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肝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肝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肝胆

2 胁痛 定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临床表现:胁肋疼痛。 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肋间神经痛。
胁痛 定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临床表现:胁肋疼痛。 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肋间神经痛。

3 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胁指侧胸部,为腋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 病因: 1。情志不遂 2。跌仆损伤 3。饮食所伤 4。外感湿热 5。劳欲久病

4 病位: 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 病机:肝络失和 病理变化:“不通则痛”(实证)与“不荣则痛”(虚证) 辩证: 1。辩在气在血:气郁、血瘀。 2。辩属虚属实:实证:气滞、血瘀、湿热。 虚证:阴血不足,脉络失养。 治则:疏肝和络止痛。“通则不痛”。

5 胁痛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胸腔积液,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 胸膜炎。
胁痛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胸腔积液,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 胸膜炎。 共同点:均可见胁肋疼痛。 不同点: 胁痛 悬饮 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以, 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 伴见咳嗽、咯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 常喜向病侧睡卧, 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兼见发热。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6 (一)肝郁气滞证 胁痛 1。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 情志变化而增减; 2。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 3。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胁肋胀痛: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疼痛走窜不定:气属无形,聚散无常之故; 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加减:情志变化与气滞关系密切之故; 得嗳气胀痛稍舒:因嗳气后气机得以疏泄之故; 胸闷:肝经气机不畅; 食少嗳气:肝气横逆,易犯脾胃; 脉弦:为肝郁之象。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7 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方:柴胡舒肝散 药:柴胡、芍药、枳壳、陈皮、香附、川芎、甘草、川楝子、 郁金。 方解: 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 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川芎、 郁金:活血行气通络; 陈皮:理气醒脾。 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

8 肝郁气滞证 胁痛 加减: 1. 胁痛甚,加青皮、元胡;增强理气止痛之力; 2
肝郁气滞证 胁痛 加减: 1.胁痛甚,加青皮、元胡;增强理气止痛之力; 2.肝郁化火,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去川芎, 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 3.肝气横逆犯脾,见肠鸣、腹泻、腹胀,加茯苓、白术。 4.肝郁化火,耗伤阴津,症见胁肋隐痛不休,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 细者:去川芎,加枸杞、菊花、首乌、丹皮、栀子; 5.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旋复花; 6.兼见血瘀者:可酌加丹皮、赤芍、归尾、川楝子、延胡索、郁 金。

9 (二)肝胆湿热证 胁痛 1。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 2。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口粘,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3。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 胆不疏泄之故; 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湿热中阻,气机升降失常; 身目发黄,小便黄赤: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 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均是肝胆湿热之征。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10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方:龙胆泻肝汤 药:龙胆草、柴胡、山栀、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当归、生地、甘草。川楝子、枳壳、元胡 方解: 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 山栀、黄芩:清肝泻火; 木通、泽泻、车前子:渗湿清热; 当归、生地:养血柔肝; 川楝子、枳壳、元胡:理气止痛;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之效。 加减: 1.兼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清热利湿退黄; 2.大便不通、腹胀腹满者,加大黄、芒硝; 3.若胆结石,见胁肋剧痛,连及肩背者,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 川楝子,或配硝石矾石散。 4.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安蛔,再于驱蛔。

11 (三)瘀血阻络证 胁痛 1。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更甚; 2。胁肋下或见有癥块; 3。舌质紫暗,脉沉涩。 证候分析: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更甚:气滞血瘀,瘀 血停着,痹阻胁络; 胁肋下或见有症块:瘀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癥块; 舌质紫暗,脉沉涩:均属瘀血内停之征。 证机概要:瘀血停滞,肝络痹阻。

12 治法:祛瘀通络 方:血府逐瘀汤 或复元活血汤 药: 血:柴胡、枳壳、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 生地、桔梗、牛膝、甘草、三七粉 复:当归、桃仁、红花、柴胡、栝楼根、穿山甲、大黄、 甘草、香附、川楝子、郁金、五灵脂、延胡索、 方解: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牛膝: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柴胡、枳壳、栝楼根:疏肝调气,散瘀止痛; 香附、川楝子、郁金、桔梗:行气活血; 五灵脂、延胡索、穿山甲、大黄:散瘀活血止痛; 三七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 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1.若因跌打损伤而致,局部积瘀肿痛者,加穿山甲、酒军、瓜蒌根破 瘀散结,通络止痛; 2.若胁下有症块 ,正气未衰者,加三棱、莪术、地鳖虫以增加破瘀散 结消坚之力,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

13 (四)肝络失养证 胁痛 1。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 2。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 3。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肝肾阴亏,肝络失养。 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因阴虚生内热之故; 头晕目眩:精血亏虚,不能上荣;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证机概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14 治法:养阴柔肝,(理气止痛) 方:一贯煎 * 药:当归、生地、沙参、麦冬、杞子、川楝子、黄精、芍药、 延胡索、甘草 方解: 生地、沙参、麦冬、杞子、黄精:滋补肝肾,养阴柔肝; 当归、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川楝子、 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诸药合用,具有养阴柔肝, 理气止痛之效。 加减: 1.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干,加石斛、玄参、天冬; 2.心神不宁,见心烦不寐,加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 3.肝肾阴虚,见头晕目眩,加菊花、女贞子、熟地; 4.阴虚火旺,加黄柏、知母、地骨皮。  

15 黄疸 定义: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 病的重要特征。 临床表现:身目发黄或黄疸。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肝癌等。
黄疸 定义: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 病的重要特征。 临床表现:身目发黄或黄疸。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肝癌等。

16 《内经》即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 《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 五种。 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 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的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 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疸》篇有“天行疫疠,以致发 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对黄疸可有传染性及严重 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17 病因: 1.外感湿热、疫毒 2.内伤饮食、劳倦 3.病后续发 病位: 脾胃肝胆 病机:关键是湿,由於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 胆汁泛溢。 辩证: 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阴黄以脾虚寒湿 为主。 治则:化湿邪,利小便。 《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18 黄疸与萎黄的鉴别 黄疸 萎黄 病因 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 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 病机
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 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 症状 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 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萎黄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 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19 阳黄与阴黄的鉴别 共同点:身黄、目黄、小便黄。 不同点:
黄色鲜明, 黄色晦暗, 发病急,病程短, 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 病程长,病势缓, 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急黄为黄疸之重症,病情急重,疸色如金,伴见神昏、发斑、出血危象。

20 (一)热重于湿证 黄疸 1。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2。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侬,腹部胀闷,恶心呕吐,口干 而苦,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 3。(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湿热熏蒸,胆汁外溢肌肤,因热为阳 邪,故黄色鲜明; 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湿热之邪方盛,耗伤津液,膀 胱为邪热所扰,气化不利所致; 大便秘结,腹部胀闷:阳明热盛,腑气不通; 心中懊侬,恶心呕吐,口干而苦:为湿热熏蒸,胃浊和胆汁 上逆所致; 苔黄腻,脉象弦数:为湿热蕴结,肝胆热盛之故。 证机概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 泛溢。  

21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方:茵陈蒿汤 药:茵陈蒿、大黄、栀子、连翘、蒲公英、黄柏、茯苓、 滑石、车前草 方解: 茵陈蒿:清热利湿,为退黄之要药; 大黄、栀子、连翘、蒲公英、黄柏:清热泻下; 茯苓、滑石、车前草:利湿清热,使邪从小便去。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之效。 加减: 1.胁痛较甚,加柴胡、郁金、川楝子、元胡,疏肝理气止痛; 2.热毒内蕴,心烦懊农,加黄连、龙胆草,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3.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半夏,和胃止呕。

22 (二)湿重于热证 黄疸 1。身目俱黄,黄色不如热甚于湿鲜明; 2。头重身困,胸脘痞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 便溏垢; 3。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 证候分析: 身目俱黄,黄色不如热甚于湿鲜明:湿遏热壅,胆汁不循常 道,溢于肌肤;因湿重于热,故黄色不如热甚于湿鲜明; 头重身困:湿邪内阻,清阳不得发越; 胸脘痞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湿困脾 胃,浊邪不化,脾不健运; 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均为湿重热轻之象。 病机概要: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

23 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热并治。 药:茵:五苓散加茵陈 甘: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茵陈五苓散:利湿退黄,使湿从小便去; 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热并治。  药:茵:五苓散加茵陈 甘: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 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陈皮、车前子、茯苓、 苡仁 方解: 藿香、白蔻仁、陈皮:芳香化浊,行气醒脾; 茵陈、黄芩、连翘、车前子、茯苓、苡仁:利湿清热退黄。 加减: 1.如湿阻气机,胸腹痞胀,呕恶纳差等症较著者,加苍术、厚朴、半夏, 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

24 (三)胆腑郁热证 黄疸 1.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 2
(三)胆腑郁热证 黄疸 1.身目发黄,黄色鲜明; 2.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 背,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结; 3.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湿热或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砂石阻滞胆道之故; 身热不退或是寒热往来:邪热郁于胆腑,正邪抗争之故; 呕吐恶逆:胆失疏泄,脾失健运,胃浊上逆; 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皆 为热郁于胆腑之征。 病机概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25 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方:大柴胡汤 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芍药、大黄、枳实、 山栀、郁金、佛手、茵陈、甘草 方解: 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和胃降逆; 大黄、枳实:通腑泄热;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生姜、大枣:和胃降逆; 山栀、郁金、佛手、茵陈:疏肝利胆退黄。 诸药合用,具有疏肝泄热通腑,利胆退黄之效。 加减: 1.若砂石阻滞,加金钱草、海金砂、玄明粉,利胆化石; 2.恶心呕逆明显,加厚朴、竹茹、陈皮,和胃降逆。

