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14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2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组成 功能 一般 结构
3
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和甘油酯等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 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和甘油酯等 吸收 排泄 组成 功能 一般 结构
4
黏膜下层(submucosa):结缔组织 皱襞 - 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突起 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黏膜下神经丛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1 上皮:复扁(口、咽、食管和肛 门)、单柱(胃、肠) 黏膜 固有层:结缔组织,胃腺、肠腺 黏膜肌层:薄层平滑肌 黏膜下层(submucosa):结缔组织 皱襞 - 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突起 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黏膜下神经丛 组成 功能 (mucosa) 一般 结构
5
肌层(muscularis) 骨骼肌/平滑肌 内环外纵(胃为三层) 肌间神经丛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肌层(muscularis) 骨骼肌/平滑肌 内环外纵(胃为三层) 肌间神经丛 间质卡哈尔细胞(interstitial Cajal cell),可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 接传递给平滑肌细胞,引起肌层的节律性收缩 图2、3 组成 功能 一般 结构
6
纤维膜(fibrosa ):食管、十二指肠大部和大肠末段 浆膜(serosa ):胃,大部分小肠和大肠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外膜(adventitia) 纤维膜(fibrosa ):食管、十二指肠大部和大肠末段 浆膜(serosa ):胃,大部分小肠和大肠 组成 功能 一般 结构
7
复层扁平上皮;硬腭部出现角化;口底部上皮薄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黏膜只有上皮和固有层 复层扁平上皮;硬腭部出现角化;口底部上皮薄 固有层内含小唾液腺,下连骨骼肌(唇、颊处)或骨膜(硬腭处) 结 构 特 点 舌乳头 味 蕾
8
图4-6 舌乳头(lingual papilae) 为舌背部黏膜形成的乳头状突起 1. 丝状乳头:遍布于舌背,数量最多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4-6 舌乳头(lingual papilae) 为舌背部黏膜形成的乳头状突起 1. 丝状乳头:遍布于舌背,数量最多 2. 菌状乳头:多散在分布于舌尖、舌缘,较少 3. 轮廓乳头:位于舌界沟前方,10余个 结 构 特 点 舌乳头 味 蕾
9
味觉感受器,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由二种细胞组成: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味蕾(taste bud ) 图7 味觉感受器,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由二种细胞组成: 1. 味细胞:感觉性上皮细胞;长梭形,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味孔,基底面形成突触 2. 基细胞:干细胞,可分化为味细胞 结 构 特 点 舌乳头 味 蕾
10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黏膜下层有食管腺(黏液性) 肌层:上1/3---骨骼肌 中1/3---混合 下1/3---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8-10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黏膜下层有食管腺(黏液性) 肌层:上1/3---骨骼肌 中1/3---混合 下1/3---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 特 点
11
黏膜 固有层:贲门腺(cardiac gland) 幽门腺(pyloric gland) 胃底腺(fundic gland)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11、12 上皮:单柱(表面黏液细胞, surface mucous cell) 胃小凹(gastric pit) 黏膜 固有层:贲门腺(cardiac gland) 幽门腺(pyloric gland) 胃底腺(fundic gland) 黏膜肌层 图13 黏膜下层:结缔组织 肌层:很厚的平滑肌(内斜中环外纵) 外膜:浆膜 一 般 结 构 胃底腺 自我保护机制
12
LM: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有酶原颗粒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14-16 主细胞(chief cell,胃酶细胞) LM: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有酶原颗粒 EM: RER 、GC发达,顶部有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一 般 结 构 胃底腺 自我保护机制
13
壁细胞(parietal cell,泌酸细胞) LM: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酸性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17-19 壁细胞(parietal cell,泌酸细胞) LM: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酸性 EM: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大量线粒体 功能:分泌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杀菌)、内因子 一 般 结 构 胃底腺 自我保护机制
14
