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11 流動負債、負債準備及或有事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11 流動負債、負債準備及或有事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1 流動負債、負債準備及或有事項

2 1.流動負債定義及包括項目為 何? 2.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為何? 3.金額依營業結果決定的流動 負債為何? 4.如何判斷是負債準備? 5.負債準備如何估計? 6.負債準備包括項目為何? 7.如何判斷是或有負債? 8.如何判斷是或有資產?

3 企業污染環境時,是否須馬上認列負債 準備,還是等到實際支付再認列費用?
如須馬上認列負債準備,應如何衡量該 負債準備 ? 按現值還是未來值 ?折現率 如何決定? 使用負債準備清償環境負債時,會計應 如何處理 ? 企業若有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預期可 領到之保險理賠應如何認列及表達?

4 流動負債、負債準備與或有負債 流動負債 負債定義 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之區分 金融負債與 非金融債之 區分 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 • 應附帳款
• 應附票據 •一年內到期 之長期負債 •短期負債預 期再融資 •預收款項/ 遞延收入 •應付股利 金額依營業結果決定的流動負債 應付營業稅 應付所得稅 代扣款項 應付獎金及紅利 負債準備 訴訟損失 保固 退款 環境及除役負虧損合約 重組 或有事項 或有負債 或有資產

5 11.1 流動負債 定義:因過去已發生事件,使得企業現有義務 ,會造 成未來經濟資源的流出。
11.1 流動負債 定義:因過去已發生事件,使得企業現有義務 ,會造 成未來經濟資源的流出。 負債可依其性質,區分為金融負債及非金融負債。金 融負債係指「企業有合約義務交付現金或其他 金融資 產者」,例如:應付帳款、應付票據、應付股利等。 金融負債之原始衡量,均以公允價值入帳,至於續後 會計處理有下列兩個選擇,一經選擇不得改變會計方 法: 1.攤錯後成本。 2.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 凡非屬金融負債的其他負債,即為非金融負債,例如 遞延收入、 保固負債等

6 11.1 流動負債 本章將流動負債依照未來發生機率的高低,分類為四大類: (1) 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 (2) 金額依營運結果決定 的流動負債
11.1 流動負債 本章將流動負債依照未來發生機率的高低,分類為四大類: (1) 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 (2) 金額依營運結果決定 的流動負債 (3) 負債準備 (4) 或有負債 圖 負債發生機率

7 依 IAS39 金融負債的類別 依 IAS39 金融負債的類別,除了前述「企 業有合約義務交 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者」之 外,還有其他三個類別: 企業有義務按潛在不利於己之條件與另一 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企業必須或可能交付變動數量企業本身權益工具之非衍生工具。 企業必須非以或可能非以固定金額現金或 其他金融資產交換固定數量企業本身權益 工具方式交割之衍生工具。

8 11.2 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 11.2.1 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 應付帳款係企業於賒帳採購時所產生之金融負債,通常在營運週期內即須付款,所以屬流動負債。 應付票據係企業開立票據,承諾未來特定日期將支付因進貨或借款應付之金額。 因進貨而開立之應付 票據,通常以面額為入帳基礎。 借款而開立之應付票據,不 論有無附息,通常以現值為入帳基礎。

9 釋例 11-1 應付票據 民權公司於 ×1 年 9 月 1 日開立票據給銀行,面額為 $100,000,無票面利率,×2 年1 月 1 日到期,取得現金 $98,000。試作相關分錄。 ×1 年 9 月 1 日分錄如下: 現金 98,000 應付票據 98,000 ×1 年 12 月 31 日應作利息費用調整分錄如下: 利息費用 2,000 應付票據 2,000 ×2 年 1 月 1 日到期時,民權公司應作還款分錄如下: 應付票據 100,000 現金 100,000 解析

