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主講:方惠生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 96年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認知行為治療介紹 主講:方惠生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 96年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2
關係建立 (兩人一組,選擇不同顏色的蠟筆) (一)警察捉小偷:同步 小偷可運用不同方式跑(直線、點跳、畫圓),警察跟隨其後,設法跟上。
Q:您覺得對方是哪種類型的小偷(警察)? 您在跑給人追(追著人跑)時候的感覺是?
3
關係建立 (二)共同的一幅畫:同理 先由其中一人畫上一筆(直線、點跳、畫圓…皆可) Q:您原本心裡想畫什麼? 您覺得對方在畫什麼?
另一人接著畫,依序接畫,畫出自己想畫的,並且感覺對方想畫的 Q:您原本心裡想畫什麼? 您覺得對方在畫什麼? 您們最後畫出了什麼? 討論一個您們都贊成的「命題」
4
關係建立 (三)兩人共「畫」--高層次同理 1.兩人同時用一枝筆作畫 2.畫圖的內容依序是:屋子、樹、太陽
3.在不能說話的情形下,請畫出這張畫。 Q:說說握在不同的位置,有哪些感受? 這個活動讓你體會到什麼?
5
外顯行為 情緒、想法 感受 自我概念 渴望、期待、需求、夢想、願景 失落、哀傷、憤怒、絕望 自我實現、靈性、潛能 5
6
從認知-(情緒)-行為觀點來理解「一個人」
T(思考) 1.強調思考、判斷、決定、分析與行動 2.交互作用、可逆因果 3.多元整合 E(情緒) A(行為)
7
認知行為治療法 一、Eills的REBT 二、Beck的認知治療 三、Meichenbaum的認知行為矯治法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CBM) 四、社會認知取向(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五、認知行為互動取向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approach)
8
共通處: 1.強調CO與CL之間的共同合作 2.基本假設:精神壓力來自於認知困擾或功能障礙 3.治療焦點:挑戰認知,促成情感及行為改變
4.有限的時效,針對問題進行教育性處理
9
Eills的REBT 樂 苦 1.人性觀(基本假設):接納自己; 和平與自我相處 2.對情緒困擾的看法: 非理性、不被接納、
責備、內化irB 樂 苦 理性、直線思考 非理性、扭曲思考 自我保護、快樂、主動思考口語表達、愛、與人溝通、成長及自我實現 自我毀滅、逃避思考、因循、重蹈覆轍、迷信、無耐性、完美屬意及自責
10
人格理論 A(事件) C(情緒及行為後果) B(信念) irB:應該、必須、自我貶損 F(新的感覺) E(效果) D(駁斥處理)
偵測、辯駁、區辨
11
方法 (1)認知方法: 駁斥irB(應該、必須)、執行認知家庭作業(表列問題VS自我應驗的內言、挑戰)、改變內在語言(較喜歡、可能)、幽默(駁斥『必須』哲學) (2)情緒技術: 情緒的角色扮演(示範對話、演出來)、理性情緒想像(找很棒的感覺)、攻擊羞愧感練習(…真的也不會怎樣)、力量與活力的使用(有利的對話) (3)行為技術: 操作制約、自我管理、系統減敏感法、鬆弛技術、示範。以家庭作業來記錄、分析、檢核。
12
練習 事件 A 當時的想法 irB 當時的感受、結果C 後來調整的想法D 效果E 新感受F 與OO衝突而受對方受到誤會
我一定是個不受歡迎的人 感受: 挫折、失望 結果: 不歡而散 我可能是太衝動 我可以再找機會說清楚 不再自責
13
Beck的認知治療 1.人性觀(基本假設):人們的感受和行為,決定他如何建構經驗。 2.對情緒困擾的看法:自動化思考(邏輯錯誤、認知扭曲)
(1)內在溝通內容透過自省獲得(注重洞察) (2)CL的信念具有高度個人意義 (3)意義是被探索、發現而非被教導或解釋 2.對情緒困擾的看法:自動化思考(邏輯錯誤、認知扭曲)
14
認知扭曲的類別
15
人格理論 強調: 1.因果關係與認知失調 2.認知發展模式(理解一個人為何這樣想?) 3.自動化思考 4.認知基模 5.認知扭曲
17
方法 理解特有意義:如「不安」、「失敗者」特殊意涵的句子 挑戰絕對性:如「每個人」、「總是」、「不曾」、「沒有人」….
(你說你是一個「失敗者」,身為「失敗者」是什麼意思?在哪些事情失敗…) 挑戰絕對性:如「每個人」、「總是」、「不曾」、「沒有人」…. 每個人都應該….,我覺得「每個人」只有只得是你的父母而已,他們似乎一直告訴你…. 重新歸因:重新看事件中,彼此應該負的責任與限制 對扭曲標示 解除災難化「what…if(如果…會怎樣)」技術,找例外的原則 挑戰二分法思考(梯狀化技術scaling)增加「全有到全無」間的等級(1-10) 列出助因與阻力(力場分析、價值評估) 認知預演
18
Meichenbaum的認知行為矯治法(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CBM)
1.人性觀(基本假設): 行為的改變在於CL需注意自己的T、E、A及其影響,CL應修改內在腳本(經驗),自我評估 2.對情緒困擾的看法: 壓力是透過內在對話引發。 3.對人格的看法: 行為改變是內在語言、認知結構、行為及行為結果交互作用產生
19
方法 (1)自我觀察 (2)開始新的內在對話 (3)學習新的方法
20
作自己的主人 小螞蟻與牛奶瓶的故事 有一天,一群小螞蟻在他們回家的路上發現了「牛奶瓶」,大家興高采烈的爬進去,掉入牛奶瓶中才發現:「身陷其中」… 小螞蟻該如何是好?
21
討論 1.小螞蟻掉入牛奶瓶中有哪些情緒反應? 高興、興奮、爽、雀躍不已…. 緊張、焦慮、害怕、驚慌失措…..
沮喪、失望、痛苦、失落、覺得毀了… 2.聰明的您,來幫幫小螞蟻…
22
社會認知取向(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1.人性觀(基本假設): 將人、行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視「學習」為一種需經過認知處理的知識獲取,個人為因應各種的任務需求而採取行動,解決方式的產生與其所處之環境因素及個人內在因素或能力息息相關。 2.對情緒困擾的看法: 以生氣、攻擊為例
24
認知行為互動取向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approach)
強調信念與思考內容對行為的影響,利用示範、操作的策略,讓參與者逐漸投入,滿足自我需求。 主要由四個方向,以情境教育方式提供因應技巧:人際技巧、問題解決、認知與情緒反應、自我管理。特別適合運用於帶領偏差行為問題學生小團體。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