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99年9月10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99年9月10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99年9月10日
100年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99年9月10日 1

2 西醫基層部門歷年醫療 申報點數與總額預算差距
99.3製表 年度 預算金額*1 (億元) 醫療申報點數*2(億點) 差距(億) 差距﹪ 92年 749.8 764.1 -14.3 -1.9% 93年 767.5 855.1 -87.6 -11.4% 94年 779 910.3 -131.3 -16.9% 95年 793.5 887.6 -94.1 -11.9% 96年 833 883 -50 -6.0% 97年 846 901 -55 -6.5% 98年 878.9 946.7 -67.8 -7.7% 如未實施第五次藥價調降21.3億,96年差額將高達71.3億。 註1: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委員會」。 註2:1.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第157次會議「中央健保局醫療費用支出情形報告」P17; 。。 2.藥局申報之案件數以0計,金額列入計算。 3.醫療申報點數=申請點數+部分負擔。 2

3 99年4-6月西醫基層一般服務點值預估 3

4 西醫基層96-100年成長率彙整表 項目 年度 非協商因素 協商因素 一般服務成長率 投保人口年增率 人口結構改變率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 小計
項目 年度 非協商因素 協商因素 一般服務成長率 投保人口年增率 人口結構改變率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 小計 96 0.2870% 0.510% 0.500% 1.297% 2.497% 3.79% 97 0.2710% 0.640% 1.411% 1.917% 3.33% 98 0.2530% 0.657% 1.627% 2.537% 0.704% 3.25% 99 0.3490% 0.603% 0.078% 1.030% 0.431% 1.46% 100 0.3360% 0.886% -0.767% 0.455%

5 費會協會第161次會議衛生署表示︰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採計非農業受雇員工薪資指數,因低推估係以公式算出,呈現的是一般社會變動的情形,考慮的是機會成本,如要採計醫療服務實際聘用的薪資成本,當時召開專家學者會議時,認為如要採此方式,就應納為協商因素計算,因為此作為變化較大,所以署還是維持原計算公式。 5 5

6 費協會第161次會議楊主任委員銘欽表示「…可於討論協商因素時提出,至少有緩衝空間」。

7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項目 權數% 健保小組計算 全聯會計算 -- 97年 98年 52.25 102.14 97.74 104.86
指標類別 -- 97年 98年 (1)人事費 詳【註】 52.25 102.14 97.74 104.86 104.36 (2)醫療材料費用 躉售物價指數-醫療儀器及用品類 6.54 100.33 110.17 (3)藥品費用 躉售物價指數-藥品類 24.12 100.00 (4)基本營業費用 躉售物價指數-醫療器材及用品類 與 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住類 房租項之平均數 8.87 100.57 105.38 (5)其它營業費 消費者物價指數-總指數 8.23 105.39 104.47 100年度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試算結果 -0.767% 1.212% (預估) 採「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平均薪資指數」 採「醫療保健服務業薪資指數」 7 7 7

8 非協商因素(一)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 100年西醫基層「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為-0.767%,完全偏離西醫基層實際醫療服務成本,分析低估原因如下: 「人事費用」採「工業及服務業薪資指數」計算,非採「醫療保健服務業薪資指數」。 「藥品費用」採主計處「躉售物價指數(WPI)-藥品類」計算,其「調查品項」及「計算權重」不符健保實際藥費成本結構。 8

9 各部門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之計算 9 註: 1.年度指數,以98年為例,採9801~9812相對於9701~9712資料。
2.醫療器材及用品類之指標計算項目,包括電子醫療用儀器及設備;注射筒、聽診器及導管等醫療器材;整形用具、人造關節等非電子醫療器材及用品、 放射照相或放射治療器具;理化分析用儀器及器具等。 9

10 人事費用成本 年度 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平均薪資指數 醫療保健服務業平均薪資指數 2006 100 2007 102.12 2008
102.14 104.86 2009 96.97 104.36 10 10 10

11 藥品類查價項目 合計占10.6% 合計占55.8% 查價項目 權數(%) 抗生素 0.013 原料藥(抗生素除外) 0.017 麻醉藥品製劑
0.009 心臟脈管與腎作用藥 呼吸道作用藥 0.008 胃腸道作用藥 0.012 營養與電解質液 0.077 抗微生物藥 0.015 動物用藥 0.010 中藥製劑 0.028 醫藥製劑(進口) 0.242 血液及疫苗(進口) 0.025 診斷或實驗用試劑(進口) 醫藥製劑(出口) 0.022 其他國產 內銷藥 占29.4% 合計占10.6% 合計占55.8% 占4.2%

