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脂质体的制备 及检测 1、目的要求 2、实验原理 3、试剂与器材 4、实验步骤 5、注意事项 6、思考题 吉林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脂质体的制备 及检测 1、目的要求 2、实验原理 3、试剂与器材 4、实验步骤 5、注意事项 6、思考题 吉林大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脂质体的制备 及检测 1、目的要求 2、实验原理 3、试剂与器材 4、实验步骤 5、注意事项 6、思考题 吉林大学
国家级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目的要求 1.掌握注入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 2.掌握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3 实验原理 60年代初,Begkan等发现磷脂分散在水中可形成多层囊,并证明每层囊均为双分子脂质膜且被水隔开,称这种具有生物膜结构的囊为脂质体。1971年Rymen等人提出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即将酶或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

4 脂质体系一种人工细胞膜,它具有洋葱似的封闭球形结构,可使药物被保护在它的结构中,发挥定向作用,特别适于作为抗癌药物载体,以改善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等。
脂质体系由磷脂为骨架膜材及附加剂组成。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有天然磷脂,如豆磷脂,卵磷脂等,合成磷脂,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磷脂在水中能形成脂质体是由其结构决定的。磷脂具有两条较长的疏水烃链和一个亲水基团。当较多的磷脂加至水或水性溶液中,磷脂分子定向排列,其亲水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疏水的烃链彼此对向缔合形成双分子层,形成椭圆形或球状结构一—脂质体。常用的附加剂为胆固醇,它也是两亲性物质,与磷脂混合使用,可制备稳定的脂质体,其作用是调节双分子层流动性,减低脂质体膜的通透性。其它附加剂有十八胺、磷脂酸等,这两种附加剂可改变脂质体表面电荷的性质。

5 脂质体载药系统的优势: 1.被动靶向:脂质体进人体内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而吞噬,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而摄取,形成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的被动靶向性。 2.缓释作用: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可减少肾排泄和代谢,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3.降低药物毒性: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有效地在肝、脾和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中浓集,对心、肾有毒性的药物或对正常细胞有毒性的抗癌药包封脂质体后,可明显降低药物的毒性。 4.提高稳定性:一些不稳定的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可受到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

6 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逆向蒸发法。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抗肿瘤药物载体: 2、抗寄生虫药物载体: 3、抗菌药物载体: 4、激素类药物载体。

7 脂质体可分为三类: 小单室(层)脂质体:粒径在20~50nm,凡经超声波处理的 脂质体混悬液,绝大部分为小单室脂质体; 多室(层)脂质体:粒径约在400~3500nm; 大单室脂质体:粒径约为200~1000nm,用乙醚注入法制备 的脂质体多属这一类。 脂质体包封(裹)率的测定 : 包封率%=(C总-C游离) /C总 × 100 % 式中C总------脂质体混悬液中的药物浓度 C游离------未包入脂质体中的药物浓度 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有多种,如磷脂质的种类,组 成比例,制备方法及介质的离子强度等。

8 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凝胶过滤法:常用凝胶为Sephadex G50、 G100或Sephrouse4B、6B。 超速离心法 透析法 超滤膜过滤法

9 薄膜分散法:是一种经典的制备方法,它可形成多室脂质体,经超声 处理,得到小单室脂质体。特点是操作简便,但包封率 较低。
脂质体的制法有多种,可按药物性质或需要进行选择。 薄膜分散法:是一种经典的制备方法,它可形成多室脂质体,经超声 处理,得到小单室脂质体。特点是操作简便,但包封率 较低。 注入法:根据所用溶解磷脂质的溶剂,可分为乙醚注入法和乙醇注入 法。乙醚注入法是将磷脂、胆固醇和脂溶性药物及抗氧剂等 溶于适量的乙醚中,在搅拌下慢慢滴入50~60℃水性溶液 中,蒸去乙醚,即可形成脂质体。此法适于实验室小量制备 脂质体。本实验采用此法制成脂质体,安定为模型药物。乙 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脂质体混悬液一般可保留10%~20% 乙醇。最近还有人研究用Freon为溶剂溶解磷脂质等脂溶性成 分,采用注入法制备脂质体。此法适于不耐热的药物。 反相蒸发法:是制备多层脂质体或大单室脂质体的方法,此法包封率 高。 冷冻干燥法:适于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脂质体。 熔融法:适于制备多相脂质体,制得的脂质体稳定,可加热灭菌。

10 试剂与器材 1.试剂:水杨酸 、卵磷脂 、胆固醇 生理盐水 2.器材:磁力搅拌器、光学显微镜、超滤 器、分光光度计

11 实验步骤 1.处方 水杨酸 g 卵磷脂 g 胆固醇 g 生理盐水 加至50ml

12 2.操作 (1)磷脂、胆固醇乙醇溶液的配制:取处方量的卵磷脂、胆固醇溶于15~20ml的乙醇中,即得。 (2)水杨酸脂质体的制备:取生理盐水约30ml于50ml烧杯中,置磁力搅拌器上,加热至50~60℃,将含卵磷脂、胆固醇的乙醇液慢慢滴加于生理盐水中后继续搅拌约10min.,加入水杨酸后保持温度60℃,使乙醇完全蒸发除去,再继续搅拌2h,加生理盐水至50ml,取下磁力搅拌器,镜检,即得。

13 (1)脂质体的形态与粒度:显微镜(油镜) 3.质量检查与评定 (2)异物: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异物。
(3)包封率的测定(超速离心法):取1.0ml水杨酸脂质体混悬液置离心机上,10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0.1ml上清液置试管内,加蒸馏水9.9ml,摇匀,加入2ml硫酸铁胺溶液在53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未包入脂质体中水杨酸的浓度。

14 注意事项 (1)溶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乙醇溶液应澄清,否则需过滤除去杂质。
(2)乙醇液的注入,可用lml的注射器或细滴管滴至生理盐水的内部,每滴一滴,须使产生的泡沫消失后再加第二滴。 (3)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可控制在50~60℃,操作中始终伴随搅拌,加入安定后搅拌的时间不得少于2h,因脂质体形成有个过程,温度、滴加速度和搅拌时间对脂质体的形成均有影响。

15 思考题 1.注入法制备脂质体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2.制备脂质体是加入胆固醇的目的是什么?


Download ppt "脂质体的制备 及检测 1、目的要求 2、实验原理 3、试剂与器材 4、实验步骤 5、注意事项 6、思考题 吉林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