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2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形成》 第 三 講 孔子的生命智慧

3 引言 上週強調:教育是提昇生命的偉大志業 但是:思考生命的方向與意義需要文化資糧, 從「孔子的生命智慧」開始
1. 引言 上週強調:教育是提昇生命的偉大志業 但是:思考生命的方向與意義需要文化資糧, 從「孔子的生命智慧」開始

4 1:1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哲學突破」與中華文明
1:1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哲學突破」與中華文明 雅士培 (Karl Jaspers, )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Michael Bulloc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中譯本: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1989) 人―超自然(神):希腊、羅馬文化 人―自然:埃及文化 人―人:中華文化 ∴東方經典:「人」「他者」 (是人,不是神)

5 「哲學突破」

6 1:2 「哲學突破」後的聖哲 中華文明:孔子(551-479BC)
印度文明:釋迦牟尼(Siddhattha Gotama Śākyamuni , 566?-486? BC) 猶太文化:耶穌(Jesus, 7/2 BC - 26/36 AD) 12世纪拜占庭的肖像,現存于伊斯坦堡的索菲亞大教堂 孔子 釋迦牟尼

7 1:3 孔子( BC)的生命歷程 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 孔子畫像

8 1:3 孔子( BC)的生命歷程 30歲 此時孔子已在學業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故曰:「三十而立。 」此後,開始創辦民間教育,收徒講學。 36歲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0歲 經過數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謂:「四十而不惑」。 48歲 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

9 1:3 孔子(551-479BC)的生命歷程 50歲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公山不狃以費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止 53歲
為魯大司寇,魯國大治。 60歲 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 64歲 孔子在衛。衛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問孔子為政的首務為何?孔子答曰:「必也正名乎。」 70歲 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顏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3歲 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

10 資料來源:《孔子說》,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資料來源:《孔子說》,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11 因為:現代人與同時代人溝通太多,與異時代人溝通太少。
1:4 在21世紀與儒家人文心靈對話 海涅(Heinrich Heine, ,1831以後移居巴黎): 「地理的故鄉」  「精神的原鄉」 因為:現代人與同時代人溝通太多,與異時代人溝通太少。 「飄泊的靈魂」 「失根的蘭花」 「孤獨的群眾」

12 伊藤仁齋(Itô Jinsai,維楨,1627-1705) 「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1:5 孔子與《論語》的人文思想世界 伊藤仁齋(Itô Jinsai,維楨, ) 「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伊藤仁齋宅前留影 伊藤仁齋墨寶 ※帶著21世紀的問題向孔子叩問答案。

13 1:6 在21世紀向孔子叩問生命答案 A. 全球化 B. 知識經濟 C. 生態環保 如何安頓「自我」? 如何與「他者」互動?
1:6 在21世紀向孔子叩問生命答案 A. 全球化 B. 知識經濟 C. 生態環保 如何安頓「自我」? 如何與「他者」互動? 如何與「自然」相處? 如何對待「超自然」問題?

14 2.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如何安頓?

15 2:1 孔子的答案(1): 「自我」的覺醒 《論語‧先進‧25》 孔門師生的對話
2:1 孔子的答案(1): 「自我」的覺醒 《論語‧先進‧25》 孔門師生的對話

16

17 《思念》 都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在人世間昏睡,朝朝日出而作,日落卻無法而息。 我的心在飄離,似乎要離我而去, 總有一些心事無人能懂, 有一些不能契及。 海水潮潮漲潮息,天天日子這樣過去。

18 2:1 《論語‧先進‧25》 子路(仲由,字子路,542-480B.C.)、曾皙(名點,字子晳,?)
、冉有(冉求,字子有, B.C.)、公西華(名赤,字子華,509-?B.C.)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19 2:1 《論語‧先進‧25》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20 2:1 《論語‧先進‧25》 為政必須以德性為基礎。 政治之外另有一個人格世界 ——「自我」之價值意識的覺醒。 自我境界之形態:
(1) 形軀我——以生理及心理欲求為內容。 (2) 認知我——以知覺理解及推理活動為內容。 (3) 情意我——以生命力及生命感為內容。 ※(4) 德性我——以價值自覺為內容。

