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5e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Copyright © 2010 Cengage Learning

2 35 第35章 物價膨脹與失業之短期取捨 關係

3 物價膨脹與失業為兩種常被用來觀測經濟體系表現的指標。 這兩個變數的資料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視;有些評論者甚至將
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相加而得到所謂的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這項指數被用來衡量經濟體系的健康程度。 3

4 本書在前面章節討論了長期的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如何決定。
這兩個經濟表現指標有何關聯? 本書在前面章節討論了長期的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如何決定。 4

5 自然失業率水準決定於勞動市場的各項特性,如最低工資法、工會的市場影響力、效率工資所扮演的角色和工作搜尋的有效性。
相較之下,物價膨脹率則主要決定於中央銀行所控管的貨幣成長率。 因此,就長期而言,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基本上並無關聯。 5

6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 社會面臨物價膨脹與失業的短期取捨。
在短期,情況正好相反。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 社會面臨物價膨脹與失業的短期取捨。 如果貨幣與財政的政策制定者採行擴張的總合需求政策,使得經濟體系沿著總合供給曲線向上移動,那麼在短期間,產出會增加且失業會減少;不過,經濟體系必須付出物價上漲的成本。 6

7 如果政策制定者採行緊縮的總合需求政策,使得經濟體系沿著總合供給曲線向下移動,而使物價膨脹率下降,但是,在短期間,經濟體系必須付出產出減少和失業增加的成本。
7

8 本章將更仔細檢視物價膨脹─失業的取捨關係。
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物價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係吸引了許多重要的經濟學家。要了解這兩者之間關係的最佳方法,是去看這一路走來經濟學家是如何思考的。 8

9 如我們即將看到的,自從1950年代開始,關於物價膨脹與失業的思考歷程與美國經濟的演變息息相關。這兩個總體經濟變數的演變歷程說明了,
為什麼物價膨脹與失業僅於短期存在取捨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在長期並不存在,且這個取捨關係又帶給政策制定者什麼樣的挑戰。 9

10 菲力浦曲線 菲力浦曲線描述物價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關係。
經濟學家艾可洛夫(George Akerlof)於2001年領取諾貝爾經濟學獎時所發表的演說曾提到:「或許總體經濟中最重要的一項關係就是菲力浦曲線。」我們以菲力浦曲線的發現以及它在美國的應用作為本章的開始。 10

11 菲力浦曲線的起源 在1958年,經濟學家菲力浦(A. W. Phillips)發現,
失業率以及物價膨脹率存在反向關係;亦即失業率低的年間物價膨脹率通常較高,反之,失業率高的年間物價膨脹率通常較低。 菲力浦對於這兩個重要的總體經濟變數下了一個結論: 它們之間存在某種被經濟學家所忽略的關係。 11

12 菲力浦曲線的起源 雖然菲力浦探討的是英國情況,但是很快地,許多學者紛紛將其研究方法運用在其他國家。
菲力浦文章發表兩年之後,經濟學家薩繆爾遜與梭羅(Paul Samuelson and Robert Solow)發現,美國的物價膨脹與失業同樣也存在反向關係。 12

13 菲力浦曲線的起源 他們解釋會存在這樣的關係,是因為低失業通常伴隨著高總合需求,因而整個經濟體系的工資與物價會有較大的上漲壓力。
薩繆爾遜與梭羅將物價膨脹-失業的反向關係稱之為菲力浦曲線。 13

14 圖1 菲力浦曲線 物價膨脹率 (年百分比) 菲力浦曲線 4% B 6 7 A 2 失業率 (百分比) 14

15 菲力浦曲線的起源 薩繆爾遜與梭羅對菲力浦曲線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他們相信,它對政策制定者有相當重要的啟示。
特別是,他們認為菲力浦曲線提供了政策制定者幾個可能可以選取的經濟結果。藉由改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影響總合需求,政策制定者可以在菲力浦曲線上選擇任何一個點。 15

16 菲力浦曲線的起源 例如,圖1中的A點代表高失業與低物價膨脹;B點代表低失業與高物價膨脹。
政策制定者當然希望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能同時降低;但是根據歷史資料得出來的菲力浦曲線指出,要達到這個目標是不可能的。 根據薩繆爾遜與梭羅的說法,政策制定者們會面臨物價膨脹與失業之間的取捨,而菲力浦曲線顯示此一取捨。 16

17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總合需求和總合供給模型可以用來說明菲力浦曲線所描述的各種可能果。
菲力浦曲線顯示,經濟體系因總合需求發生變動而沿著短期的總合供給曲線移動,所產生的各種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的組合。 17

18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在短期,商品與服務需求增加會造成產出增加以及物價上漲。產出增加意味著就業增加,也就是失業率下降。
此外,無論前一年的物價水準為何,今年的物價水準較高,則物價膨脹率也會較高。 因此,在短期,總合需求的變動會導致物價膨脹率和失業率呈反向變動; 菲力浦曲線所描述的就是這樣的關係。 18

19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假設2020年的物價水準(例如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於100。 圖2顯示兩個2021年可能發生的結果;
圖2顯示兩個2021年可能發生的結果; 其中一個是總合需求比較高時的結果, 另一個則是總合需求比較低時的結果。 19