10 11.2.2 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 有些負債 ( 如應付公司債 ) 如果發行期間超過一年,會先列為長 期負債。但隨著時間經過,償付本金的到期日逐漸逼近,只要到期 期間在 12 個月內,就必須改列為流動負債。 例如: 民生公司於 ×1 年 6 月 30 日發行 3 年期到期的公司債,公司債本金到期日為 ×4 年6 月 30 日。民生公司在 ×1 年 12 月 31 日及 ×2 年 12 月 31 日的資 產負債表年報中,均應將該公司債視為長期負債。但是自 ×3 年 6 月 30 日半年報起及 ×3 年 12 月 31 日年報,因為到期期間在 12 個 月內,所以應改列為流動負債。

11 11.2.3 短期負債預期再融資 企業於報導期間結束日時,若在現有貸款機制下預期且擁有能夠無條件的裁量能力 ( 例如已經與金融機構 完成再融資協議 ),將某原始分類為長期但目前分類為流動之負債再融資或展期至報導期間後 12 個月以上時,應將其重分類為長期負 債。 即使企業在期後期間 ( 報導期間結束日之後,通過發布財報之 前 ) 有完成再融資協議,仍應將該負債分類為流動負債,因為於報導期間結束日,企業未具無條件可將該負債展延至少 12 個月以上才償還的權利。

12 11.2.3 短期負債預期再融資 企業若於報導期間結束日或之前,已經違反長期借款合約的條款 ,例如未按期清償本金或利息、自有資本維持比 率不足等,致使該負債變成要求立即償還的負債, 應將該違約的長期負債改分類為流動負債。 若在報導期間結束日之前,債權人已經同意提供寬限期至報導期間後至少 12 個月,且於寬限期內企業預期 可改正違約情況且債權人在寬限期內亦不得要求立即償還,企業始能將該負債繼續分類為 長期負債。

13 釋例 11-2  短期負債預期再融資 民生公司有一筆負債將於 ×2 年 3 月 1 日到期,如下圖,公司打算與銀行完成再融資協議,將該負債續借到 ×3 年才須清償。若 (a) 民生公司在 ×1 年 12 月 28 日即已完成 再融資協議,則該筆負債可於 ×1 年財報重分類為長期負債;相反地,若 (b) 民生公司在 期後期間如 ×2 年 2 月 16 日才完成再融資,雖然有在董事會通過 ×1 年財報之前,但已經在財務報表結束日之後,仍應將該筆負債於 ×1 年財報分類為流動負債。因為資產負債表係表達報表結束日之財務狀況,而非期後期間。

14 釋例 11-2  短期負債預期再融資 解析

15 11.2.4 預收款項/遞延收入 有時企業會要求客戶必須先付款,然後在未來才提供商品或勞 務。此時,因為商品或勞務目前尚未提供,不得提早認列收入,必須貸記負債科目「預收款 項/遞延收入」。

16 釋例 11-3 預收款項/遞延收入 統一超商發行 icash 儲值卡,客戶必須先儲值現金後,才能憑 icash 卡至相關商店刷 卡消費,不用再支付現金。因此,當客戶儲值現金 $1,000 於 icash 卡時,統一超商應先認 列預收款項之流動負債,分錄如下: 現金 ,000 預收款項 ,000 俟後,客戶消費 $700 時,才認列相關收入。 預收款項 銷貨收入

17 11.2.5 應付股利 企業營運如果有盈餘時,通常會發放現金股利給特別股及普通 股股東。但由於企業有選擇發放與否的權利,因此必須等到企業宣告發放股利後,企業才需要認列應付股利之流動負債。 即使企業對累積特別股已有積欠股利的情況下,只要不宣告發放任何股利,企業 就不必認列任何應付股利之負債。

18 11.3 金額依營運結果決定的流動負債 11.3.1 應付營業稅 企業在臺灣如果有提供商品或勞務之營業行為,通常必須繳交 加值型營業稅,是依提供商品或勞務時所創造的加值部分來繳交加值 型營業稅。計算方式如下: 期末若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差額應貸記:「 應付營業稅」;相反 地,若銷項稅額小於於進項 稅額,差額應借記:「應退營業稅」。

