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猪饲料配制技术 主要介绍猪场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营养需要,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等,其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猪饲料配制技术 主要介绍猪场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营养需要,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等,其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猪饲料配制技术 主要介绍猪场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营养需要,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等,其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2 一、常见饲料营养 (一)能量饲料 1.玉米: (1)能量高,ME(猪)14.27MJ/㎏。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 (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3 使用注意事项: (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 一般用量60%左右。

4 2. 小麦麸: 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
粗纤维为8.5%-12%,能量较低(ME约为10.5~12.6MJ/㎏)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 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 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妊娠母猪日粮约占25%-30%。 由于含适量粗纤维和硫酸盐类,具有轻泻作用,产后母猪喂给适量的麸皮粥可以调节消化道机能。

5 3. 米糠: 营养价值与白米加工程度有关 注意: 贮存时间长脂肪会酸败 、幼龄仔猪易发生腹泻 、肥育猪 出现软脂
加工米越白,胚乳中物质进入米糠越多,米糠能量越高。粗蛋白质12.8%,粗脂肪含量16.5%,粗灰分7.5%。钙与磷比例相差悬殊,钙少磷多。 注意: 贮存时间长脂肪会酸败 、幼龄仔猪易发生腹泻 、肥育猪 出现软脂 一般生长猪日粮中10%-15%,大猪可达30%

6 (二)蛋白质饲料 1. 豆饼(粕): 蛋白质含量40%-50%,赖氨酸含量2.45%-2.70%,赖氨酸含量是所有饼、粕类饲料中最高者,但蛋氨酸含量少,适口性好;粗纤维5%左右,能值较高;富含烟酸与核黄素,胡萝卜素与维生素D含量少;钙不足。 大豆和生豆饼、生豆粕中含有以下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物、皂角素。 大豆饼粕在日粮中用量一般在20%左右。

7 2. 菜子饼(粕): 蛋白质34%-38%,蛋氨酸含量(0.58%)仅次于芝麻饼(0.81%),名列第二,精氨酸含量(1.75%)在饼粕类饲料中最低,然而硒的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最高。 含有硫葡萄糖甙,种籽破碎后在一定水分和温度的条件下,经芥子酶(存在于菜籽和肠道某些细菌)作用,被水解成有害物质硫氰酸盐和异硫氰酸盐,部分异硫氰酸盐形成噁唑烷硫酮。 一般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日粮中菜籽饼尽量不用,不超过3%,生长肥育猪5%-8%;若是白菜型品种菜籽饼,在日粮中可提高其用量,生长肥育猪15%。

8 3. 花生饼(粕): 代谢能水平是饼粕类饲料中最高者,蛋白质达50%左右,适口性好,精氨酸含量5.2%,是所有动、植性饲料的最高者,赖氨酸和蛋氨酸很低 易变质,不宜久贮,易为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对幼猪毒害最甚。 用量:肉猪不超过10%,哺乳仔猪最好不用,其它阶段猪不超过4% 。

9 4.. 鱼粉: 因原料不同其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别。 进口鱼粉蛋白质62%-65%,且品质好,含硫氨基酸2.5%,赖氨酸4.9%;脂肪含量不超过8%;维生素A、D和B族维生素多,特别是维生素B12含量高;矿物质量多质优,钙4.0%,磷2.85%。食盐含量低于4%;还含有未知生长因子。

10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优质鱼粉:金黄色,鱼松状,芳香鱼腥味,不带霉变味、焦味 (2)用量:2-8%,不超过10%,最好控制在0-3%
(3)避免食盐中毒 (4)为高不饱和脂肪酸,易酸败,久贮不用或少用,易引起幼猪腹泻;同时生长育肥猪后期不用或少用,会产生软脂,屠宰前1月停喂,以防肉质出现异味。 (5)注意鱼粉掺假 (6)慎用生鱼粉或生鱼,以防维生素B1缺乏。

11 (三)矿物质饲料 1. 食盐:补充钠与氯,提高适口性。用量0.2%~0.5%
2.石粉:钙的含量要求在35%以上,镁不得超过0.5%,砷不超过2毫克/千克、铅不超过10毫克/千克、汞不超过0.1毫克/千克、镉不超过0.75毫克/千克、氟不超过2000毫克/千克。 3.磷酸氢钙:钙磷比例约为3︰2,接近动物需要平衡比例。其钙含量23%以上,含磷16%以上。

