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2 第一节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常用的力学原理 力学原理在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力学的基本概念 利用 杠杆作用 扩大支撑面 杠杆作用
第一节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力学原理在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常用的力学原理 力学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中常用的力 杠杆作用 平衡与稳定 利用 杠杆作用 降低重心 用最小量 的肌力作功 扩大支撑面 尽量使用 大肌肉或多肌群 减少身体 重力线的偏移

3 人体力学 (human mechanics)
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平衡,以及人体从一种姿势变为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4 学习人体力学的意义 护士:维持良好姿势、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患者:提高舒适、安全、预防并发症

5 常用的力学原理 力学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中常用的力 杠杆作用 平衡与稳定

6 力学的基本概念 力是改变一个物体静态或动态的推力或拉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通过一定的大小与方向达到作用,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效应

7 护理学中常用的力 重力(gravity) 压力(press) 压强(pressure) 摩擦力(friction)
剪力(sharing force)

8 重力(gravity) 重力是 垂直向下 的力 是物体 受到的 地球 引力 重力 与物体 质量 有关

9 压力(press) 是受力 面上所 承受的 垂直 作用力 会使组织循环堵塞, 浅表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 持续时间过长时, 就会引发组织破坏
和压力性溃疡 如果一个压力持续>10.74 kPa(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3倍以上) 是受力 面上所 承受的 垂直 作用力

10

11 压强(pressure) 压强是作用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与受压面积大小呈反比

12 摩擦力(friction) 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力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大小与该力相同,并随力的增大而增加

13 剪力(sharing force) 是由于两层组织相邻表面之间相对滑行所产生的逆行性相对移位所产生的力
这种力会对组织造成损伤,是褥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14 杠杆作用 杠杆(lever) 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绕杆上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简单机械 克服阻力 受力点 称 的点称 固定点 力点
力臂 重臂 固定点 支点 受力点 力点 克服阻力 的点称 阻力点

15 平衡杠杆 是支点位于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的杠杆 其动力臂与阻力臂可等长,也可不等长

16 节力杠杆 阻力点位于动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 其动力臂总是比阻力臂长,所以省力

17 速度杠杆 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 其动力臂总是比阻力臂短,所需的力较阻力大,但能换来距离较大的移动

18 平衡与稳定 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必须使作用于物体的一切外力相互平衡,即通过物体重心的各力的合力为零 而且不通过物体重心的各力矩的总和也等于零
人体局部平衡是整个人体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整个人体平衡也是由各个局部平衡来实现的

19

20 平衡与稳定的要素 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心 重力线 支撑面

21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物体的重量越大,稳定度越大

22 物体重心的高度与稳定成反比 人体重心的位置随着躯干和四肢姿势的改变而改变
当人垂直双臂直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约为本人直立高度的55% 如把手臂举过头顶,重心随之升高 当身体下蹲时,重心则下降 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会下降

23

24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是人或物体与地面接触时的各支点的表面构成的,并且包括各支点之间的表面积,可以为站立、提重或移动时提供稳定性

25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 才能保持人或物体的稳定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 才能保持人或物体的稳定 重力线是重量的作用线,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 人站立时,重力线通过枢椎齿突,髋关节前方

26 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利用杠杆作用 扩大支撑面 降低重心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27 利用杠杆作用 护士操作时应尽量靠近操作物 两臂持物时两肘紧靠身体两侧、上臂下垂、前臂和所持物体靠近身体
提取重物时最好把重物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由两手提拿

28

29 扩大支撑面 护士在操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以扩大支撑面,取得平衡稳定的姿势

30 降低重心 护士在取位置低的物体或进行低平面的护理操作时,双下肢应随身体动作的方向前后或左右分开,同时屈膝屈髋
上身近似直立的下蹲姿势,可以降低了重心,减少弯腰,减轻腰部负荷,背部也不易疲劳,又使重力线在扩大了的支撑面内保持了身体的稳定性 同时利用重心的移动完成操作,做到了节力

31

32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应将患者靠近自己的身体,以使重力线落在支撑面内,增加稳定性
护士在提物品、抱起或抬起患者移动时应尽量将物体或患者靠近身体 应将患者靠近自己的身体,以使重力线落在支撑面内,增加稳定性