12 藥品類國產內銷值與查價項目選樣 98年抗癌用藥占健保總藥費支出(1323億元)11%以上。 47,570 48,146 43,571
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選樣 產品名稱 銷售值 國產內銷值 選樣率 90年 95年 2.藥品 47,570 48,146 43,571 40,220 70.3% V 抗生素 2,939 1,849 2,559 1,817 原料藥(抗生素除外) 4,782 5,571 3,761 2,313 心臟脈管與腎作用藥 1,129 2,425 1,064 2,298 抗微生物藥 1,803 2,134 1,706 2,091 呼吸道作用藥 2,390 1,125 2,234 1,097 血液與造血器官作用藥 181 252 179 239 抗腫瘤藥 441 45 (0.11%) 皮膚用藥 810 502 762 499 98年抗癌用藥占健保總藥費支出(1323億元)11%以上。 12 12

13 藥品的成本指數 宜採健保支付藥價結構變動率
13 13

14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項目 權數% 健保小組計算 全聯會計算 -- 97年 98年 52.25 102.14 97.74 104.86
指標類別 -- 97年 98年 (1)人事費 詳【註】 52.25 102.14 97.74 104.86 104.36 (2)醫療材料費用 躉售物價指數-醫療儀器及用品類 6.54 100.33 110.17 (3)藥品費用 躉售物價指數-藥品類 24.12 100.00 (4)基本營業費用 躉售物價指數-醫療器材及用品類 與 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住類 房租項之平均數 8.87 100.57 105.38 (5)其它營業費 消費者物價指數-總指數 8.23 105.39 104.47 100年度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試算結果 -0.767% 1.212% (預估) 採「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平均薪資指數」 採「醫療保健服務業薪資指數」 14 14 14

15 非協商因素(二) 人口結構改變率 100年西醫基層「人口結構改變率」為0.886%,計算基礎長期失真,分析原因如下:
未納入「不同年齡層每人費用變動權重」計算,無法真實反映老年人口醫療費用成長貢獻度。 預估當年度年齡組別點數成長率指標落後二年,造成當年度實際成長率長期失真,影響成長率預估的正確性。 15 15

16 費會協會第161次會議衛生署表示︰ 人口結構改變率在每年計算時,基期已採最新的每人年點數,而非採固定基期的方式,相較於委員所提希望納入每一年齡層的費用變化,已是折衷處理。 意即現階段為低估折衷方式 16

17 人口結構改變率 落後(兩年)的指標影響 建議: 1.計算應納入不同年齡層每人費用變動權重。
2.預估當年度年齡組別點數成長率指標落後二年,造成當年度實際成長率長期失真,影響非協商人口結構改變率成長率預估的正確性,應比照投保人口之成長率回補方式予以校正。 年度 成長率 (%) 差額 95 0.43 96 0.510 97 0.500 0.07 98 0.657 0.147 99 0.603 0.103 100 0.886 0.229 累計差額 0.549 註1:當年度人口結構改變率係以前一、二年料試算。 註2:資料來源為協商指標要覽 17 17

18 髖關節置換術成長率 1996-2006 粗發生數 標準化發生數 性別 1996年 2006年 成長率 0-44歲 870 1,125
1.29 813 0.93 45-54歲 563 1,154 2.05 932 1.65 55-64歲 783 1,017 1.30 1,010 65-74歲 784 1,214 1.55 893 1.14 75-84歲 252 629 2.50 440 1.75 84歲以上 18 60 3.33 40 2.22 總計 3,270 5,199 1.59 4,128 1.26 註:標準化發生數係以1996年之人口比例直接標準化 18

19 協商因素 因就醫可近性提升,對就醫人數及醫療費用成長之影響(含慢性病照護之增進)
「人口結構改變率」「新醫療科技」等項目無法完全反應西醫基層慢性病密集度之趨勢。 94-98年,一般服務預算編列43.21億,雖已滾入基期,但仍不足25.2億之差額。 雖99年第1、2季,慢性病呈現負成長(-1.5%、-2.8%),但以基層慢性病人數與件數每年穩定4-5%成長率,加上100年藥費將呈現正成長率,慢性病整體點數快速成長是必然趨勢。 19

