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3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3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3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原因 发展新兴工业 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原因)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原因 发展新兴工业 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4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显著特征: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5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20世纪80年代:复苏(原因)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20世纪80年代:复苏(原因) 原因:里根政府的措施

6 原因:克林顿政府倡导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国家经济实行改革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20世纪80年代:复苏(原因) 90年代:繁荣(原因) 原因:克林顿政府倡导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国家经济实行改革

7 克林顿和美国经济的繁荣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性的变革。 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 美国第42任总统 比尔·克林顿

8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20世纪80年代:复苏(原因)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原因) 20世纪80年代:复苏(原因) 90年代:繁荣(原因) 2001年起:衰退

9 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里根)
战后的美国经济 黄金20年( ) 滞胀时期 (70年代初—1983 ) 复苏低速持续增长 持续117月的增长1991.3 再次衰退 经济持续增长;失业70年代以来最低;1998年财政56年以来首次盈余 (克林顿) 1965年 1991年 2001年 1983年 1981年 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里根)

10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情况 (1)西欧: ①原因: 利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逐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②结果:

11

12 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情况 (1)西欧:
(2)联邦德国:持续高速发展(原因) 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60年代初

13 阿登纳和联邦德国的崛起 阿登纳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推行福利政策。阿登纳还开始采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战后,西德的政局比较稳定。阿登纳连续担任联邦总理,直至1963年退休。 在阿登纳担任总理的14年里,联邦德国迅速崛起,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7%,并于70年代初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 康拉德·阿登纳 (1876—1967)

14 勃兰特和“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担任德国总理,他提出“新东方政策”,主张立足西方阵营,打破西德与东方关系的对抗僵局,全面缓和、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改善同民主德国的关系,建立和发展同他们的经济文化贸易往来,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扩大和增强外交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 维利·勃兰特 (1913—1992)

15 科尔和两德统一 科尔是德国战后最年轻,任职时间最长(1982—1998)的总理,1982年他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改革经济的政策,使德国经济再次出现繁荣景象。联邦德国经济的繁荣增强了联邦德国在欧共体中的作用,提高了联邦德国的国际地位,为1990年两德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科尔成为统一后德国的首任总理。 赫尔穆特·科尔 (1930— )

16 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情况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干预经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最重要); 2、现代福利国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发展); 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4、“新经济”的发展(90年代;特征)。 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17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变化 焦点:国家干预的程度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变化 焦点:国家干预的程度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目的) 20世纪 19世纪中叶 20世纪30年代 六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概念源出 产生(现代版) 成功实践 达到高峰 缩小规模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表现:1、增长速度最快;2、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作用:1、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2、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时间:1996年 特征:(基础:知识经济 主导:信息技术 ) 内容:三个创新(技术、制度、管理) 美国的“新经济”

18 新变化的核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福利制度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 “新经济”出现 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物学过程的原理及其他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要冒风险,因此,这种经费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 ——金斯伯格教授《科学革命是挑战和希望》

19 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 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

20 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积极: 弊端: 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联邦政府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21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Download ppt "第 3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