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0.1 概述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10.3 类 脂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0.1 概述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10.3 类 脂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脂类代谢 概述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类 脂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2 10.1 概述 脂肪 脂类 lipids 类脂 lipoids 10.1.1 脂的分类 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形成的酯
概述 脂的分类 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形成的酯 三脂酰甘油 甘油三酯 脂肪 脂类 lipids 室温固态 脂 .. 液态 油 油脂 除醇类、脂肪外,还有其他物质 胆固醇及其胆固醇酯 磷脂 糖脂 脂蛋白 类脂 lipoids

3 10.1.2 脂类的重要性 脂类是生物体的重要能源; 脂质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脂类的重要性 脂类是生物体的重要能源; 脂质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脂类代谢的中间产物是合成激素、胆酸和维生素等的基本原料,对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症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

4 10.1.3 脂类的消化、吸收、转运和贮存 2. 脂肪的吸收 1. 脂肪的消化 脂肪吸收的方式:
脂类的消化、吸收、转运和贮存 1. 脂肪的消化 2. 脂肪的吸收 脂肪吸收的方式: 部分水解:50%的脂肪在小肠中水解为脂肪酸、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 完全水解:40%的脂肪经脂肪酶和胆汁酸盐的作用,完全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完全不水解:小部分脂肪可不经过水解直接被吸收。

5 3. 脂类在体内的运输 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统称为血脂。 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也是脂类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3. 脂类在体内的运输 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统称为血脂。 甘油三酯及少量的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 磷脂;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游离脂肪酸 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也是脂类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高密度脂蛋白(HDL,α-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β-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前 β-脂蛋白) 乳糜微粒(CM)

6 4. 脂类在体内的贮存和动用 脂肪组织是贮存脂肪的主要场所,以皮下、肾周围、肠系膜和大网膜等处贮存最多,称为脂库。 脂库中贮存的脂肪常有一部分经脂肪酶的水解作用而释放出脂肪酸与甘油,称为脂肪的动员。

7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三脂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8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起决定作用,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
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起决定作用,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

9 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 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动员,称为抗脂解激素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的活性受到激素的调节 激素敏感甘油三酯脂肪酶 (hormone 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HSL) 当禁食、饥饿或交感神经兴奋时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分泌 激活蛋白激酶A 胰高血糖素 HSL磷酸化而活化 促进脂肪动员 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 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动员,称为抗脂解激素

10 TG FFA 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后运送至全身各 组织被氧化分解 甘油 直接由血液运送至肝、肾、肠等组织 肝、肾细胞 甘油激酶活性高
甘油 直接由血液运送至肝、肾、肠等组织 肝、肾细胞 甘油激酶活性高 脂肪细胞、骨骼肌等组织 甘油激酶活性较低

11 10.2.1 .2 甘油的代谢 部位:胞液、线粒体(肝脏) 原料:甘油 产物:乳酸,ATP (无氧氧化)
甘油的代谢 部位:胞液、线粒体(肝脏) 原料:甘油 产物:乳酸,ATP (无氧氧化) H2O,CO2, ATP (有氧氧化) G (糖异生) 生理意义:氧化放能/补充血糖

12 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直接由血液运送至肝、肾、肠等组织,主要是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发生代谢转变。
(甘油有氧氧化产生多少ATP?)

13 10.2.1 .3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部位:(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 1. FFA的活化(胞液 ) 2. β-氧化(线粒体)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部位:(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 1. FFA的活化(胞液 ) 2. β-氧化(线粒体) 限速酶 :脂酰CoA肉碱酰基转移酶Ⅰ 原料:FFA 产物:乙酰CoA(CO2,H2O) 能量:软脂酸: 129 ATP

14 1. 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FFA在氧化前必须转变为活泼的脂酰CoA,反应由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需ATP、CoASH、Mg2+参与。 1分子FFA的活化实际上消耗了2个高能磷酸键(ATP)

