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區發展政策與實務
2
前言 不丹的幸福(GNH)的九大指標:心理幸福感、身體健康、時間使用(非工作時間的安排)、教育、文化多樣性與認受性、政府管理、社區活力、生態多樣性與認受性及生活水準。 臺灣的社區發展工作含括教育、文化、環境、人身安全、防災、健康、社會福利、經濟產業等8大面向,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社區福祉。 看見臺灣,看見社區,營造美麗宜居家園。
3
前言 社區發展是一種多目標、長遠性、綜合性的社會福利事業,目的在增進社區居民福利,進而建設安和融洽、團結互助的現代化社會。
推動社區發展,落實社會福利社區化,強化社區能量提升社區參與,建構永續發展的幸福社區 。 整合社區資源,培力社區自主力量,促進公民社會的實踐。
4
社區(Community) 指經鄉 (鎮、市、區) 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
-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指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內,就特定公共議題,並依一定程序確認,經由居民共識所認定之空間及社群範圍。 -社區營造條例草案
5
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指一種工作過程,人民以自己的努力,與政府當局聯合一致,以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把社區與整個國家的生活結為一體,使其對國家的進步克盡最大的貢獻。-聯合國
6
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社區發展應具之三種基本精神: 1.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居民自動自發參與社 區事務。 2.結合國家的相關資源,包括技術指導與經 費補助。 3.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為目的,包括經濟生活 、社會關係、文化環境等多元層面的改善。
7
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社區居民基於共同需要,循自動與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援、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各種綜合建設,以改進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政府推動社區發展工作,旨在結合民間資源,以建構現代化的社會。
8
社區發展的目標 1.激發居民的潛能。 2.加強對社區的歸屬感。 3.提升居民的社區意識。 4.培養相互關懷、照顧的美德。
5.改進社區關係,改變權力分配。 6.運用社區資源,滿足社區需要。 7.促進居民參與,改善生活素質。
9
臺灣推動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一、社區發展概念的萌芽(1950~1964)
1955年政府推動「基層民生建設」,以村里為單位,以改善農民生活為主;張鴻鈞先生建議政府以「社區發展」一詞取代當時的「基層民生建設」,並由社政單位主政,是台灣引進社區發展工作的開始。
10
臺灣推動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二、社區發展列入社會政策(1965~1967)
1965年行政院頒布「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將「社區發展」列為社會福利重要項目之一,並明定採用社區發展方式推動民生建設;其涵括:採社區發展方式啟發居民自動自治之精神,配合政府措施,改善居民生活,增進人民福利;設立社區福利中心,加強公共衛生及康樂設施,並鼓勵社區民眾以合作組織方式,辦理消費合作社及公用福利等事業。
11
臺灣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三、縣市頒行社區發展計畫(1968~1982) 1.臺灣省:1968年9月公布「臺灣省社區發展八年計畫」,協助社區居
1968年5月行政院頒布「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臺灣省及北高兩市分別訂定社區發展計畫,積極推動社區發展工作。 1.臺灣省:1968年9月公布「臺灣省社區發展八年計畫」,協助社區居 民組織社區發展理事會,開始推動社區各項建設。 2.臺北市:1967年成立社區發展委員會,1971年訂頒「社區發展四年 計畫」。 3.高雄市:1979年改制為直轄市,承襲省轄市方式賡續推動社區發展 工作。
12
臺灣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四、社區發展組織轉型為人民團體(1983~1991)
1983年4月行政院將「社區發展工作綱要」改為「社區發展工作綱領」,規定社區理事會的選舉方式,增加理事名額、任期及任務,並明定社區得設置社區發展基金。 1991年5月頒布「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社區發展協會社團化,具法人地位,可對外行文,登記財產,申請免稅。
13
臺灣推動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五、社區營造與福利社區化雙元發展(1994~1999) 1.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