33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进行护理操作时,能使用整只手时,避免只用手指进行操作 能使用躯干部和下肢肌肉力量时,尽量避免只使用上肢的力量
如端治疗盘时,应五指分开,托住治疗盘并与手臂一起用力,由于多肌群用力(动用的主要肌肉为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收缩)及肱三头肌(松弛)),故不易疲劳

34 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移动重物时应注意平衡,有节律并计划好所要移动的位置和方向,以直线方向移动,尽可能用推或拉代替提取

35 第二节 各种卧位 卧位(lying posture) 是指患者休息和为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36 卧位的性质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可分为 稳定性卧位 不稳定性卧位

37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分 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自由卧位)
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治疗卧位) 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

38 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 稳定性卧位 不稳定性卧位 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患者感到舒适,如平卧位
支撑面小,重心较高,难以平衡,患者为保持一定的卧位造成肌肉紧张,易疲劳,不舒适,如两腿并齐伸直,两臂也在两侧伸直的侧卧位

39 常用卧位 仰卧位 侧卧位 半坐卧位 端坐位 俯卧位 头低足高位 头高足低位 膝胸位 截石位

40 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屈膝仰卧位 中凹卧位 又可称平卧位,是一种自然的休息姿势,也适用于胸部检查
患者仰卧,头下放枕,双臂放身体两侧,双腿伸直自然放置 根据病情或检查需要,仰卧位又可发生一些变化而分为: 去枕仰卧位 屈膝仰卧位 中凹卧位

41 仰卧位

42 去枕仰卧位 适应症: 步骤:协助患者去枕仰卧,枕横立于床头,头偏向一侧,双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全身麻醉后尚未清醒或昏迷的患者,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可预防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步骤:协助患者去枕仰卧,枕横立于床头,头偏向一侧,双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43

44

45 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适应症: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出血量
步骤:抬高头胸部约10°~20°角,抬高下肢约20°~30°角

46

47 屈膝仰卧位 适应症: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 会阴冲洗等
步骤:患者仰卧,头下垫枕,双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

48

49 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
适应症: 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受压局部 步骤:患者侧卧,双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为稳定性卧位,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

50

51

52 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适应症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腹部手术后患者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53 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步骤 摇床:先将患者床头支架摇起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枕,垫于患者的足底;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54 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步骤 靠背架:不能摇起的床,可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在床褥下放一靠背架,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在膝下,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患者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55

56

57 端坐位(sitting position)
适应症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 发作时的患者 步骤 扶患者坐起,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让患者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必要时加床档,保证患者安全

58

59

60 俯卧位(prone position) 适应症 步骤 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所致腹痛。俯卧位时,腹腔容积增大,可用于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步骤 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61 俯卧位(prone position)

62 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 position)
适应症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步骤 患者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床尾脚用支托物垫高15-30cm;这种体位使患者感到不适,不宜使用时间过长;颅内压高者禁用

63 头低足高位

64

65

66

67

68 头高足低位(dorsal elevated position)
适应症 颈椎骨折的患者作颅骨牵引时,作为反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步骤 患者仰卧,床头脚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

69 头高足低位

70

71 托足板

72 膝胸位(knee-Chest position)
适应症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步骤 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73 膝胸位

74 截石位(lithotomy position)
适应症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产妇分娩 步骤 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垫,避免压迫腓神经),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

75 截石位

76 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77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目的: 变换姿势,增进舒适感 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便于更换床单或整理床单位

78 将各种导管及输液等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操作步骤 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 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要领 将各种导管及输液等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患者仰卧,整理患者被服,双手放于腹部 一人协助法 二人协助法 先将患者肩部和臀部移向护士侧的 床缘,再将患者双下肢移近并屈膝 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 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腘 窝部,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移向近侧 一手托肩,一手扶膝,轻轻将患者 转向对侧,使患者背向护士 分别托扶患者的肩、腰、臀和膝,轻轻 将患者翻向对侧 按侧卧位要求,在患者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垫上软枕 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情况

79

80

81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目的 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正确而舒适的卧位

82 操作步骤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事项 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根据病情放平床头支架,枕横立于床头 一人协助法 二人协助法 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 患者仰卧屈膝 护士一手托住患者肩部,一手托住臀部 护士分别站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 肩颈部和臀部,或一人托住肩及腰部, 一人托住臀及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 患者移向床头 护士抬起患者的同时,患者脚蹬床 面,挺身上移 放回枕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体床铺

