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二章 第三方物流與國際物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二章 第三方物流與國際物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第三方物流與國際物流

2 章首個案-冷鏈管理 Cold Chain Management)
為何冷鏈物流開始受到重視? 溫度控制可分成哪四個範圍? 為何物流業者要提供冷藏或冷凍貨品顧客運送過程全程的溫度監控及追蹤系統?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3 前言 企業為了能提供顧客更高品質的服務,提昇國際競爭力,現已紛紛將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應用於服務業當中,形成「服務鏈管理」。
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Third-Party Logistics,簡稱3PL或TPL)為新興服務業型態,主要在提供各類型企業的物流委外服務。 近年來,不同名稱如第三方物流(3PL)、物流外包、物流聯盟、合約物流、物流夥伴關係,甚至第四方物流(4PL)已被用來描述專業物流服務業務的觀念和實踐。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4 物流業的發展 相對於「第一方」發貨人和「第二方」收貨人而言,第三方物流透過與第一方和第二方合作以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來滿足第一方與第二方的物流需求。 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企業是一家外部公司代替他的顧客或託運商執行供應鏈物流活動,作為其所提供的服務。 第三方物流公司大致又可分為自有資產及非自有資產兩大類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5 Gattorna 的觀點 第三方物流於1970年代第一次出現,而且大多起緣於交通運輸或公共倉儲公司的多角化轉型。早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很強的營運心態,常與其顧客產生衝突,造成顧客的不滿意。 到了1990年代中期,顧客對於要物流委外的成本和管理耗用許多心力普遍感到不滿。因此,在1994年Accenture提出第四方物流(4PL)模式。從顧客觀點,此模式提供顧客一個單一的聯絡點,並大幅克服早期第三方物流的策略弱勢。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6 實用觀點 實際上,顧客需要單一模式的運輸商,也需要多重模式的供應商,如第三方物流,他們也需要一個涵蓋範圍廣泛的管理機構去整合和管理供應鏈中的各方成員,這些不同類型的物流公司均可以發揮互補的作用。 任何第四方物流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則為,所有各方都必須在永續基礎下賺錢,並分享隨著時間推移所降低的營運成本報酬。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7 美國第三方物流市場成長狀況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8 物流業的成長管理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9 物流服務業創新程序架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0 中菲行國際物流創新案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1 中菲行國際物流創新案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2 中菲行國際物流創新案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3 中菲行創新收割階段創新價值分析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4 國際物流 經濟上的成長加上運輸的進步,跨國企業紛紛利用己身的優勢,進行國際空間分工,使得企業的行銷、製造生產、物流配送等活動分別在不同的國家進行,進而造成國際物流業的蓬勃發展。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5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業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business) 乃指支援企業全球運籌管理物流活動之相關業者、政府、國際組織與其營運體系之統稱。 國際物流業者指的是如長榮航空、長榮海運、信可物流、聯邦快遞、洋基通運等國際物流服務業,他們提供各行各業國際上貨物的物流服務; 國際組織指的是如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IATA)、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等組織,這些組織主要在制定國際物流的行業規範與標準,並監督相關規範的遵循。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6 國際物流 隨著國際物流業蓬勃發展,各國政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逐漸揚棄以往扮演設立貿易障礙、保護國內產業的角色,轉而致力於區域整合,以改善國際物流經營環境。 許多國家的政府均積極投入國際物流設施的興建與管理,例如美國的境外貿易區(foreign trade zones)委員會、新加坡港務局、香港物流管理局等,以爭取國家成為國際物流的樞紐地帶。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7 全球運籌與國際物流具備的共同特徵 距離 Distance 需求 Demand 多元化 Diversity 文件 Documentation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8 INCOTERMS 國貿通則 運送條款 EXW No FCA Yes FAS FOB CFR CIF DAT DAP CPT CIP DDP
Loading on truck (carrier) Export-Customs declaration Carriage to port of export Unloading of truck in port of export Loading charges in port of export Carriage to port of import Unloading charges in port of import Loading on truck in port of import Carriage to place of destination Insurance Import customs clearance Import taxes EXW No FCA Yes FAS FOB CFR CIF DAT DAP CPT CIP DDP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9 貨物出口所需時間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0 常見的運送條款 EXW (Ex works) 出貨點交貨條件 (一般通稱工廠交貨條件)
在這條件之下,賣方將貨物在其出貨工廠、農場或倉庫將貨物交付給買方後,即履行其交貨義務,買方必須負擔自領取貨物後至目的地的一切運輸與物流費用及相關風險。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1 常見的運送條款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貨條件
海關習稱離岸價格,使用本條件報價或訂約,須在貿易條件後列明裝船港例:如:”We offer to sell sweater No ,000 dozens US$ Per dozen FOB Kaohsiung , delivery during May.” 賣方於起運地裝貨港由買方所指定的大船上交貨。賣方負責裝船以及貨物通關,至船上欄杆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買方負責洽訂艙位及保險,並負擔海上運輸以及貨物通過大船欄杆後的風險。該術語僅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如當事各方無意越過船舷交貨,則應使用FCA或FAS術語。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2 常見的運送條款 DDP (Delivered Duty Paid) 稅訖交貨條件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3 INCOTERMS 2000 買賣雙方責任劃分表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4 FCA與FOB之效益比較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5 結語 2010年Langley and Capgemini的全球調查研究發現,全球企業中有83%使用物流服務公司,而有60%使用多家物流服務公司。 同一研究也發現,企業總物流成本平均佔營收的11%;而總物流預算中,平均約42%用於委外物流服務公司。 物流服務公司在企業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對企業而言可產生策略性與競爭性優勢。 將物流業務委外給物流服務公司,可為企業提供另一種創新的動力,在供應鏈中創造有形與無形的附加價值。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Download ppt "第十二章 第三方物流與國際物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