1994年李登輝總統提出「社區意識就是生命共同體的意義」,10月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推動社區實質環境的改善工作。 2.社會福利社區化的推動: 1996年內政部制定「社會福利社區化實施要點」,結合社會福利體系與社區發展工作,有效照顧社區內老弱婦孺身障者及低收入戶之照顧。
14
臺灣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六、社區發展的整合工作(2000~) 1.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2002年
活化社區營造組織,整合社區營造資源,推動原住 民新部落運動、新客家運動,醫療照顧服務社區化。 2.社會福利政策綱領修正:2004年 整合社區各項資源推動社區家園永續發展,並推動 新部落社區營造工作。
15
臺灣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六、社區發展的整合工作(2000~) 3.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2005年
推動社區改造運動,透過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的全面提升,打造安居樂業的「健康社區」。 4.社會福利社區化旗艦競爭型計畫:2005年 強調整合永續以聯合社區發揮「母雞帶小雞」的陪伴及培力提升社區能力,落實福利社區化。
16
臺灣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從以上台灣社區發展的過程可知: 1.1965年政府頒布「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綱領」將「社
區發展」列入現階段社會福利七大項之一,為我國推動社 區發展之始。 2.1968年內政部訂頒「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為聯合國社區 發展概念的引入建立第一波制度移植期。 3.1991年社區組織改以人民團體型態運作,象徵臺灣民眾擺 脫移植,進入第二波社區發展的本土發展期。 4.2013年衛生福利部成立,面對全球化的挑戰,下一波的社 區發展何去何從,應是嚴肅的課題。
17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為增進有組織、有計畫的福利輸送,強化家庭及社區功能,結合社會福利體系與社區發展工作,整合社區內、外資源,建立社區福利服務網絡,以確保福利服務落實於基層,內政部1996年12月16日核定實施「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實施要點」。
18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的實施有五個要領: 一、選定福利社區:
省(市)、縣(市)政府原則以社區(或聯合鄰近社區)為核心,以生活共同圈之服務輸送可近性、社區居民參與性、福利資源完整性作為規劃福利社區之範圍,經勘定後實施。
19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的實施有五個要領: 二、確認福利需求:
指定專人協助社區訂定計畫,蒐集資料,了解民眾之問題及需求,掌握福利服務之現況,協調福利資源之運用,據以實施。
20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的實施有五個要領: 三、加強福利服務:
以社區現有之福利工作,繼續加強辦理,進而擴大福利工作項目,充實服務內涵,並結合社區內、外福利服務體系,建立社區服務網絡,提昇社區服務品質。
21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的實施有五個要領: 四、落實社區照顧:
推展社區福利機構小型化、社區化,並倡導福利機構開拓外展服務,促使資源有效利用。 五、配合國宅整建: 增設福利設施,便利各項福利設施之使用,達成福利可及性之功能。
22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 行政院101年1月9日修正核定 願景: 邁向公平、包容與正義的新社會 社會福利政策之主要內容 社會救助與津貼 社會保險 福利服務 健康與醫療照護 就業安全 居住正義與社區營造 福利社區化再出發
23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福利服務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福利服務 (一)政府對於國民因…等需求,應結合家庭與民間力量,提供適當的服務,以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 (六)政府與民間應協力營造有利於兒童與少年身心健全發展之環境。 (九)政府應結合民間協助兒童與少年建立自尊、培養社區歸屬感、熱愛生命、因應生活壓力、學習獨立自主、參與公共事務及發展潛能。
24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福利服務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福利服務 (十三)政府應結合民間倡導活躍老化,鼓勵老人社會參與,提供教育學習機會,提升生活調適能力,豐富高齡生活內涵。並強化代間交流,倡導家庭價值,鼓勵世代傳承,營造悅齡親老與世代融合社會。 (十四)政府照顧老人及身心障礙者應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主,機構式服務為輔。
25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居住正義與社區發展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居住正義與社區發展 (六)政府應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發展,活化社區組織,利用在地資源,營造活力自主永續的公民社會。 (七)政府應整合觀光旅遊、工商業、農漁業、文化產業、環境保護、城鄉發展、文化資產、教育、衛生、社會福利等資源推動社區家園永續發展。