20 西醫基層慢性病申報概況 95年11月1日第5次藥價調降 98年9月1日第6次藥價調降 20 20 註1:慢性病定義為案件分類04及08
註2:含藥局申報資料 註3:92-93年費用不含藥局資料,故不登錄。 註4:資料來源為健保局每季於費協會報告基層財務風險監控資料。 20 20

21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問題(一) 有關慢性病之密集度,已於非協商因素之人口成長率,人口結構改變率及新醫療科技項目多有所反映? 21

22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一) 費協會第161次會議衛生署表示︰人口結構改變率在每年計算時,基期已採最新的每人年點數,而非採固定基期的方式,相較於委員會所提希望納入每一年齡層的費用變化,已是折衷處理。 意即「人口結構改變率」採折衷低估方式,加上指標參數落後二年,及「新醫療科技項目」長期編列不足情況下,並無法真實反映慢性病患者逐漸往西醫基層診所移動的趨勢及增加之費用。 22

23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問題(二) 自94-99年,已於一般服務編列47.65億預算? 23

24 當年度慢性病實際申報增加點數(當年度-上年度)(B)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二) 近5年(94-98)43.21億雖已滾入基期,但仍不足25.2億之差額。 年度 慢性病實際 當年度慢性病實際申報增加點數(當年度-上年度)(B) 總額預算編列 差額 (億) (C-B) 人口結構改變率 (%) 躉售物價指數-藥品類 申請點數(億)(A) 成長率(%) 金額 (億)(C) 92年 103.4 0.200 0.79 93年 125.0 20.9% 21.6 0.360 -0.07 94年 143.6 14.8% 18.6 5.8 0.763% (12.8) 0.410 -4.53 95年 165.5 15.3% 22.0 16.76 2.175% (5.2) 0.430 -6.94 96年 167.2 1.0% 1.6 13.01 1.629% 11.4 0.510 -0.28 97年 181.0 8.3% 13.8 5.535 0.675% (8.3) 0.500 -0.16 98年 194.9 7.7% 13.9 3.516 0.400% (10.4) 0.657 0.10 99年Q1 46.4 3.438 0.389% 0.603 -0.11 總和 (25.2) 註1:慢性病實際申請資料來源:費協會會議之醫療費用支出情形報告。 註2:歷年總額預算編列資料來源:健保局於8/25報告資料。 註3:人口結構改變率及躉售物價指數藥品資料來源協商指標要覽。 24

25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問題(三) 98年慢性病(含慢箋)案件數及點數已趨緩,與一般服務成長情形相近,此外,受第6次藥價調整影響,99年第1季及第2季點數均呈現負成長(-1.7%及-2.8%),不建議增加成長率?於一般服務編列47.65億預算? 25

26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三)(1/3) 98年慢性病案件數及點數分別成長4.9%與5.76%較一般服務成長率(3.247%)高出50~80%。 雖99年第1、2季呈現負成長(-1.7%及-2.8%),但以基層慢性病人數與件數每年穩定成長4%~5%,加上100年藥費將呈現正成長趨勢下,慢性病整體點數快速成長是必然的現象。 26

27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三) (2/3) 27

28 99年第2季西醫基層總額案件分類申報概況 ─全區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三) (3/3) 99年第2季西醫基層總額案件分類申報概況 ─全區 28

29 因就醫可近性提升, 對就醫人數及醫療費用成長之影響(含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建議
分析 年西醫基層慢性病費用顯示,慢性病人數成長約5%,其費用成長約4.94%。 慢性病費用成長約4.94 %,其佔西醫基層費用約20%,換算整體費用成長約0.988%。 29 29 29

30 調整兒童門診診察費 說明(一) 兒童門診診察費加成能擴展到六歲,是基於3-6 歲兒童診察的難度比起3 歲以下的,其實更不輕鬆,因為這年齡層的幼兒有理說不清,力氣又大,花費的時間成本以及人力,比3 歲以下可能更多。 調整4-6歲兒童門診診察費,亦可增加年輕醫師選擇兒科的誘因,以免兒科持續連年招不到住院醫師的窘狀,造成人力斷層,甚至導致醫療院所實際廢除兒科。 30 30

31 調整兒童門診診察費 說明(二) 鑑於保護兒童醫療權利,在醫療給付方面凡6歲以下乳幼兒之門診部分,日本皆有加成22.1%至61.4%診察費。
31 31 31