12 (四)添加剂 1.营养性添加剂 (1)维生素添加剂:添加量甚少,仅占万分之几。但作用极为显著。常用单维或多维
(2)微量元素添加剂:容易缺乏的主要有铁、铜锌、锰、碘、硒等。给猪配合饲料时,需另外添加微量元素。常用的原料主要有无机矿物质、有机酸矿物盐、氨基酸矿物盐

13 (3)氨基酸添加剂:主要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
赖氨酸:为猪饲料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使用L-赖氨酸盐酸盐 蛋氨酸:主要使用DL-型蛋氨酸,猪的需要常用蛋氨酸+胱氨酸 2.非营养性添加剂 包括抗氧化剂、防霉剂、促生长添加剂、驱虫和抗球虫添加剂、其它饲料添加剂等

14 二、猪营养需要 (一)种公猪 体重75公斤以前的后备公猪饲养管理与生长猪相同;体重75公斤以上的后备公猪逐步改喂公猪料
种公猪的营养需要与妊娠母猪相近,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种公猪日粮的安全临界为:消化能12.55MJ、蛋白质13%、赖氨酸0.5%、钙0.95%和磷0.80%,每天单独喂2-3次,日饲喂量为 kg 要根据品种、体重大小、配种强度、圈舍、环境条件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饲养种公猪能够保持其生长和原有体况即可,不能过肥。过于肥胖的体况会使公猪性欲下降,还会产生肢蹄病

15 (二)种母猪 1.营养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 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影响
明显的养分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很难鉴别, 它们常与其它养分不足相伴, 一起作用。如: 母猪哺乳期间的能量摄入受到限制,背膘的储存就会减少,加剧体重的下降,影响了母猪的受胎率,延长了再配的时间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明显不足或过剩,也会降低繁殖性能,例如维生素A不足,将导致母猪吸收胎儿或生产病弱、畸形仔猪

16 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影响 日粮中的必需养分要有一个适宜的量和平衡的比例。一定要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去获得最大的繁殖力
如果使用任何一种养分不足的日粮饲喂母猪,将导致以下后果: ①降低受胎率;②减少产仔数;③降低初生重和仔猪活力;④降低母猪的体况与体重;⑤降低泌乳力;⑥延长断奶到再配的时间;⑦缩短了母猪的使用年限

17 2.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需要 (1)后备母猪 在青年母猪发育时期,饲喂含有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注意氨基酸平衡;增加钙、磷用量;补充足量的与生殖活动有关的维生素A、E、生物素、叶酸、胆碱等。 日粮起码含消化能12.96 MJ/㎏,粗蛋白15%(最好16%)、赖氨酸0.7%、钙0.95%和磷0.80%。为了使后备猪的更好地生长发育,有条件的猪场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 80~90㎏的后备母猪,通常能量摄取水平限制在25.12 MJ/天.还应限制饲喂并加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且蛋白质应达到14%.选种后采取自由采食,至少应经历两个发情周期,体重115~125㎏,背膘厚达17~20㎝.

18 (2)妊娠母猪 ①能量 中国标准:妊娠前期体重﹤90㎏,17.57MJ;90~120 ㎏,19.92MJ;120~150 ㎏,22.26MJ;﹥150 ㎏,23.43MJ。 妊娠后期体重﹤90㎏,23.43MJ;90~120 ㎏,25.77MJ;120~150 ㎏,28.12MJ;﹥150 ㎏,29.29MJ。 NRC标准(第十版):14.24MJ

19 ②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 一般认为,妊娠期母猪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最低可降至12%。蛋白质需要与能粮的需要是平行发展的。钙、磷、锰、碘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也都是妊娠期不可缺少的。妊娠母猪的饲粮中应搭配适量的粗饲料,最好搭配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使母猪有饱感,防止异癖行为和便秘,还可降低饲养成本。可含10%~20%的粗纤维。

20 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母猪的体格越大,其维持需要就越大,对饲料要求的数量就越多。母猪体重每增加10kg,则能量需求就要增加5%
料量/d 预计增重

21 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母断奶猪料量调整表 1.0 +0.6 1.5 +0.4 2.0 +0.3 2.5 +0.2 3.0 +0.0
评分 料量的变化(kg) 0.2 0.3 0.4 0.6 1 2 3 4 5