26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居住正義與社區發展
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 一百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居住正義與社區發展 (八)政府應保存農村文化,改善農村生活、生產及生態環境。 (九)政府應結合原住民族部落文化與生態特色,推動新部落總體營造工程。
27
農村再生與社區發展 臺灣農村近幾年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普遍面臨人口外流、基礎建設不足、發展緩慢、生活環境特色逐漸流失,農村發展落後等課題,為提升農村生活與環境品質,行政院於2010年8月4日頒行「農村再生條例」,該條例係以現有農村為中心,由下而上的凝聚在地社區意識,並由農民共擬再生計畫,也容許異議與不同計畫提出,經由行政協調或多數決決定。建設完成之後,還要鼓勵社區訂定社區公約,由居民共同維護管理。本條例的施行預定十年編列1,500億元基金,執行農村再生計畫,改善4,000個農漁村,嘉惠60萬戶農漁民
28
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 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工作,2007年10月提出以「地方文化生活圈」區域發展的概念為出發,規劃「地方文化館」及「新故鄉社區營造」之雙核心計畫,冀由社區營造的擴大與深化,透過空間整理與地方人共同經營之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計畫內容:行政社造化、社區文化深耕、社區創新實驗。 每年約2億元經費,本計畫除偏重文化議題外,其工作內容與社區發展並無太大之歧異。
29
社區發展立法之現況 現階段社區發展工作僅賴法令位階不高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來推動,故社區發展工作的法制化自是當務之急。
1.內政部於100年補助賴兩陽、吳明儒2位教授進 行「社區發展法」的研擬。 2.本屆立法委員以93年間行政院版的社區營造 條例(草案)為藍本,提案制定「社區營造條 例」草案。
30
社區發展立法之現況 現階段社區發展工作僅賴法令位階不高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來推動,故社區發展工作的法制化自是當務之急。
3.衛生福利部成立後,本部配合組改,爰邀集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討論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之修正。 4.本部另將研訂行政院版的「社區發展法」,以肆應社會變遷及社區民眾需求,並期能再創社區發展工作的新紀元、新的里程碑。
31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採聯合多個社區共同提案,提高補助的額度(最 高補助150萬元),並發揮領航指標的功能。
‧目的:強化地方政府輔導社區的功能,鼓勵更多的創新方案,促進跨局處的溝通合作,以促進福利社區化業務的落實。 ‧特色:採聯合社區,發揮母雞帶小雞的陪伴與培力功能,資源共享,建立社區團體間的互信互助、合作分享平台。
32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旗艦計畫之操作模式:
‧服務內容強調「整合性、永續性」:打破以往各自為政的工作模式,採用聯合多個社區,促成不同業務單位的溝通,奠定社區工作永續經營之基礎。 ‧工作方法強調「協力化、培力化」: 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社區培力功能,提升社區「培」力及「陪」伴功能。 ‧服務精神強調「在地人關懷在地人、以在地人服 務在地人」,發揮社區關懷,落實福利深耕。
33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設置社區活動中心 :
一、設置社區活動中心 : 臺灣地區6,692個社區,已設有社區活動中心4,039所(101/12/31),提供社區發展協會召開會議、辦理地方性青少年、婦女及老人活動,並作為社區居民平日休憩聚會之場所。另協助社區發展協會充實社區活動中心設施設備,以加強社區活動中心之各種功能,使社區活動中心能對社區民眾提供有效且多功能用途的服務。
34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二、辦理精神倫理建設(社區意識凝聚)活動 :
二、辦理精神倫理建設(社區意識凝聚)活動 : 為凝聚社區居民意識,提升社區居民精神生活,由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辦理各種生活講座、社區刊物、兒童、青少年育樂休閒活動、婦女及老人健康活動、社區運動會、媽媽教室、民俗文化技藝活動、社區性福利服務等,以達成敦親睦鄰,促進社區居民互動的目標。
35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三、辦理社區守望相助:
透過社區居民共同的關注及付出參與,發揮我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傳統生活的理想,利用現代保全服務的提供或是傳統的街坊巡邏,強調「社區共同體」的概念,以促進社區居民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36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四、推動社區志願服務:
