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JOU4670]电视调查报道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JOU4670]电视调查报道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JOU4670]电视调查报道研究
第16堂课: 31/12/2013 讲师:黄义忠

2 资料/数据新闻手册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中文网站 作者:乔纳森·格雷(Jonathan Gray)等 简介:为对数据新闻这一新兴领域的爱好者所出版的一本免费开源的参考书。 该书始于2011年在伦敦举行的MozFest的48小时工作坊,后通过来自包括BBC、卫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诸多数据新闻领域的倡导者与资深专家网络协作方式编写而成,并基于“知识共享协议” 发布。 本书不仅解答了数据新闻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数据新闻的问题,更讲述国际各大主流媒体是如何运营数据新闻,详细地讲述了如何获取数据、理解数据、展现数据以及用到的各种工具,并附带诸多的案例。

3 什么是资料新闻学?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資料的新聞報導,但是這樣有說好像跟沒說一樣。
不管是資料 (data)或新聞學(journalism)都是讓人有點困擾的名詞。 有些人看到“資料”就會聯想到所有數字的集合,很可能是在試算表上的紀錄。 在20年前,這可能是新聞記者唯一會碰觸到的資料種類,但是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數位的時代,這是一個幾乎任何東西皆可、也事實上都是用數據來描繪的時代。

4 什么是资料新闻学? 是什麼讓資料新聞學有別於其他新聞領域?
也許是因為“資料新聞學”展開了新的可能性 —當傳統的“新聞鼻”和說一個動聽故事的能力,結合現今可取得的大尺度和大規模的數位化資料。 這些新的可能性可以發生在記者處理新聞的任何階段: 1。利用程式自動化蒐集和整理來自地方政府 2。警政單位以及其他民間來源的資訊,例: 阿德里安·荷洛夫提製作的“芝加哥犯罪”(ChicagoCrime)網站,以及之後演變成的“每個街區”(EveryBlock) 網站. 3. 利用軟體尋找成千上萬文件間的關連性, 例: 英國《每日電訊報》製作的英國下議院議員津貼报道( The Telegraph did with MPs' expenses)

5 什么是资料新闻学? 資料新聞學可藉由吸引人的新聞圖表來幫助記者說一個複雜的故事。
瑞典國際衛生學教授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的精彩演講中,利用Gapminder 這套軟體將全球貧窮問題視覺化,共吸引全世界幾百萬人觀看。 大衛·麥克坎德萊斯(David McCandless)從龐大數字中抽絲剝繭。例: 爬梳公共支出的脈絡,或是冰島火山所製造與避免的汙染——在他的網站“资讯是美丽的”(Information is Beautiful)」之上都顯示清楚明瞭的設計的重要性。

6 什么是资料新闻学? 資料新聞學可協助解釋故事如何關係到個人。
例:BBC和《金融時報》現在定期製作預算互動程式(budget interactives, 你可以以知道預算會如何影響你)。 此外,資料新聞學也能公開本身的新聞蒐集過程,《衛報》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他們在自有的 “资料部落格” (Datablog) 上分享資料、新闻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問題。

7 衛報:英國下議院議員津貼調查報導

8 BBC:每條路上的死亡案例 最近他们用了一個常人不易取得的大型資料集,做了一則特別報導,名為“每條路上的死亡案例”。 這則報導讓使用者自行以郵遞區號進行檢索,循此可以找到過去十年內英國所有致命車禍的發生地點。 他们把主要事實和和取自警方的資料組合起來,並加以視覺化,爲了讓報導更具動態感、以及更具有人味,他們也和倫敦救護車協會、BBC倫敦電等機構合作,追查倫敦發生的車禍事件;並在微博(Twitter) 上使用「#crash24」標記,針對每一則致命車禍做即時網路報導。 他們除了提供公眾檢索資料的途徑,也開發了使用者提供個人信息的小工具。這些小工具主要針對沒時間做冗長分析的人,我們希望讓閱聽人更能用些小工具、就能分享自己相關的事實。

9 BBC: 70億人口裡, 和你的相關數字是什麼? 專題報導《在這個70億人口的世界裡,和你的相關數字是什麼?》這則報導問世之時,正逢官方宣佈全球人口超過70億。 讀者只要鍵入自己的生日,便可在龐大的全球人口資料中,找到自己出生時的相關數據,還可以把這些數據分享到 Facebook 或 Twitter 等社交媒體上。 這個報導採用的資料,來自聯合國人口發展基金會。這個軟體服務一經推出,就非常受到民眾歡迎,也成為 2011年度英國 Facebook上分享最多的鏈結。

10 BBC的資料新聞學 BBC为資料新聞學下的定義: 1。促使閱聽人能夠探索切身相關的訊息 2。揭露一則重要、卻不為人所知的新聞事件
3。協助助讀者理解錯綜複雜的報導內容 這三者不免有點重疊,但當今線上新聞報導若 能使用一些視覺工具加以輔助,就能達成上述 使命。

