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状况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状况 一、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选士制度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沿革 1.公元前四五千年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2.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 (1)教学机构: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2)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教师队伍: (4)管理制度:
3
3.春秋战国私学 《学记》、《大学》是世界是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汉代 (1)开创太学,鼓励地方政府办学,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2)教材:以儒学经典为教材。 (3)选士方法:察举、征辟
4
5.晋代 中央学制:国子学和太学 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6.唐代:学校体系更加完备 “六学二馆”
5
7.宋代书院制度:六大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 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
6
8.明清 (1)中央有国子监和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有卫学。 (2)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为八股文。
7
时代 教育机构 选士制度 夏商周 国学、乡学 春秋战国 官学、私学、如辟雍、泮学 汉代 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
教育机构 选士制度 夏商周 国学、乡学 春秋战国 官学、私学、如辟雍、泮学 汉代 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 魏晋南北朝 中央、地方、如国子学、太学 九品中正制 隋唐 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 科举考试制 宋元 中央、地方 科举考试制(元中断) 清 中央、地方、如国子监 科举考试制(乡试会试殿试)
8
二、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 1.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 2.二是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3.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9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0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 孔子
11
孟子
12
王守仁 朱熹
13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 。——孔子
启发诱导: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 。——孔子 孔子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引而不发,跃如也” 。 ——孟子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孟子
14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温故知新: 孔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朱熹: “温故又要知新。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是以为人师。”
15
学思并重: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思孟学派《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 孟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 。
16
王充:“唯精思之,虽大无难” 。
17
朱熹:“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 。
18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王夫之
19
孟子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循序渐进: 颜渊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 。 孟子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拔苗助长
20
由博返约: 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 孟子提出学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由博返约。 荀子认为缺乏广博的知识,就失去了专精的基础。 王夫之认为,广与专、博与约不可偏废。
21
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 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 “多、寡、易、止”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不同心态 。 清代王夫之: “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
22
《礼记·学记》中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 。 韩愈提出了“相互为师”的观点。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 。 韩愈提出了“相互为师”的观点。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 “能者为师”。 韩愈
23
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无言之教” 。
24
荀子 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 二是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是教师需要具备有条有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 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 荀子
25
尊师爱生: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举例:孔子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死后学生为其守丧三年。
荀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宋代一些教育家也是尊师爱生的典范。 如:胡瑗 、程颢 、朱熹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