透過社區發展協會對社區內退休人員、家庭主婦、青年學生等未開發人力,鼓勵參與社區服務,利用個別餘暇加以組織、激發潛能,按照個人興趣與專長,以協助社區自助、自治,針對社區基本資料調查,青少年、兒童團隊組訓,鄰里活動推展,貧、病、孤、苦關懷訪問,社區環境整理,里鄰守望相助等活動,提供服務。
37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五、辦理社區發展工作評鑑:
本部為輔導社區發展協會健全組織,強化社區福利服務功能,積極建設社區,以增進居民福祉,並瞭解社區遭遇困難、執行缺失,俾據以檢討改進,訂頒「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評鑑實施要點」,據以辦理評鑑工作。自97年度起採分年、分南北區方式辦理。
38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五、辦理社區發展工作評鑑: 績效組社區與卓越組社區評鑑之差異: 績效組:社區本身之工作績效
卓越組:社區永續經營與陪伴社區 之成果和績效
39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六、辦理社區人才培育: 1.辦理社區發展業務研習班:
為宣導政府重要政策及加強地方政府辦理社區工作行政人員、社區發展協會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能,以健全社區組織的會務與財務管理,俾配合政府施政辦理各項福利服務計畫。
40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六、辦理社區人才培育: 2.辦理社區發展工作實務工作坊:
為增進社區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及交換工作經驗,藉由工作坊模式的訓練,激發社區工作者對所屬社區之實際工作想法,及進行相關工作主題發展之演練,加強經驗交流,以利社區發展工作的推動。
41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六、辦理社區人才培育: 3.辦理全國社區民俗育樂活動觀摩會:
為倡導社區傳統民俗文化藝術活動,讓社區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等積極參與各項民俗文化活動,以落實社區文化建設工作,期使我中華固有民俗文化活動傳承不輟,進而凝聚社區居民熱愛鄉土的團結意識,以充實社區居民的精神生活內涵。
42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六、辦理社區人才培育: 4.辦理績優社區觀摩活動:
為增進社區工作人員對社區發展工作內容與方法之認識,辦理走動式績優社區觀摩及福利社區化績優社區觀摩,提供經驗交流與相互觀摩學習之機會。另各縣市社區彼此之參訪觀摩學習,不僅拉近社區間之情感,更促進地方經濟繁榮。
43
社區發展的主要措施 七、訂定「推展社會福利補助作業要點」暨「衛生福利部推展社會福利補助經費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補助社區發展協會辦理營造福利化社區、社區意識凝聚活動、發行社區刊物、充實社區圖書室圖書,提升社區提案能力,積極改善社區民眾生活環境,提升社會福利服務品質。
44
社區發展現況探討 實務上,從歷年對社區評鑑發現台灣社區發展工作存在以下的問題: 1.縣市政府方面: (1)社區輔導培力普遍提升。
(2)整合機制分歧效果有限。 (3)縣市社區承辦人力不足。 (4)政府部門資源未能整合。
45
社區發展現況探討 實務上,從歷年對社區評鑑發現台灣社區發展工作存在以下的問題: 2.社區組織方面: (1)社區組織與財務不健全。
(2)社區人才幹部培訓不易。 (3)福利社區化概念未落實。 (4)社區資源連結的強化。 (5)社區專案計畫的執行力須加強。
46
社區發展現況探討 社區發展推行的困境: (1)社區發展政策的定位不夠明確。 (2)社區的組織和村里範圍相互重疊。
(3)居民參與社區組織的比例偏低。 (4)社區發展的專業人力缺乏。 (5)社區發展相關單位缺乏配合。
47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1.「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混淆 2.社區派系的利益纠葛 3.社區組織功能不健全 4.鄉(鎮、市、區)公所未履行其
社區發展工作角色 5.社區發展工作著重於對人的關懷
48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1.「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混淆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混淆 社區能力(Empowerment)及自主性的培植是社區發展工作的核心,但長久以來,囿於對政府經費補助之依賴,大部分的社區在觀念上,還是自認為僅是配角的角色。 整體來說,社區要能有自我意識,社區民眾要充分透過公共事務參與,達到公民社會機制的生活型態,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9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社區派系的利益纠葛 社區中的派系紛爭是社區工作衝突來源,村里組織與社區發展協會因其主管機關之不同,故兩者之角色、職責功能亦大不相同。 村里長與社區理事長若非同一人或分屬不同派系,極易因資源分配,造成利益糾葛,而影響社區發展的成效。