26 (四)疫毒炽盛证 黄疸(急黄) 1.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 2.高热口渴,神昏谵 语,烦躁抽搐,胁痛腹满,皮肤瘙痒, 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 3.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或数。 证候分析: 发病急骤,高热烦渴: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 黄疸迅速加深,身面俱黄,其色如金:热毒迫使胆汁外溢肌肤; 胁痛腹满:热毒内盛,气机失调; 神昏谵语:热毒内陷心营; 衄血、便血、或肌肤发斑:热毒迫血妄行; 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均为肝胆热盛,灼伤津液之征。 病机概要: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

27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急黄) 方:千金犀角散 药:犀角、山栀子、黄连、茵陈、升麻、大黄、板蓝根、 生地、玄参、丹皮、土茯苓 方解: 犀角、山栀子、黄连、大黄、板蓝根、生地、玄参、 丹皮:清热凉血解毒; 茵陈、土茯苓:利湿清热退黄; 升麻:升清解毒。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凉血开窍 之效。 加减: 1.如神昏谵语,可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凉开透窍; 2.如动风抽搐者,加钩藤、石决明,另服羚羊粉或紫雪丹,熄风止痉; 3.如衄血、便血、继父瘀斑,加黑地榆、侧柏叶、紫草、茜根炭,以 凉血止血; 4.如腹大有水,小便短少不利,可加马鞭草、木通、白茅根、 车前草, 并另吞琥珀、蟋蟀、沉香粉,以通利小便。

28 阴黄: (五)寒湿阻遏证 黄疸 1。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 2。脘腹痞胀,纳谷减少,神疲畏寒,大便不实,口淡不渴; 3。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证候分析: 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寒湿阻滞脾胃,阳气不宣,胆汁外泄, 因寒为阴邪,故黄色晦暗; 纳少,脘腹痞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皆是湿困中土,脾阳 不振,运化失常; 畏寒神疲:阳气已虚,气血不足; 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均是阳虚湿浊不化,寒湿停留于阴 分之象。 病机概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

29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方:茵陈术附汤 药:茵陈蒿、白术、附子、肉桂、干姜、甘草、茯苓、猪苓、 泽泻 方解: 附子、肉桂、干姜、白术:温中健脾化湿; 茵陈蒿、茯苓、猪苓、泽泻:利湿退黄;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温中化湿,健脾和胃退黄之效。 加减: 1.脘腹胀满,胸闷,呕恶明显,加苍术、厚朴、陈皮、半夏健脾燥湿, 行气和胃; 2.胁腹疼痛作胀,肝脾同病,加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 3.若湿浊不清,气滞血瘀,胁下癥结疼痛,腹部胀满,肤色苍黄或黧黑, 可加服硝石矾石散,以化浊祛瘀软坚。

30 (六)脾虚湿滞证 黄疸 1.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 2. 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 3
(六)脾虚湿滞证 黄疸 1.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 2.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 3.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证候分析: 面目肌肤发黄: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 色淡黄,甚则晦暗不泽:因属虚证; 肢软无力,心悸气短:脾不健运,气血生化无源,不能濡养 四肢、心肺, 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细:皆为脾虚湿滞之征。 病机概要: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

31 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方:黄芪建中汤 药: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饴糖、当归 白术、茵陈、茯苓。 方解: 黄芪、桂枝、生姜、白术:益气温中; 芍药、大枣、甘草、饴糖、当归:补养气血; 茵陈、茯苓:利湿退黄。 诸药合用,具有温中健脾养血,利湿退黄之效。 加减: 1.气虚明显,可加党参,增强补气作用; 2.阳虚,畏寒肢冷,可加附子,温阳祛寒; 3.心悸不宁,脉细弱,加熟地、首乌、酸枣仁,补血养心。  

32 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一) 湿热留恋证 1。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 2。苔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湿热留恋,余邪未清。 治法:清热利湿 方:茵陈四苓散(茵陈、白术、茯苓、泽泻、猪苓)

33 (二)肝脾不调证 1。胁肋隐痛不适,脘腹痞闷,倦怠乏力,饮食欠香,大 便不调; 2。苔薄白,脉细弦。 病机概要:肝脾不调,疏运失职。 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方: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 药: 柴:略 归:六君子汤加当归、芍药 主治: 脾阴虚弱,大便下血 。

34 丝红纹; (三)气滞血瘀症 1。胁下结块,隐痛、刺痛不适,胸胁胀闷,面颊部见有赤 2。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 病机概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逍遥散合鳖甲煎丸加减 药:略

35 积聚 定义:腹内结块,或痛或账。 积:为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 分,乃为脏病。 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 分,乃为腑病。 临床表现:腹中结块,或硬或软,或痛或胀。痛有 定处或无定处; 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胃肠功能紊乱等。

36 《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并对其形成和治疗原则进行 了探讨。 《难经。五十五难》明确了积与聚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的区 别,指出:“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提出:“积者,脏病也, 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仲景所制鳖甲煎丸、大黄蜇虫丸至今仍作为治疗积聚的常用 方剂。 《景岳全书》认为积聚治疗:“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 曰散曰补,四者而已。”

37 积聚亦称“癥瘕”。 《诸病源候论》指出:“其病不动者,名为癥;若病虽有结 瘕而可推动者,名为瘕,瘕者假也。” 《杂病广要。积聚》明确说明:“癥即积,瘕即聚。” 其他病名: 《诸病源候论》所记载的“癖块”; 《外台秘要》记载的“痃癖”; 《丹溪心法》所记载的“癖块”,都可归入积聚的范围。

38 病因: 1。情志失调 2。饮食所伤 3。感受寒邪 4。病后所致 主要病机: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滞阻滞,瘀血内结。 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 病位:主要在于肝脾。 病理性质:初期正气未虚,实证为主; 后期,正气虚弱,则为虚实夹杂。

39 积聚与痞满的鉴别 痞满 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 是腹部痞塞胀满; 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是自觉症状,无块状物可扪及。
共同点:病位都在腹部。 不同点: 积聚 痞满 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 是腹部痞塞胀满; 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是自觉症状,无块状物可扪及。

40 癥积与瘕聚的鉴别 癥积 瘕聚 癥就是积, 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 瘕即是聚, 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
共同点:均是腹内有结块的感觉。 不同点: 癥积 瘕聚 癥就是积, 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 瘕即是聚, 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 癥积病属血分, 多为脏病; 瘕聚病属气分, 多为腑病; 癥积形成的时间较长, 病情一般较重。 瘕聚病史较短, 病情一般较轻。

41 (一)聚证 肝气郁结证 1. 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串胀痛; 2. 脘胁胀闷不适; 3
(一)聚证 肝气郁结证 1.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串胀痛; 2.脘胁胀闷不适; 3.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 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串胀痛:肝失疏泄,气结成形, 腹中气聚; 脘胁胀闷不适,脉弦:均为肝气不疏,气机不利之象。 病机概要:肝失疏泄,腹中气结成块。

42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药: 逍: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薄荷、煨姜、甘草 木:木香、青皮、陈皮、枳壳、厚朴、乌药、香附、苍术、 砂仁、桂心、川芎、甘草、郁金 方解: 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煨姜、甘草:疏肝解郁; 香附、青皮、枳壳、乌药、郁金:行气散结。 苍术、砂仁、桂心、陈皮、厚朴、 砂仁:温中散寒祛 湿。 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之效。 加减: 1.如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理气止痛; 2.如兼瘀象者,加延胡索、莪术,如寒湿中阻,腹胀,苔白腻者,以木 香顺气散为主。

43 (二)聚证 食滞痰阻证 1.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腹胀或痛,按之胀痛更甚; 2.便秘、纳呆; 3.(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虫积、食滞、痰浊交阻,气聚不散, 结而成块。 腹胀或痛,按之胀痛更甚:食滞痰阻,气机不畅; 便秘、纳呆:脾运失常; 苔腻,脉弦滑:均为湿痰、气滞之象。 证机概要:虫积、食滞、痰浊交阻,气聚不散,结而成块。

44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方:六磨汤 药:沉香、木香、乌药、槟榔、枳实、大黄。 方解: 槟榔、枳实、大黄:导滞通便; 沉香、木香、乌药:行气化痰。 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化痰,导滞散结,使痰食滞结下行, 气机畅通之效。 加药: 1.若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加鹤虱、雷丸、使君子以驱蛔; 2.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山楂、 六曲。 六磨汤:行气导滞。 平胃散:健脾燥湿。 六曲:即神曲。采用杏仁泥、赤小豆、辣蓼草、青蒿、面粉、苍耳草等药 末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45 (一)积证 气滞血阻证 1。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2。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 腹部积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 而成块。 质软不坚:病属初起,积尤未久; 脉弦:为气滞之象。 病机概要: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46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药: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甘草、五灵脂、蒲黄 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 方解: 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青皮、川楝子:行气止痛; 五灵脂、蒲黄、丹参、延胡索:活血散瘀; 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止痛之效。 加减: 1.若兼烦热口干,舌红,脉细弦者,加丹皮、山栀、赤芍、黄芩等以清 热凉血; 2.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苔白,脉缓,可加肉桂、吴茱萸、全当归等 以温经祛寒散结。

47 (二)积证 瘀血内结证 1. 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 2
(二)积证 瘀血内结证 1.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 2.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背或有 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 3.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证候分析: 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面色晦 暗黧黑:气血凝结,脉络阻塞,血瘀日甚; 形体消瘦,纳谷减少:营卫不和,脾胃失调; 面颈胸背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紫或有瘀斑 瘀点,脉细涩:均是病在血分,瘀血内结之象。 病机概要: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48 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丹皮、 延胡索、乌药、香附、枳壳、甘草、三棱、莪术、 石见穿、黄精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丹皮、 延胡索、乌药、香附、枳壳、甘草、三棱、莪术、 石见穿、黄精 六: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 方解: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三棱、莪术、石见穿:活血 化瘀消积; 乌药、香附、枳壳、延胡索、陈皮:行气止痛;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精:健脾扶正。 诸药合用,具有祛瘀软坚散结,兼扶正健脾之效。 加减: 1.如积块疼痛,加佛手,助五灵脂、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2.如痰瘀互结,舌苔白腻者,加白芥子、苍术等化痰散结。