20 圖2 菲力浦曲線與總合供需模型的關聯 (a) 總合供需模型 (b) 菲力浦曲線 20 物價水準 短期總合供給 物價 膨脹率 (年百分比)
高總合需求 菲力浦曲線 106 B 4% 產出為 =16,000 B 低總合需求 6% 16,000 失業率=4% 102 A 15,000 失業率=7% 7% 產出為 =15,000 A 2 產出水準 失業率 (百分比) 20

21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假設2020年的物價水準(例如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於100。
圖(a)利用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顯示這兩種可能的結果; 圖(b)則是用菲力浦曲線顯示這兩種可能的結果。 21

22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圖(a)顯示2021年的產出與物價水準。
如果商品與服務的總合需求水準低,則經濟體系處於A點,產出水準為15,000且物價水準為102。 相形之下,如果總合需求水準高,則經濟體系處於B點,產出水準為16,000且物價水準為106。 這個例子的結論是,較高的總合需求會使經濟體系趨向較高產出與較高物價水準的均衡。 22

23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圖(b)顯示這兩個可能的結果在物價膨脹與失業上的意涵。
由於廠商需要較多的勞動來生產較多的商品與服務,所以B點的失業率比A點的來得低。 在這個例子,當產出水準由15,000提高到16,000時,失業率由7%降至4%。 23

24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此外,由於B點的物價水準較A點的來得高,所以B點的物價膨脹率(物價水準的變動百分比)也較高。
由於2020年的物價水準為100,因此,A點的物價膨脹率為2%,而B點的物價膨脹率為6%。 我們可以藉由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模型比較產出和物價水準,或者是藉由菲力浦曲線比較失業率和物價膨脹率,看出這兩個可能結果的差異。 24

25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由於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因此會讓經濟體系沿著菲力浦曲線移動。
貨幣供給增加、政府支出提高或是減稅都會使總合需求增加,而使得經濟體系到達菲力浦曲線上代表較低失業率與較高物價膨脹率的點。 25

26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與菲力浦曲線 相反地,貨幣供給減少、政府支出降低或是增稅都會使總合需求減少,而使得經濟體系到達菲力浦曲線上代表較低物價膨脹率與較高失業率的點。 因此,菲力浦曲線提供政策制定者物價膨脹與失業組合的選單。 26

27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預期所扮演的角色 菲力浦曲線似乎提供政策制定者可能的 物價膨脹-失業組合的選單;
但菲力浦曲線是否可以一直維持在相同的位置, 而提供政策制定者穩定的選單? 27

28 長期菲力浦曲線 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於1968年發表「貨幣政策的角色」
一文;內容包括「貨幣政策辦得到的事」與「貨幣政策辦不到的事」。 傅利曼指出,除了短期之外,貨幣政策辦不到的一件事是,藉由提高物價膨脹率來降低失業率。 經濟學家費爾浦(Edmund Phelps) 也發表一篇否定物價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長期取捨關係的論文。 28

29 長期菲力浦曲線 傅利曼與費爾浦的結論是立基於古典總體經濟學原理。 古典理論指出,貨幣供給成長是物價膨脹的主因。
但古典理論也主張,貨幣供給成長並不會影響實質變數,例如產出與就業; 它只會讓物價與名目所得呈同比例變動。 特別是,貨幣供給成長並不會影響那些決定失業率的因素,例如工會的市場影響力、效率工資的角色或工作搜尋的有效性。 29

30 長期菲力浦曲線 傅利曼與費爾浦下了這樣的結論: 沒有理由認為,在長期,物價膨脹率會 與失業率有關。
沒有理由認為,在長期,物價膨脹率會 與失業率有關。 以下是傅利曼對中央銀行長期所能達成的目標的看法: 30

31 長期菲力浦曲線 貨幣當局(中央銀行) 控制名目數量,它可以直接控制的是它自己的負債部位 [通貨加銀行準備金]。原則上,中央銀行可以藉由這樣的控制將名目數量釘住在某一個水準;這些名目數量包括匯率、物價水準、名目國民所得和貨幣數量。它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控制將名目數量的變動率釘住在某一個水準;這些變動率包括物價水準、名目國民所得和貨幣數量的變動率。但是,中央銀行無法藉由控制名目數量將實質數量釘住在某一個水準;這些實質數量包括實質利率、失業率、實質國民所得、實質貨幣數量、實質國民所得成長率和實質貨幣數量成長率。 31

32 長期菲力浦曲線 傅利曼的這些看法對菲力浦曲線而言有重要的意涵。特別是,對貨幣政策制定者來說,長期的菲力浦曲線,如圖3所示,是一條垂直線。
如果中央銀行讓貨幣供給緩慢地增加,則物價膨脹率低,且經濟體系處於A點;如果中央銀行讓貨幣供給快速地增加,則物價膨脹率高,且經濟體系會處於B點。 32

33 圖3 長期菲力浦曲線 33 物價膨脹率 長期菲力浦曲線 自然失業率 高物價 膨脹 B
1. 當中央銀行提升貨幣供給成長率時,物價膨脹率會升高… 2. …但失業率維持 在它的長期正常 水準。 低物價 膨脹 A 失業率 33

34 長期菲力浦曲線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失業率都會趨向其正常水準,即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垂直的長期菲力浦曲線說明了在長期,失業率不受貨幣成長與物價膨脹影響的結論。 34

