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情系乡土
3
经典晨读 1 高考导航 2 课堂互动 5 学习目标 3 课后强化作业 6 课前预习 4 语林精品 7
4
经 典 晨 读
5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析】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7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历青天而入碧海,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8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9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10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却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刘学锴)
11
高 考 导 航
12
(2014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16
【注】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18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 “舍”,可以联想到“舍相如广成传”中的“舍”是“安排住宿”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为“寄居”正确。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舍”,可以联想到“舍相如广成传”中的“舍”是“安排住宿”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为“寄居”正确。B.《陈情表》中有“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是“改变”的意思,和这句中的意思相同,正确。C.《过秦论》中有“秦人开关延敌”,“延”是“延请”的意思,据此推断C项不正确。D.“属”,通“嘱”,意为“托付,交付”,正确。 【答案】 C
19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平时学习文言文时要养成梳理和积累文言实词含义的习惯。答题方法:①联想推断法。“民不胜其苦”,联想“沛公不胜杯杓”,推断应解释为“能够承受,禁得起”。②句式推断法。利用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句等句式上的特点来推断。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一句,“用”与“以”相对,推断“以”也是“用”的意思。
20
③语法推断法。如“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是名词带上了宾语,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登记,没收”。④语境推断法。把选项中的解释代入原文,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正确,⑤邻字推断法。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由“疲”推断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1
学 习 目 标
22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2.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3.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23
课 前 预 习
38
7.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晚年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
39
反对武力兼并,认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是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有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反对“逸居而无教”。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并把“知天”看成是尽量扩充本心和发扬善性的过程。提出养心寡欲的思想,要求“反求诸己”,排除感官物累,“善养吾浩然之气”,使这气“塞于天地之间”,以达“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40
并进而断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还指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历史事实。他的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41
8.了解背景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包括孟子在内的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梁惠王招贤,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霸道”“虐政”,主张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仁义治天下。这样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梁惠王便想从孟子那里寻得“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两人第二次会见是在池沼旁边。
42
梁惠王看着鸿雁麋鹿嬉戏,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多次接触交谈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之间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就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一次深入的交谈。这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暗示了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的道理,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从而阐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43
孟子的仁政思想:(1)以民为本的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8)反对不义的战争。
44
课 堂 互 动
45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1-4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动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所以,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众归附自己。孟子利用梁惠王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引导他实行王道。
46
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2自然段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知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通过“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观点的话。 第4自然段再由“王如知此……”两句,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实质上跟邻国统治者并没什么区别。这就暗示梁惠王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7
(二)自主思悟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这里“尽心焉耳矣”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48
2.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他有怎样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治理国家尽心尽力,但民不加多。
49
3.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战国时期,因诸侯国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相互征伐,造成了国家劳动力不足,兵员缺乏。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的当务之急。所以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众归附自己。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50
4.“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在文章中的寓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寓意是: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数量上不同而已。 这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
51
(三)深入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崩乐坏,世风倾颓。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52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讲授他的道德理论。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53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开拓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
54
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地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55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56
3.孟子运用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从多方面因势利导,相辅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和逻辑性。
57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略,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59
【答案】 B(A项“鸡豚狗彘之畜”(xù);C项“养生丧死”(sāng),“孟轲”(kē);D项“庠序”(xiánɡ)。)
60
【答案】 D(D项:年成。A项:密/几。B项:大王、君王/为王。C项:没有/通“毋”,不要。)
62
【答案】 B(A.焉:①语气助词,不译。②疑问副词,哪。B.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C.而:①却,②就。D.或:①有的人,②或许。)
63