49 (三)积证 正虚瘀结证 1. 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 2. 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 则面肢浮肿; 3
(三)积证 正虚瘀结证 1.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 2.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 则面肢浮肿; 3.舌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证候分析: 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积块日久,血络瘀结; 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疲乏力:中气大伤,运化无权; 面色萎黄或黧黑: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营气大虚; 舌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均为气血耗伤,津液 枯竭,血瘀气机不利之象。 病机概要:症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50 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化: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黄、槟榔、 苏木、瓦楞子、五灵脂 方解: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化: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黄、槟榔、 苏木、瓦楞子、五灵脂 方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 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活血化瘀消癥; 香附、槟榔:行气以活血。 诸药合用,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消癥之效。 加减: 1.若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细数者,加生地、北沙参、 枸杞、石斛; 2.如牙龈出血,鼻衄,加山栀、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凉血化瘀 止血; 3.若畏寒肢肿,脉沉细者,加黄芪、附子、肉桂、泽泻以温阳益气,利 水消肿。

51 鼓胀 定义: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 主要症状: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 显露。 肝硬化腹水。
鼓胀 定义: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 主要症状: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 显露。 肝硬化腹水。

52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金匮要略》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亦类似鼓胀。 〈诸病源候论〉称之为“水蛊”。 明代以来,对鼓胀的描述更多。如: 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水肿胀满〉篇中说:“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

53 明。戴思恭在《证治要诀。蛊胀》篇中称之为“蛊胀”、
“膨脝”、“蜘蛛蛊”。 李延《医学入门。鼓胀》提出“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 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指出本病的治疗原则。 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则指出:“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 清。唐容川《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

54 病因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是“浊气在上”。 《素问。腹中论》则说:“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 病因:主要为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病后续发等 四个方面。 病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治疗原则: 1。标实为主: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 法,配以疏肝健脾。 2。本虚为主: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3。本虚标实错杂,当攻补兼施。

55 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多不浮肿,晚期方伴肢体浮肿;
鼓胀与水肿的鉴别** 共同点:二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不同点如下: 鼓胀 水肿 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多不浮肿,晚期方伴肢体浮肿; 腹部青筋暴露; 水肿则以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遍及全身;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腹壁无青筋暴露; 兼症有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 兼症有面色晄白,腰酸倦怠等; 主要为肝、脾、肾功能受损, 气、血、水互结于腹中。 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 水湿泛溢肌肤。

56 气臌、水臌、血臌的鉴别 共同点:均属臌胀病。 不同点: 气臌: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 叩之如鼓,多属肝郁气滞。 水臌: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 常伴下肢浮肿。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 血臌: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 面颈部赤丝血缕,多属肝脾血瘀水停。

57 (一)鼓胀 气滞湿阻证 1. 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 2. 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 3
(一)鼓胀 气滞湿阻证 1.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 2.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 3.苔薄白腻,脉弦。 证候分析: 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肝气郁滞,脾不键运,湿阻中焦,浊气 充塞; 胁下胀满或疼痛:肝失调达,络气痹阻; 饮食减少,食后胀甚:气滞中满,脾胃运化失职; 得嗳气、矢气稍减:得嗳气、矢气,气机得以疏通,故胀减; 小便短少:气滞湿阻,水道不利; 苔薄白腻,脉弦:为肝郁湿阻之象。 病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

58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方: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药:柴胡、枳壳、白芍、香附、陈皮、川芎、甘草、青皮、 苍术、厚朴、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苏子、 乌梅、郁金 方解: 柴胡、枳壳、香附、青皮、郁金:疏肝理气; 白芍、川芎:养血和血; 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运脾化湿消胀; 茯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消胀之效。 加减: 1.胸脘痞闷,腹胀,噫气为快,气滞偏盛者,可加佛手、沉香、木香调畅气机; 2.如尿少,腹胀,苔腻者,加砂仁、大腹皮、车前子以加强运脾利湿作用; 3.若神倦,便溏,舌质淡者,加党参、制附子、干姜、川椒以温阳益气,健脾化 湿; 4.如兼胁下刺痛,舌紫,脉涩者,加延胡索、莪术、丹参以活血化瘀。

59 (二)鼓胀 水湿困脾证 1.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 2
(二)鼓胀 水湿困脾证 1.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 2.精神困倦,脘腹痞胀,得热则舒,怯寒懒动,小便少, 大便溏; 3.苔白腻,脉缓。 证候分析: 腹大涨满,按之如囊裹水:湿邪阻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 脘腹痞胀,得热则舒:寒水相搏,中阳不运; 精神困倦,怯寒懒动:脾为湿困,阳气失于舒展; 小便少,大便溏,甚则颜面、下肢浮肿:寒湿困脾,伤及肾 阳,水液不行; 苔白腻,脉缓:皆是湿盛阳微之候。 病机概要:湿邪阻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

60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实脾饮 药:附子、干姜、茯苓、白术、大腹子、厚朴、木瓜、木香、 草果仁、甘草、 生姜、大枣、苍术、陈皮、泽泻 方解: 附子、干姜、白术、苍术:振奋脾阳,温化水湿; 厚朴、木香、草果仁、木瓜、大腹子、陈皮:行气健脾 除湿; 茯苓、泽泻:利水渗湿; 甘草、 生姜、大枣:益脾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温中健脾,行气利水之效。 加药: 1.浮肿较甚,小便短少,加肉桂、猪苓、车前子利水消肿; 2.兼胸闷咳喘,可加葶苈子、苏子、半夏,泻肺行水; 3.胁腹痛胀,加郁金、香附、青皮、砂仁,理气和络; 4.脘闷纳呆,神疲、便溏,下肢浮肿,加党参、北芪、山药,健脾益气利水。

61 (三)鼓胀 水热蕴结证 1. 腹部胀大坚满,脘腹胀急; 2.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或溏垢; 3
(三)鼓胀 水热蕴结证 1.腹部胀大坚满,脘腹胀急; 2.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或溏垢; 3.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证候分析: 腹部胀大坚满,脘腹胀急:湿热互结,浊水停聚;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湿热上蒸,浊水内停; 面目、皮肤发黄:湿热熏蒸肌肤; 小便赤涩: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大便秘结或溏垢:湿热阻于肠胃; 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均为湿热壅盛,病在肝脾之象。 病机概要: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浊水内停。

62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药:厚朴、枳实、黄连、黄芩、知母、陈皮、半夏、茯苓、 猪苓、泽泻、砂仁、干姜、姜黄、人参、白术、甘草 绵茵陈、大黄、山栀、黄柏、金钱草、苍术、车前子、 滑石 方解: 绵茵陈、金钱草、山栀、黄柏:清化湿热; 厚朴、砂仁、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健脾化湿; 大黄、枳实、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分利二便; 黄连、黄芩、知母:清热化湿; 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之效。 加减: 1.热勢较重,加连翘、龙胆草、半边莲清热解毒; 2.小便赤涩不利者,加陈葫芦、蟋蟀粉(另吞服)行水利窍; 3.如腹部胀急殊甚,大便干结,可用舟车丸行气逐水。但不可过用。

63 (四)鼓胀 瘀结水留证 1. 脘腹胀大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症结痛如针刺; 2
(四)鼓胀 瘀结水留证 1.脘腹胀大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症结痛如针刺; 2.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 痣或蟹爪纹(蜘蛛痣),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 3.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 脘腹胀大坚满,脉络怒张,青筋暴露,胁腹刺痛:瘀血阻于 肝脾脉络之中,遂道不通,致水气内聚; 面色黧黑,面、颈、胸、臂等处出现血痣:瘀热蕴阻下焦, 病邪日深,入肾则面色黧黑,入血则面、颈、胸、臂等处出 现血痣; 口渴而不欲饮水:水浊聚而不行; 大便色黑:乃阴络之血外溢; 舌紫暗或有紫斑,脉细涩:均是血瘀停滞之征。 病机概要:肝脾瘀结,络脉滞涩,水气停留。

64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调营饮加减 药:当归、赤芍、川芎、莪术、元胡、瞿麦、大黄、槟榔、 陈皮、赤茯苓、大腹皮、葶苈、桑白皮、细辛、肉桂、 白芷、姜、枣、炙甘草。三棱、益母草、泽兰、泽泻 方解: 当归、赤芍、川芎、莪术、三棱、鳖甲:化瘀散结; 大腹皮:行气消胀; 赤茯苓、瞿麦、槟榔、葶苈、桑白皮、 益母草、泽兰、泽泻、马鞭草:化瘀利水; 元胡、大黄:散气破血; 细辛、肉桂:温补脾阳; 陈皮、姜、枣、炙甘草:和中醒脾。 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效。

65 瘀结水留证 加减: 1.可加桃仁、鳖甲,加强化瘀散结之力; 2.胁下症积肿大明显,可加穿山甲、地鳖虫、牡蛎,或配合鳖甲煎丸 内服;以化瘀消症; 3.如病久体虚,气血不足,或攻逐之后,正气受损,宜用八珍汤或 人参养荣丸等以补养气血; 4.如大便色黑,可加参三七、茜草、侧柏叶,化瘀止血; 5.如病势恶化,大量吐血,下血,或出现神志昏迷等危象,当辨阴阳 之衰脱而急救之。

66 (五)鼓胀 阳虚水盛证 1. 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 2. 面色苍黄,或呈恍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 小便短少不利; 3
(五)鼓胀 阳虚水盛证 1.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 2.面色苍黄,或呈恍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 小便短少不利; 3.舌体胖,质淡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 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脾肾阳虚,水寒之气不行; 脘闷纳呆: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 神倦怯寒,肢冷:脾肾阳虚,阳气不能敷布于内外; 肢体浮肿:水湿下注; 小便短少不利: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 舌体胖,质淡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虚,内 有瘀血之象。 病机概要: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