21 2:2 孔子的答案(2): 從「自我」的轉化 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 從「自我」的轉化 到「世界」的轉化

22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詩經》中的「君子」:公子、丈夫、情人     「不見君子,我心憂憂」 《論語》中的「君子」:成德之人格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論語‧憲問‧42》)

23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19世紀末馬克斯的問題:《費爾巴哈提綱》 解釋世界 改變世界 如何可能? Karl Marx ( )

24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論語‧子罕‧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14》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學」:成德之學

25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論語‧雍也‧6》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 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公冶長‧5》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學也。」

26 短片:孔子困於陳蔡,子路問君子

27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三項要義: 將「仁」的涵義擴充為人內在的精神自覺及其形之於外的行為。 「『仁』是儒家思想最高標準,它把佛法的基本精神表露無遺,這也是印度大乘思想能夠首先傳來漢地的根本原因。」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頁27)

28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三項要義: 從道德立場賦「君子」一詞予新義,以「君子」為德行高潔之士,其涵義由外鑠轉為內省,奠定了儒學的基本規模。 對人性無限向上的內在潛力加以肯定,奠定儒學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礎。孟子更是提出性善論加以發揮。

29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 與「他者」如何互動?
3.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 與「他者」如何互動?

30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近代歐洲文化:浮士德精神 (Faustian Spirit)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近代歐洲文化:浮士德精神 (Faustian Spirit)         征服世界 印度佛教文化:捨離內心「無明」 的世界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頁45)

31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古代中國文化: 莊子(369-286B.C.):觀賞世界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古代中國文化: 莊子( B.C.):觀賞世界 孔子:化成世界,所以不只解釋世界,而且更有心於改變世界 「仁」的涵義: 「自我」vs.「他者」

32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顏淵‧11》)

33 公元前516(魯昭公26)年,孔子訪問齊國,時年36歲。
《論語‧顏淵‧11》 影片:《孔子》「正名」 公元前516(魯昭公26)年,孔子訪問齊國,時年36歲。

34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孔子自稱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周文王墓 渭水平原

35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孔子政治思想之出發點為「從周」,其實行之具體主張則為「正名」。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孔子政治思想之出發點為「從周」,其實行之具體主張則為「正名」。 《論語・八佾・3》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 哉!吾從周。」 《中庸》子曰:「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論語・子路・13》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 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 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身份」與「職責」之相應性 “duty-based ethics”

36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與「自然」如何相處?
4.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與「自然」如何相處?

37 4:1 人文秩序與自然秩序的和諧 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形成和諧而非對抗的關係。自然與人文之間可以透過人的道德自覺而搭起會通的橋樑。而自然是一種道德的存在,人性也必然具有內在的善性。

38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人」與「自然」之連續性: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是在山水的自然情境之中,讀入了仁與智的道德意涵。

39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中國文化中的「形象思維」 vs. 西方文化中的「邏輯思維」

40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人與自然相融合:人悠遊於大自然之中,與大自然共生共感,對大自然充滿了孺慕之情。 人順應自然而提昇道德內涵:「自然」中所潛藏意義、信念與價值,都內在於人心之中。

41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4:2 孔子的答案:「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2)「人」與「自然」之一體性: 1.人與自然都具有共同的  本質──「仁」 2.曾點境界中,物我一體  的和諧。 宋明理學家對 「曾點境界」的嚮往。

42 《論語‧先進‧25》 「曾點境界」

43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與「超自然」之關係如何?
5. 在孔子生命觀中「自我」與「超自然」之關係如何?