19 釋例 11-4 應付營業稅 萬萬稅公司適用加值型營業稅,稅率為 5%,於 ×1 年 12 月有下列交易:
釋例 11-4 應付營業稅 萬萬稅公司適用加值型營業稅,稅率為 5%,於 ×1 年 12 月有下列交易: 進貨 $52,500,內含進項稅額 $2,500。 進貨 ,000 進項稅額 ,500 應付帳款 ,500 發生各項費用 $31,500,內含進項稅額 $1,500。 各項費用 ,000   進項稅額 ,500   應付費用 ,500

20 釋例 11-4 應付營業稅 銷貨 $105,000,內含銷項稅額 $5,000。 應收帳款 105,000 銷貨收入 100,000
釋例 11-4 應付營業稅 銷貨 $105,000,內含銷項稅額 $5,000。 應收帳款 ,000 銷貨收入 ,000 銷項稅額 ,000 12 月底扣抵營業稅款  銷項稅額 ,000 進項稅額 ($2,500 + $1,500) ,000 應付營業稅 ,000

21 11.3.2 應付所得稅 企業營運如果今年有獲利,根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法必須於隔年5 月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但是根據會計應計基礎,企業仍應在今 年認列所得稅費用及應付所得稅之負債。 11.3.3 代扣款項 企業支付薪資費用 ( 包含勞保及健保 )時,因政府規定必須就源先扣繳員工部分之薪資,以作為員工個人薪資所得扣繳、代扣勞保費員工自付額、代扣健保費員工自付 額。此外,企業亦應認列雇主應負擔之勞保費及健保費。

22 釋例 11-5 代扣款項 萬萬稅公司 ×1 年 12 月有關員工薪資及相關項目資料如下: 薪資費用:$550,000 員工薪資扣繳:$25,000 ( 只有個人綜合所得稅部分 ) 勞保費:員工負擔 $22,000,雇主負擔 $44,000 員工健保費:員工負擔 $20,000,雇主負擔 $40,000 X1/12/31 薪資費用 550,000 員工薪資扣繳 25,000 代扣勞保費 22,000 代扣健保費 20,000 應付勞保費 44,000 應付健保費 40,000 應付薪資 399,000 解析

23 11.3.4 應付獎金及紅利 企業為了獎勵員工優異的表現,通常在年度盈餘結算後,會根 據獎勵或紅利條款上的獎金和紅利計算基礎以及分紅比率,去計算員工該年度應發放的獎金及紅利 ( 含董監酬勞 )。企業應在員工提供服務期間認列應付獎金及紅利。 獎金及紅利計算基礎,通常有四種可能的情況: 1. 考量所得稅及紅利費用之前的盈餘, 2. 考量紅利費用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 3. 考量所得稅後,紅利費用之前的盈餘, 4. 考量所得稅及紅利費用之後的盈餘。

24 11.3.4 應付獎金及紅利 例如:大方公司 ×1 年,在考量所得稅及紅利費用之前的盈餘為$11,000。
11.3.4 應付獎金及紅利 例如:大方公司 ×1 年,在考量所得稅及紅利費用之前的盈餘為$11,000。 章程規定:員工分紅的比率為考量所得稅及紅利費用之前盈餘的10%。 紅利費用 = $11,000 × 10% = $1,100 章程規定:員工分紅的比率為考量紅利費用後,所得稅之前盈餘 的 10%。 假定紅利費用金額為 B,根據上述條件可得到下列計算式: B = ($11,000 − B) × 10% 求解上式後,可得紅利費用 B = $1,000

25 11.3.4 應付獎金及紅利 (3) 章程規定:員工分紅的比率為考量所得稅後,紅利費用 之前盈餘 的 10%。公司所得稅率為 20%。
11.3.4 應付獎金及紅利 (3) 章程規定:員工分紅的比率為考量所得稅後,紅利費用 之前盈餘 的 10%。公司所得稅率為 20%。 假定紅利費用金額為 B,所得稅費用金額為 T。 B = ($11,000 − T) × 10% T = (11,000 − B) × 20%  求解上面兩個聯立方程式後,可得紅利費用 B = $898 (4) 臺灣最普遍的章程規定:員工分紅的比率為考量紅利費用及所得 稅後盈餘的 10%。公司所得稅率為 20%。 B = (11,000 − B − T) × 10% T = (11,000 − B) × 20% 求解上面兩個聯立方程式後,可得紅利費用 B = $815

