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四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四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四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分布; 2.掌握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3.理解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重要意义;

3 基本概念 1、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如注射前用2%的碘酒在局部皮肤涂擦;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体温表等。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2、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细菌的芽胞)的方法。 3、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称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如外科手术,细菌接种等。

4 实验材料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培养基:普通平板、液体培养管
试剂:2%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药敏纸片、无菌生理盐水 器材:接种环、酒精灯、镊子等

5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细菌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一)湿热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6 一、细菌的分布 1、空气中的细菌检查(1块平板) 2、水(自来水)中细菌的检查(1块平板) 3、周围环境中细菌检查(1块平板)
自由发挥(如笔、硬币) 4、皮肤(手)上细菌的检查(结合化学消毒剂试验)(1块平板) 5、咽喉中细菌的检查(1块平板)

7 (一)湿热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湿热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8 (一)温度对细菌的影响 热力杀菌的原理:是通过加热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新陈代谢发生障碍,细菌因而死亡。 目的要求: 认识高温(煮沸法)对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的作用 材料: 1、菌种:枯草杆菌(有芽胞) 大肠杆菌 (无芽胞) 2、肉汤培养基、水浴锅

9 实验方法 检测对象: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
步骤:分别取上述两种细菌,设置对照组后,分别沸水浴5-10min, 37℃培养24h,观察结果。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菌球菌或大肠杆菌 100 ℃ 10m + 37℃培养24h后

10 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100℃ 5min 100℃ 5min 37℃ 24h 菌膜 澄清 浑浊

1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 煮沸杀菌后细菌生长状况 普通条件培养下细菌生长状况

12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 原理:紫外线可以诱发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使细菌死亡。
取有芽胞细菌(枯草杆菌)、无芽胞细菌,设置对照后,以紫外线照射30min, 37℃培养24h,观察结果。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菌球菌或大肠杆菌 紫外线30min + 37℃培养24h后

13 紫外线杀菌的结果 uv30’ 培养箱 班级、姓名/学号、大肠 枯草 接种大肠杆菌 接种枯草杆菌

14 (三)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 化学消毒剂杀菌的原理: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与变性,致使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干扰微生物酶系统和影响其代谢;损伤细胞膜:醇类、酚类、表面活性剂等损伤细菌细胞膜,引起细胞膜的渗透性改变,导致细菌死亡。 消毒剂:2%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 方法:以碘酒(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前后,分别涂抹平板培养基, 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15 (四)抗生素对细菌的影响(药敏试验 ) 原理 影响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如庆大霉素为氨基糖苷类。 影响核酸代谢: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磺胺类。 如丙氟哌酸为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16 方 法 在超净工作台中或酒精灯旁,用无菌棉签或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菌液均匀涂布到平皿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
方 法 在超净工作台中或酒精灯旁,用无菌棉签或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菌液均匀涂布到平皿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 然后用无菌镊子将纸片放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纸片与培养基表面完全接触。为了能准确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纸片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上,位置安排适中,防止出现抑制圈重叠。一般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可在平皿中央贴一片,外周等距离贴5-6片。记住每种药敏纸片的名称。 贴完纸片的平皿15分钟后再置于37℃温箱中培养16-24小时,观察记录结果。以药敏纸片周围没有肉眼可见生长物区域为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

17 药敏纸片 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青霉素、丙氟哌酸

18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抑菌圈直径(毫米)敏感性 >20mm极敏感 15-20mm高敏感 10-14mm中敏感 <10mm低敏感 0不敏感
药敏试验结果判断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抑菌圈直径(毫米)敏感性 >20mm极敏感 15-20mm高敏感 10-14mm中敏感 <10mm低敏感 0不敏感 抑菌圈

19 葡萄球菌

20 大肠杆菌

21 常用药物抑菌圈直径大小来判断结果的标准,如下
抗菌药物 中介 敏感 AMK9阿米卡星 30ug ≤ ≥17 CLI 克林霉素 2ug ≤ ≥21 GEN庆大霉素 10ug ≤ ≥15 OXA苯唑西林 1ug ≤ ≥13 PEN青霉素 10U ≤ ≥29 AMS舒巴坦 10/10ug ≤ ≥15 AMP氨卞西林 10ug ≤ ≥17 PIP哌拉西林 100ug ≤ ≥18 FZN头孢唑碄 30ug ≤ ≥18 CAZ头孢它定 30ug ≤ ≥18 CIP环丙沙星 5 ug ≤ ≥21 ATM氨曲南 30ug ≤ ≥22 FRX头孢呋辛 30ug ≤ ≥18 IMP亚氨配南 10ug ≤ ≥16 VAN万古霉素 30ug ≥15 SXT复方新诺明1.25/23.75ug≤ ≥16


Download ppt "实验四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