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超临界流体色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超临界流体色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超临界流体色谱

2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以超临界流体做流动相是依靠流动相的溶剂化能力来进行分离、分析的色谱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3   一、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的一种状态,它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某些性质,具有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的扩散系数等特征。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的一些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

4

5 在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大的压力均不能使该纯物质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此时的温度即被称之为临界温度Tc;而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能被液化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Pc。在临界点附近,会出现流体的密度、粘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当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该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液体叫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F)。

6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质。这种物态只能存在于温度和压力都超过其临界点的情况下。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如密度、粘度和扩散度等等,都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兼有气体液体的双重性质因此有以下特点:

7  1.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相近,大致是气体的100-1000 倍,因此超临界流体的分子间作用力比气体强,它与溶质分子的作用力也很强,与液体一样,很容易溶解其他物质。
  2.超临界流体由于液体与气体分界消失,它的流体性质兼具液体性质与气体性质,超临界流体的扩散性能和粘度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为液体的10-100倍。具有气体易于扩散和运动的特性,因此溶质的传质阻力较小,能更迅速地达到分配平衡,获得更快速、高效的分离。 

8 4.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引起流体密度很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解度发生较大的改变。比较容易控制。
 3.二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均可以混溶,形成单一相的混合物。   4.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引起流体密度很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解度发生较大的改变。比较容易控制。 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粘度等都是密度的函数。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就可以改变流体的性质,达到控制流体性能的目的。   

9 二、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   图2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示意图

10 (1)具有一根恒温的色谱柱.这点类似气相色谱中的色谱柱,目的是为了提供对流动相的精确温度控制。
   可以看出很多部分类似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但有差别:  (1)具有一根恒温的色谱柱.这点类似气相色谱中的色谱柱,目的是为了提供对流动相的精确温度控制。 (2)带有一个限流器(节流器)或称反压装置。目的用以对柱维持一个合适的压力,并且通过它使流体转换为气体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测量。实际上,可把限流器看作柱末端延伸部分。

11 固定相 用于SFC中的色谱柱可以是填充柱也可以是毛细管柱,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CSFC)由于具有特别高的分离效率,倍受人们的青睐。

12    流动相    在SFC中,最广泛使用的流动相要算是CO2流体,它无色,无味,无毒,易获取并且价廉,对各类有机分子都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它在紫外区是透明的;临界温度31.26℃,临界压力72.9atm;在色谱分离中,CO2流体允许对温度,压力有宽的选择范围。有时可在流体中引入1%~10%甲醇,以改进分离的选择因子α值。除CO2流体外,可作流动相的还有乙烷、戊烷、氨、氧化亚氮、二氯二氟甲烷、二乙基醚和四氢呋喃等。 

13    压缩二氧化碳是主要流动相,相比液相色谱的液体流动相和气相色谱的载气有很多突出的优势。一方面,和气相色谱(GC)相比,二氧化碳是一种可以在较低温度进行分离的流动相,而气相色谱不适用于加热难挥发、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另一方面,UPLC技术出现后,虽然大大提高了多种化合物的分离度和分析速度,但是由于液体溶剂的粘度高,造成的系统反压高,因此限制了其更多的应用。因此和液相色谱(LC)相比,二氧化碳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助溶剂混合使用,流动相具有较低的粘度,能够获得较高的扩散率,并有利于传质。 

14 CO2较许多其他的液体容易达到超临界状态。以水为例,它的临界点是347°C 和218 bar,而CO2 达到超临界状态是31
   CO2较许多其他的液体容易达到超临界状态。以水为例,它的临界点是347°C 和218 bar,而CO2 达到超临界状态是31.26°C 和73.8 bar。CO2无毒、不易燃、廉价容易获得且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溶剂,使用CO2代替了购买和处理昂贵的有毒、挥发性的有机溶剂。CO2同时也是一种化学纯度高、稳定且非极性的溶剂,适用于分离很多以前用正相色谱来分离的异构体、手性化合物等。CO2还兼容于大多数的LC检测器,具有溶剂载量少、分离度高、峰形窄、分离速度快等特点,因此也可以作为MS的完美接口,兼容于所有的API(大气压离子化)技术(如ESI电喷雾、APCI大气压力化学电离源、APPI大气压光电电离源),样品进质谱前只需将CO2溶剂气化即可。