26 11.4 負債準備 債準備在清償時,未來支付之時點或金額,目前並不確定,例如保固支出、訴訟賠償損失、除役 成本等,必須用估計的方式去推估負債準備的金額。 負債準備之認 列,必須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方須認列: 1. 因過去事件所產生之現時義務 2. 於清償義務時,很有可能需要流出具經濟效益之資源 3. 義務之金額能可靠估計

27 11.4 負債準備-衡量 負債準備之認列金額,應為報導期間結束日清償現時義務所需 支出金額之最佳估計。 所謂最佳估計係指:
11.4 負債準備-衡量 負債準備之認列金額,應為報導期間結束日清償現時義務所需 支出金額之最佳估計。 所謂最佳估計係指: 1. 企業於報導期間結束日清償該義務,或 2. 於該日將該義務移轉給第三方而需合理支付之金額。

28 11.4 負債準備-衡量 在考量單一項目負債準備之最佳估計時,應以個別之最有可能之結果作為該負債之最佳估計。
11.4 負債準備-衡量 在考量單一項目負債準備之最佳估計時,應以個別之最有可能之結果作為該負債之最佳估計。 例如,民族公司在面對侵犯專利權訴訟時,可能有下列四種情境: 因為情境 II 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所以民族公司應認列 $20,000負債準備。

29 11.4 負債準備-衡量 在考量多個相似義務 ( 較大樣本 ) 之負債準備的最佳估計時, 應以其相關之發生機率對各種可能之結果加權計算,而得到期望值 。 若結果可能性係屬連續範圍,且該範圍 內之每一點與其他各點之可能性相同,則採用該範圍之中間值作為 最佳估計。 另外有兩點值得強調:第一,負債準備係以稅前基礎衡量。第二,於衡量負債準備時,不應考量預期處分資產之利益。

30 11.4 負債準備-變動與使用 於每個報導期間結束日,企業應對負債準備進行複核並予以調整,以反映目前的最佳估計。
11.4 負債準備-變動與使用 於每個報導期間結束日,企業應對負債準備進行複核並予以調整,以反映目前的最佳估計。 採用折現之現值時, 應於每期增加負債準備之帳面金額,以反映時間的經過。增加的金 額應認列為利息 ( 融資 ) 成本。 負債準備之使用,僅有與原先認列負債準備有關之支出才 能抵銷該負債準備。

31 11.4 負債準備-歸墊 清償負債準備所需支付之一部分或全部金額,若預期將會從另 一方得到歸墊 ( 例如透過保險合約、賠償條款或賣方之保固 ),且企 業於清償義務時,幾乎確定可收到該歸墊,則該歸 墊應予以認列為資產。 企業認列之歸墊金額不應超過負債準備之金額。該歸墊應視為一個單獨資產,不得於資產負債表中與相關的負 債準備互抵。

32 風險、折現率與現值 ( 最佳估計 ) 若貨幣時間價值之影響係屬重大時,應以 清償義務預期所 需支出之現值認列負債準備。
折現率應使用稅前折現率,其反映目前市場對貨幣時間價值 之評估及負債特定之風險。該折現率不得再反映未來現金流 量估計已經調整之風險,以免重複。 於衡量負債時,風險之調整可能會增加其金額。在不確定之 情況下 係需要謹慎判斷,以使收益或資產不會高估, 費用 或負債不會低估。

33 11.4.1 訴訟損失準備 企業若已經發生足已被提告要求賠償之事件時,不論控方是否 已經提告,企業應評估該事件對企業的不利影響。若評估結果顯示 敗訴是很有可能的,企業應認列訴訟損失準備。 例題:×0 年 12 月 31 日 天 天 客 運 公 司 的 駕 駛 肇 事, 天 天 客 運 評 估 很 有 可 能 必 須 賠 償 受 害 人, 而 且 賠 償 金 額 的 最 佳 估 計 是$3,000,000。幸好天天客運有 投保第三人責任險,幾乎確定可獲理賠歸墊 $2,500,000 ×0/12/31 訴訟損失 ,000,000 訴訟損失準備 ,000,000 ×0/12/31 應收理賠款 ,500,000 保險理賠 ( 或訴訟損失 ) ,500,000