32 調整兒童門診診察費 定義:4-6歲(含)兒童門診診察費加成20%。 成長率︰0.648% 預估增加額度值︰ 582.3百萬 32 32

33 新醫療科技 (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 說明(一)
新藥應包含新成份新藥與同成份、同療效、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 新藥成長率計算新成份新藥及少數同成份、同療效、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造成低估實際成長率。 33 33

34 新醫療科技 (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 說明(二)
新藥替代率算法包含同成份、同療效、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且應納入新成份新藥之考慮。 新藥替代率僅納入同成份,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物,造成高估新藥替代率(80%)。 34 34 34

35 97-98年度單方藥品健保申報排行 排行 成分名稱 藥理分類 98申報費用 (億元) 97申報費用 1 AMLODIPINE 降血壓藥 45
44.86 2 ATORVASTATIN (Lipitor) 降血脂藥 17 16.89 3 VALSARTAN 16 16.11 4 FACTOR VIII 血友病用藥 15.18 5 CLOPIDOGREL 血栓溶解劑 15 13.36 6 GLIMEPIRIDE 降血糖藥 14 13.96 7 IMATINIB 抗癌藥 12 11.33 8 ROSUVASTATIN(Crestor) - 9 PIOGLITAZONE 11 10.31 10 LOSARTAN 10.27 RISPERIDONE 精神疾病 9.72 小計 169 35 資料來源:97年申報資料為中國時報

36 新藥納入給付並未減少舊藥的使用 ─以降血脂藥物為例
36 36

37 新藥替代率公式-健保局 (一)新藥費用增加率= (二)平均替代率= (NCE)之新藥並未納入計算
註:對照品表示新藥有相同成分或劑型之舊藥得以對照,故新化學成份   (NCE)之新藥並未納入計算 37

38 新藥替代率公式-proposed 註:Pold*△Qold=period2(Pold*Qold2)-period1(Pold*Qold2)
Source: Gerdtham UG. The effect of cahnges in treatment patterns on drug expenditure? Pharmacoeconomics 1998;13(1): 38

39 新藥替代率 takepron僅18%,非80%的替代率
新藥品項 引入前舊藥A 引入後舊藥B 引入後新藥C 替代率 (B-A)/C Takepron 2,852,757 1,463,401 7,579,870 -18% 註:1. 以本表的替代推估,Takepron納入給付一年新增1.516億 (本表為5%樣本, 故乘20倍),舊藥費用僅減少2,779萬。 2. 藥品在納入給付後,每年均會造 成健保預算之增加 39

40 門診藥費成長解構分析─日本 (以1979為基期) 出處:Ikegami N et al. Why Medical Care Costs in Japan Have Increased Despite Declining Prices for Pharmaceuticals. Pharmacoeconomics 1998; 14 Suppl. 1: 40

41 西醫門診藥品費用成長解構分析 (1998-2004) 年代期間 整體 數量及組合 改變(V) 價格 改變(P) 新增 藥品(N)
總成長率 17.2~17.3 10.6~15.5 -7.7 14.9~20.8 年化成長率 5.4~5.5 3.4~4.9 -2.6 4.7~6.5 總成長率 26.4~28.5 23.0~24.9 -11.6 14.5~18.2 8.1~8.7 7.1~7.7 -4.0 4.6~5.7 註:新增藥品在兩個年代期間分別指 年及 年間納入健保用藥品項之藥品 分析資料來源:1998年至2004承保歸戶檔門診及藥局處方明細與醫令檔,樣本數約20萬人。 41 41

42 新醫療科技成長率占整體藥費總成長率(%)
歷年新藥及新醫療科技 藥費 新醫療科技 躉售物價指數(藥品類) 新醫療科技成長率占整體藥費總成長率(%) 預算與實際藥費之差距 【(D+E)-A】 年度 點數 (億) 差額 (當年度-上年度) (億)(A) 成長率 (%) 藥品 (億) (B) 特材品項 (億) (C) 預算金額 (億) (D=B+C) 金額 (億) (E) 指數年增率 (%) 占醫療服務成本 (%) 92年 200 - 6.99% 0.79 93年 230.6 30.6 15.27% 0.61 0.075% -0.078 -0.07 22.55% -30.07 94年 251.7 21.1 9.18% 1.57 0.206% -0.701 -4.53 6.79% -20.23 95年 240.2 -11.5 -4.62% 3.118 0.400% -7.319 -6.94 -28.10% 7.30 96年 232 -8.2 -3.38% 0.823 0.103% -0.252 -0.28 -10.50% 8.77 97年 235.6 3.6 1.55% 0.49 0.492 0.060% -0.189 -0.16 13.42% -3.30 98年 247.3 11.7 5.05% 0.272 0.032% 0.312 0.1 2.18% -11.12 99年Q1 58.6 0.113% 6年平均 (93-98年) 239.57 3.84% 1.15 1.3226 0.1460% 12.46% 註1:新醫療科技之藥品及特材資料來自協商前之會前會資料;費協會協商資料並無分別呈現各別項目之數據。 註2:自93年起使有「新醫療科技項目」;92年新增特約檢驗及放射等項目。 註3:藥品編列部分,僅97-99年有明確標示出金額;99年資料為8月25日費協會召開「99年協商座談會」健保局針對西醫基層所提出新醫療科技項目之金額。 註4:新醫療科技資料來源:歷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協商指標要覽及費協會委員會議資料。 註5:躉售物價指數(藥品類)資料來源:98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協商指標要覽。 註6:藥費資料來源:費協會醫療費用支出情形報告資料。 42 42 42