35 長期菲力浦曲線 垂直的長期菲力浦曲線在本質上展現了古典貨幣中立性的概念。 第33章以垂直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來闡述貨幣中立性。
第33章以垂直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來闡述貨幣中立性。 圖4說明了垂直的長期菲力浦曲線與垂直的長期總合需求曲線是一體的兩面。 35

36 圖4 長期菲力浦曲線與總合供需模型的關聯 (a)總合供需模型 (b) 菲力浦曲線 36 物價水準 物價 膨脹率 長期供給曲線 自然產出水準
P2 B AD2 1. 貨幣供給增 加使總合需 求增加… B 總合需求, AD1 3. …而使物 價膨脹率 上升… P1 A 2. …造成物價上漲… A 4. …但產出與失業率都維持在它 們的自然水準 產出水準 失業率 36

37 長期菲力浦曲線 在圖(a),貨幣供給增加使總合需求曲線由 右移至 ,從而造成長期 均衡由A點移至B點,物價水準則由 上升至 。
但是,由於總合供給曲線是垂直的,因此產出維持不變。 37

38 長期菲力浦曲線 在圖(b),貨幣供成長率增加導致物價膨脹率由A點所對應的水準上升至B點所對應的水準。
但是,由於菲力浦曲線是垂直的,所以這兩點所對應的失業率是相同的。 38

39 長期菲力浦曲線 因此,垂直的長期總合供給曲線與垂直的長期菲力浦曲線都意味著,貨幣政策只會影響名目變數(物價水準與物價膨脹率),但不會影響實質變數(產出與失業率)。 不論中央銀行政策所制定的貨幣政策為何,在長期,產出與失業率都會回到它們的自然水準。 39

40 「自然」的意義 自然失業率到底有多「自然」呢? 傅利曼與費爾浦用這個形容詞來形容經濟體系在長期會趨近的失業率。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失業率並非固定不變的。 40

41 「自然」的意義 假設一個新成立的工會使用其市場影響力來讓某些工人的實質工資高於均衡水準,這會造成勞動的超額供給,而使得自然失業率上升。
這樣的失業之所以是「自然的」,並不是因為它對社會是好的,而是因為它不受貨幣政策的影響。 貨幣成長率提高並不會降低工會的市場影響力或失業水準,而只會造成更高的物價膨脹率。 41

42 「自然」的意義 雖然貨幣政策不會影響自然失業率,但其他的政策可以。 要降低自然失業率,政策制定者們應該訴諸那些可以改善勞動市場運作的政策。
要降低自然失業率,政策制定者們應該訴諸那些可以改善勞動市場運作的政策。 我們之前曾討論一些勞動市場政策,例如最低工資法、集體談判、失業保險與工作訓練計畫,這些都會影響自然失業率。 42

43 「自然」的意義 那些使自然失業率降低的政策會造成長期菲力浦曲線往左移。
此外,由於較低的失業意味著較多的勞動在從事生產,因此,任何物價水準下的商品與服務供給量都會增加,從而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給定貨幣成長率與物價膨脹率,經濟體系享有較低的失業與較高的產出。 43

44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一開始,傅利曼與費爾浦的物價膨脹與失業無長期取捨關係的結論似乎沒有說服力。
他們的論點立基於理論,特別是古典理論所強調的貨幣中立性。 相對地,菲力浦、薩繆爾遜與梭羅所得到的物價膨脹與失業呈反向關係的結果是來自於真實世界的實際資料。 44

45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為什麼當現實世界所呈現出來的菲力浦曲線是負斜率的時候,要如何讓人們相信,政策制定者所面對的菲力浦曲線是垂直的?
看到菲力浦、薩繆爾遜與梭羅的發現,我們難道還要相信貨幣中立性嗎? 45

46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傅利曼與費爾浦充分了解這些問題,他們提出以下的觀點來調和貨幣中立性與負斜率菲力浦曲線。
他們主張,物價膨脹與失業的反向關係只適用於短期,但在長期時,這樣的反向關係是不存在的。 46

47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政策制定者可以採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來降低失業率,但這只會有短暫效果;
失業率最終還是會回到自然失業率水準。而且,繼續採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只會讓物價膨脹率更高而已。 47

48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我們在第33章所討論的長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差異就是立基於傅利曼與費爾浦的研究。
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垂直的,意味著在長期物價水準無法影響產出。 但是短期的總合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意味著物價水準的上升會使廠商增加商品與服務的供給量。 48

49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例如,根據總合供給的工資僵固理論,勞工與廠商對物價水準的預期決定了名目工資。
當物價高於預期時,廠商有誘因增加產出與勞動雇用量; 當物價低於預期時,廠商會減少產出與勞動雇用量。 不過,由於預期的物價水準與名目工資最後終將調整,所以實際物價水準與供給量只有在短期才存在正向關係。 49

50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傅利曼與費爾浦將相同的邏輯運用在菲力浦曲線上。
就如同總合供給曲線只有在短期是正斜率的,物價膨脹與失業也只有在短期才有取捨關係。 而且如同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是垂直的,長期菲力浦曲線也是垂直的。 所以,了解長短期差異的關鍵就在於人們對物價水準的預期。 50