34 11.4.1 訴訟損失準備 ×1 年 12 月 31 日, 由 於 訴 訟 進 行 不 利, 天 天 客 運 預 期 賠 償 金 額 將 會 由 $3,000,000 提 高 到 $4,000,000, 但 歸 墊 金 額 還 是 只 有$2,500,000。所以天天客運應作分錄如下:   ×1/12/31 訴訟損失 ,000,000    訴訟損失準備 ,000,000  ×2 年 1 月 31 日判決確定,天天客運支付判賠金額 $3,600,000, 並收到保險公司之理賠 $2,500,000,天天客運應作下列分錄:   ×2/1/31 訴訟損失準備 ,000,000   現金 ,600,000   訴訟損失迴轉利益 ,000 ×2/1/31 現金 ,500,000    應收理賠款 ,500,000

35 11.4.2 保固 企業在提供產品保固時,該產品保固係向消費者保證 產品的可靠性,以作為該產品銷售 的一部分,而且未 來保固成本不易與產品售價區分時,企業應依 IAS37 「負債準備」去估計未來所需保固成本 ( 只有成本, 不含合理利潤 ),將其認列為保固費用,並提列保固 負債準備。 相對地,有時企業在產品銷售時會提供額外的產品保固,例如須另外付費的加強保固或延長保固,該額外 產品保固是另外一個服務的銷售行為,而且額外保固成本可與產品售價區分時,企業應依 IAS18「收入」去估計未來的保固收入 ( 成本加上合理利潤 ),將其認列為「遞延保固收入」。

36 11.4.2 保固 保固負債準備 大同公司於 ×0 年 12 月 31 日,出售 100 台電視機,每台電視 售價 $20,000,並提供不單獨出售之一般保固服務一年,公司預估每 台電視未來保固成本 ( 人工及零件 ) 將需 $300 ( 共計 $30,000)。至×1 年底,大同公司實際的保固支出為 $32,000。大同公司應作下列分錄: 銷售時:   ×0/12/31 現金 (20,000 × 100) ,000,000 銷貨收入 ,000,000 ×0 年須認列保固負債 ( 以成本計價 ):  ×0/12/31 保固費用 ,000 保固負債準備 ,000 

37 11.4.2 保固 ×1 年實際保固支出 ( 多出來的 $2,000 作為估計變動,增加 ×1 年 保固費用 ):
11.4.2 保固 ×1 年實際保固支出 ( 多出來的 $2,000 作為估計變動,增加 ×1 年 保固費用 ): 保固負債準備 ,000 保固費用 ,000 應付薪資/零組件 ,000

38 11.4.2 保固 遞延保固收入 Nikon 於 ×0 年 12 月 31 日,出售 100 台數位相機, 每台售 價 $20,000,該售價包含加強保固服務一年,每台相機加強 保固服務合約是可單獨出售的,其售價為 $400 ( 含合理利 潤 ),雖 然每台預計成本只有 $300。至 ×1 年底,公司實際 的保固支出為$32,000。Nikon 公司應作下列分錄: ×0/12/31 現金 (20,000×100) ,000,000 銷貨收入 [(20,000 – 400) × 100] ,960,000 遞延保固收入 (400×100) ,000 ×1 年實際保固支出,並認列遞延保固收入: 保固費用 ,000   應付薪資/零組件 ,000 遞延保固收入 ,000 保固收入 ,000

39 退款 公司在商品銷售或勞務提供後,如果公司答應客戶不滿意可退錢,或者基於行銷理由採取先收款再 退款 方式銷貨,雖然客戶要求退款的比率有不確定性,企業 仍須在期末估計退款負債準備。 例題:勁兔電池於 ×0 年 12 月 31 日出售電池 1,000 組,每組 售價 $200。消費者只要將電池組包裝上那隻精力旺盛的兔子剪下寄 回給公司,每隻兔子公司會退款 $15,公司預計 30% 的消費者會寄 回。勁兔電池於 ×0 年 12 月 31 日應作分錄如下: ×0/12/31 現金 (200 × 1,000) ,000    銷貨收入 ,000   ×0/12/31 銷貨退回及折讓 (15 × 1,000 × 30%) ,500 退款負債準備 ,500