22 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20℃使母猪生长要求的下限临界温度,如果低于20℃,则需要给予一个高的营养水平,否则会导致体重下降。
母猪在群饲的情况下,应当给予的饲料量要比单饲高15%,以保证所有母猪的采食量 母猪要进行常规驱虫,以保证母猪摄入的饲料真正用于生产

23 妊娠母猪饲养方案的评估 在妊娠期,体重应有一个正常的增长(10kg)。体重下降伴随着体脂储备下降,将会影响泌乳,增加断奶至再配的间隔
妊娠母猪的增重组分 组分 仔猪(10.0头,1.4kg/头) 胎膜 羊水 子宫 乳房 母猪本身 合计 增重(kg) 14.0 2.5 2.0 3.3 3.4 10.0 35

24 胚胎与胎儿的生长发育 不同胎龄胚胎的重量占初生重量的比例 胎龄 (d) 胎重 (g) 占初生重(%) 2.0 0.05 13.0 0.90
出生 ~

25 (3)泌乳母猪 ①营养需要特点:除维持需要外,每天还要产奶5~8 ㎏。若供给的营养物质不足,就会导致母猪的失重超出正常范围,影响泌乳、断奶后再发情和连续利用。 ②NRC标准(第十版):ME MJ/㎏,CP17.50% ,Ca0.75%,P0.35%

26 ③“低妊娠高哺乳”的营养观点 国外对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研究认为,妊娠期营养水平过高,母猪体脂肪贮存较多,是一种很不经济的饲养方式。因为母猪将饲粮蛋白合成体蛋白,又利用饲料中的淀粉合成体脂肪,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到了哺乳期再把体蛋白、体脂肪转化为猪乳成分,又要消耗能量。因此,主张降低或取消泌乳贮备,采取“低妊娠高哺乳”的饲养方式。

27 1.营养需要 能量 配种前能量采食量对母猪排卵数的影响
指标 高能量 低能量 实验猪头数 36 DE采食量(MJ头/天) 42.8 32.4 排卵数 13.7 11.8 研究表明,发情母猪采食量与排卵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采食量大,营养摄入量高,排卵数多.同时,配种前营养水平可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及其发育能力,提高营养水平可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提高早期胚胎的成活率,因此,母猪配种前必须经进行充分饲喂,以提高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质量

28 短期优饲 配种前为促进发情排卵,要求适时提高饲料喂量,对提高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大有好处。尤其是对头胎母猪更为重要。
对产仔多、泌乳量高或哺乳后体况差的经产母猪,配种前采用“短期优饲”办法,即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提高50-100%,喂量达3-3.5kg/天,可促使排卵; 对后备母猪,在准备配种前10-14天加料, 可促使发情,多排卵,喂量可达 kg/天,但具体应根据猪的体况增减,配种后应逐步减少喂量。

29 配种前20d内高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可增加0.7~2.2个
怀孕早期饲喂水平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指标 高能量(40.5MJ/头.天) 低能量(22.9MJ/头.天) 排卵数 13.8 12.3 胚胎数 10.1 9.7 胚胎存活率(%) 73.2 78.3 表明,配种前较高营养水平可提高青年母猪的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质量,经产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再配的短期加料,对产仔数无明显影响,对产后一胎的母猪,在配种前加料可提高受胎率。但配种后若继续高水平饲喂会降低胚胎的成活率(jindal等,1996).

30 怀孕早期饲喂水平对血浆孕酮水平 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怀孕早期饲喂水平对血浆孕酮水平 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饲喂水平(kg头.天) 血浆孕酮(ug/ml) 胚胎成活率(%) 1.50 16.7 82.8 2.25 13.8 78.6 3.00 11.8 71.9 (jindal等,1997)研究表明: 1、母猪的胚胎的成活率与发情开始后3天内的血浆孕酮含量成正比, 2.营养水平与血浆孕酮含量成反比.即营养水平越高,孕酮水平越低, 胚胎成活率越低.反之营养水平低,孕酮水平高,胚胎成活率高. 因此,配种后头3天,母猪必须进行严格限制饲喂,以提高胚胎成活率.