51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傅利曼與費爾浦引進一個新的變數來分析物價膨脹與失業率的取捨關係: 預期的物價膨脹(expected inflation)。
預期的物價膨脹衡量人們預期物價水準會有多大的變動。 由於人們對物價的預期會影響名目工資,因此,預期的物價膨脹是短期總合供給曲線位置的一個決定因素。 51

52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在短期,中央銀行可以將預期的物價膨脹視為已定(因此,短期總合供給曲線也已定)。
當貨幣供給變動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移動時,經濟體系會沿著已定的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移動。 52

53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因此,在短期,沒被預期到的貨幣政策變動會造成產出、物價、失業與物價膨脹有預期外的波動。
就這樣,弗利曼與費爾浦說明了為何菲力浦曲線是負斜率的。 53

54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中央銀行只能在短期藉由增加貨幣供給來製造預期外的物價膨脹; 在長期,人們終究能正確預期到中央銀行所創造的物價膨脹,
在長期,人們終究能正確預期到中央銀行所創造的物價膨脹, 從而名目工資會跟上物價膨脹的腳步; 這意味著長期總合供給曲線會是垂直的。 54

55 理論與實證的調和 因此,在長期,總合需求的變動(例如,源自於貨幣供給的變化)不會影響 經濟體系的產出,從而廠商也不會改變它們的勞動雇用量。 所以,傅利曼與費爾浦認為,在長期,失業率會回到自然失業率水準。 55

56 短期菲力浦曲線 傅利曼與費爾浦的分析可以概括成下列方程式: 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 (實際物價膨脹率-預期的物價膨脹率)
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 (實際物價膨脹率-預期的物價膨脹率) 此一方程式(本質雷同於之前提過的總合供給方程式)將失業率連結於自然失業率、實際的物價膨脹率與預期的物價膨脹率。 56

57 短期菲力浦曲線 在短期,預期的物價膨脹率是已定的,所以失業率會因實際的物價膨脹率上升而下降( 為一參數,用來推測失業率對預期外的物價膨脹率的反應)。 在長期,人們終究能正確預期到中央銀行所創造的物價膨脹率,因此,預期的物價膨脹率會等於實際的物價膨脹率,從而失業率會回到自然失業率。 57

58 短期菲力浦曲線 這條方程式告訴我們,短期菲力浦曲線可能是不穩定的。
每一條短期菲力浦曲線反映出特定的預期物價膨脹率(更精確地說,如果你畫出此條方程式,你會發現,負斜率的短期菲力浦曲線與垂直的長期菲力浦曲線相交於預期的物價膨脹率)。 當預期的物價膨脹改變時,短期菲力浦曲線會移動。 58

59 短期菲力浦曲線 根據傅利曼與費爾浦,將菲力浦曲線視為政策制定者可選擇的選單是危險的。為什麼?
想像經濟體系目前處於圖5中的A點,亦即失業率為自然失業率,同時,實際的與預期的物價膨脹率都低且相等。 現在假設政策制定者想利用物價膨脹與失業的取捨關係,藉由使用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來擴張總合需求,使失業率降低。 59

60 圖5 預期的物價膨脹如何影響短期菲力浦曲線 自然失業率 60 物價膨脹率 長期菲力浦曲線
2. …但在長期,人們調高他們對物價膨脹的預期,而造成短期菲力浦曲線往右移。 高預期物價膨脹下 的短期菲力浦曲線 B C 低預期物價膨脹下 的短期菲力浦曲線 1. 擴張性政策使經濟 體系沿著短期菲力 浦曲線移動… A 失業率 60

61 短期菲力浦曲線 在短期,由於預期的物價膨脹率為已定,因此,經濟體系會由A點移至B點,從而失業率會低於自然失業率,且實際物價膨脹率會高於預期的物價膨脹率。 當經濟體系由A點移至B點時,政策制定者可能會想,雖然經濟體系付出物價膨脹率上升的成本,但失業率可以永久地降低。 61

62 短期菲力浦曲線 根據傅利曼與費爾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失業率只會暫時地而非永久地降低。
時間一久,人們會習慣高物價膨脹率,而調高他們對物價膨脹的預期。當預期的物價膨脹率調高後,廠商與勞工在設定工資時會將高物價膨脹列入考量,而使短期菲力浦曲線往右移。 62

63 短期菲力浦曲線 經濟體系最後會處在C點。與A點相較,此時的物價膨脹率較高,但失業率相同。 因此,傅利曼與費爾浦得到這樣的結論:
因此,傅利曼與費爾浦得到這樣的結論: 政策制定者面對的只是物價膨脹與失業的暫時性取捨關係; 在長期,讓總合需求增加只會產生較高的物價膨脹率而已,對失業率的降低並無任何助益。 63

64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傅利曼與費爾浦在1968年作了一個大膽的預測:
如果政策制定者想要根據菲力浦曲線負斜率的特點,藉由提高物價膨脹率來降低失業率,則失業率的下降只是暫時的。 這個觀點─不管物價膨脹率為何,失業率終究會回到自然失業率─稱之為自然率假說。 64

65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傅利曼與費爾浦提出這個假說之後的幾年,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制定者們創造出一個可以檢測這個假說的天然實驗;實驗對象就是美國經濟。 圖6顯示美國在1961到1968年這段期間的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這些資料描繪出幾近完美的菲力浦曲線。 在這八年,物價膨脹率不斷上升,但失業率卻不斷下降。這些經濟資料似乎相當支持,政策制定者所面對的物價膨脹與失業存在取捨關係。 65