43 新醫療科技--問題(一) 96-98年西醫基層藥費成長情形,3年平均成長率為1.05%,相較基層總額成長率,低了許多?

44 新醫療科技--回應(一) 歷年西醫基層門診分項費用
新醫療科技--回應(一) 歷年西醫基層門診分項費用 單位:百萬 年度 藥費 診察費 診療費 藥事服務費 門診醫療 費用合計 新醫療科技 編列 一般 服務 浮動點值 (平均點值) 成長率 93 23,172 15.3% 44,518 - 19,174 4,451 91,315 61 0.075% 1.144% (0.8912) 94 25,139 8.5% 46,390 12,258 4,763 7.0% 88,550 157.2 0.206% 2.223% (0.8635) 95 23,959 -4.7% 44,571 -3.9% 11,500 -6.2% 5,261 10.5% 85,291 -3.7% 307.6 0.400% 3.793% (0.9207) 96 23,146 -3.4% 44,778 0.5% 11,010 -4.3% 5,621 6.8% 84,555 -0.9% 81.6 0.103% 3.794% (0.9539) 97 23,506 1.6% 45,539 1.7% 11,723 6.5% 5,634 0.2% 86,402 2.2% 49.2 0.060% 3.328% (0.9645) 98 24,707 5.1% 47,164 3.6% 12,555 7.1% 5,812 3.2% 90,238 4.4% 27.2 0.032% 3.247% (0.9588) 註1:93年資料來源為98年協商指標要覽。 註2:94-98年資料來源為99年協商指標要覽。排除預防保健、老人流感疫苗注射診察、愛滋病診療等相關費用。 註3:藥費平均成長率:93-95為6.4%;96-98年為1.09%;93-98年為3.7%。 註4:門診醫療費用合計平均成長率:96-98年為1.92%;95-98年為0.52%。 註5:一般服務平均成長率:93-95年為2.4%;96-98年為3.5%;93-98年為2.92%。

45 新醫療科技--問題(二) 98年第6次調降藥價,自98年10月至99年3月,西醫基層總額平均每月藥費成長率已降至-6.0%,99年第1季及第2季藥費成長率為-8.1%、-2.9%,預估99年成長率約為-5.2%,100年成長率約為0.5%?

46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1/5) 雖然99年第2季整體藥費呈現負成長率(-2.9%),致整體醫療費用理應下降,但因第2季期間流行「B型流感」,使得相關醫療費用反而增加12-15%,換句話說,整體醫療費用不但未因藥費負成長率,反而上升3.82%,且高出99年度總額成長率1.463%甚多,造成部分偏遠地區諸如南投、苗栗、屏東、澎湖外島等地區點值大幅下降至低於0.9,造成當地基層醫師,提供相同醫療服務,成本相對提高情況下,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47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2/5) 99年第2季西醫基層總額門診申報點數 ─費用分類+分區別 藥費 藥事服務費 診察費 診療費
門診醫療費用合計 成長率 台北 1,735 -5.39% 432 5.80% 3,577 6.70% 1,098 8.85% 6,841 3.61% 北區 920 -3.01% 239 7.74% 1,761 7.67% 553 9.00% 3,472 4.82% 中區 1,218 -1.32% 299 6.93% 2,559 6.11% 782 7.91% 4,858 4.47% 南區 928 -2.86% 249 5.30% 1,937 5.06% 537 6.64% 3,651 3.16% 高屏 1,059 -2.06% 244 6.42% 2,093 5.50% 575 4.20% 3,971 3.24% 東區 161 -4.10% 38 8.00% 276 6.68% 56 3.77% 531 2.97% 合計 6,020 -3.22% 1,500 6.40% 12,204 6.24% 3,601 7.49% 23,325 3.82% 47 47

48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3/5) 99年第2季流感申報概況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3/5) 99年第2季流感申報概況 48

49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4/5) 49

50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5/5) H1N1病毒監測(2010年第26週) 50

51 新醫療科技--問題(三) 歷年協商預算數均高於實質申報點數,建議100年不增加成長率?