4.“以”的意义与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③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树之以桑 ⑥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⑦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 A.①③⑤/②/④/⑥⑦ B.②④/①⑥/③/⑤⑦ C.①②④⑤/③/⑥/⑦ D.③④/⑤①/②/⑥⑦ 【答案】 C(介词/连词/语素,与“可”组成一个词/动词)
64
5.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B.驴不胜怒,蹄之 C.日出江花红胜火 D.不胜枚举 【答案】 D(题干与D都当“尽”讲。)
65
6.下列对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嘲笑梁惠王的不明大义。 B.说明梁惠王同“五十步而后止”的人是一样的。 C.孟子明知其意,先隐而不说,令对方入我彀中,然后让对方自己去领悟。 D.孟子设圈套让梁惠王就范。 【答案】 C
66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答案】 D(D项为判断句,其他项为状语后置句。)
68
【答案】 C(兵:兵器,武器。)
70
【答案】 C(A.①请允许我,②请求;B.①没有,②不要;C.①②都是“年成”;D.①耽误,②夺取。)
71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B.根据败逃的距离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是亦走也”。
72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
D.作者运用事例说理,增强了说服力,且说理深入浅出。 【答案】 D(作者运用比喻说理,增强了形象性、生动性,说理深入浅出。)
73
第二课时(讲读5-7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三部分(5-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74
第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第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75
(二)自主思悟 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使民加多”。具体做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76
2.孟子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具体做法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教民、养民的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7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78
4.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①正反对比。“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②比喻。孟子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了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79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80
(三)深入探究 1.对孟子“仁政”的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五、六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81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82
2.“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
83
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84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的引申: ①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②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③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85
④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⑤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前总理朱镕基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到点上,抓准了要害。
86
(四)概括主旨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只有实行“仁政”,让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施以儒家的教化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五)鉴赏艺术 孟子不仅是一位儒学大师,而且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气势恢宏而又委婉动听,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的譬喻中设圈套,使他在论辩中无往而不胜,而且令对手心悦诚服。《寡人之于国也》是他的语言艺术的一个范例。
87
1.严密的逻辑力量。 正面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施行仁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饿之苦,又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全段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文章三个部分的末尾,依次是“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文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88
2.成功地运用比喻 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而生动,富于文学情趣,于机智与幽默中突出事物的本质。文章最后,作者针对统治者归咎于年成的推诿,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咎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咎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这样写,既能激发对方的兴趣,又能因势利导,阐明事理。
89
3.成功地使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在第四段中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一组排比句,运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的则是对偶。正因为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语言不仅生动形象,富有气势,而且读来声调铿锵,朗朗上口,于整齐的句式中洋溢着音韵美。
90
【答案】 C(A项全对。B项,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C项,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咎于年成;岁,年成。豚:小猪;彘:猪。D项全对。)
91
【答案】 D(②④读shù,几,若干;①读cù,密;③读shuò,屡次;⑤读shù,天数,定数。)
92
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邻国之政 ②填然鼓之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未之有也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⑦/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④/⑤/⑥/⑦ 【答案】 D(①③助词,的;②音节助词;④代词,代“五亩之宅”;⑤代词,在句中作前置宾语;⑥代词,人;⑦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3
4.下列语句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答案】 B(题干中所给语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A、C、D三句中都有介词结构后置现象。)
94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中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善于雄辩。 B.课文在论述中先破后立,以立为主,破立结合,并将自己的主张逐层深入地展示出来。 C.结尾一段关于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的概述,是一种反面假设,目的是用以对比突出“王道”的正确性。 D.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的基础。既要发展生产以养民,又要重视庠序以教民,才是王道的实现。 【答案】 C(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95
6.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B.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96
C.《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书籍,《四书》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为《诗经》《周易》《书经》《礼记》《春秋》。
D.我国古代的图书目录分别为经史子集:经指的是儒家经典,子指的是诸子百家的著作。 【答案】 B(荀子不是墨家学派代表人物,而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97
课后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98
语 林 精 品
100
【名句背景】 有一个人正好与别人一起坐船过江,船到江心,一位乘客突然拉着一个小孩要把他扔到江里去。小孩吓得大哭。那人连忙阻止,问他为什么要把小孩扔进江里。乘客说:你不知道,小孩的父亲是游泳好手,小孩肯定也是水中好汉。这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讲的一则故事,讽刺不知察今、硬搬教条的复古者。
101
【名句译释】 所以看看自己就能够了解别人,看看现在就可以了解过去。古代和现今一个道理,别人与我一个样。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的人,重视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过去的,根据看见了的推知没有看见的。
102
【名句评析】 以己与人、今与古、近与远、所见与所不见的关系,阐明事物是在变化的,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已知的事物里体会、提炼,去了解那些抽象道理,认识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生活,投入到改革的激流中去。我们要知道一块肉的咸淡只要尝一口就够了,不必把整块肉都吃完;我们要了解某个数学公式,只要真正弄清楚某道题,这一类的题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