40 有關可能發生之產品退回及折讓之負債準備 台積電曾依 IFRS 編製其 2010 年之擬制性合併財務報告,有關負債準備資料如下 (單位:千元): 在揭露中,並未明確指出是否屬已收現、 或仍屬應收帳 款的產品退回及折讓。 根據 IAS37,只有已收現之款項未來有退還的可能時,才 須認列退款負債準備。如果連款項都尚未收取,仍只是應收 帳款而已,則應該作為「備抵銷貨退回及折讓」,而非負債 準備,以免同時膨脹資產及負債。

41 11.4.4 環境負債及除役負債 環境負債係指企業之營運污染到生態及環境,因此負有法定或 推定義務,必須負責清理環境及賠償。
11.4.4 環境負債及除役負債 環境負債係指企業之營運污染到生態及環境,因此負有法定或 推定義務,必須負責清理環境及賠償。 例如:在 2010 年英國石油公司 (BP) 在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為支應墨西哥灣漏油所造成現在及 未來可能的各項支出及賠償,BP 提列了高達 200 億美元 ( 現值估計 ) 的環境負債準備,亦即 BP 在 2010 年有作下列分錄:  環境清理及賠償費用 ,000,000,000  環境負債準備 ,000,000,000

42 11.4.4 環境負債及除役負債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除役成本 ,係指拆卸、移除該項目及復原其所在地點之原始估計成本。該義務係於企業取得該項目時,或於特定期間非供生產存貨之用途 ( 如拆卸、移除及復原 ) 而使用該項目所發生者。 由於除役負債係為估計現值,所以隨時間經過, 須認列財務成本。

43 11.4.4 環境負債及除役負債 除役成本若因估計清償所須之未來現金流量或折現率有所變動,造成除役負債準備變動時,當與除役成本相關的資產係採成本模式衡量時,相關規定處理如下圖: 圖 除役負債準備變動

44 釋例 11-6 除役負債準備 中央環保公司於 ×1 年 1 月 1 日在中壢交流道附近花費 $10,000 設立一個垃圾掩埋場,預計可使用 5 年。在垃圾掩埋場使用年限期滿後,中央公司必須進行復原美化工作,預計將支出 $2,000 ( 以 ×5 年底之物價估計 ),公司使用直線法提列折舊,假定無殘值,折 現率為 10%。 試作: (1) ×1 年 1 月 1 日分錄。 (2) ×1 年 12 月 31 日分錄。 另外,於 ×1 年 12 月 31 日時,復原工作成本預期會大幅下降 至 $800 ( 以 ×5 年底 之物價估計 ),試作相關之分錄。 (4) ×2 年 12 月 31 日分錄。 (5) 於 ×6 年 1 月 1 日,中央環保公司實際支付 $800 進行復原美化工作。試作支付復原 美化工作之分錄。

45 釋例 11-6 除役負債準備 解析 ×1 年 1 月 1 日時,公司支出了 $10,000 設立垃圾掩埋場,並承擔現值為 $1,242 [ =$2,000/(1+10%)5] 的除役成本。所以應作分錄如下:   ×1/1/1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242 現金 ,000 除役負債準備  (2) ×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須提列折舊,並依有效利率調整除役 負債的現值及認列財務成本。   ×1/12/31 折舊費用 ($11,242 ÷ 5)  2,248 累計折舊 ,248   ×1/12/31 財務成本 * (1,242 × 10%) 除役負債準備   * 長期的負債準備係採折現後之現值估計,故隨著時間經過必須逐漸進行現值展 開 ,逐期認列利息費用及增加負債準備之帳面金額。