67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药:附:制附子、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桂枝、 猪苓、泽泻 济: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 丹皮、怀牛膝、车前子 方解: 附子理苓汤由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组成,有温阳健脾, 化气行水作用;适用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者。 济生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有温补肾 气,利水消肿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 加减: 1.偏于脾阳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者,可加黄芪、山药、薏仁、 扁豆,益气健脾; 2.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者,加肉桂、仙茅、仙灵 脾等,以温补肾阳。

68 (六)鼓胀 阴虚水停证 1.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 2. 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小便短少; 时或鼻衄,牙龈出血; 3
(六)鼓胀 阴虚水停证 1.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 2.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小便短少; 时或鼻衄,牙龈出血; 3.舌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小便短少,面色晦滞,唇紫:肝肾 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液停聚中焦,血瘀不行; 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均为阴虚内热, 热伤阳络之象; 舌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均是肝肾阴血亏损之象。 病机概要: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

69 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方: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药: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猪苓 沙参、麦冬、生地、当归、川楝子、枸杞子、楮实子、 玉米须 方解: 沙参、麦冬、生地、山茱萸、枸杞子、楮实子:滋养 肾阴; 山药、茯苓、泽泻、猪苓、玉米须:健脾淡渗利湿; 熟地、当归、川楝子、丹皮:理气养血和血。 诸药合用,具有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之效。

70 加减: 1. 津伤口干明显,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 2
加减: 1.津伤口干明显,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 2.如青筋显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可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 草等化瘀利水; 3.腹胀甚,加枳壳、大腹皮,以行气消胀; 4.兼有潮热,烦躁,加地骨皮、白薇、栀子以清虚热; 5.齿鼻衄血,加鲜茅根、藕节、仙鹤草等以凉血止血; 6.如阴虚阳浮,症见耳鸣,面赤,颧红,加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 阳。 7.湿热留恋不清,溲赤涩少,加知母、黄柏、六一散、金钱草等以清热 利湿。

71 头痛 《内经》称之为“首风”、“脑风”。 《素问。风论》中描述了二者的临床特点。并指出头痛的主要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如“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则描述了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创制了头痛的不同治疗方药。如吴茱萸汤之治疗厥阴头痛。 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72 李东垣在《东垣十书》《兰室秘藏》里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丹溪心法。头痛》篇还有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的记载。并提出“头痛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清。王清任则提出瘀血论。他在《医林改错。头痛》中论述血府逐瘀汤时说:“查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73 病因病机 概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居于人体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上会于头。 实证:(外感)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 (内伤)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 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上扰清空; 虚证:气虚清阳不升、 血虚头窍失养;或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74 病因 1。感受外邪 2。情志失调 3。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4。饮食劳倦或体虚久病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基本病机: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多为外邪上扰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 以风邪为主,兼夹寒、湿、热等邪气。 内伤: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75 头痛与眩晕的鉴别: 头痛 眩晕 病因 头痛之病因有外感及内伤两方面; 眩晕的病因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表现 头痛以头痛为主, 实证较多。
共同点:病位均在头部。 不同点: 头痛 眩晕 病因 头痛之病因有外感及内伤两方面; 眩晕的病因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表现 头痛以头痛为主, 实证较多。 眩晕以昏眩为主, 虚症较多。

76 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的鉴别 真头痛:多见于现代医学之因脑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头痛为主要表 现的各类危重病证。临床时要多加注意。
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的鉴别 真头痛:多见于现代医学之因脑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头痛为主要表 现的各类危重病证。临床时要多加注意。 共同点:均见头痛的症状。 一般头痛 真头痛 以头部疼痛为主; 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 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疼痛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 无特殊严重症状。 病势较轻; 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 持续不解,阵发加重; 伴手足逆冷至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 病势凶险;

77 (一)风寒头痛证 外感头痛 1. 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 2. 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3
(一)风寒头痛证 外感头痛 1.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 2.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3.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头痛连及项背:风寒外袭,循太阳经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头痛常有拘急收紧感:寒主收引故; 恶风畏寒:风寒束于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 口不渴:因风寒不伤津液; 苔薄白,脉浮紧:皆为风寒在表之象。 病机概要: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78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方:川芎茶调散 * 药: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细辛、防风、羌活、甘草、茶 蒿本 方解: 川芎:善行头目,活血通窍,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 白芷、荆芥、薄荷、细辛、防风、羌活、 蒿本:疏风解表, 散寒止痛;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茶:清利头目,又可制约诸风药之温燥与升散。 诸药合用,具有疏散风寒止痛之效。 加药: 1.恶寒明显,加麻黄、桂枝、川乌,温经散寒; 2.若寒邪侵于厥阴经脉,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弦,方用 吴茱萸汤加减。 3.若侵于少阴经脉,头痛,足寒,气逆,脉沉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温经散寒止痛。

79 (二)风热头痛证 外感头痛 1. 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 2. 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大便不畅,或便秘 溲赤; 3
(二)风热头痛证 外感头痛 1.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 2.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大便不畅,或便秘 溲赤; 3.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面红目赤:风热外袭,上扰清空; 发热恶风:为风热之邪侵犯卫分; 口渴欲饮,便秘溲赤:为热盛伤津;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邪盛之征。 病机概要: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80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止痛) 方:芎芷石膏汤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止痛) 方:芎芷石膏汤 * 药:川芎、白 芷、石 膏、菊花、羌 活、蒿本、桑叶、薄荷、 蔓荆子 方解: 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疏散风热,通窍止痛; 川芎:活血通窍,祛风止痛; 白芷、羌 活、蒿本:散风通窍止头痛; 石膏:清热和络。 诸药合用,具有疏风清热和络止头痛之效。 加减: 1.烦热口渴,舌红少津,加知母、天花粉,清热生津,加黄芩、山栀, 清热泻火。 2.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用黄连上清丸,泻热通腑。

81 (三)风湿头痛证 外感头痛 1. 头痛如裹; 2. 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 3
(三)风湿头痛证 外感头痛 1.头痛如裹; 2.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 3.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 头痛如裹: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 肢体困重,胸闷:湿浊中阻,困阻脾阳,气机不畅; 大便溏,纳呆:为湿浊内蕴,脾失健运; 苔白腻,脉濡:皆为湿浊中阻之象。 病机概要: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

82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止痛) 方:羌活胜湿汤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止痛) 方:羌活胜湿汤 * 药:羌活、独活、蒿本、川芎、蔓荆子、防风、甘草、细辛、 白芷 方解: 羌活、独活、蒿本、蔓荆子、防风、细辛、 白芷:祛风 除湿,散寒止头痛; 川芎:辛温通窍,活血止痛;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祛风胜湿通窍止痛之效。 加药: 1.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著,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以燥湿宽中, 理气消胀; 2.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3.纳呆食少,加麦芽、神曲,以健胃助运。

83 (四)肝阳头痛证 内伤头痛 1.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 2. 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 3
(四)肝阳头痛证 内伤头痛 1.头昏胀痛,两侧为重; 2.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 3.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肝火偏亢,扰乱心神; 胁痛,口苦,面红:气郁化火;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肝阳偏盛之象。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84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方:天麻勾藤饮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方:天麻勾藤饮* 药: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 桑寄生、益母草、夜交藤、茯神、丹皮、白芍 方解: 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熄风潜阳; 山栀、黄芩、丹皮:清泄肝热; 杜仲、 桑寄生:滋养肝肾以柔肝; 川牛膝、益母草、白芍:活血调血,引血下行; 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 诸药合用,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头痛之效。 加药: 1.若肝郁化火,见头痛剧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赤,加夏枯草、 龙胆草、大黄; 2.若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见头晕目涩,视物不明,遇劳加重,腰膝酸 软,加枸杞、白芍、山萸肉。

85 (五)血虚头痛证内伤头痛 1. 头痛隐隐,时时昏晕,遇劳加重; 2. 面色少华,心悸失眠,神疲乏力; 3
(五)血虚头痛证内伤头痛 1.头痛隐隐,时时昏晕,遇劳加重; 2.面色少华,心悸失眠,神疲乏力; 3.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头痛隐隐,时时昏晕,遇劳加重: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 络失养; 心悸,失眠:血虚,心神失养; 神疲乏力:气虚,不能上荣; 面色少华,舌淡,脉细弱:皆为血虚之征。 病机概要: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

86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方:加味四物汤 药:当归、生地、川芎、白芍、菊花、蔓荆子、黄芩、甘草、 首乌、五味子、远志、枣仁 方解: 当归、生地、白芍、首乌:养血滋阴; 川芎、菊花、蔓荆子、黄芩:清利头目,平肝止痛; 五味子、远志、枣仁:养心安神; 甘草:和中,与白芍缓急止痛。 诸药合用,具有养血滋阴, 柔肝止痛之效。 加药: 1.若见乏力气短,神疲懒言,汗出恶风等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白术. 2.若阴血亏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  

87 (六)痰浊头痛证 内伤头痛 1.头痛昏蒙; 2.胸脘满闷,纳呆呕恶; 3.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证候分析: 头痛昏蒙: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胸脘满闷:痰阻胸膈,气机失畅; 呕恶痰涎:痰浊上逆; 纳呆:脾虚不健运; 苔白腻,脉弦滑:皆为痰浊内停之象。 病机概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88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 药:半夏、白术、天麻、陈皮(橘红)、茯苓、甘草、生姜、 大枣、白蒺藜、蔓荆子 方解: 半夏、陈皮:和中化痰; 白术、茯苓:健脾化湿; 天麻、白蒺藜、蔓荆子:平肝熄风止痛; 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痛之效。 加药: 1.若痰湿郁久化热,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加黄芩、竹茹、 枳实、胆星。 2.胸闷、呕恶明显,加厚朴、枳壳、和中降逆。  

