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2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发表了《宇宙体系论》一书,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该假说从物质本身寻找太阳系形成的原因,对于上帝的“作用”只字不提。后来拉普拉斯将这本书献给拿破仑,拿破仑说:“拉普拉斯先生,有人告诉我你写了这个讨论宇宙体系的大著作,但从不提到它的创造者。”拉干脆地回答说:“陛下,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3 盘古开天辟地

4 女娲补天造人

5

6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吗?那它能否创造一块他也推不动的巨石呢?
翟志刚出舱

7   科学研究表明: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 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 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 形成的。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 客观的。

8 结论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原因 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B.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9 (2)物质的含义 抽 象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 质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A.物质具有客观性和可知性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与意识相比) C.物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的 最高概括 具体的物质形态 男人 动物 女人 生物 有形物 ...... 石头 事物 ...... 磁场 ...... ...... ......

10 注意: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 (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注意: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1 E.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 区别 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12 思考: 桌子是不是哲学上说的物质?

13 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③经济基础 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D

14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劳动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的进化史: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
人类的进化史: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劳动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15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 社会物质性 的集中体现 地理环境 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劳动者 都是物质关系,
基本 要素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劳动者 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 劳动资料 都是物质关系, 具有物质性 劳动对象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16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例: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17 结 论 世界的本 质是物质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总结一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18 世界的物质性 总结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1:物质的概念 2:自然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19 随堂练习 C 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 B、运动的规律相同 C、都有具有客观实在性 D、构成因素相同

20 祝你快乐

21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22

23 机械运动

24 化学运动 钠单质与水的反应

25 生命运动

26 原始社会 社会运动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27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8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形而上学
A.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形而上学

29 承担者(载体) 运动类型 B.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
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 生物运动 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 生产方式 精神运动 人的大脑

30 例: 观点一: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观点二: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观点三: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观点四: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唯心主义

31 (3)、静止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A.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B.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2 不变论 诡辩论 相对主义 例: “坐地日行八万里”(毛泽东) “飞矢不动!”(芝诺)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诡辩论 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得湿疾而死,难道泥鳅也 这样吗?人站在树上就会颤栗害怕,难道猴子也 这样吗?“三者孰知正处?”(庄子)。 相对主义

33 EF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非表面 非强加 非多变 非偶然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苹果落地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水向低处流 D.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E.新陈代谢 F.价值规律 G.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34 (2)规律与规则 规律 规则 不同点 含义 性质 联系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 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35 客观性:不能创造,不能改变,不能消灭,不能违背,不等于不变。
(3)规律的 特点: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文字为识记材料,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线表示:

36 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文字为识记材料,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线表示: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烦琐,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

37 “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A.在规律面前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B.在客观规律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38 总结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的概念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 静止的含义 规律的含义 规律与规则 运动是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静止的含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含义 规律与规则 运动是 有规律的 规律的特点: 规律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39 祝你快乐

40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意识的本质

41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2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简单反应 刺激感应
低级 高级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无机物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岩石风化 植物向阳 动物的 反射 思维着的精神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简单反应 刺激感应 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狗的条件反射

43 (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44 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 的本能活动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社会交往 人脑(意识的物质器官)的生成
语言(意识的表达手段)的产生 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 的本能活动

45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平面图)复杂性

46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 脑 动物脑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 大猩猩500克
人 脑 动物脑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 大猩猩500克 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1/1000 构造 大脑皮层2600平方厘米 140亿个细胞 皮层平滑,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的1/4 机能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络系统 没有语言区

47 人脑的功能

48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49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狼 孩 有了人脑不一定产生 意识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是不是就一定会产生 意识了呢?
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

50 动画片 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 狼与羊 原材料 产品 加工厂 狼与羊 人脑 动画片 客观存在 意识 人脑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动画片 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 狼与羊 原材料 产品 加工厂 狼与羊 人脑 动画片 客观存在 意识 人脑

51 (2)意识的形式与内容 意识的内容来自 客观存在 形式是主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 狼与羊 人脑 动画片 客观存在 意识 人脑 内容 形式

52 意识的形式 感觉、思维、 精神、心、神、 思想、认识、 情绪情感、意志、 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 理想、目标目的 理论(真理、谬论)、学说、方针路线、 宗教观念、鬼神迷信、神话传说、歪理谬论、梦境奇遇、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

53 例: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54 C 随堂练习 1、现实生活中没有龙,人们头脑中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对这种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出现的反映
B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主要特点 C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D意识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概念 C

55 随堂练习 2、在电脑的控制,机器自动调节,导弹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自动导航。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A.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否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

56 随堂练习 3、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说明: A. 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B.上帝的观念是人脑自生的 C.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D.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C

57 B 随堂练习 4.民间许多俗话其实不“俗”,往往包含着深奥的哲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的哲理是
①梦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②梦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 ③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④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58 总结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 派生,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59 祝你快乐

60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二、意识的作用

61 1.8万年前原始人住居 现代住居 几万年间…… 几万年间…… 几万年间的不同变化说明,人与动物的巨大差异是什么?是什么起的作用?