15 2. 脂酰基进入线粒体

16

17 脂酰CoA肉碱酰基转移酶Ⅰ是FFA氧化分解的主要限速酶。
当饥饿、高脂低糖膳食或糖尿病时,体内主要以FFA氧化供能,这时脂酰CoA肉碱酰基转移酶Ⅰ活性增加; 饱食时,脂肪合成增加,丙二酸单酰CoA通过抑制脂酰CoA肉碱酰基转移酶Ⅰ的活性抑制了FFA的氧化。

18 3. 脂酰CoA的β-氧化 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β-氧化酶系的催化下,由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氧化,经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连续的反应, 产生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19 (1)脱氢 脂酰CoA脱氢酶以FAD为辅基,催化脂酰CoA分子中的α和β碳原子上各脱去1个氢原子,生成反-Δ2-烯脂酰CoA。

20 (2)加水 反-Δ2-烯脂酰CoA在反-Δ2-烯脂酰CoA水化酶的催化下,加水生成L-(+)-β-羟脂酰CoA。

21 (3)再脱氢 L-(+)-β-羟脂酰CoA脱氢酶以NAD+为辅酶,催化L-(+)-β-羟脂酰CoAβ碳原子上脱去2个氢原子,生成β-酮脂酰CoA。

22 (4)硫解 β-酮脂酰CoA在β-酮脂酰CoA硫解酶的作用下,α与β碳原子间发生断裂,1分子CoASH参与反应,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23

24 四个阶段 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脂酰基进入线粒体 脂酰CoA的β-氧化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FFA是人及哺乳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都能氧化FFA,以肝脏和肌肉最为活跃。 四个阶段 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脂酰基进入线粒体 脂酰CoA的β-氧化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25 能量计算 β 氧化次数 ??? 7次循环 8分子乙酰CoA 软脂酸(16 C) 硬脂酸(18 C) 7×5(NADH+FADH2)
8×12(TAC) =131 ATP – 活化消耗的2ATP =129 ATP 硬脂酸(18 C) ??? 146 ATP

26 10.2.1 .4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均为顺式。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油脂酰CoA △3-顺-烯脂酰CoA △2-反-烯脂酰CoA 异构酶 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均为顺式。 烯脂酰辅酶A水化酶及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均具有高度立体异构专一性,因此需要烯脂酰辅酶A异构酶的参加。 油酸(18:1△9)

27 10.2.1 .5 奇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 奇数碳脂肪酸经β-氧化后,除乙酰辅酶A外,还要产生丙酰辅酶A。 丙酰辅酶A 变位酶 立体异构作用
D-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羧化酶 奇数碳脂肪酸经β-氧化后,除乙酰辅酶A外,还要产生丙酰辅酶A。 A 立体异构作用 分子内部基团重排 变位酶

28 10.2.1 .6 脂肪酸氧化的其他方式 α-氧化:在α-碳原子部位进行的氧化作用。
植物种子、叶组织及动物肝脏和脑中存在。 以游离脂肪酸为底物,每次氧化只失去一个碳原子。 RCH2CH2COOH → RCH2COOH + CO2 对降解带甲基的支链脂肪酸、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及长链脂肪酸有重要作用。 ω-氧化:在酶的催化下,脂肪酸的烷基端碳先氧化成羟基,再氧化成羧基,最后生成α, ω-二羧酸的反应。 12碳以下的脂肪酸通过ω-氧化降解。 CH3-(CH2)n-COOH → HOOC-(CH2)n-COOH

29 酮体代谢 FFA经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在肝外组织中能彻底氧化,而在肝细胞中因具有活性较强的合成酮体(ketone body)的酶系,可转变为酮体。 酮体是FFA代谢特有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占30%)、β羟丁酸(占70%)和丙酮(微量)。

30 1. 酮体的生成 部位:肝细胞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 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31 ⑵ 乙酰乙酰CoA+乙酰CoA β-羟基-β-甲基戊 CoA 二酸单酰CoA
CoASH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 ⑵ 乙酰乙酰CoA+乙酰CoA β-羟基-β-甲基戊 CoA 二酸单酰CoA (HMG-CoA) HMG-CoA