89 (七)肾虚头痛证 内伤头痛 1. 头痛且空; 2.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 3
(七)肾虚头痛证 内伤头痛 1.头痛且空; 2.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 3.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 头脑空痛,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 窍失养; 腰膝酸软:肾虚,肾府失养; 遗精:肾虚精关不固; 带下:肾虚带脉不束; 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皆是肾精亏虚之象。 病机概要: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90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方:大补元煎 药:熟地、山药、山萸肉、人参、当归、杜仲、枸杞子、 炙甘草、女贞子、续断、龟板、白芍 方解: 熟地、枸杞子、女贞子:滋肾填精; 杜仲、续断:补益肝肾; 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 山萸肉:养肝涩精; 龟板:滋阴益肾潜阳; 甘草:益气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养阴补肾,填精生髓之效。 加减: 1.若虚火上炎,见头面烘热,面颊红赤,汗出,加知母、黄柏;或用知 柏地黄丸主之。 2.若肾阳不足者,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

91 (八)瘀血头痛证 内伤头痛 1.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2. 或有头部外伤史; 3
(八)瘀血头痛证 内伤头痛 1.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2.或有头部外伤史; 3.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证候分析: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头部外伤,或久 病入络,瘀血内停,脉络不畅; 舌质紫,有瘀斑,脉细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 病机概要:瘀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

92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通窍活血汤 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麝香、老葱、生姜、大枣、 黄酒、益母草、白芷、细辛 、当归 方解: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止痛; 麝香、老葱、黄酒:通窍止痛; 白芷、细辛 :辛散通窍止痛; 当归:活血养血; 生姜、大枣:健脾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之效。 加药: 1.头痛较剧,久痛不已,加全蝎、蜈蚣、地鳖虫,以搜风剔络止痛。

93 眩晕 定义: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头晕,二 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临床表现: 眩晕 相关西医疾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 美尼尔氏综合征(内耳眩晕症) 脑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等 。 (颈椎综合症、耳石症)

94 〈内经〉对眩晕有许多描述。称之为“眩冒”。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灵枢。卫气〉则说:“上虚则眩”等。 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他在〈金匮。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泽泻、白术

95 朱丹溪则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中说:
“无痰则不作眩”。 〈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 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 眩”。 虞抟〈医学正传。眩运〉则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 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 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另外也提出了:“眩运 者,中风之渐也”。

96 病因: 1。情志不遂 2。年高肾亏 3。病后体虚 4。饮食不节 5。跌仆损伤,瘀血内阻。 基本病机:以虚证居多,但也有实证。 虚证: 1。髓海不足,清窍失养; 2。气血亏虚,清窍失养。 实证: 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97 病位:头窍。 病变脏腑:肝、脾、肾三脏相关。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虚证: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实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98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 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
眩晕与中风的鉴别 共同点: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类似。 不同点 眩晕 中风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特征。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 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 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也无口舌歪斜诸症; 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

99 共同点:眩晕严重者与厥证均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 不同点:
厥证与眩晕的鉴别 共同点:眩晕严重者与厥证均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 不同点: 眩晕 厥证 以头目眩晕,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为主要表现, 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特征。 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 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眩仆倒的表现。 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100 (一)眩晕 肝阳上亢证 1.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 2. 口苦,失眠多梦,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 3
(一)眩晕 肝阳上亢证 1.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 2.口苦,失眠多梦,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 3.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头晕,头目胀痛: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遇烦劳郁怒眩晕加重:劳则伤肾,怒则伤肝,均可使肝阳 益盛,上扰清窍; 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肝阳亢盛,肝火上炎; 失眠多梦:肝火扰动心神; 肢麻震颤:肝阳上亢,引动肝风; 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皆是肝阳上亢之症。 病机概要: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101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天麻钩藤饮 药:天麻、钩藤、桑寄生、川牛膝、生决明、黄芩、 夜交藤、山栀、茯神、益母草、杜仲、菊花、白芍 方解: 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潜阳熄风; 桑寄生、川牛膝、杜仲:滋养肝肾以柔肝; 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 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 益母草:活血养血; 白芍:滋阴柔肝。 诸药合用,具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之效。

102 眩晕 。 肝阳上亢证 加药: 1. 眩晕剧烈,兼手足麻木或震颤,加羚羊角、生龙骨、生牡蛎、全蝎、 蜈蚣,以镇肝熄风,清热止痉。 2
眩晕 。 肝阳上亢证 加药: 1.眩晕剧烈,兼手足麻木或震颤,加羚羊角、生龙骨、生牡蛎、全蝎、 蜈蚣,以镇肝熄风,清热止痉。 2.肝火上炎,口苦目赤,烦躁易怒,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 3.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加 枸杞子、首乌、生地、麦冬、玄参。 4.目赤便秘,加大黄、芒硝;或用当归龙荟丸。

103 (二)眩晕 气血亏虚证 1.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 2. 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 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眠; 3
(二)眩晕 气血亏虚证 1.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 2.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 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眠; 3.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易发:气血两虚,脑窍失养,发为眩 晕,劳则伤脾,气血益亏故劳累易发; 面色晄(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血虚形体失养; 心悸少眠:血不养心; 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气虚脾不健运; 舌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两虚之症。 病机概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104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归脾汤 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远志、 枣仁、木香、生姜、大枣、熟地、炒扁豆 方解: 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大枣、熟地:补血生血养心; 茯苓、炒扁豆:补中健脾; 远志、 枣仁:养血安神;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补益气血,调养心脾之效。

105 眩晕 气血亏虚证 加药: 1. 若时自汗、易于感冒,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止汗。 2
眩晕 气血亏虚证 加药: 1.若时自汗、易于感冒,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止汗。 2.若脾虚湿盛,腹泻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胖,边有齿痕, 可加薏苡仁、炒扁豆、泽泻。 3.脾阳虚者,加桂枝、干姜以温中助阳。 4血虚较甚者,加阿胶、紫河车;心悸怔忡、少寐健忘,加柏子仁、 夜交藤、 合欢皮,养心安神。 5.若中气不足,可合用补中益气汤。

106 (三)眩晕 肾精不足证 1.眩晕,日久不愈; 2.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 力减退; 或遗精滑泄, 耳鸣齿摇; 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 (肾阴虚) 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肾阳虚) 3.(阴虚)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病机概要: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107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方:左归丸 药:山药、山萸肉、熟地、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方:左归丸 药:山药、山萸肉、熟地、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 龟板胶、川牛膝、紫河车、杜仲 方解: 山药、山萸肉、熟地:滋阴补肾; 鹿角胶、龟板胶、紫河车:兹肾助阳,益精填髓; 杜仲、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 牛膝:强肾益精。 诸药合用,具有滋养肝肾,益精填髓之效。 加药: 1.阴虚火旺者,加鳖甲、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 2.遗精滑泄者,加芡实、莲须、桑螵蛸。 3.失眠、多梦、健忘者,加阿胶、酸枣仁、柏子仁、鸡子黄。

108 (四)眩晕 痰湿中阻证 1. 眩晕,头重昏蒙,或视物旋转; 2. 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 3
(四)眩晕 痰湿中阻证 1.眩晕,头重昏蒙,或视物旋转; 2.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 3.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 眩晕,头重昏蒙,或视物旋转: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 不升。 胸闷恶心:痰浊中阻,气机不利; 食少多寐,呕吐痰涎:痰浊中阻,脾阳不振; 苔白腻,脉濡滑:均是痰湿内蕴之象。 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109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天麻、生姜、大枣、 薏苡仁 方解: 陈皮、半夏:健脾燥湿化痰; 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化湿; 天麻:化痰熄风,止头眩; 生姜、大枣:健脾降逆;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止晕之效。 加药: 1.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视物旋转,加代赭石、竹茹、生姜、旋复花,以 镇逆止呕; 2.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蔻仁,芳香和胃; 3.耳鸣重听,加郁金、菖蒲、葱白,以通阳开窍; 4.若痰郁化火,头痛头胀,舌红苔黄腻,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110 (五)眩晕 瘀血阻窍证 1. 眩晕; 2. 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 面唇紫暗; 3
(五)眩晕 瘀血阻窍证 1.眩晕; 2.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 面唇紫暗; 3.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证候分析: 眩晕:外伤或久病入络,瘀血阻滞,络脉瘀阻,脑失所养; 健忘、失眠、心悸,耳鸣、耳聋等:瘀血阻滞,脑窍失养; 精神不振:瘀血阻络,新血不生,髓海不足; 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皆是瘀血阻滞之症。 证机概要: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111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方:通窍活血汤 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麝香、鲜姜、老葱、黄酒、枣 当归、白芷、菖蒲、地龙、全蝎 方解: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麝香、老葱、黄酒、白芷、菖蒲:通窍理气,温经止痛; 鲜姜、 大枣:健脾和胃; 地龙、全蝎:镇痉祛风。 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淤,通窍止痛之效。 加药: 1.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行血。 2.若伴畏寒肢冷,感寒加重者,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

112 中风 中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 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113 中风各证型的异同点 一.中经络: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但神识清楚。 二.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湖、 迷蒙;伴见肢体不用。
三.恢复期: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 食稍进,但伴有后遗症。

114 “中风”“卒中”“猝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
《内经》虽无中风病名,但对中风的论述较多。如 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昏迷期间有 仆击、大厥、薄厥等; 半身不遂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 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中风发生的主因。 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 《千金方》小续命汤和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当时的代表方。

115 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如: 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他说“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 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 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元。王履从病因学角度提出“真中”、“类中”。 张景岳则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李中梓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王清任又专以“气虚血瘀”立论,它所创立的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

116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位: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基础:肝肾阴虚。 病理因素:风、火、气、痰、瘀。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 有关。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本虚: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实:风、火、气、痰、瘀。

117 主要症状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蹇涩(不利)等;
中风与口僻的鉴别 * 共同点:都有口眼歪斜的症状 中风 口僻(面瘫) 主要症状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蹇涩(不利)等; 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 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 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 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不同年龄均可患病。 多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