15   检测器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经常采用的检测器,如紫外、荧光、火焰光度等都能在SFC仪中很好应用。但SFC比起HPLC还具有一个主要优点是可采用GC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我们知道,FID对一般有机物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这也就提高了SFC对有机物测定的灵敏。    

16 三、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与其他色谱法比较 SFC因其超临界流体自身的一些特性,使得SFC的某些应用方法具有超过液相(LC)、气相(GC)两者的有点,有其独到之处,但它并不能取代这两类色谱,而是它们的有力补充。

17 1. 与 GC 相比较 (1)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相似,因此具有强的溶解能力,适于分离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物质,这是气相色谱所不及的。可分析非挥发性的高分子、生物大分子等样品。 (2)超临界流体色谱可在比气相色谱操作温度低的条件下进行分离,低温分离可减少固定相和溶质的保留时间。所以其选择性比气相色谱高很多。

18 (3)低温分离可减少固定相和溶质的热分解及药物的消旋化。可用于分析不便用 GC 分析的极性和吸附性强、热稳定性差和难挥发性的药物。 (4)超临界流体色谱选择性较强,SFC可选用压力程序、温度程序,并可选用不同的流动相或者改性剂,因此操作条件的选择范围较GC更广。

19 2. 与 HPLC 相比较 (1)超临界流体的粘度接近气体,传质阻力较小,可采用细长色谱柱以增加柱效。
(2)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在液体和气体之间,具有较快的传质速度, 可获得尖锐的色谱峰。 (3)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内,SFC 的分离度更大、理论塔板数更高;在相同的分离度下,SFC 的分离时间更短。而且还降低有机溶剂的消耗量。        

20  (4)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于 HPLC 而言,分析时间短、柱平衡快、流动相体系简单。
(5)SFC的检测器应用广。SFC可连结各种类型的GC、LC检测器,如氢离子火焰(FID)、氮磷检测器(NPD)、质谱(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紫外(UV)、荧光(FLD)等检测器。    总之。SFC可以解决气液色谱分析的难题,它可以分析气相色谱难汽化不挥发性样品,同时具有比高效液相色谱更高的效率,分析时间更短。SFC是GC和LC的补充。   

21 比如对于:天然产物、传统药物、药品、食品添加剂或污染物、杀虫剂、表面活性剂、聚合添加剂、脂质或生物燃料等, 都能呈现很高的分离性能和峰形。
  Waters公司将SCF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亚2微米颗粒色谱柱结合推出新概念"超高效合相色谱仪",能够更加精确地改变流动相的强度、系统压力和温度,从而调整出系统的分离度和选择性,对分离、检测和定量结构类似物、异构体、对映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时,能够更好地控制分析物的保留(而这些化合物以任何其他方法分离通常都是困难的)。     比如对于:天然产物、传统药物、药品、食品添加剂或污染物、杀虫剂、表面活性剂、聚合添加剂、脂质或生物燃料等, 都能呈现很高的分离性能和峰形。

22   比如,为组学(omics)研究者带来强大的剖析能力。各种组学都希望“看”得更全面,“看到的物质范围越广、含量越低,你可能对这个事物的了解越透彻”。但是现在,化合物涉及的范围太广了,不可能一次看到所有的全谱,一定有很多的盲点,或者需要多次重复的技术、改变分析方法的多次进样。对于组学研究来说,就能把复杂化合物的分析常规化。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那些物质。

23   还特别适用于分析手性化合物。对于中药/天然产物分离分析、杀虫剂、油脂类、保健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物、法医、药物研发、香精香料、石油化工等分析来说,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都是必须的,利用在超临界状态,化合物的性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其处于气态或者液态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别造成手性化合物与固定相之间作用的区别,从而获得手性化合物的分离。


Download ppt "超临界流体色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