46 釋例 11-6 除役負債準備 (3) 因為復原工作成本預期會大幅減少至 $800 ( 以 ×5 年底之物價估計 ),故除役負債準備於 ×1 年底應有之現值為 $546 [ = $800/(1 + 10%)4],與調整前之除役負債準備金額$1,366 ( = $1,242 + $124) 相比較,減少了 $820,該金額並未超過相關資產之帳面金額: ×1/12/31 除役負債準備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須提列折舊,並依有效利率調整除役負債的現值及認列財務成本。   ×2/12/31 折舊費用 [($11,242 − $2,248 − $820) ÷ 4] ,044 累計折舊 ,044 ×2/12/31 財務成本 ($546 × 10%) 除役負債準備 (5) ×6 年 1 月 1 日支付 $800 進行復原美化工作。   ×6/1/1 除役負債準備 現金

47  虧損合約 虧損合約表示為履行合約義務所發生不可避免之成本 ,超過預期從該合約所獲得經濟效益之合約。已經簽 約的虧損合約雖然目前未必產生損失,但未來會對企業的營運產生 不利的影響,所以 IASB 要求企業現在就要認列合約不可避免成本 作為負債準備。 所謂合約之不可避免成本係指退出合約的最小淨成 本,其決定方法如下:

48  虧損合約 例 如,Tesco (特易購) 從事量販店業務,在 ×1年 1 月 1 日天龍城郊區開設了一家分店, 並與地主簽約承租 20 年, 每年租金 $10,000, 租約不可撤銷,否則須支付違約金$150,000。由於營運不佳,Tesco 在 ×7 年 12 月 31 日決定關店。 由於該分店因地點不佳無法轉租,Tesco 面臨兩個選項: 1. 馬上解約,支付終止合約的違約金 $150,000。 2. 繼續承租但予以閒置,同時支付 ×8 年至 ×20 年預計 13 年的租金,折現後 ( 折現率為 5%) 現值為$98,633。 公司會選擇繼續承租但將其閒置,因為此一合約的不可避免成 本是 {$150,000, $98,633} 兩個孰低者,$98,633。

49 11.4.5 虧損合約 ×7/12/31 虧損合約損失 98,633 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98,633
 虧損合約 ×7/12/31 虧損合約損失 ,633    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633 Tesco 於 ×8年1月1日支付租金 $10,000,又於 ×8年12月31日 Tesco 將該閒置分店分租出去,預計未來每年分租收入 $1,000。 此外,×8年 Tesco 負債準備的折現率由 5% 下降為 3%,此時 Tesco 於 ×8 年 12 月 31 日面臨兩個選項: 1. 馬上解約,支付終止合約的違約金 $150,000。 2. 繼續承租但予以分租,同時支付×9年至×20年預計12年的租金,每年期初支付 $10,000 租金,但每年期初分租收入可收取$1,000,所以每年淨現金流出 $9,000,折現後 ( 折現率為 3%) 現值為 $92,273。 因為此時該合約的不可避免成本是 $92,273。Tesco 會選擇分租出去,但不解約。

50 11.4.5 虧損合約 ×8 年 1 月 1 日支付租金之分錄: 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10,000 現金 10,000
 虧損合約 ×8 年 1 月 1 日支付租金之分錄:   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000    現金 ,000 ×8 年 12 月 31 日期末調整分錄:   利息費用 [($98,633 – $10,000) × 5%] ,432    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432 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    虧損合約損失 *[$92,273 – ($98,633 – $10,000 + $4,432)]

51 負債準備估計之變動 負債準備估計有所變動時,不論是來自於未來的現金流量估計、折現率或風險等之變動,均應視為會計估計變動處理。採用推延適用處理,將該估計於變動當時及未來適用之,並不調整以往已認列之金額。

52  虧損合約 虧損合約的另一個可能的例子為購買承諾。購買承諾係指買賣雙方對於採購的數量、價格及運送時點已達成協議的不可撤銷承諾或合約 例如:大成長城公司 ×0 年 11 月 30 日向供應商簽訂購買承諾 合約,在 1 年後購買玉米 10,000 噸,每噸 $2,000。大成長城公司在出售玉米時,每噸售價均得以現貨價格加計毛利 $50 售出。 ×0 年 12 月 31 日,玉米價格 每噸下跌到 $1,650。由於無法避免的成本 $2,000 大於其預期經濟效益 $1,700 ( = $1,650 + $50),故為虧損合約,須認列下跌損失,應作分錄如下: ×0/12/31 購買承諾損失 ,000,000 *    購買承諾負債準備 ,000,000