83

84 注意事项 护士的动作要协调,轻、稳、不可拖拉,以防擦伤皮肤,翻身后应调节好患者的体位,保持其舒适
患者翻身的间隔与时间应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而定,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破溃时为褥疮,应及时做好褥疮的护理及床旁交班 为带有各种导管的患者翻身时,应首先注意安置妥当各种导管,翻身后要检查导管有无脱落、移位、扭曲,保持其通畅

85 注意事项 为手术后患者翻身时应注意: 根据人体力学原理移动患者,注意节力原则 先换药后翻身,检查敷料有无脱落、浸湿
颅脑手术后患者应取平卧位或卧于健侧,头部翻动时不可过于剧烈,以免形成脑移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造成突然死亡 术后行颈椎和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有石膏或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应注意防止患部受压 根据人体力学原理移动患者,注意节力原则

86 患者的搬运与护送 轮椅运送法 平车运送

87 轮椅运送法 (transfer a client from bed to chair)
目的: 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 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的恢复 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 轮椅,根据季节可备毛毯、别针,需要时备软枕 患者准备 患者了解轮椅运送的方法和目的,能够主动配合操作 环境准备 移开障碍物,保证环境宽敞

88 使椅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翻起脚踏板,将闸制动 扶患者坐起,嘱患者以手掌撑在床面维持坐姿,协助穿衣保暖及鞋袜下地,撤盖被至床尾
操作步骤(1) 检查轮椅性能,将轮椅推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向患者说 明操作的目的、方法和配合方法 使椅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翻起脚踏板,将闸制动 需用毛毯保暖时,将毛毯单层的两边平均地直铺在轮椅上,使毛毯上端高过患者颈部15cm 扶患者坐起,嘱患者以手掌撑在床面维持坐姿,协助穿衣保暖及鞋袜下地,撤盖被至床尾 护士站在轮椅背后,用两手臂压住椅背,一只脚踏住椅背下面的横挡,以固定轮椅,嘱患 者扶着轮椅的扶手,身体置于椅座中部,抬头向后靠坐稳 对于不能自行下床的患者,可扶患者坐起并移至床边,请患者双手置于搬运者肩上,搬运 者双手环抱患者腰部,协助患者下床;嘱患者用其近轮椅侧之手,扶住轮椅外侧之把手, 转身坐入轮椅中;或由搬运者环抱患者,协助患者坐入轮椅中 翻下脚踏板,脱鞋后让患者双脚置于其上。患者如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 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垫以软枕,双脚踏于软枕上

89 操作步骤(2) 整理好床单位,铺暂空床 将毛毯上端边缘向外翻折10cm围在患者颈部,用别针固定,并用毛毯围裹双臂
做成两个袖筒分别用别针固定在腕部,再用毛毯围好上身,包裹双下肢和双脚 整理好床单位,铺暂空床 观察患者,确定无不适后,松闸,推患者至目的地 下轮椅时,将轮椅推至床尾,将闸制动,翻起脚踏板 护士立于患者前,两腿前后分开,屈膝屈髋,两手置于患者腰部,患者双手 放于护士肩上。协助患者站起,慢慢坐回床缘;协助脱去鞋子和保暖外衣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盖好盖被 整理床单位,观察病情,推轮椅回原处放置,需要时做记录

90

91

92

93 平车运送 (transferring a client from bed to stretcher)
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各种特殊 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患者 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 平车(置被单和橡胶单包好的垫子和枕头),带套的毛毯或棉被。如为骨折患者,应有木板垫于平车上,并将骨折部位固定稳妥;如为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备有帆布中单或布中单 患者准备 了解搬运步骤及配合方法 环境准备 宽敞,便于操作

94 操作步骤----挪动法 推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 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导管等 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
被,嘱患者自行移动至床边 将平车紧靠床边,大轮靠 床头,将闸制动或在旁抵 住平车 松闸,推患者至 指定地点 协助患者将上半身、臀部、下 肢依次向平车挪动。下车回床 时,应先帮助其移动下肢,再 移动上肢 协助患者躺好,用被单及盖被包 裹患者,先盖脚部,然后两侧, 上层边缘向内折叠,露出头部 整理好患者 床单位, 铺暂空床