52 新醫療科技--回應(三)(1/3) 分析歷年新藥新科技納入給付後之費用影響,多於第2-5年以後呈現5-30倍的費用成長,於5年後新藥趨於平穩成長,而非如費協會幕僚所言:「因歷年協商預算數均高於實際申報數,爰建議100年不增加成長率」。

53 新醫療科技--回應(三) (2/3) 94-98年新藥申報點數及核定品項數
新醫療科技--回應(三) (2/3) 年新藥申報點數及核定品項數 年度 品項數 基層 醫院 申報點數 新醫療科技協商成長率*1(百萬) (億) 新醫療科技協商成長率*1 94 37 13,091,078 0.206% (157) 1.70 0.830% (19.454) 95 38 12,996,451 0.400% (308) 4.97 0.300% (7.255) 96 51 16,668 ,837 0.103% (82) 3.88 0.291% (7.403) 97 63 3,657,759 0.060% (49) 1.21 0.393% (10.388) 98 58 18百萬 0.032% 6.420 0.325% 99 (1-6月) 36 5.7百萬 0.113% (99.9) 0.133 0.482% 資料來源:費協會97、98年度委員會議資料 *1:「新醫療科技協商成長率」包括新藥、新特材及新增支付項目。 53

54 新醫療科技--回應(三) (3/3) 85-95年新藥新科技之影響 5X 單位︰百萬點 30X 54
新藥收載年度 品項數 86年醫令點數 87年醫令點數 88年醫令點數 89年醫令點數 90年醫令點數 91年醫令點數 92年醫令點數 93年醫令點數 94年醫令點數 95年醫令點數 合計 85 13 127 450 874 1,113 983 922 1,024 998 1,025 8,438 86 54 346 890 1,053 1,211 1,238 1,213 1,202 1,248 1,192 1,102 10,693 87 75 594 1,901 2,862 3,754 4,534 4,480 4,720 4,570 4,363 31,777 88 42 235 823 1,080 1,460 1,689 1,948 1,998 2,090 11,323 89 36 113 1,029 2,021 2,791 3,538 3,690 3,731 16,914 90 73 348 2,156 3,785 5,428 5,223 5,493 22,433 91 56 557 1,764 3,002 3,290 3,441 12,054 92 50 60 688 1,357 1,744 3,850 93 82 239 1,396 2,413 4,047 94 37 187 904 1,091 95 38 510 小計 556 473 1,933 4,063 6,121 8,431 12,863 16,694 21,834 23,901 26,816 123,129 30X 5X 1.資料來源︰(1)85-93年︰全民健保資料倉儲系統 (2)94年︰醫療給付檔分析系統 (3)95年︰截至96年.04.12元代倉儲系統 (4)資料製作時間︰ (5)不含中醫牙醫西醫基層簡表之藥品費用 2.新藥︰指依全民健康保險藥價基準,經本局邀集醫、藥專家審議後核定之藥品品項。 54

55 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 建議
在低估新藥成長率與高估新藥替代率情況下,在新藥替代率仍無公認正確的計算方式前,為保障被保險人用藥權益,維護民眾健康,並維持基層總額支付之公平性,建議比照歷年適度編列「協商因素--支付項目的改變--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成長率,參考單位藥費成長以4.0%計,其佔西醫基層費用約26.88%,且新藥成長占整體藥費成長約65 %,換算建議編列100年基層總額「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成長率0.70%。

56 支付標準調整 整體費用為18.2百萬,成長率0.020%。 建議跨表項目4項及其費用(以98年醫院執行之10%預估)分別如下:
(1)前玻璃體切除手術(86203B),預估費用76.3千點。 (2)純音聽力檢查(22001B),預估費用13,052千點。 (3)輸卵管外孕手術(97017B),預估費用1,498千點。 (4)T3 (Triidothyronine)甲狀腺原氨酸放射免疫分析 (27001B)預估費用3,573千點。 整體費用為18.2百萬,成長率0.020%。 56