32 β-羟丁酸脱氢酶 β-羟丁酸 NAD+ 乙酰乙酸 NADH CO2 丙酮 HMG-CoA裂解酶 ⑶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脱氢酶 β-羟丁酸 NAD+ 乙酰乙酸 NADH CO 丙酮

33

34 2. 酮体的氧化 部位:肝外组织(心、肾、脑及骨骼肌) 原料: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产物:乙酰CoA

35

36 生理意义: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肝内生成,肝外利用”
酮体分子小,水溶性大,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和肌肉毛细血管壁,是脑组织和肌肉组织的重要能源。

37 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含量很低,为0.03~0.5mmol/L。
饥饿、高脂低糖膳食、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加,超出了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含量升高,造成酮症酸中毒,称为酮血症,若尿中酮体增多则称为酮尿症。

38 糖异生 酮体 甘油 糖代谢中间物 进入酵解途径 脂肪 甘油三脂 脂肪酸 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 肝 肝外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 醛
糖代谢中间物 进入酵解途径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甘油 醛 脂肪 甘油三脂 氧化分解 脂肪酸 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 合成 肝外 酮体

39 三脂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人体内的三脂酰甘油来源于食物和体内合成,合成三脂酰甘油涉及脂肪酸和甘油的合成。

40 软脂酸的生物合成 合成部位:胞液 合成原料:乙酰CoA,NADPH,ATP,CO2 产物:脂肪酸 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

41 1. 乙酰CoA的转运

42 2. 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 胞液中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脂肪酸的过程不是β-氧化的逆过程,而是以丙二酸单酰CoA为基础的一种缩合反应。
反应需CO2、生物素、Mg2+或Mn2+参与。

43 乙酰CoA羧化酶是关键酶,辅基是生物素,包括三个亚基:
生物素羧化酶(BC) 生物素羧化酶(BC) 羧基转移酶(CT) 生物素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 羧基转移酶(CT)

44 脂肪酸合酶系是由六种酶蛋白和酰基载体蛋白( ACP)组成的多酶复合体。
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脂肪酸合酶系 乙酰辅酶A羧化酶 乙酰转酰基酶(AT) 丙二酰转酰基酶(MT) 脂酰-丙二酰-ACP缩合酶(KS) β-酮脂酰-ACP还原酶(KR) β-羟脂酰-ACP脱水酶(HD) 烯酰基-ACP还原酶(ER) 脂肪酸合酶系是由六种酶蛋白和酰基载体蛋白( ACP)组成的多酶复合体。

45 ACP-酰基载体蛋白的辅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和脂肪氧化中的CoASH作用相同,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脂酰基载体 。

46 脂酰基载体蛋白(ACP) 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不同长度的脂肪酸中间产物是在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携带下进行逐步延长的。

47 ß-羟丁酰-S-ACP 烯丁酰-S-ACP 乙酰乙酰-S-ACP

48

49

50

51 每循环一次,增加两个碳原子,经7次循环,生成16C的软脂酰-ACP,经硫酯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软脂酸。
总反应

52 4.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试比较脂肪酸的合成与降解的不同点。 起始物 二碳单位来源 途径 共同点 胞浆 乙酰CoA 丙二酸单酰ACP
以NADPH + H+ 作为氢的供体 线粒体 C12-C16脂酰CoA β-氧化逆转(P401) 内质网 微粒体 C16脂酰CoA 丙二酸单酰CoA 与胞浆相似;以CoA为载体 试比较脂肪酸的合成与降解的不同点。

53

54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 1.氧化脱氢途径 在真核细胞中, 将双键引入脂肪酸链的机制。 脱饱和酶 细胞色素b5还原酶 细胞色素b5