118 苏醒后常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失语等后遗症。 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后遗症。
厥证与中风 * 共同点:都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的症状 不同点: 中风 厥证 以中老年人多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神昏时间长。 神昏时间较短,多可自行苏醒。 发作时常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发作时常伴四肢逆冷。 苏醒后常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失语等后遗症。 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后遗症。

119 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为主症;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 共同点:痉证与中风闭证均有神昏的症状 不同点: 中风 痉证 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 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 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为主症;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 抽搐时间短; 抽搐时间长; 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120 以偏瘫不遂为主;常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 一般起病缓慢, 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筋惕肉润为多见;无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中风与痿证的鉴别 共同点:两者皆可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表现。 不同点: 中风 痿证 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 以偏瘫不遂为主;常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 一般起病缓慢, 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筋惕肉润为多见;无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起病时无神昏。

121 中风与痫病的鉴别* 共同点: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的症状。 不同点如下: 中风 痫病 为突发性; 少有反复发作史 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 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 仆地无声, 一般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 多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 好发于中老年人 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有反复发作史 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 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 卒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或作怪叫声; 发作时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 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 多发于青少年。

122 (一)中风 中经络 风痰入络证 1.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 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 2.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候分析: 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 或兼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 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闭阻气血,阻滞经脉;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正气不足,气血衰弱,气虚血瘀; 脉浮数:风邪侵袭之征。 病机概要: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123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真方白丸子 药:天麻、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全蝎、川乌、木香、 枳壳、当归、鸡血藤、白芍、稀签草 方解: 半夏、白附子、天南星:祛风化痰; 天麻、全蝎:熄风通络; 当归、鸡血藤、白芍、川乌、稀签草:养血祛风; 木香、 枳壳:行气解郁。 诸药合用,具有祛风化痰通络之效。 加药: 1.语言不清者,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 2.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

124 (二)中风 中经络 风阳上扰证 1. 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2.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 3
(二)中风 中经络 风阳上扰证 1.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2.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 3.舌红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 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风阳内动,夹痰走串 经络,脉络痹阻;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肾阴素亏,肝阳上亢; 脉弦:主肝风,舌红苔黄:主肝火偏旺。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串络脉。

125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天麻钩藤饮 药: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川牛膝、杜仲、山栀、 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珍珠母、菊花、桑叶 方解: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石决明、珍珠母:镇肝潜阳; 山栀、黄芩、菊花、桑叶:清肝泻火; 桑寄生、杜仲:滋养肝肾以柔肝; 茯神、夜交藤:养心安神; 川牛膝、益母草:活血化瘀,引药下行; 诸药合用,具有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之效。 加药: 1.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加胆星、郁金。 2.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风。

126 (三)中风 中经络 阴虚风动证 1. 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润动;甚或半身不遂; 2.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 3
(三)中风 中经络 阴虚风动证 1.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润动;甚或半身不遂; 2.平素头晕耳鸣,腰酸; 3.舌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润动,甚则半身不遂:肝 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阳盛动风,肝风内动,夹痰 瘀阻经络,脉络不畅; 舌红:肝肾阴虚有热; 苔腻,脉弦细数:则是肝肾阴虚兼有痰湿化热之象。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127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镇肝熄风汤 药:生龙骨、生牡蛎、怀牛膝、生赭石、生龟板、生杭芍、 生麦芽、玄参、天冬、川楝子、茵陈、甘草、当归、 天麻、钩藤、枸杞子 方解: 生杭芍、玄参、天冬、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 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 怀牛膝、当归:活血化瘀,引药下行; 生麦芽、川楝子、茵陈:清泄肝热,疏肝理气;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之效。 加药: 1.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茹、川贝,清热化痰。 2.阴虚阳亢,肝火偏旺,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128 1.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神 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直,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 2.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
中风 中脏腑 闭证 (一)痰热腑实证 1.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神 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直,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 2.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 3.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候分析: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素 体肝阳盛,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火上蒙清窍; 素有心烦易怒,头痛眩晕:素体肝火盛之故; 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上扰,腑气不通之 征。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129 治法:通腑泻热,熄风化痰 方:桃仁承气汤 药: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枳实、丹皮、赤芍、 胆星、黄芩、瓜蒌、牛膝 方解: 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泻热,凉血化瘀; 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 胆星、黄芩、瓜蒌:清热化痰; 丹皮、赤芍:凉血化瘀; 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 甘草:和胃护中。 诸药合用,具有通腑泻热,熄风化痰之效。 加药: 1.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 2.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口干,舌红,加生地、沙参、夜交藤,养阴安 神。

130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 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2.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 3.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风 中脏腑 闭证 (二)痰火瘀闭证(阳闭)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 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2.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 3.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牙关紧闭,口 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痉: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 上逆,挟痰火上蒙,闭阻清窍之故; 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数: 风火痰热之邪,内闭经络。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 神窍闭阻。

131 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方:羚角钩藤汤 药: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白芍、竹茹、 川贝、茯神、甘草、珍珠母、石决明、菖蒲、胆星、 半夏、天竺黄、黄连、郁金 方解: 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平肝熄风; 桑叶、菊花:清热平肝; 生地、白芍:养阴柔肝; 茯神:宁心安神; 竹茹、川贝、胆星、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 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之效。

132 痰火瘀闭证(阳闭) 痰火瘀闭证(阳闭) 加减: 1. 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 2
痰火瘀闭证(阳闭) 痰火瘀闭证(阳闭) 加减: 1.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 2.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加龙胆草、夏枯草、山栀、 代赭石、磁石等,以清肝镇摄。 3.腑实热结,腹胀便秘,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 4.痰热伤津,舌干红,苔黄糙者,加沙参、麦冬、石斛。

133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 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2.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中风 中脏腑 闭证 (三)痰浊瘀闭证(阴闭)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 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2.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3.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候分析: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 体强痉:痰湿偏盛,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之故; 静卧不烦:因痰湿属阴; 四肢不温,面白唇暗:痰湿阻滞阳气,不得温煦形体; 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均为痰湿内盛之症。 证机概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134 治法: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方:涤痰汤 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枳实、竹茹、南星、 石菖蒲、人参、郁金、天麻、钩藤、僵蚕 方解: 陈皮、半夏、茯苓、竹茹:理气化痰; 南星、石菖蒲、郁金:豁痰开窍; 生姜、枳实:行气降逆; 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和胃。 诸药合用,具有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之效。 加药: 1.有化热之象,加黄芩、黄连。 2.见戴阳证者,为病情恶化,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135 戴阳证:真寒假热证。 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3g) 附子一枚(5g) 人尿五合(30ml) 猪胆汁一合(6ml)。 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方。组成:白术、青木香、乌犀屑(用代用品)、香附子(炒去毛)、朱砂(研,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茇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薰陆香(别研)一两。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136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 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 2.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中风 中脏腑 脱证(阴竭阳亡)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 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 2.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病机概要:正不胜邪,元气衰败,阴阳欲绝。 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137 1.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2.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风痰瘀阻于络道;
中风 恢复期 (一)风痰瘀阻证(中风 恢复期) 1.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2.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风痰瘀阻于络道; 舌强语蹇或失语,肢体麻木:风痰阻络,经络失和; 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均是风痰瘀阻之征。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显宦

138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方:解语丹 药:白附子、天麻、南星、石菖蒲、全蝎、远志、羌活、 木香、甘草、陈皮、半夏、天竺黄、地龙、僵蚕、 稀签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 方解: 天麻、南星、白附子、陈皮、半夏、天竺黄:熄风化痰; 全蝎、地龙、僵蚕:搜风通络; 石菖蒲、远志、木香:化痰宣窍; 羌活:祛风; 稀签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祛风活血通络;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搜风化痰,行瘀通络之效。 加药: 1.痰热偏盛,加全瓜蒌、竹茹、川贝,清化痰热。 2.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熄风潜阳。 3.咽干口燥,加天花粉、天冬,养阴润燥。

139 (二)气虚络瘀证(中风 恢复期 ) 1.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 2
(二)气虚络瘀证(中风 恢复期 ) 1.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 2.舌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候分析: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气虚血瘀,脉络闭阻; 面色萎黄,舌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等:皆是气血两虚,脉 络瘀阻之症。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140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补阳还五汤 药:桃仁、红花、当归尾、赤芍、川芎、黄芪、地龙、牛膝 方解: 黄芪:补气以养血; 桃仁、红花、当归尾、赤芍、川芎:养血活血,化瘀 通络; 地龙、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之效。 加药: 1.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 2.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 3.腰膝酸软,加续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141 1.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 肢体肌肉萎缩; 2.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三)肝肾亏虚证(中风 恢复期 ) 1.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 肢体肌肉萎缩; 2.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地:生地、山萸肉、茯苓、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 石斛、石菖蒲、麦冬、远志、生姜、大枣、薄荷

142 瘿病 临床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甲状腺肿大。
瘿病 临床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甲状腺肿大。

143 历代中医对瘿病的认识 古代有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 最早记载“瘿”病名的著作是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 《吕氏春秋。季春纪》中“轻水所,多秃与瘿人。”即已观察到瘿的发病与地理环境有关。 《圣济总录。瘿瘤门》从病因角度对瘿病进行了分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瘿瘤证治》则提出瘿病可分为石瘿、 肉瘿、筋瘿、血瘿、气瘿。 《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

144 病因: 1.情志内伤 2.饮食及水土失宜 3.体质因素 基本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与心有关。

145 瘿病与瘰疬的鉴别 瘿病 瘰疬 瘿病肿块在颈部正前方; 瘰疬的病变部位在颈项的两侧或颌下; 瘿病的肿块一般较大。 瘰疬的肿块一般较小,
共同点:两者均在颈项部出现肿块。 不同点: 瘿病 瘰疬 瘿病肿块在颈部正前方; 瘰疬的病变部位在颈项的两侧或颌下; 瘿病的肿块一般较大。 瘰疬的肿块一般较小, 每个约黄豆大,个数多少不等。