57 支付標準調整 建議編列費用14.2百萬。 健保局建議開放「甲狀腺刺激素免疫分析 TSH(EIA/LIA) (09112B)」。
惟查前開兩項檢驗技術本質不同,無法替代: 甲狀腺刺激素放射免疫分析 TSH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27004C) 」具有放射性且費用較高。 「甲狀腺刺激素免疫分析 TSH(EIA/LIA) (09112B)」。係化學免疫分析方法,沒有放射性且費用較易操作及執行。 建議編列費用14.2百萬。

58 調整復健章節兒童加成 早期療育的目的 1.減緩特殊嬰幼兒發展遲緩的現象 2.預防發展遲緩嬰幼兒日後造成第二種的障礙 3.減少社會未來的負擔
4.發展嬰幼兒之潛能 58 58

59 調整復健章節兒童加成 考量發展遲緩兒童需早期療育,其復健治療較成人複雜且耗時,爰建議適當提昇兒童復健費用。 計算說明:
「兒童加成」年齡之認定,以醫令實際執行年月減去出生年月, 「小於6個月」者加成 60% 「大於等於6個月,小於2歲」者加成 30% 「大於等於2歲,小於等於6歲」者加成 20% 註:「歲」是算年不算月,所以6歲是算到6歲11個月 整體費用為36.4百萬,成長率0.041%。 59 59

60 鼓勵西醫基層實施轉診制度 說明(一) 轉診制度不是單純民眾就醫處所的移轉,而是整個醫療体系運作轉化的過程。因此,面對的問題相當複雜。
整合地區醫療資源,減少重覆投資及過度提供。 建立區域性轉診體系。 建議先從診所醫院之間的轉診流程及標準化做起。 宣導並落實基層照護,改善並統一現有轉診流程。 60 60

61 鼓勵西醫基層實施轉診制度 說明(二) 導入「轉診」制度是鼓勵慢性病患留在基層照護的政策;西醫基層更需要有轉診制度的支持。
依病患病情需要安排轉診服務,將有利於醫療資源的利用及病患的整體照護。 病患端︰可以透過現行部份負擔制度之檢討,加以區隔,鼓勵民眾經由轉診而得到完善的診療,減少盲目逛醫院的情形(過去制度已有)。 醫療院所端︰可以鼓勵醫療院所提供轉診服務,並在健保局建置之定期資訊回饋模式下,促進基層院所與醫院間的垂直整合,創造三贏的就醫服務。 社區醫療垂直整合: 結合醫院診所 將轉診轉檢含括於內,改變對"病"的轉診合作關係為對"人"的健康管理,並擴為"家庭"及"社區"的健康管理。 建立社區家戶健康資料庫 建立共同醫療資訊平台 61 61 61 61

62 鼓勵西醫基層實施轉診制度 說明(三) 基層院所提供病患「轉診」服務,除了填寫轉診建議書外,另須與醫院的醫師保持聯繫,針對病患的診治進行醫療專業之討論與諮詢,故建議藉由調升「診察費」100點及增列「轉診個案追蹤管理費」500點雙重誘因之機制,讓院所對病患的照護更能化被動為主動,期落實轉診制度,以提昇醫療效率。 執行指標: 個別指標:轉介率 整体轉診成效 制度評估:轉介病例檔案分析 62 62 62 62

63 鼓勵西醫基層實施轉診制度 98年申報資料試算一般案件且未開立(藥品)處方者,件數為542,089,以其中20%為轉診案件計,增列「轉診個案追蹤管理費」500點及調升「診察費」100點,預估費用為65,050,680。 惟考量未開立處方案件恐有成長趨勢,為避免有低估之虞,建議依試算結果之1.2倍,預估費用78,060,816,換算成長率0.087%。 63 63

64 高診次病患整合照護費 說明(一) 臨床上發現,高診次病患約可分為3大類: 其中部份高診次就醫病患有多重疾病(慢性病),更需要整合照護。
第一類:「慮病症」、「身體化症候群」、「憂鬱症」、「恐慌症」者。 第二類:無法治癒的病痛,例如: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者。 第三類:多重疾病(慢性病)在不定處所或多處就醫者。 其中部份高診次就醫病患有多重疾病(慢性病),更需要整合照護。 64