95 操作步骤----一人搬运法 搬运者一臂自患者腋下伸入对侧肩部, 一臂在同侧伸入患者股下,面部偏向一 侧;患者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并双手
推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 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导管等 移床旁椅至对侧床尾,将平车 推至患者床尾,使平车头端与 床尾呈钝角,将闸制动 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搬运者一臂自患者腋下伸入对侧肩部, 一臂在同侧伸入患者股下,面部偏向一 侧;患者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并双手 用力握住搬运者。然后搬运者抱起患 者,移步轻轻放在平车上,使之平卧于 平车中央,盖好盖被 松闸,推患者至 指定地点 整理好患者床单位, 铺暂空床

96 操作步骤----二人搬运法 将患者移至床边,甲一手抬起 患者头、颈、肩部,一手抬起 腰部;乙一手抬起患者臀部, 一手抬起患者膝部(腘窝处)。
推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 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导管等 操作者甲、乙二人站在床的一 侧,将患者上肢交叉于腹部, 使患者处于头高位 将患者移至床边,甲一手抬起 患者头、颈、肩部,一手抬起 腰部;乙一手抬起患者臀部, 一手抬起患者膝部(腘窝处)。 二人同时抬起,使患者身体稍 向护士倾斜,并移步将患者放 于平车上,盖好盖被 整理好患者床单位, 铺暂空床 松闸,推患者至 指定地点

97 操作步骤----三人搬运法 将患者移至床边,甲托住患者 的头、颈、肩及胸部;乙托住 患者的背、腰、臀部;丙托住 患者的膝及脚部。三人同时抬
推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 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导管等 将患者移至床边,甲托住患者 的头、颈、肩及胸部;乙托住 患者的背、腰、臀部;丙托住 患者的膝及脚部。三人同时抬 起,使患者身体稍向护士倾 斜,同时移步将患者放于平车 上,盖好盖被。 整理好患者床单位, 铺暂空床 松闸,推患者至 指定地点

98 操作步骤----四人搬运法 搬运者甲、乙分别站于病床首、 尾端,分别抬起患者的头、颈肩 及双腿;搬运者丙、丁分别站于
推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 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导管等 在患者腰、臀下铺帆布兜或中单 搬运者甲、乙分别站于病床首、 尾端,分别抬起患者的头、颈肩 及双腿;搬运者丙、丁分别站于 病床及平车两侧,紧紧抓住帆布 兜或中单四角,四人同时抬起, 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 整理好患者床单位,铺暂空床 松闸,推患者至指定地点

99 注意事项 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 在操作中遵从节力原则 运送患者推车过程中,应做到:
推送患者时,平车小轮在前,可减少震动,而且转弯时灵活 运送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面色、呼吸等) 推车行走时不可过快,患者的头始终保持于高位(尤其在上、下坡时),避免患者出现不适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的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骨折患者应意固定(平车上垫木板及固定骨折部位) 保证各项治疗及管道的通畅(吸氧、输液) 不能用平车碰、撞门墙

100

101

102

103

104 担架运送法 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作检查、治疗等。特别是在急救的过程中,担架是运送患者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其特点是运送患者舒适平稳,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上下方便,对体位影响小 操作前准备: 担架一副(通常使用帆布担架,如现场急救缺少担架,可使用木板等替代),担架上须铺有软垫,其他用物同平车运送法

105 操作步骤—三人法 搬运者位于患者同一侧,甲一手托起患者的 头、颈、肩部,一手托起患者的腰部;乙、 丙分别托起患者的臀部和双下肢。清醒患
者嘱其用双手环抱搬运者甲的脖子,三人同 时用力,将患者轻抬慢放于担架上。 盖好盖被,患者取平卧位 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 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

106 操作步骤—滚动搬运法 搬运者位于患者同一侧,甲扶持 患者的头、颈及胸部,乙扶持患 者的腰及臀部,丙扶持患者的双 下肢,三人同时像卷地毯或滚圆
将患者四肢伸直,并拢,向床边移 动,将担架放置于患者身旁 搬运者位于患者同一侧,甲扶持 患者的头、颈及胸部,乙扶持患 者的腰及臀部,丙扶持患者的双 下肢,三人同时像卷地毯或滚圆 木样使患者成一整体向担架滚动 使患者位于担架中央,采取仰卧 位,盖好盖被

107

108 操作步骤—平托法 由一人或二人托起患者的头、 颈部,另外二人分别托住患 者的胸、腰、臀及上、下肢, 搬运者将患者水平托起,头
搬运者站在患者和担架的同 一侧,将担架移至患者身旁 由一人或二人托起患者的头、 颈部,另外二人分别托住患 者的胸、腰、臀及上、下肢, 搬运者将患者水平托起,头 部处于中立位,并沿身体 纵轴向上略加牵引颈部或由 患者自己用双手托起头部, 缓慢转移至担架上 患者应采取仰卧位,并在颈 下垫相应高的小枕或衣物, 保持头颈中立位。头、颈两 侧应用衣物或沙袋加以固定