55 2. β-氧化、脱水途径

56 10.2.2.3 脂肪的合成 合成部位:胞浆(肝/脂肪组织、小肠粘膜) 储存部位:脂肪组织 产物:甘油三酯 乙酰CoA 糖
脂肪的合成 合成部位:胞浆(肝/脂肪组织、小肠粘膜) 储存部位:脂肪组织 产物:甘油三酯 乙酰CoA 糖 原料: 脂酰CoA 食物中脂肪分解 3-磷酸甘油 糖/生糖氨基酸/甘油

57 甘油二酯途径: 肝/脂肪组织 G 磷酸甘油 甘油 糖异生

58 肝 酵解 线粒体膜 G PPP 丙酮酸 丙酮酸 G-6-P 氧化脱羧 异生 羧化 苹果酸 PEP TCA 草酰乙酸 乙酰CoA 乙酰CoA
肝糖原 羧化 苹果酸 苹果酸 PEP TCA 草酰乙酸 乙酰CoA 乙酰CoA 草酰乙酸 酮体 脂肪酸的合成 β Asp Asp 柠檬酸 柠檬酸 肉碱脂酰CoA 活化 脂酰CoA 脂酰CoA FFA 胞液 线粒体

59 10.3 类 脂 磷脂,PL 糖脂,GL lipoids 胆固醇,Ch 胆固醇酯,ChE

60 10.3.1 磷脂的代谢 磷脂:含有磷酸的脂类(phospholipids) 按核心结构和主链的不同,可分为: 由甘油构成 甘油磷脂
由甘油构成 甘油磷脂 由鞘氨醇构成 鞘磷脂

61 10.3.1.1 磷脂的结构 根据X的不同,可将甘油磷脂分为六类。 = CH2 O C R1 O R2 C O CH CH2 O P O X

62

63 甘油磷脂的降解 作用的酶类:磷脂酶 分别作用于甘油磷脂分子中不同的酯键

64 A1 O CH2 O C R1 R2 C O CH CH2 O P O X = O- A2 C D 磷脂酶A1:甘油磷脂1位的酯键 溶血磷脂 + 脂肪酸 磷脂酶A2:甘油磷脂2位的酯键 溶血磷脂 + 脂肪酸 磷脂酶C:甘油磷脂3位的酯键 甘油二酯 + 磷酸胆碱等 磷脂酶D:磷酸取代基团间的酯键 磷脂酸 + 胆碱等

65

66 10.3.1.3 甘油磷脂的合成 合成部位:内质网(以肝、肾、肠等组织最为活跃) 合成原料: 脂肪酸 甘油 不饱和脂肪酸 糖、脂代谢
植物油中摄取 乙醇胺 CO2 丝氨酸 胆碱 +3(CH3) SAM (S-腺苷甲硫氨酸) 体内合成/ 食物供给 肌醇, 磷酸盐 (能量) (CDP-乙醇胺、CDP-胆碱、CDP-甘油二酯) ATP、 CTP

67

68

69 合成的基本过程

70 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71 胆固醇的代谢 化学结构:环戊烷多氢菲

72 10.3.2.1 胆固醇的合成 合成部位:胞液及内质网 NADPH + H+ ,ATP 关键酶:HMG-CoA还原酶
胆固醇的合成 合成部位:胞液及内质网 关键酶:HMG-CoA还原酶 合成原料:乙酰CoA(合成胆固醇的唯一碳源) NADPH + H+ ,ATP

73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1. 甲羟戊酸的合成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74 2. 鲨烯的合成 3. 胆固醇的合成 DPP MVA IPP 2 IPP + DPP FPP(焦磷酸法尼酯,C15) 鲨烯(C30) 鲨烯
2. 鲨烯的合成 脱羧、磷酸化 ATP ADP 异构酶 DPP (二甲基丙烯焦磷酸,C5) MVA IPP (异戊烯焦磷酸酯,C5) 2 IPP + DPP FPP(焦磷酸法尼酯,C15) 内质网鲨烯合酶 缩合、还原 鲨烯(C30) 3. 胆固醇的合成 鲨烯 单加氧酶、环化酶 内质网 羊毛固醇 氧化、脱羧、还原 -3CH3(CO2) 胆固醇

