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
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 卡塞尔(G. Casse1)于1916年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论”这一主张,又于1922年在其著作《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After 1914)中系统地加以阐述。由于卡塞尔连续发表论文,所以把购买力平价理论同卡塞尔的名字相联系,仍是恰当的。

2 据统计,卡塞尔在世时,在购买力平价理论方面,曾先后至少发表了15篇论文、8本著作和2篇特约稿,这是其他任何经济学家所没有的。他清晰而强有力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极力将其付诸政策运用。在他的大力传播下,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成为二十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汇率理论。

3 Purchasing Power Parity-2
卡塞尔认为,人们之所以要外国的货币,是因为这种货币在该外国国内也具有购买力。另一方面,当人们提供一定量的本国货币时,实际上也就是(对外国人)提供了在本国国内的购买力。

4 因此,人们对本国与外国货币的相对评价,主要取决于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家里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购买力平价”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5 Purchasing Power Parity-3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点上,“两国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商”。在卡塞尔看来,汇率应根据购买力的对比关系而走,而购买力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从两国物价水平之商中,可得出两国的汇率。

6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 纸币作为金的符号代表一定的价值,它表现为纸币具有一定的购买力。

7 Purchasing Power Parity-4
在给定商品价值的情况下,纸币购买力的国际差异,实际就是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差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纸币的购买力,可以得出两国货币的交换比例。卡塞尔并没有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但他正确地看到了事物之间的一些联系,并由此得出了以纸币购买力来决定汇率的结论,

8 这一点应该说有合理之处。其次,就购买力平价论的相对形式而言,它实际上谈的是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变动之后,两国之间的汇率又是怎样决定的。卡塞尔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从而汇率应按这时的购买力来确定,而“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

9 Purchasing Power Parity-5
购买力平价论的重大缺陷在于如下。首先,它只是从事物的表面联系出发,而未能看到它的本质,这是它的根本不足。卡塞尔的一贯经济思想是“价值无用论”。

10 他认为,研究经济现象只须从价格出发即可。购买力平价论的研究,正是在这种基本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对纸币作出评价的。这实际上是把纸币所代表的价值看成是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是完全错误的。

11 Purchasing Power Parity-6
因为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纸币并不是因为有了购买力,才具有价值。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却是取决于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卡塞尔把现象当成了本质。

12 两国纸币之所以能交换,不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购买力,而是因为它们都代表了一定的价值量。纸币购买力则是其表现形式。因此,购买力平价论正确地看到了事物之间的一定联系,但它对这种联系的解释却是错误的。

13 Purchasing Power Parity-7
其次,虽然在形式上,通过比较两国纸币的购买力来比较两国的汇率有合理之处,但这种形式的本身是不完善的。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论,把“一般物价水平”作为比较两国汇率的基础。

14 但是在两国商品价值量不同的情况下,两国间一般物价水平从而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可以是由于两国同种同量商品的价值量不同而引起的,因此它不能反映两国纸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的不同,从而不能简单地用来计算两国的汇率。实际上,用两国纸币对贸易商品的购买力来进行比较,才能切实可行地得出两国的汇率。

15 Purchasing Power Parity-8
购买力平价假定存在一价定律,不论贸易商品还是非贸易商品,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其在世界各地的价格都一样。假如贸易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形成,从而使各国贸易商品价格中存在一价定律,这有一定的说服力。

16 然而,各国非贸易商品价格,虽通过贸易商品的价格而相互有一定的联系,但其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在各国国内市场,而不是在国际市场。绝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商品在其各自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于非贸易商品所占的比重,因此,包括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价格在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便不可能保持一致。

17 Purchasing Power Parity-9
所以说,一价定律不可能在所有的商品价格中存在。再次,在卡塞尔的理论中,还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比如相对购买力平价中所用的“通货膨胀率”按什么来衡量,不清楚。卡塞尔对通货膨胀的解释,也有货币数量论的倾向。

18 卡塞尔提出的一些假设,如“不存在人为的贸易障碍”、“没有运输成本”等等,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卡塞尔一贯是否认“价值”的,因此他把“价格”直接当做“价值”,并提出上述假设来避免国际价格偏离“均衡水平”的情形。

19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0
而实际上,价格在国际范围内也可以同价值背离,但不能长久;它始终是以国际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所以,通过比较两国纸币的贸易商品的价格来比较两国的汇率,从长期趋势来讲,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20 尽管购买力平价说存在许多缺陷,但它是估计均衡汇率的最简便的方法。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非常接近均衡汇率,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因此,它至今仍被许多经济学家所接受,并继续对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和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Download pp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