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2 概念 概念: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证,经后辄止称之。

3 病因病机 1.肝火: 情志所伤,肝郁化火, 经期冲气偏旺,冲气夹肝火上逆,气火上扰清窍,头痛。 2.血瘀: 情怀不畅,肝郁,血行不畅,
经期遇寒,血为寒凝, 外伤跌扑,淤血内阻,冲气夹肝经淤血上逆,阻滞脑络,不通则痛。

4 病因病机 3.血虚: 素体虚弱 大病久病,长期慢性失血 脾虚生化不足
失血伤精——精亏血少,经行经血下注冲任,阴血易感不足血不上荣头,——头痛。

5 诊断 病史:有久病体弱、精神刺激史。 表现:经期头痛症状。部位、性质。 检查:妇查:无特殊 辅查:CT检查:排除颅脑占位病变。

6 鉴别诊断 外感头痛:经行偶感风寒或风热而头痛。具体见各病表现。

7 辨证论治 实症与虚症疼痛时间、性质不同 1.肝火证:主证:巅顶痛,头晕目眩,经量偏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证析:
治法:清热平肝息风 方药:羚角勾藤汤

8 辨证论治 2.血瘀证: 主证:经期头痛剧烈,如锥刺,经色紫暗,伴胸闷不舒,小腹疼痛剧按;舌暗或尖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证析: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桃红赤芎老麝姜枣)

9 辨证论治 3.血虚症: 主证:经期或经后,头晕头部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细。 治法:养血益气
方药:八珍汤

10 预防与调摄 1.保持心情舒畅 2.注意休息,避风寒。

11 经行身痛

12 概念 经行身痛:经行前后或经期出现以身痛为主证者称之。

13 病因病机 血虚: 素体虚或大病久病-血虚,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肢体百骸失养,不荣而痛。
血瘀:素有寒湿滞留经络、关节血为寒凝,寒凝血瘀,经脉阻滞,不通而痛。

14 诊断 病史:有失血、经期产后感寒史。证析 表现:随经期出现身痛证 检查:妇查、血沉、抗o正常。

15 鉴别诊断 内科痹证:证不随经期发作。 经期外感:经期偶感风寒有表证。

16 辨证论治 1.血虚:经行或经后身痛,经量少色淡,质薄,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 证析 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方药: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加鸡血藤丹参、玉竹。

17 辨证论治 2.血瘀:经行身痛得热减,遇寒加重。经迟量少色暗或有块。舌暗有瘀斑,脉沉紧。 证析: 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方药:趁痛散
芑桂归术独牛薤白草姜

18 经行乳房胀痛

19 概念 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者称之。

20 病因病机 与经络循行有关。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 经期及行经前后,气血下注冲任血海,以致血不足气有余 1.肝气郁结: 情志所伤,肝失调达,
经期冲气偏盛,循肝经上逆,肝经气血雍滞,乳络不畅-痛 2.肝肾亏虚:素体肝肾不足,或久病伤阴,经行则阴血更虚肝肾益虚,乳络失养-痛。

21 诊断 1.病史:有七情内伤史 2.症状:持续2月经周期以上。 3.检查:局部查体 妇查 辅助检查:红外线/ 超

22 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 乳癌

23 辨证论治 虚实两端;实症经前痛,虚症:经后痛;经期有实有虚。 1.肝气郁结:乳房局部症状: 月经情况: 全身表现: 舌脉 证析: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通络 方药:逍遥丸加麦芽、青皮、内金

24 辨证论治 2.肝肾亏虚:乳房局部症状: 月经情况: 全身表现: 舌脉 证析: 治法:滋养肝肾,和胃通络 方药:一贯煎加麦芽、青皮、内金

25 调护


Download ppt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