75

76 10.3.2.2 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各种因素对胆固醇合成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合成过程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活性的调节。
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各种因素对胆固醇合成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合成过程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活性的调节。 HMG-CoA还原酶 HMG-CoA还原酶- P (无活性) 磷蛋白磷酸酶 Pi H2O 蛋白激酶 ATP

77 1. 饥饿 HMG-CoA还原酶的合成量 ↓ 乙酰CoA、ATP、NADPH的量↓ 肝脏合成的胆固醇的量 ↓ 饱食 HMG-CoA还原酶的活性 ↑ 胆固醇的合成量↑ 2. 胆固醇:负反馈抑制 7 -羟胆固醇、25-羟胆固醇 3. 激素 胰岛素、甲状腺素:诱导HMG-CoA还原酶的合成 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 甲状腺素 促进酶的合成 促进胆固醇在肝脏的转变 血浆胆固醇含量↓

78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的母核在体内不能被降解,侧链可被氧化、还原或降解转变位其他生理活性化合物,参与代谢调节或排出体外。 1. 转变为胆汁酸 这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胆固醇 胆汁酸 胆汁 肠腔 重吸收(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肠道菌还原后排出体外 大部分 小部分

79 2. 转变为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细胞 3. 转化为维生素D3和其它固醇 醛固醇(调节水盐代谢,又称为盐皮质激素)
2. 转变为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细胞 醛固醇(调节水盐代谢,又称为盐皮质激素) 球状带 束状带 皮质醇(调节糖、脂、蛋白的代谢,又称糖皮质激素) 胆固醇 雄激素、雌激素 网状带 3. 转化为维生素D3和其它固醇 脱氢 紫外光 异构化 胆固醇 7-脱氢胆固醇 前维生素D3 维生素D3 肝、肾 1,25-(OH)2-D3 参与钙磷代谢

80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4.1 血脂 定义:血浆中所含的脂类 组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及游离脂肪酸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脂 定义:血浆中所含的脂类 组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及游离脂肪酸 20% 10% 70% 卵磷脂 脑磷脂 神经鞘磷脂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来源 内源性: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特点: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因素的影响,波 动范围大。

81 10.4.2 血浆脂蛋白 1.组成: 血脂 + 蛋白质(载脂蛋白) 主要有: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血浆脂蛋白 1.组成: 血脂 + 蛋白质(载脂蛋白) 主要有: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各类脂蛋白中的组成比例及含量不同。

82 2.结构: 内核:甘油三酯、胆固醇酯 表面: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

83 3.分类: (1)电泳法:根据不同脂蛋白的表面电荷不同 (2)超速离心法:根据密度的大小不同: CM、VLDL、LDL、HDL

84

85 乳糜微粒 极低密度 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
来源 在小肠上皮细胞合成 糖在肝细胞中转化而来 由VLDL转化而来 由肝脏合成 成分 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含量少 主要成分为脂肪 脂肪含量少,胆固醇,磷脂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最多 作用 外源性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 内源性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 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逆向转运胆固醇(肝外-肝)

86 10.4.3 载脂蛋白(apolopoprotein,apo)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 目前已分离出18种载脂蛋白,分为apoA、B、C、D、E五类,每一类还有亚类 不同脂蛋白含有不同的载脂蛋白 HDL主要含apoAI和apoAII;LDL主要含apoB; VLDL含apoB100、apoCI、CII、CIII、E 和apoAI等 ;CM含apoAI、 apoB等。

87 载脂蛋白的功能: 结合、转运脂质 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参与调节脂蛋白的代谢 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88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肥胖症 酮血症和酮尿症 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饥饿、高脂低糖膳食及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过多,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血中酮体浓度增高,为酮血症(Ketonemia);患者随尿液排出大量酮体,为酮尿症(Ketonuria) 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空腹血浆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浓度持续超出正常上限,为高脂血症。 上限:成人空腹12-14小时,甘油三酯﹥200mg/100ml;胆固醇﹥240mg/100ml