44 5:1 中西文化中「人」←→「 神」之關係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之後的「哲學突破」:
5:1 中西文化中「人」←→「 神」之關係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之後的「哲學突破」: 古希腊文明:人對神的對抗 Aeschylus、Sophocles、Euripides 猶太文明:人與神的契約(covenant) 《聖經.創世紀》

45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人 ←→ 神 自覺主宰 客觀限制 「義」 「命」 ∴義命分立 《論語‧為政‧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6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知天命」=知客觀限制之領域 「四十而不惑」: 從孔子到孟子(371-89?B.C.)「四十不動心」 「『五十知天命』,儒家的天命,《易經》上 說是天地之間運行的法則,實際上就是佛法 中所說的「業」,業真正的內涵就叫做『天 命』。」(《論語摸象記》,(上),頁103) ∴自覺意志 vs. 客體限制

47 5:3 孔子的答案(2): 「自我」vs.「超越主體」
古代中國四種對「命」的態度: 義命相混: 「命」不可違,如墨子( B.C.)「天命」。 「命」有必然性: 只以「命」歸於事實意義之「必然」,於是主張人了解事實之必然規律,而以為人應順此規律以行動。

48 5:3 孔子的答案(2): 「自我」vs.「超越主體」
超離「命」: 道家無為之說。 「義」「命」分立: 區分「義」與「命」,對「自覺主宰」與「客觀世界」同時承認,各自劃定其領域。 就主宰性以立價值標準與文化理念,只將一切客觀限制視為質料條件。 ∴ 儒家的「宗教性」融入於「禮教性」之中。

49 5:3 孔子的答案(2): 「自我」vs.「超越主體」
∴ 儒家的「宗教性」融入於「禮教性」之中。

50 6. 結論

51 6:1 孔子思想的遺產(1): 實學與心學融合 中國:中國文化的日常性
6:1 孔子思想的遺產(1): 實學與心學融合 中國:中國文化的日常性 日本:伊藤仁齋:在「人倫日用」意義之中,推崇《論語》為「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52 6:1 孔子思想的遺產(1): 實學與心學融合 澁澤榮一( ):《論語と算盤》(東京:國書刊行會,1985,2001)。本書有中譯本:洪墩謨譯:《論語與算盤》(臺北:正中書局,1988)。

53 6:2 孔子思想的遺產(2): 孔子思想的內部問題
6:2 孔子思想的遺產(2): 孔子思想的內部問題 1. 人之自覺心如何證成? 孔子肯定「主體自由」→ 落實在日常生活與 政治秩序。 ∴ 孟子提出「性善論」:「四端」之心 2. 政權合法性之依據何在?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 孟子提出「民本政治論」

54 傳統文化與21世紀

55 關鍵詞 克己復禮 正名 曾點境界 五十而知天命

56 概念圖

57 思考問題 在什麼意義之下,在哪些方面,我們可以說孔子出生是歷史的轉捩點? 如果你在今天碰到孔子,你想要問孔子什麼問題?為什麼?
孟子自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您認為孔子為孟子留下什麼思想遺產與問題?

58 閱讀作業 1.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2. 黃俊傑:〈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發 展〉,收於氏著,《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59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60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眾。

61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其於鄉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闇闇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62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三人行,必得我師。」「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後和之。子不語:怪,力,亂,神。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 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達巷黨人[童子]曰: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曰:「我何執?執御乎?執射乎?我執御矣。」牢曰:「子云‘不試,故藝’。」

63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 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 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

64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 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 「天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后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65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明歲,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 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閒。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閒, 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66 閱讀作業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迴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67

68 天空之旅 那一天我變成了你,穿著雪白的衣, 乘著風,翱天際,晶瑩又美麗, 乘著風,翱天際,品嘗著生命的美麗, 冉冉飄飄,像隻白色鳥,
冉冉飄飄,直到雲天際。

69 天空之旅 那一天我變成了你,穿著雪白的衣, 乘著風,乘著風,翱天際,翱天際, 晶瑩又美麗,晶瑩又美麗, 乘著風,乘著風,飄飄,
像隻白色鳥,像隻白色鳥,

70 天空之旅 那一天我變成了你,穿著雪白的衣, 完成了飛翔的夢,完成了天空之旅, 我變得晶瑩又美麗,變得晶瑩又美麗。


Download ppt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