31 (2)蛋白质的供给 既考虑数量,又考虑品质,一般要求饲粮粗蛋白质为12%。 (3)矿物质 母猪对钙的不足极为敏感,缺钙时会造成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在日粮中应供给15g钙、10g磷、15g食盐。 (4)维生素 每千克饲粮应供给维生素A 40001U、维生素D 2301U、维生素E 11mg。另外,泛酸,烟酸,维生素B12也是母猪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2 (三)仔猪的营养需要 仔猪的营养需要变幅较大,主要受仔猪生长潜力、年龄、体重、断奶日龄、饲粮原料组成、健康、环境等影响。
哺乳仔猪的能量需要能从母乳和补料中得到满足,补料中能量浓度应为14.64 MJ/㎏,一般在13.81~15.06 MJ/㎏。能量与蛋白质沉积间有一定比例关系,只有合理的能蛋比才能保证饲料的最佳效率。

33 由于仔猪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应供给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且还要考虑氨基酸含量及比例。特别要注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添加。
猪至少需要13种矿物质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要注意钙磷比例及铁、铜、锌、硒、碘、锰等添加。 饲养标准中的维生素推荐量大多是防止维生素临床缺乏症的,由于维生素本身的不稳定性和饲料中维生素状况的变异性,实践中添加量大都要超量。在玉米-豆粕型日粮,最易缺乏或不足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核黄素、烟酸、泛酸和维生素B12,有时还会出现维生素K和胆碱不足,生产上有时添加维生素B6和生物素防其缺乏。

34 三、配合饲料 (一)配合饲料分类 1.按营养成分和用途分类 添加剂预混料、浓缩料、全价配合饲料 2.按饲料物理形态分类
分成粉料、湿拌料、颗粒料、膨化料等。 3.按饲喂对象分类 分成乳猪料、断奶仔猪料、生长猪料、育肥猪料、妊娠母猪料、泌乳母猪料、公猪料等

35 (二)饲料配合原则 1.选择饲养标准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并按猪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气候变化等适当调整。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尽量利用本地现有饲料资源。 3.注意饲料适口性,避免选用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料原料。 4.注意考虑猪的消化生理特点,选用适宜的饲料原料,并力求多样化搭配。 5.配合饲料要注意经济原则,尽量选用英语丰富、质优价廉的饲料原料。 (三)饲料配合方法 常用的主要有对角线法和试差法。现在多用配合软件。

36 (四)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 全价料、浓缩料、预混料包括内容 组分 全价料 浓缩料 3~4%预混料 1%预混料 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 钙盐、磷酸盐、食盐 维生素预混物 微量元素预混物 氨基酸 药物 保质剂

37 例如: 现有20-60㎏体重猪的全价料配方,请根据此配方做一浓缩料配方(添加量25%)和1%预混料配方。
玉米65.35%,麸皮10.70%,豆粕15.5%,菜粕6.0%,磷酸氢钙0.7%,石粉1.1%,食盐0.35%,微量元素0.2%,L-赖氨酸0.1%。每吨配合料加入:维生素150克,喹乙醇50克,50%胆碱800克。

38 1%预混料配方: 微量元素 0.2% 20% L-赖氨酸 0.1% 10% 维生素 0.015% 1.5% 喹乙醇 0.005% 0.5%
微量元素 % % L-赖氨酸 % % 维生素 % % 喹乙醇 % % 50%胆碱 % % 麸皮(载体) % % 合计 % % 载体用量从全价料麸皮中扣除)

39 浓缩料配方: 1% 使用配比:玉米 65% 麸皮 10% 浓缩料25% 全价料配方 25%浓缩料配(%) 浓缩料配 (%) 玉米 麸皮 豆粕
菜粕 磷酸氢钙 石粉 食盐 1%预混料 65.35% 10.70 % 15.5% 6.0% 0.7% 1.1% 0.35% 1% 0.35 15.5 6.0 0.7 1.1 1 1.4 (0.35÷0.25=1.4) 62 (15.5÷0.25=62) 24(6÷0.25=24) 2.8(0.7÷0.25=2.8) 4.4(1.1÷0.25=4.4) 1.4(0.35÷0.25=1.4) 4(1÷0.25=4) 使用配比:玉米 65% 麸皮 10% 浓缩料25%


Download ppt "第四章 猪饲料配制技术 主要介绍猪场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营养需要,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等,其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