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 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2 探究与共享 1、我们脑中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想法。那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2、我们如何判断脑中想法的正误呢?

3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4 1.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概念

6 蜜蜂采蜜图2

7 劳作的妇女

8 解放军占领南京图

9 中国科学家完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

10 他(它)们的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吗?

11 (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改造 自 然 界 实践:人们 客观 的物质 世界 性活动 人类社会 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人类特有)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如认识活动、理论活动。)

12 想一想 说一说 你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学生读书是实践活动吗?

13 告别锄头铲子不受季节限制,沪郊种菜用上电脑技术
来到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智能化温室,看到了全新的蔬菜种植方式。 在4 6 亩透明的菜棚内,见不到一点泥土,见不到锄头和铲子,见不到人挑肩扛。水泥铺的地面,沙粒做的菜畦,蕃茄、黄瓜告别世代“居住”的泥土,种在像海绵一样的岩绵上,苗藤缠绕在纤细的钢丝上。作物所需温度、湿度、光照全由电脑控制,肥 料由输液管大小的自动化管道送入根部,无需除草杀虫,果实摘下就能食用。 这表明什么?

14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概念 (2)实践的特点 ②主观能动性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②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本没有的东西!

15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也是客观的

16 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古代社会有吗?

17 笑话: 有个农学院的毕业生回到家乡,见老园丁在移植果树。便说:“你这种移植方法很不科学。照你这种干法,从这棵树上能收获7个苹果就够让我大吃一惊了。” 老园丁看着他,慢吞吞地说:“不光是你,我也很惊讶。因为这是一棵桃树。”

18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该大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想一想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该大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19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 探究一 (1) 你认为利用“嫦娥一号” 卫星撞击月球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吗?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通过这次探月行动 ,中国科学家首次精确地测出了月球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发现月球比地球更圆。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其中的矿物等等。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1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探究二 嫦娥一号卫星获取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精度和最佳分辨率的全月球地形图。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的地形图没有南北极,而嫦娥一号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整的月球表面地形图。 在空间分辨率方面,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绘制的地形图十分模糊,而嫦娥一号绘制的地形图比它精确了10倍以上。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22 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曾得出月球最高点为8000米的结论。14年来人类的认识一直停留于此。这一结论正确与否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检验?
探究三 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曾得出月球最高点为8000米的结论。14年来人类的认识一直停留于此。这一结论正确与否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检验?

23 探究四 嫦娥一号首次得到的高精度全月球地形图为进一步进行月球的地形地貌构造、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指出,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技术和宝贵的工程经验。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24 方法论:重视实践,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重视实践,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5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中出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研究。
资料 中国开展探月活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是月球资源诱人,其中有很多是地球稀有矿物。 其次,可以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探月,培养一支出色的队伍,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希望之所在。通过探月,可以掌握大量新技术,带动相关技术和经济的进步。 另外,从政治和国际地位考虑,探月的成功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科技界的影响力。 最后,是科学研究的需要。通过探月,可以深入了解和认识月球,对于太阳系、地球、月球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中出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研究。

26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 有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想一想

27 易错点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 实践 直接经验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间接经验

28 名言赏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 毛泽东:“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毛泽东:“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两段话蕴涵了什么哲理? —认识来源于实践。

29 名言赏析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蕴含了什么哲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

30 朱自清的故事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荷塘月色》中有关于蝉声的描写,读者陈少白写信指出描写严重失真,树上的蝉在夜里从不叫的。为此朱自清查阅了大量资料,无果。又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大家赞成该读者的看法。于是朱自清回信说专家和你看法一致,以后文章再版就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但后来他亲耳在月夜听到了蝉声,月夜蝉鸣的句子就保留下来。

31 讨论 1.对“月夜蝉鸣”是否正确,朱自清最初是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的?这些方法能够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吗?为什么? 2.朱自清后来运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这种方法能够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3.除实践外,还有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吗?多数人的意见、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32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实践 客观事物 (主观) (客观)
认识 实践 客观事物 (主观) (客观)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33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探究三 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曾得出月球最高点为8000米的结论。14年来人类的认识一直停留于此。这一结论正确与否通过什么方法来检验? “嫦娥一号”打破了人类14年来的肤浅认识,它测得月球最高峰高度是984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出近1000米!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34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练一练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5 参考答案 (1) 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再到自然是人的朋友,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认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每一个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基于当时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36 (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7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38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 的根本目的。

39 总结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概念 1.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ownload ppt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