109 第三节 防护具的应用 防护具(protective devices)
第三节 防护具的应用 防护具(protective devices) 是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110 第三节 防护具的应用 目的: 使用防护具是为了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它原因而发生的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111 床档 使用床档主要是预防患者坠床 多功能床档 使用时插入两侧床缘,不用时插于床尾;必要时可将床挡取下垫于患者背部,作胸外心脏按压时使用

112 半自动床档 通过控制面板按需升降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木杆床挡 使用时将床档稳妥固定于两侧床边 床档中间为活动门,操作时将门打开,平时关闭

120

121 约束带 约束带(restraints) 是一种保护患者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或精神科患者,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因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或限制身体及肢体活动时

122 约束带的使用 宽绷带约束 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使用时,先用棉垫包裹手腕部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以肢体不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带子固定于床缘

123

124

125 肩部约束带 用于固定肩部,限制患者坐起 肩部约束带用布制作,宽8cm,长120cm,一端制成袖筒
使用时,将袖筒套于患者肩部,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绷带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两条长宽带系于床头,必要时将枕横立床头 亦可将大单斜折成长条,作肩部约束

126

127

128

129 膝部约束带 用于固定膝关节,限制患者下肢活动;膝部约束带亦用布制作,宽10cm,长250cm,宽带中部相距15cm分别钉两条二头带
使用时,两膝、腘窝衬棉垫,将约束带横放于两膝上,宽带下的两头带各固定一侧膝关节,再将宽带系于床缘。也可用大单进行固定

130

131

132 尼龙褡扣约束带 约束带由宽布和尼龙搭扣制成,用于固定手腕、上臂或踝部
使用时,约束带约束部位衬棉垫后,选好适宜松紧度,对合尼龙褡扣,将带系于床缘

133 支被架 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致的不舒适或足下垂等;亦可用于烧伤患者暴露疗法需保暖时
使用时,将架子罩于防止受压的部位,盖好被盖

134 辅助器 辅助器是为患者提供的保持身体平衡的支持物,辅助身体有残障或因疾病及高龄行动不方便的患者活动,是维护患者安全的护理措施之一

135 辅助器的使用 拐杖 手杖

136 拐杖(crutches) 是提供给短期或长期残障者离床时使用的一种支持性辅助用具
拐杖的要求:使用拐杖最重要的是要长度合适、安全稳妥 拐杖的长度:包括腋垫和杖底橡胶垫,简易计算方法为:使用者身高减去40cm

137

138 拐杖 使用: 使用者双肩放松,身体挺直站立,腋窝与拐杖顶垫间相距2㎝~3cm,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握紧把手时手臂应可以弯曲,拐杖底面应该较宽并有较深的凹槽,且具有弹性 使用不合适的拐杖可导致腋下受压造成神经损伤、腋下和手掌挫伤、跌倒,不适合的拐杖与姿势还会引起背部肌肉老损、酸痛

139 手杖(canes) 手杖合适长度的要求: 肘部在负重时能稍微弯曲 手柄适于抓握,弯曲部与髋部同高,手握手柄时感觉舒适。
是一种手握式的辅助用具,常用于不能完全负重的残障者或老年人。手杖应该由患肢的对侧手臂握住用力。 手杖合适长度的要求: 肘部在负重时能稍微弯曲 手柄适于抓握,弯曲部与髋部同高,手握手柄时感觉舒适。

140 手杖 手杖的种类: 手杖可分为木制或金属制,木制手杖长短是固定的,不能调整。金属制手杖可依身高来调整 手杖的底端可为单脚和四脚型:
A和B型:属于标准型手杖,其中B型适用于手无法握有曲度把手者 C型:具有四脚,比单脚型的支撑力和支撑面更大,所以稳定性更大;常用于步态极为不稳定或地面较不平的时候

141

142 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使用方法,一定要在拐杖底端加橡皮垫
橡皮垫可以加强手杖的摩擦力和稳定性以预防跌倒,应经常检查底端的橡皮垫是否有吸引力、弹性好、宽面、有凹槽,以确保患者安全

143

144

145


Download ppt "第三章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