65 高診次病患整合照護費 說明(二) 高診次病患之就醫習慣直接影響其健康照護成效。
有固定就醫習慣者之健康照護成效明顯優於流動就醫習慣者。 對未能參加論質計酬計畫和家庭醫師整合計畫的高風險病人快速導入照護,提供以全人、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 照護成果可以透過電子化統計,建立可課責的健康照護,有效減少「多重疾病跨院所就醫」。 65

66 高診次病患整合照護費 說明(三) 目的: 藉由推動忠誠病人並結合家庭醫師之概念,提高醫師全人照護的動機。
加入慢性病族群於照護名單中,促進病情穩定之慢性病病人回到基層照護,期改善民眾健康。 66

67 高診次病患整合照護費 預估費用200百萬,成長率0.223%。 操作型定義: 結果指標:就醫次數下降比例(待與健保局研議後補)。
1、符合以下條件之病人:高就診次數病人。 2、排除:已參加「家庭醫師整合計劃之病人」及「「論質計酬個案」。 3、高就診次數病人係指健保局檔案分析病人歸戶後之主要就醫院所 、高就診名單前30百分位者。 結果指標:就醫次數下降比例(待與健保局研議後補)。 預估費用200百萬,成長率0.223%。 67

68 醫療品質及保險對象健康狀態的改變 品質保證保留款 99年評核結果︰82.3(等級︰良) 成長率︰0.05% 68 68

69 提昇急診照護品質 說明 為配合衛生署99年施行急診5級檢傷分類基準,急診診察費(01015C)及精神科急診診察費(01021C)支付標準配合夜間加成由20%提高至50%,健保局試算,預估基層部門費用增加137萬點。 為避免有低估之虞,爰本會建議以前揭試算結果之1.5倍預估費用,202.5萬點,換算成長率0.002%。 69 69

70 提昇急診照護品質 成長率︰0.002% 預估增加額度值︰2百萬 70 70

71 調整嬰幼兒處置等支付點數 說明 健保局預估西醫基層若通過「新生兒光線治療」及「嬰兒保溫箱」2項,依原訂點數加成30%。「嬰幼兒抽血」,依原訂點數加成37%。試算預估費用增加4,332點。 為避免有低估之虞,爰本會建議以前揭試算結果之1.5倍預估費用,為6,498點,換算成長率0.000%。 71 71

72 調整嬰幼兒處置等支付點數 成長率︰0.000% 預估增加額度值︰0.006百萬 72 72

73 其他議定項目 違反全民健保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之扣款
依費協會第159次委員會會議決議略以:違反特管辦法之扣款仍比照過去方式,列為100年度總額協商減項,且僅減列民眾檢舉及健保局主動查核所發現之違規案件,不減列總額部門發揮同儕制約而主動舉發之案件。 依費協會第160次委員會之西醫基層違約扣款資料結果,非總額舉發家次為334,費用為37,181千點。 73

74 違反全民健保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之扣款
成長率︰-0.041% 預估減列額度值︰-37.2百萬 74

75 100年西醫基層一般服務成長率 項目 成長率 (或金額) 增加金額 預估值 醫療服務成本及人口因素成長率及增加金額(非協商因素)
0.455% 408.8 協商因素成長率 2.718% 2441.2 一般服務成長率及增加預算 3.173% 2850.0 一般服務預算合計 3.172% 92,689.7 75 75

76 100年專款項目(全年計畫總預算) 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 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 資源缺乏地區改善方案 醫療給付改善方案
76

77 專款專用 1.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 -全聯會建議: (1) 檢驗費用回歸專款支應 。
(2)如施行結果超過總額該項專款預算數時,採點值浮動方式處理。 77 77

78 慢性B型及C型肝炎檢驗統計費用 資料來源:中央健保局99年8月25日西醫基層支付委員會第3次會議。

79 專款專用 2.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計畫 3.醫療資源缺乏地區改善方案 -至少維持99年原預算額度(11.15億元)。
-至少維持99年原預算額度(1億元)。 79

80 專款專用 4.醫療給付改善方案 -全聯會建議: (1)維持原5項方案及預算額度(3億元) 。
(2)如施行結果超過總額該項專款預算數時,採點值浮 動方式處理。 (3)「孕產婦照護品質方案」建議維持由行政院衛生署 醫療發展基金支應。 80 80

81 門診透析預算成長率 建議「末稍血管修補及吻合術(69032C)」移至門診透析預算支應。
81

82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82


Download ppt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99年9月10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