66 圖 年代美國的菲力浦曲線 66

67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這些1960年代的結果讓傅利曼與費爾浦的預測顯得過於大膽。 在1958年,菲力浦主張物價膨脹與失業存在反向關係;
在1960年,薩繆爾遜與梭羅告訴我們,這樣的反向關係存在於美國,且美國1960年代的資料支持這樣的反向關係。 67

68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對當時的一些經濟學家來說,在歷史上相當穩定的菲力浦曲線在政策制定者要利用它的時候,它就會變得不穩定的講法,似乎有點荒謬。 不過,事實就是如此。在196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持續採行擴張性政策。 這樣的擴張部分導因於財政政策:美國政府支出因越戰升溫而增加。 68

69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部分則導因於貨幣政策:由於聯邦準備為了不讓利率因政府支出增加而上升,遂採行擴張性貨幣政策,致使貨幣供給(以M2衡量) 在1970到1972年這段期間,每年增加13%。相對於1960年代初期每年只有7%的增幅,這樣的增加速度導致物價膨脹率飆高(在1960年代末期與1970年代初期,物價膨脹率大約是每年5%至6%,但在1960年代初期,每年只有1%至2%而已)。 但如同傅利曼與費爾浦所預測的,失業率並沒有因此而下降。 69

70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圖7顯示美國1961-1973年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的歷史資料。 在1970年左右,物價膨脹與失業的反向關係已不復存在。
特別是在1970年代初期,當時的物價膨脹率維持在高檔,人們對於物價膨脹的預期趕上實際的物價膨脹,且當時的失業率落於5%至6%,約是1960年代初期的水準。 70

71 圖7 菲力浦曲線的失靈 71

72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圖7所顯示的歷史與圖5所顯示的理論推演結果非常相似。 在1973年,政策制定者開始覺得傅利曼與費爾浦是對的:
在長期,物價膨脹與失業不存在取捨關係。 72

73 自然率假說的天然實驗 傅利曼與費爾浦在1968年提出,短期菲力浦曲線會因人們改變預期的物價膨脹而移動的主張。
美國1970年代初期的經驗說服了大部分經濟學家:傅利曼與費爾浦是對的。 不過,在之後幾年,經濟學家將注意力轉到造成短期菲力浦曲線移動的另一個因素:總合供給面的衝擊。 73

74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在1974年,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以卡特爾的形式在國際石油市場發揮其市場影響力,以提升其成員國的利潤。 OPEC的成員國,例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與伊拉克,壓低石油的產量與對國際市場的供給量,而使得國際石油價格在幾年之內幾乎倍增。 74

75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大幅上漲的國際石油價格,就是供給面衝擊的一個例子。 供給面衝擊直接影響廠商生產成本,進而影響廠商的產品訂價。 這會造成經濟體系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進而造成菲力浦曲線的移動。 例:石油價格上漲造成汽油、燃油、輪胎與許多石 油相關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而使得任一價格 水準下的產品數量減少。 75

76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如圖8(a)所示,此一供給減少造成總合供給曲線由 左移至 ,從而物價水準由 上升至 ,產出則由 下降至 。 物價上升與產出下降並存的經濟現象稱為停滯性物價膨脹(stagflation)。 76

77 圖8 對總合供給的不利衝擊 (b)菲力浦曲線 (a)總合供需模型 77 1. 總合供給的 不利移動…. 4. …進而使政策制定者
圖8 對總合供給的不利衝擊 (b)菲力浦曲線 (a)總合供需模型 1. 總合供給的 不利移動…. 4. …進而使政策制定者 面臨較不利的物價膨 脹與失業取捨關係。 物價水準 3. …且物價 上升… 物價膨脹率 PC2 AS2 菲力浦曲線, PC1 總合需求 總合供給, AS1 P2 B B Y2 P1 A A Y1 2. …使產出減少… 產出水準 失業率 77

78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圖(b)顯示,此一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也造成短期菲力浦曲線有類似的移動。 由於廠商的勞動雇用量因產出減少而減少,因此失業率上升。 如果今年的物價大幅上漲,則今年的物價膨脹率會較去年的來得高。 78

79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在此情況下,總合供給的減少會引發較高的失業率與較高的物價膨脹率,從而如圖(b)所示,短期菲力浦曲線會由 右移至 。 79

80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當經濟體系遭逢總合供給變動時,政策制定者會面對要對抗物價膨脹還是失業的困難選擇。 如果想要藉由緊縮總合需求來解決物價膨脹問題,則會使失業率進一步上升; 如果想要藉由擴張總合需求來解決失業問題,則會使物價膨脹率進一步上升。 80

81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換句話說,政策制定者現在所面對的物價膨脹與失業的取捨,比先前總合供給未減少時來得不利: 若要維持原先的失業率,則必須忍受更高的物價膨脹率; 若要維持原先的物價膨脹率,則必須忍受更高的失業率;不然就得像 圖(b)中的B點那樣,同時忍受更高的物價膨脹率與更高的失業率。 81

82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政策制定者在面對總合供給的不利變動時,會問這樣的變動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答案決定於人們如何調整他們對物價膨脹的預期。 82

