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热点专题复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郑一中 沈林坡 2006.3.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热点专题复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郑一中 沈林坡 2006.3.1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热点专题复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郑一中 沈林坡

2 一.解读“和谐” •中国: “合异以为同”(老子) “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世外桃源”(陶渊明) “ 天人合一” •西方:毕达哥拉斯—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 矛盾双方的“协和”或“和解” 柏拉图——“公正即和谐” “乌托邦” 傅立叶——《全世界和谐》“和谐制度” “和谐社会” •身边:调节教学 ——— “两主和谐” 炎黄文化节———同根同脉全球华人新郑拜祖

3 例1: (05.广东.37)辨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1)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社会矛盾同样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能回避更不能消除。(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反对以“和谐社会”之名,行“遇到矛盾绕着走”之实的错误做法。因此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提出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步入新世纪,我国经济 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会矛盾骤增甚至尖锐,群体性事件开始增多……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提出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我党五大执政能力之一 十六届五中全会 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5 例2: 请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回答:我党为什么能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性质)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指导思想) (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标,能够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及时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妥善地解决各种矛盾。所以党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期能够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宗旨)

6 例3:试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出的历程,说明其蕴涵的哲理。
(提示:此题明显在于考查哲学主干知识,可从哲学四大板块主要内容入手)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期,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论) (2)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执政理念,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辩证法)

7 (3)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搞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认识论)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价值观)

8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9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0 例4(05.上海模拟.34)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如何激发全社会的活力。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性质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调动社会成员的生产、创造积极性。 (4)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关心欠发达地区和困难行业与群体。

11 哲学常识角度 1.唯物论: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辩证法: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尊重客观规律
3.认识论: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4.价值观: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坚持集体主义

12 政治常识角度 1.国家性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职能;国家机构工作原则
 政治常识角度 1.国家性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职能;国家机构工作原则 2.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地位;党的领导方式;党的执政能力 3.民族政策与原则;我国的宗教政策 4.国际交往与合作

13 例5: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请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3)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客观规律,并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我们要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 (4)要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造福于人类。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价值观)

14 (热点专题复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解读“和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Download ppt "(热点专题复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郑一中 沈林坡 2006.3.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