62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
前些年,我国国产彩电的产量世界第一,但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02年底,我国内地数字电视技术专利只占世界的不到5%,九成中国彩电到了国外不敢叫真名,必须贴上人家的品牌,导致利润微薄。面对这种局面,海信集团组织技术力量,制定研发计划,进行技术攻关。2005年7月2日,中国彩电业终于找回了一项缺失已久的东西。这一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视频芯片装上了海信集团的电视机,这个芯片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信芯”。

63   C919是中国商飞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C919中的“C”代表“中国”,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19”则代表我国首个大型客机的最大载客量为190座。据陈进介绍,C919的初步设计为全经济舱168个座位。该型飞机计划2014年底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

64

65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 自觉选择性:

66 嫦娥飞天 学生学习 苹果落地 SARS病毒研究 古装戏 未来小区

67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结论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68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行为人的实践 意识中的理念 变成 指导 意识 现实的东西

69 意 识 指 导 实 践 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70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正确、高昂的意识 激励向上 错误、萎靡的意识 阻碍倒退 笑话胜过药材

71 意识的作用 总结一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首先表现在人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突出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 世界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72 1、“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2、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  万不能的。

73 总结二 决定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辨证关系 意识能够 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74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论关系 所谓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辩论的统一。

75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正如毛泽东同导所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76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77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我们做事情首先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并不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8 把木梳卖给和尚 例: 某企业招聘的题目:把木梳卖给和尚。应聘者纷纷离去,剩下甲、乙、丙三人。甲历尽艰辛甚至遭和尚们的唾骂,最后卖出一把。乙卖出十把,丙卖出一千把。

79 众人纷纷离去,是否表明他们这是从实际出发? 你如何评价甲、乙、丙三人的做法?
甲在山下见一小和尚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便递上一把木梳,小和尚一用止了痒,顺便买了一把。乙为人机灵,见朝圣者个个被风吹得头发蓬乱,便建议长老在庙宇里备一把木梳让进香者梳理乱发。长老采纳建议买了十把,上山只有十座庙宇。丙思路开阔。他到一名山古刹,见进香者如云,便对主持建议:“进香者心虔诚,施主慷慨,宝刹应有所回赠以报平安,你书法好,我有木梳一批,你可写上“积善梳”三字作为纪念品赠给香客。”主持大喜,当即买下一千把,香客得到纪念品也十分高兴。 众人纷纷离去,是否表明他们这是从实际出发? 你如何评价甲、乙、丙三人的做法?

80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
例:   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

81 D 随堂练习 1、下图漫画中的路政工人正在画行车线,其工作态度令人敬佩,而工作方法值得商榷。从哲学上说,这种人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思想解放,创造性工作 D.思想僵化,缺乏灵活性 D

82 总结三 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含义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如何做 方法论要求

83 祝你快乐

8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过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85

86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体 对象 性质

87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88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89 这是实践吗? 蜜蜂筑巢 学生认真学习

90 工人做工 农民种田 厨师做饭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教师讲课 战士打仗

91 2.实践的特征 实践构成要素客观 实践手段 实践对象 实践主体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过程及结果客观

92 实践的特征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93 战士打仗 实践的特征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94 实践的特征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9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你要知道西红柿的滋味,你要变革西红 柿,亲口吃一吃.

96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西红柿刚从美洲传入欧洲,大家都认为它有毒,还给它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桃”。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对大家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然后亲口吃下一个西红柿,发现没有任何异常。接着,有人试着开始吃”狼桃”了,都说:“非常好吃!”从此,欧洲人才开始放心吃西红柿了。 思考 1.画家关于”西红柿可吃”的认识是如何 获得的? 2,其他欧洲人关于”西红柿可吃”的认识最初是如何获得的?

97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9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西红柿刚从美洲传入欧洲,大家都认为它有毒,还给它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桃”。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对大家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然后亲口吃下一个西红柿,发现没有任何异常。接着,有人试着开始吃”狼桃”了,都说:“非常好吃!”从此,欧洲人才开始放心吃西红柿了。 思考 3.画家是如何检验自己的认识的?还有其他的检验标准吗?为什么? 4.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是怎样的?

99 认识 错误 正确 指 导 不符合 符合 改造 客观世界 实践结果 实践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0 材料二 思考 根据材料并运用教材内容分析: 专家为什么要研究抗乙肝番茄?为什么能成功?
   基因重组多肽疫苗价格较高,接种所需时间长,要打针,并且有时效果不理想. 2010年3月,从中国农科院传出重大消息,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科研课题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抗乙肝番茄并进行了多次安全测试均无副作用。 转基因抗乙肝番茄的问世,使我们无需注射疫苗,只要在家吃上几个番茄或服用几粒用这种番茄加工制成的药物胶囊,就可在体内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且免疫力更持久. 思考 根据材料并运用教材内容分析: 专家为什么要研究抗乙肝番茄?为什么能成功?

101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新要求 ① 人们实践 新问题 新探索和研究 ②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 ③ 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 遇到
产生 新要求 人们实践 新问题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促进 提供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 锻炼 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 提高

102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3 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的活动。

104 人的认识从何 而来 实践的概念 实践 的特 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总结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5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毛泽东 一九六三年五月

106 C 巩固练习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107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C

108 B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109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它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

110 祝你快乐

111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过程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12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113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114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115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符合客观实际 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这一观点是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6 1、真理是客观的 (1)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 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谬 误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17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
(1)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强调空间)——真理的条件性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

118 (2)真理的具体性(强调时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当地)的历史(当时)的统一。
在19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到了20 世纪初期,列宁又得出一个与此相反的新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取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帝国主义阶段)

119 “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
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就无法判断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120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 A.原因:主、客体条件的限制 B.认识规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121 原因: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认识基础是发展的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认识基础是发展的 (3)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上升性) 方法论: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22 方法论要求 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总结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123 随堂练习 辨析: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真理必有用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但有用即真理的论断却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当成可以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东西,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3)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应通过实践检验它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看它是否对人有用。有用即真理的论断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

124 祝你快乐

125 B A 2、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 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据此回答: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B 3、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 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 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 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A

126 材料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思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效应”。

127 沙尘暴

128 被严重污染的河流

129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130 结论: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Download ppt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