83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人們認為高物價膨脹導因於暫時性的供給面衝擊,則即使人們一開始調高預期的物價膨脹率,也會迅速調回原先的水準,從而菲力浦曲線會很快回到原先的位置。 但是,如果人們因相信該衝擊會使未來的物價膨脹率維持在高檔,而調高預期的物價膨脹率,則菲力浦曲線會停留在一個對經濟體系較不利的新的位置。 83

84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1970年代的美國,預期的物價膨脹率的確顯著上升。 之所以如此,部分源自於聯邦準備想要藉由較高的貨幣成長來增加總合需求,以緩和供給面衝擊對產出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84

85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由於這樣的政策,使得美國因供給面衝擊所造成的經濟衰退程度減輕了,但也使美國經濟面臨不利的物價膨脹與失業取捨長達數年。 這個問題在1979年更形惡化;那時OPEC再一次使用市場影響力,而使石油價格飆高一倍以上。圖9顯示美國那段期間的物價膨脹與失業。 85

86 圖 年代美國的供給面衝擊 86

87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在歷經兩次OPEC供給面衝擊之後,美國1980年的物價膨脹率超過9%,失業率也有7個百分點。 這樣的物價膨脹與失業組合已遠離1960年代的菲力浦曲線。(根據1960年代的菲力浦曲線,7%的失業率意味著物價膨脹率只有1%,高於9%的物價膨脹率是無法想像的。) 87

88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供給面衝擊所扮演的角色
由於美國的痛苦指數在1980年達到歷史新高,社會大眾普遍不滿意當時的經濟情況,而使得卡特(Jimmy Carter)總統於1980年11月尋求連任時,敗給對手雷根(Ronald Reagan)。 88

89 降低物價膨脹的成本 在1979年10月,美國聯邦準備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決定採取行動。
身為一國貨幣系統的捍衛者,伏克爾毫不猶豫地採行反物價膨脹(disinflation)政策,亦即降低物價膨脹的政策。 伏克爾清楚知道,聯邦準備有能力藉由緊縮貨幣數量來降低物價膨脹。 但在短期,整個經濟體系得為反物價膨脹行動付出多大的(社會)成本? 89

90 犧牲比率 為降低物價膨脹率,聯邦準備必須採行緊縮性貨幣政策。
圖10顯示此一政策的影響。當聯邦準備降低貨幣供給成長率時,總合需求會減少,而使得廠商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數量減少,進而導致失業率的上升。 90

91 圖10 反物價膨脹貨幣政策的長短期影響 91 物價膨脹率 長期 菲力浦曲線 自然失業率 1. 緊縮性貨幣政策使 經濟體系沿著短期
菲力浦曲線移動… 高預期物價膨脹下 的短期菲力浦曲線 A 低預期物價膨脹下 的短期菲力浦曲線 C B 2. …但在長期,人們調 降預期的物價膨脹率,而造成短期菲力浦曲線往左移。 失業率 91

92 犧牲比率 經濟體系由圖中的A點沿著短期菲力浦曲線移至B點,從而物價膨脹率下降,但失業率上升。
隨著時間經過,人們開始了解物價上漲速度減慢,而調降預期的物價膨脹率。這會造成短期菲力浦曲線往下移,且經濟體系會由B點移至C點。 此時的物價膨脹率小於一開始的A點,失業率則回到自然水準。 92

93 犧牲比率 因此,如果一國想要降低物價膨脹率,則必須忍受一段期間的高失業與低產出。
在圖10,此一成本顯現在經濟體系由A點移至C點之前,會先經過B點。 此一成本會有多高,決定於菲力浦曲線的斜率,以及預期的物價膨脹率會因新的貨幣政策而有多快的調整速度。 93

94 犧牲比率 許多研究藉由檢視物價膨脹與失業的資料,來估計降低物價膨脹的成本。 這些研究的結果通常以犧牲比率這個統計量來表示。
這些研究的結果通常以犧牲比率這個統計量來表示。 犧牲比率是,物價膨脹降低1個百分點,年產出所減少的百分點。 一般研究所得到的犧牲比率是5,也就是說,物價膨脹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會有5%的年產出被犧牲掉。 94

95 犧牲比率 這樣的估計結果必定讓伏克爾感到憂慮。當時的年物價膨脹率幾乎是10%,為達到適度的物價膨脹率,比方說每年4%,則需要再降低6%。
若犧牲比率是5,則降低物價膨脹率6%必須犧牲30%的年產出。 95

96 犧牲比率 反物價膨脹之成本有不同的付出方式。 一種方式是,減少當年度30%的產出,讓物價膨脹率立即降到4%;這樣的後果相當嚴重。 96

97 犧牲比率 另一種方式是,把該成本分作幾年來攤銷。如果物價膨脹率的降低耗時5年,則產出平均每年只需減少6%;如果耗時10年,則產出平均每年只需減少3%。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要降低物價膨脹率似乎都沒那麼容易。 97

98 理性預期與無成本之反物價膨脹 當伏克爾在考量反物價膨脹之成本會有多大時,一群經濟學教授正發動一項知識革命,挑戰傳統的犧牲比率概念。
這群經濟學教授包括了著名的經濟學家 盧卡斯(Robert Lucas)、沙金特 (Thomas Sargent) 與貝羅(Robert Barro)。 98