颈黏液细胞(mucous neck cell):分泌酸性黏液;楔形,色淡,核扁平,居基底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颈黏液细胞(mucous neck cell):分泌酸性黏液;楔形,色淡,核扁平,居基底 干细胞(stem cell):增殖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和胃底腺细胞 图20 内分泌细胞 ECL细胞:组胺,促进壁细胞泌酸 D细胞:生长抑素,抑制壁细胞 G细胞:位于幽门腺,分泌胃泌素,促进壁细胞泌酸和胃肠黏膜增殖 一 般 结 构 胃底腺 自我保护机制
15
(mucous-HCO3- barrier) (1)黏液层:不可溶性黏液凝胶 --- 隔离上皮与胃蛋白酶 --- 减慢H+向黏膜扩散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mucous-HCO3- barrier) (1)黏液层:不可溶性黏液凝胶 --- 隔离上皮与胃蛋白酶 --- 减慢H+向黏膜扩散 (2)表面黏液细胞→ HCO3- →中和H+ →H2CO3 碳酸酐酶 CO2 + H2O 胃上皮细胞快速更新、迁移 一 般 结 构 胃底腺 自我保护机制
16
黏膜 上皮:单柱 固有层:大量小肠腺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黏液) 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纤维膜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黏膜 上皮:单柱 固有层:大量小肠腺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黏液) 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纤维膜 其余--浆膜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17
环行皱襞:距幽门5cm~回肠中段,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 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突出形成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21-25 环行皱襞:距幽门5cm~回肠中段,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 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突出形成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指状突起,密集排列形成纹状缘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18
1.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 LM:高柱状,游离面有纹状缘 EM: 图26、27 游离面: 微绒毛:使细胞游离面扩大30倍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1.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 LM:高柱状,游离面有纹状缘 EM: 图26、27 游离面: 微绒毛:使细胞游离面扩大30倍 细胞衣:糖蛋白,含双糖酶、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是消化吸收的部位 侧面:紧密连接阻止肠腔内的物质由细胞间隙进入组织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19
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GC,将吸收的脂类形成乳糜微粒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胞质: 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GC,将吸收的脂类形成乳糜微粒 功能: 1.参与消化吸收 2.分泌肠激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 3.参与sIgA的释放过程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20
2.杯状细胞(goblet cell) 分泌黏液;从十二指肠至回肠,逐渐增多 3.内分泌细胞 I 细胞:胆囊收缩素- 促胰酶素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2.杯状细胞(goblet cell) 分泌黏液;从十二指肠至回肠,逐渐增多 3.内分泌细胞 I 细胞:胆囊收缩素- 促胰酶素 S细胞:促胰液素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21
小肠腺特有,锥形,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4.潘氏细胞 (Paneth cell) 图28-30 小肠腺特有,锥形,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 5.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下半部,小,柱状;增殖分化,更新上皮细胞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22
中央乳糜管(central lacteal):腔大,内皮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运输乳糜微粒 图31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小肠腺 中央乳糜管(central lacteal):腔大,内皮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运输乳糜微粒 图31 有孔毛细血管:水溶性物质经此入血 少量平滑肌纤维:收缩可缩短绒毛,利于淋巴和血液运行 淋巴小结:十二指肠、空肠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为集合淋巴小结 图32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23
环行皱襞 较高、多 高、多 矮、少 小肠绒毛 较高、多 高、多 短、少 叶状 长指状 短锥形 杯状细胞 较少 较多 多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环行皱襞 较高、多 高、多 矮、少 小肠绒毛 较高、多 高、多 短、少 叶状 长指状 短锥形 杯状细胞 较少 较多 多 十二指肠腺 有 无 无 淋巴小结 孤立 孤立 集合 一 般结构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上 皮 固 有 层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图33、34
