用体操动作名称术语简介 国际体联决定,在国际上采用严格的术语记录法和形象地以人的姓名来命名的术语相结合的方法。在国际体操比赛中广泛采用人名和国家来命名的动作术语。这些名字来源于第一个在世界体操锦标赛或奥运会上完成这个动作的运动员的名字或该运动员所属国家的名字。 进入本世纪80年代,我国体操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在世界三大赛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以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也为国际体联正式承认。 1、反握后悬垂向前大回环——俄式大回环 2、向前大回环分腿前空翻在握杠成悬垂——叶戈尔空翻 3、向后大回环后空翻转体180°再握杠成悬垂——京格尔空翻 4、向后大回环前摆向后分腿腾越成悬垂——特卡切夫腾越 5、向后大回环前摆分腿前空翻成悬垂——肖瑞智空翻 6、跳马屈体前手翻——山下手翻 7、跳马侧手翻侧空翻转体270°——笠松跳

20 本章理论课结束! 8、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 °——楼云 9、吊环支撑后倒经后悬垂成支撑——李宁
10、鞍马正交叉转体90°经单环倒立落下成分腿撑——李宁 11、鞍马隔两环挺身大移位——童非 12、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倒立——李宁 作业: 1、体操术语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动作相互之间的术语有哪些? 3、器械体操和技巧术语都包括什么? 4、体操术语的记写方法有几种? 5、记写一节徒手操的基本要求。 本章理论课结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Download ppt "第二章体操术语 学校体育系体操教研室 邸 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