89 正常血管 高血脂血管

90 脂肪肝 脂肪在肝中堆积( ﹥10%)时为脂肪肝。 结石症 结石:胆固醇、胆色素、胆酸、脂肪酸钙、碳酸钙等组成。

91 提要

92 甘油的代谢 部位:胞浆,线粒体(肝脏) 原料:甘油 产物:乳酸,ATP (无氧氧化) ATP,CO2, H2O (有氧氧化) G (糖异生)
生理意义:氧化放能/补充血糖

93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部位:(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 1. FFA的活化(胞液 ) 2. β-氧化(线粒体)
限速酶 :脂酰CoA肉毒碱酰基转移酶Ⅰ 原料:FFA 产物:乙酰CoA(CO2,H2O) 能量:软脂酸: 129 ATP

94

95 能量计算 β 氧化次数 7次循环 8分子乙酰CoA 软脂酸(16 C) 7×5(NADH+FADH2) 8×12(TAC)
=131 ATP – 活化消耗的2ATP =129 ATP

96 酮体的生成 部位:肝细胞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 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97 酮体的氧化 部位:线粒体/肝外组织(心、肾、脑及骨骼肌) 原料: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产物:乙酰CoA

98 软脂酸的生物合成 合成部位:胞液 合成原料:乙酰CoA,NADPH,ATP 产物:脂肪酸 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

99

100 脂肪的合成 合成部位:胞浆 储存部位:脂肪组织 产物:甘油三酯 乙酰CoA 糖 原料: 脂酰CoA 食物中脂肪分解 3-磷酸甘油
糖/生糖氨基酸/甘油

101 练 习 题 1.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动员。 2.人体可以合成亚油酸和油酸。 3.脂肪酸合成时,加入的二碳单位来自乙酰CoA。
练 习 题 1.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动员。 2.人体可以合成亚油酸和油酸。 3.脂肪酸合成时,加入的二碳单位来自乙酰CoA。 4.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CoA外还有乙酰乙酰CoA。 5.脂肪酸合成是脂肪酸分解的逆反应。 6.酮体主要是由肝脏产生并加以利用的。 7.胆固醇在体内可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02 8.脂肪酸的合成前体是 ,它主要存在于 ,需要通过 跨膜传递机制进入 参加脂肪酸的合成。
9.酮体包括 、 和 。 10.脂肪酸的β-氧化是在 中进行的,肪酸的合成 是在 中进行的。 11. 胆固醇合成的前体是 。 1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逐加的二碳来自 。 13.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不同长度的脂肪酸是在_____ 的携 带下逐步延长的。

103 14.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二次还原反应的辅酶NADPH主要来自 。
15.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需要重复循环 次,共产生 分子乙酰CoA,全部进入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一共产生 分子ATP。 16.由乙酰CoA可以合成 、 和 。 17.HMG-CoA在肝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合成 的中间产物,而在胞浆中是合成 的中间产物。 18.脂肪动员是指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 和 ,以供其他组织的氧化作用。 19.每1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 个高能磷酸键。

104 20.硬脂酸彻底氧化后,可产生多少个分子乙酰CoA 。
A.16个 B.9个 C.8个 D.7个 21.下列哪种酶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限速酶。 A.脂酰CoA合成酶 B.脂酰CoA脱氢酶 C.肉碱酰基转移酶I D.烯脂酰CoA水化酶 22.磷脂合成过程中,需下列哪种物质参与。 A.UDP B.GTP C.CTP D.UTP 23.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酰基载体是下列哪种物质。 A.CoASH B.ACP-SH C.肉碱 D.血浆清蛋白

105 名词解释: 问答题: 脂肪酸的β-氧化、ω-氧化 酮体、酰基载体蛋白(ACP) 比较脂肪酸氧化和合成有哪些异同点?
为什么在长期饥饿和糖尿病状态下,血液中酮体浓度会升高?


Download ppt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0.1 概述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10.3 类 脂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