24
无环行皱襞和绒毛 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 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 外纵行肌三处增厚形成结肠带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食管 胃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图35 无环行皱襞和绒毛 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 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 外纵行肌三处增厚形成结肠带 特 点 阑 尾
25
腔小不规则 大肠腺短而少 黏膜肌层不完整 淋巴组织丰富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口 图36、37 特 点
阑 尾
26
黏膜淋巴小结(咽、回肠和阑尾最发达)和弥散淋巴组织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黏膜淋巴小结(咽、回肠和阑尾最发达)和弥散淋巴组织 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间质树突状细胞 组 成 M细胞
27
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M细胞)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M细胞) 散在分布于集合淋巴小结顶部的上皮内,游离面有微皱褶,基底面胞膜内陷,凹腔内嵌有多个淋巴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 图38 组 成 M细胞
28
进入 淋巴、血循环 返回 消化管黏膜 分化 浆细胞 分泌 IgA + 分泌片(上皮细胞产生) 形成 sIgA,消灭抗原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M细胞 抗原巨噬细胞提呈淋巴细胞 淋巴小结或淋巴结增殖分化幼浆细胞 进入 淋巴、血循环 返回 消化管黏膜 分化 浆细胞 分泌 IgA + 分泌片(上皮细胞产生) 形成 sIgA,消灭抗原 组 成 进入 M细胞
29
开放型:细胞有面向管腔的游离面和微绒毛;占绝大多数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散在分布 图39 锥形,底部有大量分泌颗粒 分泌肽类和胺类激素 分为: 开放型:细胞有面向管腔的游离面和微绒毛;占绝大多数 封闭型:被相邻细胞覆盖,未露出腔面;占少数 特 点 主要的胃肠内分泌细胞
30
I 细胞---胆囊收缩素- 促胰酶素(cholecystokinin-pancreozymin,
内分泌 细胞 淋巴 组织 概述 口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ECL细胞---组胺 D细胞---生长抑素 G细胞---胃泌素(gastrin) I 细胞---胆囊收缩素- 促胰酶素(cholecystokinin-pancreozymin, CCK - PZ) S细胞---促胰液素(secretin) 特 点 主要的胃肠内分泌细胞
31
本章重点 食管的结构特点 胃的分层结构特点,胃底腺的细胞构成和功能,胃黏膜自我保护机制 小肠的分层结构特点,小肠腺、绒毛的结构与功能
各种小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三段小肠的形态特点
32
大肠黏膜的结构特点 阑尾的结构特点 胃肠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M细胞,sIgA) ECL、D、G、I、S细胞的功能
33
图1 消化管模式图
34
图2 肌间神经丛光镜图 ↑神经元胞体
35
图3 小肠肌层的间质卡哈尔细胞 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6
图4 舌乳头模式图
37
菌状乳头 丝状乳头 结缔组织 神经纤维 味腺 脂肪细胞 图5 舌菌状乳头和丝状乳头
38
结缔组织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环沟 味蕾 神经纤维 味腺 图6 舌轮廓乳头
39
图7 味蕾 1味细胞 2基细胞 ↑味孔
40
图8 食管模式图 食管腺 内环肌 外纵肌 纤维膜 黏膜下层 黏膜肌层 固有层 上皮
41
图9 食管光镜图
42
图10 食管与胃贲门移行部光镜图
43
贲门 黏膜 贲门腺 幽门 幽门腺 胃小凹 固有层 胃底腺 下层 肌层 浆膜 图11 胃壁结构模式图
44
图12 胃底部 左:模式图 右:光镜图
45
图13 胃底部黏膜光镜图
46
图14 胃底腺模式图 胃小凹
47
图15 胃底腺 内分泌细胞 主细胞 颈黏液细胞 壁细胞
48
图16 主细胞电镜图
49
图17 胃底腺(示壁细胞) 内分泌细胞 主细胞 颈黏液细胞 壁细胞
50
图18 壁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51
图19 壁细胞电镜图
52
图20 胃底腺干细胞(放射自显影图像)
53
图21 空肠纵切面光镜图(示环行皱襞)
54
图22 空肠黏膜光镜图(示小肠绒毛)
55
图23 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图
56
图24 小肠绒毛纵切面光镜图 ﹡中央乳糜管 ﹡
57
图25 小肠吸收细胞游离面电镜图
58
图26 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
59
图27 小肠吸收细胞 超微结构模式图 F 脂类 S 滑面内质网 G 高尔基复合体 C 乳糜微粒 CL 中央乳糜管
60
图28 小肠腺光镜图 ↑潘氏细胞
61
图29 小肠腺光镜图(示潘氏细胞)
62
图30 小肠腺 示潘氏细胞(焰红与坚固绿染色)
63
图31 小肠绒毛 ↑中央乳糜管
64
图32 回肠纵切面 示集合淋巴小结
65
图33 十二指肠 黏膜与黏膜下层 模式图
66
图34 十二指肠光镜图 1十二指肠腺 2淋巴组织
67
图35 左:结肠壁模式图 右:结肠黏膜光镜图
68
图36 阑尾模式图
69
图37 阑尾光镜图
70
图38 肠道sIg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71
图39 左:内分泌细胞示意图(o开放型 C封闭型)
右:免疫组织化学示胃G细胞(棕黄)和D细胞(黑)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