146 瘿病与消渴的鉴别 瘿病 消渴 伴有急躁易怒,烦热心悸,眼突,脉数等症状; 瘿病阴虚火旺证虽有多食易饥,但无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共同点:有多食、易饥的症状。(瘿病。阴虚火旺证) 不同点: 瘿病 消渴 伴有急躁易怒,烦热心悸,眼突,脉数等症状; 瘿病阴虚火旺证虽有多食易饥,但无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三消的症状常同时并见; 尿中常有甜味; 颈前有瘿肿为主要特征; 颈部无瘿肿;

147 瘿囊与瘿瘤的鉴别 共同点:颈前出现肿块。 不同点:
瘿囊(单纯性甲肿) 瘿瘤(甲状腺癌) 两侧比较对称; 肿块偏于一侧,或一侧较大,或两侧均大; 瘿囊肿块较大、光滑, 质柔软; 瘿瘤肿块大小如桃核, 质较硬; 瘿囊主要病机为气郁痰阻; 瘿瘤主要病机为气滞、痰结、血瘀; 日久兼瘀血内停者,局部可出现结节。 瘿瘤病情严重者,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

148 (一)瘿病 气郁痰阻证 1.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 2. 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变化波动; 3
(一)瘿病 气郁痰阻证 1.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 2.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变化波动; 3.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颈前喉结两侧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气机郁滞, 痰浊壅阻颈部而致; 胸闷,喜太息,胸胁窜痛,且病情常随情志变化而波动:因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之故; 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脉象。 病机概要:气机郁滞,痰浊壅阻,凝结颈前。

149 治法:理气疏郁,化痰消瘿 方:四海疏郁丸 药:海带、海藻、海蛤粉、海螵蛸、昆布、陈皮、青木香、 浙贝、郁金、桔梗 方解: 海带、海藻、海蛤粉、海螵蛸、昆布、浙贝:化痰软坚, 消瘿散结; 陈皮、青木香、郁金:疏肝理气; 桔梗:利咽兼以载药上行。 诸药合用,具有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之效。 加减: 1.肝气不舒明显,见胸闷、胁痛,加柴胡、枳壳、香附、元胡、川楝子。 2.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150 (二)瘿病 痰结血瘀证 1.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 2. 胸闷,纳差; 3
(二)瘿病 痰结血瘀证 1.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 2.胸闷,纳差; 3.舌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 颈前而成结块肿大:气机郁结,津凝成痰,痰气交阻; 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经久不消:日久则血行不畅, 致血脉瘀滞: 胸闷,纳差:气郁痰阻,脾失健运; 舌暗或紫,脉涩:为血瘀之象; 苔白腻,脉弦:则是内有痰浊之症。 证机概要:痰气交阻,血脉瘀滞,搏结成瘿

151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海藻玉壶汤 药:海藻、海带、昆布、青皮、陈皮、半夏、象贝母、当归、 川芎、独活、连翘、甘草、胆南星、丹参、赤芍 方解: 海藻、海带、昆布: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青皮、陈皮、半夏、象贝母、连翘、甘草、胆南星:理 气化痰散结; 当归、 川芎、独活、丹参、赤芍:养血活血。 诸药合用,具有理气活血,化痰消瘿之效。 加减: 1.胸闷不舒,加郁金、香附、枳壳,理气开郁。 2.郁久化火,加夏枯草、丹皮、栀子、玄参。 3.纳差、便溏,加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 4.结块较硬或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僵蚕、 穿山甲等,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 5.若硬块坚硬且不移者,可酌加土贝母、莪术、山慈菇、天葵子、 半枝莲,犀黄丸等,以散瘀通络,解毒消肿。

152 (三)瘿病 肝火旺盛证 1. 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 2
(三)瘿病 肝火旺盛证 1.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 2.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 面部烘热,口苦; 3.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痰气壅结颈前; 烦热,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口苦:郁久化火,肝火旺盛; 容易出汗:火热迫津液外泄; 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肝火上炎,风阳内盛;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肝火亢盛之象。 证机概要:痰气交阻,气郁化火,壅结颈前。

153 栀:栀子、丹皮、柴胡、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牛蒡子、 甘草、(消)玄参、牡蛎、浙贝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 栀子、丹皮:清泄肝火;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 药: 栀:栀子、丹皮、柴胡、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牛蒡子、 甘草、(消)玄参、牡蛎、浙贝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 栀子、丹皮:清泄肝火; 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白芍:柔肝; 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 玄参:滋阴降火; 牡蛎、浙贝:化痰软坚散结。 加减: 1.肝火旺盛,烦躁易怒,脉弦数者,加龙胆草、黄芩、青黛、夏枯草。 2.手指颤抖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蒺藜、天麻以平肝熄风。 3.兼胃热内盛,多食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 4.阴虚火旺症见烦热,多汗,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二 冬汤合消瘰丸加减。

154 (四)瘿病 心肝阴虚证 1.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质软; 2
(四)瘿病 心肝阴虚证 1.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质软; 2.病起较缓,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抖, 眼干,目眩,倦怠乏力; 3.舌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病起较缓:痰气郁结颈前;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火郁伤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 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肝阴亏虚,形体失养; 手指及舌体颤动:肝阴亏虚,虚风内动; 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病机概要:气火内结日久,心肝之阴耗伤。

155 天:党参、玄参、丹参、天冬、麦冬、五味子、茯苓、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生地、当归、朱砂 一:当归、生地、沙参、麦冬、杞子、川楝子 方解:
治法:滋阴降火,宁心柔肝 方: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药: 天:党参、玄参、丹参、天冬、麦冬、五味子、茯苓、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生地、当归、朱砂 一:当归、生地、沙参、麦冬、杞子、川楝子 方解: 天: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适用于心阴亏虚为主者。 一:养阴疏肝。适用于肝阴亏虚,肝气郁结者。 加减: 1.虚风内动,手指及舌体颤抖者,加钩藤、白蒺藜、鳖甲、白芍。 2.兼脾虚者,见大便稀溏,次数增加,加白术、薏仁、山药、麦芽。 3.肾阴亏虚,见耳鸣,腰酸膝软者,加龟板、桑寄生、牛膝、女贞子。 4.病久正气耗伤,精血不足,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男子 阳痿者,加黄芪、太子参、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

156 疟疾 临床表现: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 病因:感受“疟邪”。 相关西医疾病:疟疾。
其他非疟疾疾病,而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类似疾患。 病名: 最早见于《内经》。但甲骨文即有“疟”字的记载。 《内经。疟论》:“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 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157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常山及蜀漆有治疟的功效。 《金匮要略》阐述了瘅疟、温疟、牡疟等类型的辨证论治。并指出疟久不愈,可以形成痞块,称为“疟母”。其所创之鳖甲煎丸至今仍为临床所用。 晋代《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认为其病因是感受山岚瘴毒之气,并明确指出青蒿为治疟要药。 隋代《诸病源候论》提出间日疟和劳疟病名。 《备急千金要方》除制定以常山、蜀漆为主药的截虐诸方外, 还用马鞭草治疟。

158 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治》指明“疫疟” 的特点:“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 曰疫疟。
明。张景岳进一步肯定疟疾因感受疟邪所致,而非痰食引起。 其治疗多用柴胡等和解法。 吴有性《温疫论》中制定“达原饮”,用槟榔、厚朴、草果 等“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 治疗原则:祛邪截疟。 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159 疟疾与风温发热的鉴别诊断 疟疾 风温发热 常发于夏、秋; 多见于冬、春; 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
共同点:风温邪在卫分时也可见寒战发热。 不同点: 疟疾 风温发热 常发于夏、秋; 多见于冬、春; 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 风温初起,邪在卫分时也可见寒战发热; 无肺系症状。 多伴有咳嗽气急,胸痛等肺系症状。

160 淋证初起时,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也可见寒战发热。
疟疾与淋证发热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淋证初起时,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也可见寒战发热。 不同点: 疟疾 淋证发热 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 淋证初起时,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也可见寒战发热。 疟疾多无小便频急,滴沥刺痛,腰部酸胀疼痛。 多兼小便频急,滴沥刺痛,腰部酸胀疼痛。

161 寒疟、温疟、和瘴疟的鉴别: 寒疟:疟疾发作时寒重热轻,或但寒不热,偏于寒盛; 热疟:疟疾发作时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偏于热盛; 瘴疟:发作时,高热不退,头痛,甚至出现惊厥,抽搐,颈 项强直,昏迷等症,为邪入心肝的危重症,属疫疟。

162 疟疾 (一)疟疾 正疟 1.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 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每
(一)疟疾 正疟 1.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 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每 日或间一二日发作一次,寒热休作有时; 2.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方: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 药:柴《医宗金鉴》: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 生姜、大枣、常山、槟榔、乌梅、桃仁 截《杨氏家藏方》:常山、草果、厚朴、槟榔、青皮、 陈皮、炙甘草

163 (二)疟疾 温疟 1. 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 饮,便秘尿赤; 2
(二)疟疾 温疟 1.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 饮,便秘尿赤; 2.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方: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164 (三)疟疾 寒疟 1. 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脘痞,神疲体倦; 2
(三)疟疾 寒疟 1.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脘痞,神疲体倦; 2.苔白腻,脉弦。 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 药:柴《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黄芩、栝蒌根、 牡蛎、炙甘草 截《杨氏家藏方》:常山、草果、厚朴、槟榔、青皮、 陈皮、炙甘草

165 1.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 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小便赤热,大便秘结,甚至神昏谵语;
(四)疟疾 瘴疟 (1)热瘴 1.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 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小便赤热,大便秘结,甚至神昏谵语; 2.舌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方:清瘴汤 药:青蒿、柴胡、黄芩、黄连、常山、陈皮、半夏、茯苓、 知母、竹茹、枳实、益元散(碧玉散) 益元散:六一散加辰砂,灯芯汤送服。 碧玉散:六一散加青黛。