99 理性預期與無成本之反物價膨脹 他們的革命立基於被稱為理性預期的新的經濟理論與政策之研究方法。
根據理性預期理論,當人們在對未來作預期時,會把他們所擁有的訊息,包括與政府政策攸關的訊息,做最適的運用。 99

100 理性預期與無成本之反物價膨脹 如同傅利曼與費爾浦一開始所強調的,預期的物價膨脹是解釋為何物價膨脹與失業僅在短期具有取捨關係,但長期沒有,的一個重要變數。 物價膨脹與失業取捨關係的消失速度決定於人們對物價膨脹預期的調整速度。 100

101 理性預期與無成本之反物價膨脹 理性預期的擁護者們以傅利曼與費爾浦的分析為基礎,主張當經濟政策改變時,人們會跟著調整他們對物價膨脹的預期。
那些試圖估計犧牲比率的研究,忽略了政策改變對人們物價膨脹預期的影響。 因此,理性預期學派主張,犧牲比率的估計值不是可靠的政策指南。 101

102 理性預期與無成本之反物價膨脹 根據沙金特的研究,實際的犧牲比率很有可能比既有的估計值小很多。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犧牲比率有可能是零:
如果政府承諾執行低物價膨脹政策,且人們相信政府的這項承諾,則理性的人們會立即調降他們對物價膨脹的預期。 102

103 理性預期與無成本之反物價膨脹 在此情況下,短期菲力浦曲線將會向下移動,從而經濟體系可以從圖10中的A點直接移至C點,亦即經濟體系不需承受一段期間的高失業與低產出。 103

104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當伏克爾就任時,物價膨脹率高達10%左右;當時的經濟學家對反物價膨脹之成本提出兩種相反的看法。
其中一群經濟學家根據犧牲比率的推估認為,如果要降低物價膨脹,則要付出產出大幅減少與高失業的成本。 另一群經濟學家則根據理性預期理論主張,反物價膨脹之成本可以很低,甚至可能是零。 104

105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圖11顯示美國自1979到1987年的物價膨脹與失業。
伏克爾有效地降低物價膨脹率。物價膨脹率由1980年和1981年的約10%,降至1983年和1984年的約4%。 105

106 圖11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106

107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物價膨脹得以降低,完全歸功於貨幣政策;這時期的財政政策對物價膨脹反而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在雷根主政時期,預算赤字擴大,而造成總合需求增加,物價膨脹率可能因此上升。 因此,1981到1984年這段期間物價膨脹率的下降歸功於聯邦準備主席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107

108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圖11也顯示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的確造成高失業。
在1982年與1983年,美國的失業率將近10%,比伏克爾就任時大約高出4%;實質GDP也遠低於趨勢值。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造成美國自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108

109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這樣嚴重的結果是否意味著理性預期理論是錯的? 一些經濟學家的回答會是非常肯定的。
圖11所顯示的反物價膨脹的實際結果類似於圖10中的推測結果。 要從高物價膨脹(兩圖中的A點)變成低物價膨脹(C點),經濟體系必須先經歷一段痛苦的高失業率時期(B點)。 109

110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不過,有兩個理由讓我們無法完全否定理性預期理論。
1. 即使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造成失業 率暫時升高的社會成本,但該成本不如 很多經濟學家原先推估的那樣大。這可 能是伏克爾對反物價膨脹的強硬立場對 物價膨脹預期產生一些直接效果,就如 同理性預期學派所主張的 。 110

111 伏克爾的反物價膨脹政策 2. 即使伏克爾宣布他將致力於降低物價膨 脹,但社會大眾大都不相信他。
2. 即使伏克爾宣布他將致力於降低物價膨 脹,但社會大眾大都不相信他。 由於只有少數人認為伏克爾可以迅速降 低物價膨脹,所以預期的物價膨脹的降 幅有限,而使得短期菲力浦曲線無法快 速下移。 因此,伏克爾反物價膨脹政策實施後的結果,不必然否定理性預期學派的反物價膨脹成本可能為零的主張。 111

112 葛林斯潘年代 自1970年代由OPEC所帶來的物價膨脹,以及1980年代的伏克爾反物價膨脹政策之後,美國的物價膨脹與失業的波動就變得相當溫和。 圖12顯示美國 年的物價膨脹與失業。 這個時期稱之為葛林斯潘年代;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 於1987年接任聯邦準備主席。 112

113 葛林斯潘年代 這個時期以一個有利的供給面衝擊揭開序幕。
在1986年,OPEC成員國開始爭論各成員國的石油產量配額,而使得他們長期以來的限量供應協議破裂。 石油價格幾乎下降一半;如圖11所示,此一有利的供給面衝擊使美國 年間的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都持續下降。 113

114 圖12 葛林斯潘年代 114

115 葛林斯潘年代 自那時候起,聯邦準備小心避免重複1960年代的政策錯誤;當時,在美國的總合需求因政府支出增加而上升之際,聯邦準備還讓貨幣供給增加,而使得失業率低於自然水準,並且導致物價膨脹率上升。 在1989年與1990年,當失業率下降且物價膨脹率上升時,聯邦準備調高利率以緊縮總合需求,使得1991年與1992年有了小幅度的經濟衰退。 當時的失業率超過自然水準,物價膨脹率則再一次下降。 115