53  虧損合約 ×1 年 11 月 30 日, 玉米現貨價格反彈至每噸 $1,850。由於現貨價格為每噸 $1,850,再 加計預估毛利 $50,因此存貨的入帳金額為預期經濟效益每噸 $1,900,而非現金支付價格 ( 每噸 $2,000)。 ×1/11/30 購買承諾負債準備 2,000,000 購買承諾損失之迴轉利益 2,000,000 ×1/11/30 進貨 ($1,900 × 10,000) 19,000,000 購買承諾負債準備 1,000,000 現金 ($2,000 × 10,000) 20,000,000

54  虧損合約 假定於 ×1 年 11 月 30 日, 玉米現貨價格大幅漲到每噸$2,300,由於價格有反彈,不但「購買承諾負債準備」可因此全數沖轉,甚至有未實現利益產生。但買入之存貨仍只 能以現金支付價格 ( 每噸 $2,000,此時無須另行考量估計毛利 $50) 入帳。公司應作下列分錄: ×1/11/30 購買承諾負債準備 ,000,000    購買承諾損失之迴轉利益 ,000,000 ×1/11/30 進貨 ($2,000 × 10,000) 20,000,000    現金 ($2,000 × 10,000) ,000,000

55 Tesco 的虧損合約負債準備 2011 年 Tesco 的財報顯示下列分店租賃虧損合約的負 債準備:
上述虧損合約負債準備係以虧損及閒置 分店未來所有應付租金 (在減除分租收入後)之折現值衡量,大部分的負債準備預計在2020年前使用完畢。

56 11.4.6 重組 重組係指由管理階層所規劃及控制之計畫,且 (1) 企業從事之業務範圍;或 (2) 業務經營之方式已有實質改變。
11.4.6 重組 重組係指由管理階層所規劃及控制之計畫,且 (1) 企業從事之業務範圍;或 (2) 業務經營之方式已有實質改變。 重組成本僅於符合對負債準備之認列條件時, 始予以認列為負債準備。企業重組應於同時符合下列兩個條件時, 始能認定已產生推定義務: 1. 有詳細正式之重組計畫,以及 2. 已開始進行重組計畫或已通知受影響人員該計畫之主要內容, 而使受影響之人員對企業將進行重組產生有效預期。

57 11.4.6 重組 重組負債準備應僅包括由重組所產生之直接支出,包括下列兩項: 1. 重組所必須負擔者;及 2. 與企業繼續經營活動無關者。
11.4.6 重組 重組負債準備應僅包括由重組所產生之直接支出,包括下列兩項: 1. 重組所必須負擔者;及 2. 與企業繼續經營活動無關者。 屬於重組負債準備之成本 不屬於重組負債準備之成本 遣散員工之相關費用 再培訓或重新安置留用員工之成本 因重組所產生之虧損合約 行銷成本 投資新系統及銷售通路之成本

58 11.5 或有事項 或有事項有兩種:或有負債及或有資產。
11.5 或有事項 或有事項有兩種:或有負債及或有資產。 或有負債在 IFRS 中,是狹義的或有負債,專指發生可能性介於很有可能及可能性極小之間的負債,或 者 ( 在極少的情況下 ) 雖然發生可能性是很有可能 ( 大於 50%),但 是金額卻無法可靠估計的負債。 或有負債不得於資產負債表中認列為負債,但須在附註中揭 露。

59 11.5 或有事項 負債依其發生可能性高低加以分類,及其相關會計處理彙總如 表 11-1: 表 或有負債依發生可能性分類

60 11.5 或有事項 或有資產會計處理,彙總如表11-2: 表 或有資產依發生可能性分類

61 關廠負債準備係公司結束或處分業務{重組)時,所有法定及推定義務


Download ppt "Chapter 11 流動負債、負債準備及或有事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