166 (四)疟疾 瘴疟 (2)冷瘴 1.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 神志昏蒙; 2
(四)疟疾 瘴疟 (2)冷瘴 1.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 神志昏蒙; 2.苔白厚腻,脉弦。 治法:解毒除障,芳化湿浊 方: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药: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藿香、半夏、生姜、佩兰、 草果、菖蒲、荷叶、 槟榔

167 (五)疟疾 劳疟 1. 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则易发作,发时寒热较轻,面 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纳少,自汗; 2
(五)疟疾 劳疟 1.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则易发作,发时寒热较轻,面 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纳少,自汗; 2.舌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方:何人饮加减 药:何首乌、人参、当归、陈皮、生姜

168 小结 (一)肝郁气滞证 胁痛 1.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 情志变化而增减; 2.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 3.苔薄白,脉弦。 (一)肝气郁结证 郁证 1.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2.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 食,大便不调; 3.苔薄腻,脉弦。

169 (二)肝胆湿热证 胁痛 1.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 2. 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口粘,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3
(二)肝胆湿热证 胁痛 1.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 2.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口粘,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3.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一)热重于湿证 黄疸 1.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2.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农,腹部胀闷,恶心呕吐,口干 而苦,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 3.(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170 病名 首见于《内经》: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首风、 脑风)、眩晕。 宋. 陈言
病名 首见于《内经》: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首风、 脑风)、眩晕。 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卒中、猝中)。 《内经》有关中风的描述: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 半身不遂则有偏枯、偏风、身偏 不用、风痱等病名。 战国时代.《庄子.德充符》:瘿病。 《尚书》:疟疾。 主要病位: 胁痛:肝、胆。 黄疸:脾、胃、肝、胆。 积聚:肝、脾。 中风: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瘿病:肝、脾。

171 常用方剂: (1)柴胡疏肝散:1. 胁痛(肝郁气滞) 2. 积证(气滞血阻)合失笑散 3. 鼓胀(气滞湿阻)合胃苓汤 (2)天麻钩藤饮:1
常用方剂: (1)柴胡疏肝散:1.胁痛(肝郁气滞) 积证(气滞血阻)合失笑散 鼓胀(气滞湿阻)合胃苓汤 (2)天麻钩藤饮:1.头痛(肝阳头痛) 眩晕(肝阳上亢) 中风(中经络。风阳上扰) (3)通窍活血汤:1.头痛(瘀血头痛) 眩晕(瘀血阻窍) (4)半夏白术天麻汤:1.头痛(痰浊头痛) 眩晕(痰湿中阻)

172 (5)龙胆泻肝汤:胁痛(肝胆湿热) (6)一贯煎:1. 胁痛(肝络失养) 2. 鼓胀(阴虚水停)合六味地黄丸 3
(5)龙胆泻肝汤:胁痛(肝胆湿热) (6)一贯煎:1.胁痛(肝络失养) 鼓胀(阴虚水停)合六味地黄丸 瘿病(心肝阴虚)或天王补心丹 (7)补阳还五汤:中风(恢复期。气虚络瘀) (8)羚羊钩藤汤:中风(中脏腑。痰火瘀闭) (9)茵陈蒿汤:1.黄疸(热重于湿) 鼓胀(水热蕴结)合中满分消丸 (10)归脾汤:眩晕(气血亏虚) (11)加味四物汤:头痛(血虚) (12)大补元煎:头痛(肾虚) (13)左归丸:眩晕(肾精不足)

173 痰浊有关证型 (1)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2)中风(中脏腑。痰浊瘀闭):涤痰汤 (3)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痰热或热证 (1)中风(中脏腑。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2)中风(中脏腑。痰火瘀闭):羚羊钩藤汤 (3)黄疸(胆腑郁热):大柴胡汤 (4)瘿病(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合消瘿丸 血瘀 (1)胁痛(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2)积证(瘀血内结):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 (3)鼓胀(瘀结水留):调营饮 (4)瘿病(痰结血瘀):海藻玉壶汤

174 气滞 (1)聚证(肝气郁结):逍遥散或木香顺气散 (2)瘿病(气郁痰阻):四海疏郁丸 阴虚 (1)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 (2)中风(恢复期。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寒湿 (1)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 (2)鼓胀(水湿困脾):实脾饮 外感 (1)头痛(风寒):川芎茶调散 (2)头痛(风热):芎芷石膏汤 (3)头痛(风湿):羌活胜湿汤 其他 (1)黄疸(脾虚湿滞):黄芪建中汤 (2)聚证(食滞):六磨汤

175 中经络 风痰入络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 苔薄白 脉浮数 风阳上扰 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
证型 共同点 异同点 舌、脉 风痰入络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 苔薄白 脉浮数 风阳上扰 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 舌红苔黄, 脉弦 阴虚风动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 舌红, 苔腻, 脉弦细数。

176 半夏、白附子、天麻、天南星、川乌、全蝎、木香、枳壳
证型 治法 风痰入络 祛风化痰通络 真方白丸子 半夏、白附子、天麻、天南星、川乌、全蝎、木香、枳壳 风阳上扰 平肝潜阳 活血通络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 茯神、夜交藤 阴虚风动 滋阴潜阳 熄风通络 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生麦芽、玄参、 天冬、川楝子、茵陈、甘草

177 中脏腑 痰热腑实 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舌强语蹇或不语,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 突然发病,
证型 共同症状 其他症状 舌、脉 痰热腑实 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舌强语蹇或不语,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 突然发病, 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 舌暗红, 或有瘀点瘀斑, 苔黄腻, 脉弦滑 或弦涩。 痰火瘀闭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面赤身热,气粗口臭, 躁扰不宁, 而数。 痰浊瘀闭 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 大小便闭; 面白唇暗,静卧不烦, 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苔白腻, 脉沉滑缓。

178 痰热腑实 通腑泻热, 熄风化痰 桃仁承气汤 桃仁、大黄、芒硝、 桂枝、甘草 痰火瘀闭 熄风清火, 豁痰开窍 羚羊钩藤汤 羚羊角、钩藤、菊花、
证型 治法 痰热腑实 通腑泻热, 熄风化痰 桃仁承气汤 桃仁、大黄、芒硝、 桂枝、甘草 痰火瘀闭 熄风清火, 豁痰开窍 羚羊钩藤汤 羚羊角、钩藤、菊花、 桑叶、生地、白芍、 川贝、茯神、鲜竹茹、 生甘草 痰浊瘀闭 化痰熄风, 宣郁开窍 涤痰汤 陈皮、半夏、茯苓、 枳实、竹茹、制南星、 人参、石菖蒲、生姜、甘草

179 恢复期 风痰瘀阻 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肢体麻木; 舌暗紫, 脉弦滑。 气虚络瘀 半身不遂或肢体偏枯不用 肢软无力,面色萎黄,
证型 共同症状 其他症状 舌、脉 风痰瘀阻 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肢体麻木; 舌暗紫, 脉弦滑。 气虚络瘀 半身不遂或肢体偏枯不用 肢软无力,面色萎黄, 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 脉细涩或细弱。 肝肾亏虚 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 舌红脉细 或舌淡红,脉沉细。

180 风痰瘀阻 搜风化痰, 行瘀通络 解语丹 白附子、石菖蒲、 远志、南星、天麻、 全蝎、羌活、木香、甘草 气虚络瘀 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证型 治法 风痰瘀阻 搜风化痰, 行瘀通络 解语丹 白附子、石菖蒲、 远志、南星、天麻、 全蝎、羌活、木香、甘草 气虚络瘀 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 桃仁、红花、当归、 川芎、赤芍、黄芪、地龙 肝肾亏虚 滋养肝肾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药略

181 王XX 女 岁 职业:文员 患者就诊时,头部不舒,同时怕冷,怕吹到风。 问诊后得知患者昨天因下雨走避不及,被雨淋湿,回到办公室后,又有冷气,当时即开始觉得头痛,自服了1粒扑热息痛片后,头痛有减。 但今早起身后,又觉得头开始痛,牵连至颈项后背,同时整个头觉得很紧,感觉像被绳子绑紧,而且怕冷,怕吹风,风吹时觉得头更痛,身体感到酸痛,疲倦,口不渴,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根据以上的资料,按规定的格式整理四诊内容,并完成辨证依据、中医诊断、治法、处方、方解和医嘱。

182 王XX 女 35岁 职业:文员 问诊: 主诉: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2天; 现病史:昨天因淋到雨,复在冷气室着凉,后即头痛,连 及项背,局部有拘紧感,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 肢体酸痛,口不渴; 既往史:无。 望诊: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语音清晰。 切诊:脉浮紧。

183 诊断与辨证依据: 病名:头痛 病名辨证依据:患者以头痛为主症。 证型:风寒头痛 证型辨证依据: 头痛连及项背:风寒外袭,循太阳经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头痛常有拘急收紧感:因寒邪主收引故; 恶风畏寒:风寒束于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 肢体酸痛:风寒外袭,卫表失和; 口不渴:因风寒不伤津液; 苔薄白,脉浮紧:皆为风寒在表之象。

184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处方: 方名:川芎茶调散加减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处方: 方名:川芎茶调散加减 * 药物:川芎5g 白芷10g 荆芥6g 薄荷6g 细辛2g 防风6g 羌活6g 甘草3g 茶适量 蒿本6g 麻黄5g 桂枝6g 方解: 川芎:善行头目,活血通窍,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 白芷、荆芥、薄荷、细辛、防风、羌活、 蒿本:疏风解表,散寒止痛; 麻黄、桂枝:温经散寒;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茶:清利头目,又可制约诸风药之温燥与升散。 诸药合用,具有疏散风寒止痛之效。 医嘱: 。避风寒,避免再感冒;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之品; 。注意休息,平时多运动,锻炼好体质。


Download ppt "肝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