50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社區組織功能不健全 一個穩定成長的社區,正是社區發展工作價值的展現,但社區因經費主要來源幾乎均仰賴政府補助,社區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對於發掘資源與運用又不甚理想,致難以自立。 如何培養與協助社區組織增強營運及管理能力,應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51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4.公所未履行其社區發展工作角色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公所未履行其社區發展工作角色 現況問題如下: 縣市政府缺乏培力(Empowerment)的機制 鄉鎮公所首長或主管不重視 社區承辦人員的異動率高 加重公所的角色職責與積極培訓村里幹事,是目前亟須進行的工作。
52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5.社區發展工作著重於對人的關懷
社區發展問題探討 社區發展工作著重於對人的關懷 許多以產業為基礎的社區營造(如民宿或農產加工品),所看到的是與產業有利害關係人士的社區參與,而非強化社區居民的普遍參與,最後演變成「少數人利益」的社區。 社區推動項目較偏重於社區環境空間、景觀改造及產業發展。 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措施,效果仍然有限,為維護公平正義社會的建立,社區發展工作最後應該要回歸到對人的關懷。
53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一、加強推行社會福利社區化,全面建立社區福利服務網絡,確保福利服務落實於基層。
二、加強輔導社區發展協會,健全社區組織,以發揮組織功能。 三、鼓勵社區因應地方需要及特質,拓展地方產業,增加社區居民經濟收入,以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54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四、加強推動社區精神倫理建設,充實社區居民精神生活內涵,培養富而好禮價值觀。
五、有效培養並運用志願服務人員參與社區建設,以發揮社區發展自助人助精神,加速推動社區建設工作。 六、加速社區專業人力之培訓,充實社區工作幹部專業知能,以提升專業服務品質。
55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七、加強與教育、文化、交通、環保、農林、民政、衛生等推行社區發展相關單位協調聯繫,分工合作,以發揮整體力量,加速推動社區建設工作。 八、辦理社區發展工作評鑑,改進社區發展缺失,激勵地方社區工作人員士氣,並慰勉其辛勞。
56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九、配合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推動,鼓勵地方政府整合社區發展協會,研提創新方案,引導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互助方案、發揮守望相助精神,凝聚社區意識,形塑公民社會價值觀。
57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十、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一)由社區提供在地服務,建立社區自主運作模式,促進長者社會參與,營造永續成長、健康的社區環境。 (二)以長期照顧社區發展之基本精神,提供老人社區化之預防照護。 (三)結合相關福利資源,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餐飲服務、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建立連續性之照顧體系。
58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十一、加強辦理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強化地方政府輔導社區的功能,鼓勵聯合社區共同提案,發揮母雞帶小雞的陪力功能,鼓勵更多的創新方案,促進跨局處的溝通合作,以促進福利社區化業務的落實。並建立社區團體間的互信互助、合作分享平台,並發揮領航指標的功能。
59
社區發展未來工作重點 十二、透過社區營造育成中心的成立,強化與培力社區組織,健全其會務、財務及業務,發展處理社區問題的能力,並承載來自不同部會的資源,提供社區居民生活所需的服務,以增進社區生活的品質。
60
社區發展的願景 社區發展真正要改變的是社區居民互動的方式
社區意識的形成與凝聚是社區發展工作推行的真正目的。 運用在地的人力、物力、財力及連結各項資源,達到真正福利社區化的意涵。 讓民眾有幸福的感覺。 社區發展的成功端賴社區居民普遍的參與,有參與才有共識,有共識才有愛心,有愛心才有社區,如此才能深植社區意識,建立社區生命共同體,進而共創優質美麗的幸福家園。
61
做一個快樂的社區工作者 走入社區貼近民眾是社區工作成功的不二 法門。 社區民眾在乎的是主管機關的關心與指導,而不在是否給予補助。
建立彼此有點黏又不太黏的互動關係,避免養成依賴的心理。
62
社區工作者的角色 社區工作者的任務就是根據社區組織或社區發展的原則,運用其專業知識、技巧及社區資源,引導並推動社區工作,使社區順利達到社區組織或社區發展的目標。 專業社區工作者必須扮演使能者、組織者、促進者、專家、諮商者、規劃者、教育者、協商者、引導者、治療者的角色。 角色的扮演會因社區的差異或需求之不同而變動,並非固定不變的。
63
社區加油!加油! 社區DIY(Do It Yourself) Go! Go! Go!
64
社區發展標誌圖說 圓圈代表社區,圈內3人成眾,代表居民,亦寓指社區「公共設施」「生產福利」「精神倫理」3大建設,圈外稻穗環繞,表示欣欣向榮,間亦詠含社區自動、自發、自足,及人力、物力、財力之結合,終而達成「添溫馨在里鄰、蘊國力於基層」之目標。
65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