11 團隊概述 負責BBC新聞網資料新聞學的團隊由大約20名的記者、設計師(designer)和開發者(developer)組成。
除了資料項目和視覺化之外,團隊也負責所有的信息圖表和新聞網站上的交互式多媒體專題節目。所有這些組成了他們所謂的“視覺新聞”的講述故事的技巧。 他们沒有專門的被界定為資料新聞學記者的人,但是團隊里的所有編輯人員必須精通基礎的試算表(spreadsheet),比如利用 Excel和Google Docs來分析數據。

12 什么是资料新闻学? 資料可以是資料新聞學的來源,也可以是講述故事的工具,或者兩者皆是。
如同任何新聞來源,資料必須被質疑: 如同任何工具,我們必須意識到資料會如何形塑以及限制從中產生的故事。 ---保羅·布萊德修,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学。

13 挖掘數據 (Mining The Data) 從資料中挖掘出新聞,只是資料新聞學較為一般的定義。 資料庫中是否藏著獨家新聞?
數字、圖表是 否都準確? 這些資料是否證實或推翻記者的假設?在在都是一個從事資料新聞報導(或電腦輔助報導)的記者需要反思的問題。 記者將花掉許多時間從龐雜的資料集中過濾訊息,盼能挖出值得關注的新聞素材。

14 理解事件 資料新聞學不一定非得是獨家新聞不可。資料視覺化小組的任務是把完美的設計與清晰的社論敘事結合在一起,以便給使用者提供難以忘懷的經歷。沉浸在被視覺化的資料中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新聞事件和報導。BBC已經時常採用這種方式報導新聞。 資料專題歐元區債務網探究了國家間紊亂的借貸關係網。它使用了色彩和聯繫文本的箭頭,使得複雜事件一目了然。很重要的是它鼓勵使用者探究本專題,或閱讀文本的敘述,並且不會感覺到被數字所淹沒。

15 《全景》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全景》(Panorama)开播于1953年的11月11日,是全球生命力最长(最长寿)的电视新闻栏目。

16 《全景》 《全景》的记者专门就一个时事社会话题进行挖掘调查,力图给观众客观深度的报道和独特的视角。话题广泛,常有通过暗访挖出的独家丑闻。
曾被多位知名BBC主持人主持,包括Richard Dimbleby、Robin Day、David Dimbleby和Jeremy Vine。 2012年,它依然在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的黄金时段播出,但没有固定的主持人。

17 全景1:《卧底护理:揭发滥用》 《卧底护理:揭发滥用》 (Undercover Care: The Abuse Exposed)
播出日期:2011年5月30日

18 《卧底护理:揭发滥用》 拥有学习障碍,自闭症和自杀倾向的儿童,受到护理人员的身体攻击和系统的暴行和虐待 (physical assaults, systematic brutality, and torture) 保罗·凯尼恩(Paul Kenyon)揭露一群照顾者的失控真相,以及护理系统如何被忽略所有的警告标志。

19 全景2:《朝鲜秘密拍摄》 片名:《North Korea Undercover》 播出日期:2013年4月15日
简介:BBC《全景/广角镜》栏目记者约翰·斯威尼(John Sweeney)为首的三人摄制组假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博士生,随同该院学生会到朝鲜旅行8天,然后伺机采访秘密拍摄,其间瞒着朝方随行人员偷拍了涉及军队、社会及民生等大量素材。 Defector 叛逃者

20 《朝鲜秘密拍摄》 访问团的13名团员中有10人是伦敦政经学院学生,另外3人是BBC《全景》节目组人员,其中包括斯威尼夫妇。
知情者透露,斯威尼的妻子就是《全景》栏目的制品人。这个访问团也是她出面拉来赞助并以伦敦政经学院下属的一个学会的名义组织的。 所以,这个访问团实际上是打着伦敦政经学院旗号的BBC摄制组,3名记者加10名陪衬学生。3名记者的朝鲜签证都是假冒学院教职员及学生的身份骗取的,访朝期间,斯威尼一直以学院教授的面目出现。

21 《朝鲜秘密拍摄》 后来,伦敦政经学院指责BBC节目组的做法“很无耻”,实际上是拿学生们当“人盾”做掩护。
若访问期间被东道主察觉,学生们无疑将会陷入困境。此事将会给伦敦政经学院与朝鲜方面可能的学术合作以及学院在海外的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故院方及学生会强烈要求BBC停播该片。校方也指BBC此举将学生置於险境,一旦记者身份被朝鲜识穿,後果不堪设想。 BBC声称为保护受众利益,仍“力排众议”于15日当地时间20∶30按计划播出了这期《全景》节目。BBC说,学生们并非不知情,不明真相的只是朝鲜方面。

22 带着问题看片子并讨论 它是调查报道吗?为何? 若是,它是属于哪一种调查报道? 用了什么调查手法/路径?
你对bbc记者假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博士生(打着伦敦政经学院旗号)在10名陪衬学生下,假冒学院教职员及学生的身份骗取朝鲜签证到朝鲜秘密拍摄和采访,有何看法?记者有违反新闻伦理?为何有/没有?原因?


Download ppt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JOU4670]电视调查报道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