116 葛林斯潘年代 之後,在1992到2000年這段期間,美國經濟持續繁榮。物價膨脹率逐漸下降,在1990年代末期幾乎接近零;失業率也下降,而讓許多經濟觀察家相信自然失業率已經降低。 此一經濟良好表現部分歸功於葛林斯潘與其聯邦準備同僚,因為唯有靠謹慎的貨幣政策,物價膨脹才有可能降低。而一些有利的供給面衝擊 (如資訊與通訊技術的進步) 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116

117 葛林斯潘年代 不過,美國經濟在2001年開始出現問題。 網路科技股價泡沫破滅、911恐怖攻擊與企業會計醜聞都壓抑著總合需求。
失業率上升至1992年的水準,但在擴張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幫助下,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在2005年初,失業率已接近自然水準。 117

118 葛林斯潘年代 在2005年,美國總統布希提名伯南克 (Ben Bernanke) 接任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伯南克於2006年2月1日宣誓就職。 伯南克在被提名時說道:「我的首要任務是維持葛林斯潘年代所建立的政策與政策策略的連貫性。」 118

119 伯南克的挑戰 伯南克在他的前兩年任內面臨一些重大經濟挑戰。 其中一項挑戰來自於住屋市場與金融體系的問題。
從1995到2006年,美國的住屋市場持續繁榮,平均房價的漲幅超過一倍。 119

120 伯南克的挑戰 在此一榮景且這段期間美國金融體系的資金相當寬鬆之下,有些金融機構 (如美國兩大房貸機構,房地美 (Freddie Mac) 與房利美 (Fannie Mae))便衝刺房貸業務 (就如同我國一些銀行在2004與2005年衝刺現金卡與信用卡業務一樣,埋下我國在2006年爆發「雙卡風暴」的種子)。 但一些貸款戶是所謂的次級 (subprime) 房貸戶,亦即給定他們的自備款、所得與信用歷史,他們有較高的債務不履行風險。 120

121 伯南克的挑戰 從2006到2008年,由於次級房貸戶其利率優惠期已過,而必須面臨頗高的利率;不少次級房貸戶便無法按時繳息,而變成房貸違約戶。
由於在這段期間,美國的房價下跌超過百分之15,這些房貸違約戶的房子遂變成債權銀行的問題資產。 121

122 伯南克的挑戰 隨著房貸違約戶愈來愈多,美國一些金融機構 (如上述的房地美與房利美) 遂陷入財務危機,最後形成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
這情況就如同我國一些銀行在2004與2005年資金相當寬鬆期間衝刺現金卡與信用卡業務,而後引發我國在2006年爆發「雙卡風暴」一樣。 122

123 伯南克的挑戰 再加上美國一些金融機構 (如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發行以次級房貸債權為基礎的次級債券的推波助瀾,最後引發全球的金融海嘯,而使得全球因總合需求大減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全世界的中央銀行紛紛挹注大量資到金融體系,以避免金融體系與經濟體系的崩潰。 123

124 伯南克的挑戰 在2008年,伯南克還面臨一項難題:全世界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
例:從2004到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漲了3倍,一 部分是因為中國與其他快速成長的新興經濟 體其需求大幅增加。 124

125 伯南克的挑戰 全世界的穀物價格也大漲, 一部分是因為澳洲旱災導致供給減少, 一部分是因為新興經濟體的所得快速成長
一部分是因為澳洲旱災導致供給減少, 一部分是因為新興經濟體的所得快速成長 以及以穀物生產生質燃料所造成的需求增加。 全世界原物料價格上漲會使短期總合供給減少,也會使短期菲力浦曲線往上移。 125

126 伯南克的挑戰 因此,在2008年,伯南克同時面臨了失業增加與物價膨脹上升問題。
不過,在2009年,因為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物價膨脹問題已因總合需求大幅減少而不復存在,但美國的失業問題卻日趨惡化。 伯南克領導的美國聯邦準備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多也是最棘手的。 126

127 結論 本章說明了經濟學家對物價膨脹與失業的看法是如何演變的。 我們討論了二十世紀許多經濟學家的觀點:從菲力浦、薩繆爾遜與梭羅的
菲力浦曲線,到傅利曼與費爾浦的自然率假說,再到盧卡斯、沙金特與貝羅的理性預期理論。 在過去半世紀以來,雖然物價膨脹與失業的取捨關係引發不少爭辯,但仍產生一些共識。以下是傅利曼在1968年對物價膨脹與失業之間關係的看法: 127

128 結論 直到今天,上述傅利曼的論述依舊代表了大多數總體經濟學家的看法。
物價膨脹與失業之間永遠會有暫時的取捨關係,但沒有永久的取捨關係。而這暫時的取捨關係不是來自於物價膨脹本身,而是來自於預料外的物價膨脹(通常發生於物價膨脹率持續上升期間)。 一般人之所以會相信永久的取捨關係存在,是因為把「高」與「上升」這兩個字眼給搞混了。例如,上升的物價膨脹率可以降低失業率,但是,高物價膨脹率並無法降低失業率。但「暫時」是多久?我大膽判斷,一個較高且預料外的物價膨脹率其最初的影響會持續二到五年。 直到今天,上述傅利曼的論述依舊代表了大多數總體經濟學家的看法。 128


Download ppt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